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2篇
时间:2022-04-22 02:56:25
导语: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2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概述
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指的是各企业的会计人员在日常的财务核算工作中形成、积累并应在工作中认真遵守的一套会计业务活动规范。随着国家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煤炭企业会计核算的不断规范,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对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遵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职业道德为会计人员作出具体核算要求。国家为规范会计核算,制定了《会计法》、《会计基础规范》等法律法规,这些法规只是从具体操作流程、处罚规定方面对会计人员提出要求,而会计职业道德从会计人员职业水平、热爱工作岗位及增加会计服务意识等方面引导财务人员,是对财经法律法规的补充。二是会计职业道德是真实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保证。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为企业、政府等报表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数据是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增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可减少财务人员因违背职业道德所为社会提供虚假、失实的会计数据的机率。三是会计职业道德中为企业财务人员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热爱本职工作提出要求。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意识不强。目前,我国部分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由于道德素质较低,在工作中缺少客观公正及进取的精神,在面对领导教唆、指使及来自社会的利益诱惑时,无法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及财经法规的要求,进行粉饰财务会计报表、编制虚假会计凭证、与单位领导或其他员工串通私吞公款,甚至不惜牺牲企业利益来满足自我欲望。
(二)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缺少自我学习内在动力。我国目前的会计教育体制只注重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教育,未从职业道德方面启发会计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不但应时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而且应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会计人员在毕业后,虽然财政部门每年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后续教育,但由于教育本身存在的制度缺陷及部分企业会计人员存在着应付心理,最终导致很少有财务工作人员主动学习新知识,整体财务业务素质偏低。
(三)追求经济利益,违反财经法纪,提供失真会计信息。我国目前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为财务人员接受领导指使,向股东、税务等部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利用自身职务便利条件,与其他企业员工串通,对企业资产进行贪污、侵吞。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形成的根本原因
(一)会计监管力度不够。一是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的职业监管由同级财政部门负责,但出于政府部门对监管工作的漠视及相关法律对违反财经法纪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政府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从违法成本方面为财务人员进行违背职业道德行为提供土壤。二是企业内部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出于隶属关系及同事人情方面的考虑,内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或未能对已发现的违规问题进行通报及责令会计人员改正。
(二)整个社会客观环境有待改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物质需求的不断追求,社会上出现了各种享乐、拜金主义以及发行股票的硬性指标规定、银行贷款的资产充裕率等种种经济利益诱惑,不断诱导着财务人员通过提供虚假会计报表、进行虚假会计处理或对企业财产进行贪污舞弊,影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经济环境亟待改善。
(三)财经法律体系尚不健全。一是做为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律法规《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均未对财务人员应具备何种职业道德素质、如何保持一定的职业操手及违背职业道德后的处罚措施进行明确说明。二是我国目前会计职业道德中未针对各种经济事项及矛盾提出应遵守的具体原则,并缺少可执行性。
四、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财经法规纪律。政府监管部门积极沟通及完善财经法规,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制约监督作用。一是在财经法规方面,国家尽快完善财经法规对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措施,使执法部门在对违反财经法规的会计人员进行处罚时,有法所依,加大会计人员违规成本。同时,完善对企业领导胁迫会计人员从事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处罚规定,从源头减少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发生频率,为会计人员提供良好的法律及工作环境。二是税务、审计、财政等监督部门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通过建立统一共享的企业信息数据库,增加各监管部门的默契度,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加大对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检查频率及处罚力度。
(二)加强企业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养其自我专研业务的精神。一是从学生入手,在职高、大学期间增加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课程,并将其设置为必修课,培养会计学生自我学习、遵守职业道德意识。二是企业要定期组织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活动,提供会计人员学习财经法规的环境,对在财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进行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奖励。三是财政部门应强化会计后续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反面案例、印发宣传册等方式向会计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促使财务人员遵守财经法规及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三)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监管,遏制财经违法行为的发生。一是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及会计信息质量情况的监管,加派工作人员,定期对所辖区域所有企业进行地毯式监督检查;提高对举报案件的处理效率,使社会舆论对会计人员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二是设立独立的企业内审机构,规定内审部门独立向监事会、董事会汇报负责,强化企业财务内部监管机制,不断规范企业会计人员核算行为。三是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档案制度。通过互联网与数据库系统,将企业会计人员在工商、税务、财政、银行等各部门中发生的违反职业道德行为记录在会计人员档案中,首先在会计职业资格年检中作为考核指标。其次,在会计人员重新进入新的企业从事财务工作时,新用人单位可登录相关网站对该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进行查询,促使更多的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真实提供企业会计信息。
