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课程德育价值及实施路径

时间:2022-10-10 09:32:00

导语:合唱课程德育价值及实施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合唱课程德育价值及实施路径

摘要:本文通过对合唱在近现代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的作用的梳理以及对学校德育的解读,认为音乐具有德育功能,合唱教学具有德育价值。首先从德育的发展、艺术与德育的关系、音乐与德育的关系加以论述,认为合唱是音乐艺术中体现德育价值的最佳艺术形式之一。而后,从合唱这一艺术形式的特点出发,分别从作品、排练、演出等论述了其德育价值及其实施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德育;德育价值;合唱实施路径;实施方法

音乐的德育功能和德育价值古往今来从来都没有被否认过,广大的德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都很认同。但从实际教育现状来看,音乐教育仍然停留在素质教育、美育阶段,音乐的德育价值并没有被挖掘出来,当然它的实施也无从谈起。合唱属于音乐艺术中声乐的一种表演形式。它的特点是参与人数多、合唱队员参与感强、队员之间的互相配合的意识很强、集体荣誉感强,对于音乐语言所描述的情感、情绪体验深刻,这些都源于合唱艺术对声音的融合度要求很高。所以,合唱并不只是单纯的音乐表演,而是一种对人文情怀的释放、一种对合作精神的系统训练、一种对美好情怀的深切体验。

一、合唱与德育

(一)合唱对近代中国革命发挥的作用。我国的合唱音乐应该追溯到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学堂乐歌”的大部分内容是反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要求学习西方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以抵御外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学堂乐歌不仅在思想启蒙方面给予当时的青少年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音乐带来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即学堂乐歌的集体歌唱形式,它为我国后来蓬勃发展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①。“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有关“美育”的主张被广泛接受,即通过艺术、音乐来培养艺术情操和自由个性,以达到改善人生、改善社会之功效②。20年代,随着北伐军的胜利挺进,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开展,出现了许多为工农兵歌唱、宣传革命思想的群众歌曲③。30年代一大批左翼音乐家面向工人夜校、大中学校和市民群众教唱革命歌曲,传授音乐知识,积极组织歌咏活动。随着抗日救亡群众运动的逐步高涨,一大批进步音乐力量组织逐步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革命歌咏运动的洪流④。之后,从聂耳的革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到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都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二)建国后,任何一个时期的合唱歌曲创作都带有时代的深深的烙印,伴随并鼓舞和激励着我国人民走到今天。例如:《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陆上》、《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等等都是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经典代表作,它表达了时代的思想、历史的脉搏,成为中国人民一个历史阶段的精神象征。当然,群众歌咏是单声部的,不是我们今天所定义的多声部的合唱,但它是我国合唱艺术、合唱创作蓬勃发展至今的基础。如前所述,合唱发挥着它的德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更是不可低估的,多声部的合唱音乐蕴藏着一定的德育价值。(三)合唱中的德育。在欧洲发达国家,合唱作为教堂宗教仪式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存在着。每一座教堂都有唱诗班,即教会合唱团,旨在歌颂、赞美上帝,引导人们的精神信仰和追求。社区合唱团的存在更具普遍性、参与人数比例也非常高,主要原因是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他们坚持长期的合唱训练,合唱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当前,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艺术的广泛交流,国内合唱艺术蓬勃发展。为了丰富文化生活,企业、机关、学校经常会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合唱成了最受欢迎的一项艺术表演内容,因为这项活动参与人数多、能较好的活跃所在单位的文化生活,能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学校德育即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德育。合唱作为学校美育、隐性德育的一种方式,已经受到各有关方面的重视。

