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时间:2022-03-13 11:19:34
导语: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调查问卷(学生卷)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版)进行问卷的内容设计,共设计客观题15道,内容涉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六个方面,即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同时还设计4道开放性问题,以尝试了解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最重要的形象与特点可能有哪些.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呈现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关爱学生,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使用文明用语,83%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按照教学基本要求认真备课,对学生负责以达到“教书”这一基本职业道德,9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符合教师基本形象.这些较高的比例均可以说明教师在教书育人、热爱学生、敬业奉献、为人师表方面有较为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是,数据中也凸显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诸多问题:高达58.9%的学生认为教师不能够平等对待学生,44.7%的学生曾经见证教师酒后上课或上课抽烟的现象,依然有42.3%的学生认为教师存在偶尔体罚学生的现象,高达50%的学生认为教师存在着“吃、拿、卡、要”的现象,19%的学生认为教师存在着从教不力或因为自身能力原因难以胜任教学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凸显进一步说明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与价值,特别是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基本要求,我们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爱国守法、敬业奉献以及终身学习这三方面.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家长问卷分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调查问卷(家长卷)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版)进行问卷的内容设计,共设计客观题13道,内容同样涉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六个方面,即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同时还设计3道开放性问题,以尝试了解在家长的视野中教师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是什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调查问卷(家长卷)所反映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更为良好,在设计的所有问题中,积极选项的比例几乎在50%以上,一些甚至高达95%.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呈现良好状态.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考虑可能影响问卷调查结果的各种因素.课题组认为影响调查结果的因素包括:一是家长普遍关心教师的教书情况,即能否将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是最重要的.因此,可能会忽略教师其他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以及素质.二是家长作为社会人,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家长已经不能够像学生那样无所畏惧的实话实说.因此,可能存在部分家长敷衍了事的回答问卷的情况.尽管如此,其中所凸显的问题我们通过两方面考量:一是上述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例如,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有6.8%的家长认为是一般的,8.1%的家长认为教师对学生只是一般程度的了解,3.7%的家长认为孩子是害怕教师的,依然有8%的家长了解到教师曾经利用工作之便办私事,15.3%的家长认为教师不能够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7.5%的家长认为教师接受过礼物或其他馈赠.这些数据尽管所占比例不高,但依然说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在爱国守法、关爱学生等方面存在着问题.二是将此数据与学生问卷的相关数据对比说明问题.例如,学生问卷中高达50%的学生认为教师存在着“吃、拿、卡、要”的现象,此比例与家长问卷中的“8%的教师曾经利用工作之便办私事”与“7.5%的家长认为教师接受过礼物或其他馈赠”形成对比,说明了问题存在,并且可能比家长问卷数据中所揭示的更为严重.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教师问卷分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调查问卷(教师卷)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版)进行问卷的内容设计,共设计教师自评客观题20道,内容同样涉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六个方面,即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调查结果与数据统计见表3);同时还设计6道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此部分数据分析将在下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中分析.数据简析:通过调查发现,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良好,这与前述学生问卷与家长问卷具有一致性.同时,也反映了部分问题.14%的教师会偏爱学生,这反映了教师不能够持有正确的学生观以及不能够平等对待学生;12%的教师依然坚持认为体罚学生的必要性,这一方面反映学生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反映教师需要遵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探索管理学生的有效方法;11%的教师对教育事业持无所谓的态度,这种消极态度反映在教育教学中是多方面的;31%的教师认为学生在他们眼中并不是那么可爱,这可能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程度.
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1对学生缺乏爱心,不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的调查中,教师能否热爱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学生最为重视的教师形象与特点之一.这本身就说明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着对学生缺乏爱心、不能够平等对待学生的现象.有些教师不关心学生,对违反教学秩序的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采取打骂、关禁闭、罚站、示众、罚作业、言语侮辱、人格诋毁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缺乏对学生的引导性和教育性,而学生受到教师体罚导致的悲剧也经常发生.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缺乏本应该具有的爱心与耐心等基本教师职业素养.有些教师在与学生接触时,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模样,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去指导学生,不注重发现、挖掘、支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打压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对一些后进生不闻不问,不关心其学业和困难,不加以教育和引导,放任自流,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矛盾推卸责任.
4.2缺失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教师爱岗敬业的缺失表现为,工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对学生反映的问题敷衍了事;缺乏工作上进心和积极性,不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和观念滞后,不能适应新时期中学教育发展的要求;过分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学生道德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注重个人举止行为;不遵照学校纪律,迟到早退、消磨时间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质生活驱动人们对金钱的向往,这种拜金主义的思想也波及到了中学教师,一些教师为了获取更多的金钱利益,利用家长关系给自己办事图利;收取礼品、钱财为学生安排座位,给予“特殊关照”;还有一些教师正常教学不好好教书,利用更多的时间私自办学、办班补课,索取家长钱财等.这些均会影响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与树立.
4.3依法执教意识淡薄在本次调查中,仍有部分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体罚是有必要的.这说明教师队伍中仍存在着依法执教淡薄的现象“.依法执教”是中小学教师最根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在施教过程中,对待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惩罚学生、体罚学生的现象.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已经习以为常.
作者:陆明玉单位:赤峰学院
- 上一篇:医生述职报告专题10篇
- 下一篇:现代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