(四)完善会计人员执业环境。这里所谓的会计人员执业环境是指企业文化、会计人员及其领导者、整个会计行业的诚信度及职业道德水平。大环境影响小环境的发展,因而我们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就会带动整个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的提高;会计人员自身也要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进步;每个领导者对于员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如果领导者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就会带动下级员工不断进行学习,将其作为前进的榜样,这对于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如果整个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说平很高,每位会计人员作为其组成部分也会在大的发展环境下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而个体职业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又会促进整个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完善各方面的职业道德,为会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是其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措施。
本文作者:李云雁工作单位:沈阳铁路局锦州机务段
第二篇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分为岗前教育和在岗继续教育两部分。针对在岗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财政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各地的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好在岗人员会计职业道德的继续教育。在此号召之下,会计在岗人员职业道德继续教育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然而,仅仅通过在岗人员的职业道德继续教育,根本无法达到净化会计行业“空气”、缓解会计诚信危机的目标。笔者认为应该加大会计职业道德的岗前教育力度,从源头上净化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而全国各大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正是我国各企事业单位中会计从业者的后备军,大多数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走向了各条财经战线。由于大部分的大学生没有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比较单纯,在此阶段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容易在思想上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逐步建立是非判断的标准,形成坚定的正确的信念,能够达到较好的教育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将会计职业道德的岗前教育纳入到学历教育中来,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以及道德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学历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传授理论知识轻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现象。据了解我国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中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院校并不多,这也是导致如今会计舞弊案件频频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所在的高职类大专院校也是在近年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才新开设了《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
尽管一些院校已经开设了《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但是效果仍然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一,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没有一本公认的权威教材。很多教材五花八门,没有形成较强的逻辑体系,教材内容过于教条,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二,任课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化培训,导致匆匆上岗,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几乎是老师“满堂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道德观念。其三,由于课程设置上课时的限制,难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何提高岗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第一,改革教学内容。首先一本成熟的系统化的权威教材是十分必要的,建议由财政部牵头教育部门协助,组织相关专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编写一本理论与实践结合度高,逻辑体系严密受广大学生欢迎的优秀教材。此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属于道德观教育的范畴,因此该课程应该是多门人文学科与会计学科相融合的。也就是说,应该将法律法规教育,价值观教育,个人品德教育等引入到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当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不断灌输给学生法律法规知识以及职业道德规范,从而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二,加强专任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建立相关实习实训基地。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师资力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高校中很多专任教师都是走出校门就直接走上讲台的,他们理论水品高,但是实践环节是他们的短板。要想教出优秀的学生,必须先对专任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除了鼓励相关教师定期参与学术探讨和理论培训之外,学校应创造条件尽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应该将专任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实践形成常态化机制,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此外,可以邀请合作企业的财务高管、优秀会计从业者、会计行业道德模范甚至法院和监狱的工作人员到学校作专题讲座,用他们的实践经历给学生现身说法。除了“请进来”,还应该带领学生“走出去”。应该将实践教学内容放到实习实训基地,带领学生参观合作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博物馆甚至监狱等等,增强实践教学的说服力。第三,改革课程的设置方式。笔者所在的高职高专《,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的上学期开设,学时为54个学时。笔者认为,大一的新生对会计专业的认知度不高,在这个时候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难以在教学中引起学生共鸣,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能将课程内容分散到大学的各个阶段,与相关专业课程结合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以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例(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采用的是2+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最后1年在企业实践锻炼),可以将54个学时分散为:大一下学期18个学时,大二上学期18个学时,大二下学期18个学时。在大一下学期主要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总括性学习。在大二的各个学期与相关专业课程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结合,教师要建立丰富的教学案例库,设置与各门课程结合的职业道德案例,尽可能将学生带入到职务场景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影响整个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将会计行业的岗前职业道德教育与在岗期间的继续教育结合起来,再加上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正确引导和支持,相信我国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现状会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本文作者:黄洁工作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经济管理系
- 上一篇:国内外典型医疗保险制度对比
- 下一篇:医院管理视域下的医院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