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时间:2022-06-09 11:40:32
导语:促进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有相当数量的医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中还没有树立起“病人利益第一”的观念,这突出反映在医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上。有的学生对医院的规章制度不能严格遵守,经常迟到早退,以致影响到对病人的治疗;有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临床经验,反复给病人检查;还有的学生对病人不能一视同仁,对贫困患者态度生、冷、硬等等。部分医学生对医疗卫生界存在的不正之风不反感。当前在医疗卫生界最大的不正之风莫过于医生收受患者或家属的“红包”。再有就是给病人开大处方、让病人接受与治疗无关的多项检查。对这些丑恶现象,大部分医学生是深恶痛绝的。但也确实有少数医学生对这些不正之风不是反感,而是羡慕;不是谴责,而是附合。这些都说明当前的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必须要引起医学教育界的足够重视。
临床实习阶段是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时机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医学生开始与患者打交道的初始阶段。在临床实习阶段的学习中,专业技能的培养大都是在与病人接触中实现的,除了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外,与之相匹配的对人的理解、对社会的理解以及人的心理活动等人文科学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此阶段,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为下一阶段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凭着良心行医,坚守医德也是必修课程。实习阶段是重温职业道德课程的好时机。现阶段,我国很多医学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只在临床实习之前开设,理论知识再丰富,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最后要做的就是在临床实践中慢慢地去重温和品位,才能谱写出动人的篇章。只有经历过临床实习,才能更好地了解到在医患沟通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才能了解患者真正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才能更顺利地完成医治的过程,进而,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才会得到质的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才会得到完整的体现。实习阶段是实践职业道德课程的好时机。国外专家建议:医学人文教学应该贯穿在医学教育整个阶段,有一定间隔和反复进行;尤其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按一定间隔定期插入,并可由医学以外的专家进行跨学科的人文教育。西方国家也会采取不同方式,使医学生体验和实践职业道德。例如,医学生投入到为病人擦身、剪发等生活护理工作中,目的是使他们真正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心情,知道如何尊重生命,以及作为医护人员应有的态度;设立小组,定期讨论诊疗活动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并规定参加此活动可获得学分等。而我国大部分医学院并没有将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贯穿于临床教学的全过程,这方面很值得向西方国家借鉴。在实习阶段注重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养成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良好品德,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的影响意义深远。
在临床实习中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
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医德需要多方努力。专业水平的提高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而医德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系统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了更好地做好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工作。
建立临床实习中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充分重温医学道德感知。可以通过组织医德誓词宣誓及解读;举行职业道德、法律、心理指导与咨询讲座;观看医务标兵、高尚医德的电影、纪录片;聆听医德模范的系列讲座和报告等开展医德教育。而同时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医学人文课程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将职业道德教育连续贯穿于医疗实践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①医学生临床实习工作中,要求参加一定时限的临床护理工作;②派出医学伦理教师,对实习医生定期进行讲座,并巡回指导;③设立“病房伦理小组”,定期组织学生与医师进行面对面的讨论诊疗活动中遇到的道德问题;④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关爱生命”的医院义工活动,走向基层、走向农村、走向社区开展医务活动。
组建培养一批合格的临床带教教师实习生首次接触病患,应该怎样开展医疗工作,能否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自觉按医德原则来规范自身的行为,教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职业道德教育一靠言教,二靠身教。教师为人师表,以师德为表率来引导学生,在给医学生灌输了应有的职业道德规范之后,再通过自己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言行榜样,教育学生去遵守他们应该遵守的医德,这样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经常、最直接的。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学生要有良好的医德,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这样才能使教育具有说服力,因此,要对临床带教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组织重温和学习医学人文课程内容,提醒教师时刻以身作则。对于年轻的临床带教教师可以组织培训学习案例教学的方法,在具体案例的指引下结合医疗实际总结医疗服务中的经验教训,鼓励并创造机会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共同讨论分析违反医德规范,丧失医疗道德造成的事故,从而促使学生在比较思考中定位,自觉提高医德修养,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和习惯,最终使学生把外在的医德原则、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医德信念与品质,做到知与行统一,从而巩固和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临床带教期间,充分利用查房时开展床边教学,技能教学兼顾医德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医学生在实习时关心患者的生活,尊重患者的隐私,逐渐树立以解决患者痛苦为乐的价值取向。
建立并执行卫生职业道德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体系①建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教育教学的指导和监控;②建立医院、临床科室、带教教师、病患对实习医学生职业道德的考核评价体系,作为临床考核内容之一。学生按照统一制定的自我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职业道德表现的自我评价;带教老师或科室负责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实习结束时作出评语;在学生实习的科室,针对住院病人进行实习医生职业道德调查,从住院病人的问卷调查中关注实习医生的查房情况、病情解释、问题解答以及服务态度等。③另颁发“高尚医德证书”对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遵守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也给一定数目的奖学金;对于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得差的同学,即使学习再好,也不得评奖学金。奖励先进,批评落后,以拥有医德为荣,以践踏医德为耻,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④建立健全对临床科室、医院带教教师、各级辅导员的教育效果综合评估机制,为学生职业道德的不断提高提供有效保障。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加速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现在社会短缺的是一批专业知识扎实、职业道德高尚的行医者。21世纪的医学生责任巨大,临床生产实习中不仅仅是将学生培养成专业知识扎实的行医者,更要将学生培养成职业道德高尚的医生,使即将走上社会的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综合性医疗卫生人才。
作者:鲁瑾徐晓璐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科学教研室
- 上一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法及建议
- 下一篇:排球运动文化成因与延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