二、合唱德育价值实现的路径与方法

(一)合唱作品中的德育价值。歌词、旋律、和声、织体是构成合唱作品的主要要素。每一首合唱作品首先呈现给听众的是它的歌词,歌词是通过词作家对他所处时代的社会制度、政治主张、民众生活等等的深刻感悟和认知,再用文学语言经过精心雕琢,呈现出来,是表达时代脉搏的文字修辞。当谱以旋律,就变得抑扬顿挫、富于情感,变得无比的生动、形象,使人愿意去领会和接受其中的思想和内涵。例如: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如果仅仅作为一项纪律条例让战士们背过,然后执行,与谱成歌曲教战士们歌唱,歌咏比赛时唱、队列行进时唱、部队拉歌时唱,两相比较,教育效果不言而喻。旋律作为构成合唱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由音程关系和节奏、节拍组成。音程的上行、下行、平行,以及音程的上行级进、小跳、大跳,下行级进、小跳、大跳,都具有一定的情绪、情感特征。同样,节奏的疏密、节拍的选择和变换等等都是在表达一定的情绪和情感。这些符号通过音乐家之手就会让文字语言插上翅膀,时而高亢嘹亮、时而低回婉转,变成了一首首美妙的音响,表达着人们的思想和喜、怒、哀、乐。和声和织体是音乐家运用《和声学》和《对位法》等等一系列音乐的创作技巧和原则呈现给人们的音乐作品的风格,它使音乐呈现出或纤细、或丰满、或简单、或立体,它使音乐成为大众愿意主动接受的精神食粮。例如:《国歌》、《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祖国颂》等,呈现给广大听众史诗般的历史画面,当然就具备了德育的价值。与其它声乐演唱形式相比,合唱由于和声的作用和织体的结构,以多个声部呈现,它的音响更加立体、更加丰富,更适合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大社会题材,合唱是群体的画面,是合唱团参与者集体意志的体现。所以说合唱作品本身就具备了德育的价值。(二)合唱排练过程中的德育。合唱是多维的、立体的。声音的准确、色彩的明暗、情感的把握、表现的粗细到位是合唱排练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在合唱排练时需要合唱队员们相互倾听、互相配合,音高要准确,节奏、节拍要统一。节奏、节拍要想统一必须要整齐,哪怕一点点的差池,都会改变和声的效果,影响音响的纯度,所以合唱团员必须要做到音高、节拍、节奏精准,只有合唱队员思想高度集中,才能做到准确。音色则一定要根据作品的要求来塑造,演唱的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是古典的还现代的,是民歌还是艺术歌曲都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要非常细致的控制,配合指挥的要求,反复的磨练,才能做到准确刻画音乐形象。情感表达的准确性是合唱作品是否表现完美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把握的不准确就会歪曲作品的形象,这就要求指挥和参与演唱的团员们深刻领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根据其作品的形象处理声音的强弱、快慢、高潮等。所有的要素都精准了,作品的表现就到位了、完美了。所以,每一次的排练对所有参与的合唱团员来说,都应该是非常严格的,有目的的,有要求的,必须全情投入。一个人没有唱准、唱好,就会影响整个排练效果,就要重新排练,是浪费大家的时间,是对所有参加排练的歌唱者的不尊重。这种团员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共识,大家的时间观念、排练纪律都会有所改变,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加强。所以说,我们进行合唱排练的过程就是德育的过程。(三)合唱表演中的德育。由于合唱这一艺术品种的特点,最终都是以舞台演出的形式呈现给观众的。那么,合唱音乐会、合唱比赛以及一些政府文化、宣传部门、还有各级电视台和街道办事处等等组织的演出,都为合唱团提供了演出实践和舞台展示的机会。合唱团在指挥的带领下,经过长时间的排练,当然,排练的过程有时候是幸福的、感动的,有时候是艰苦的、枯燥的、疲劳的,但是,每一次排练都是一次审美体验、都是一次德育过程,终于要出艺术作品了。合唱艺术的特点,就是每一次的演出,每一次的比赛,都是合唱团和指挥合作进行的一次集体音乐艺术创作,无法重复、无法复制,一次性产品。因为每一次的演出和比赛的时间都不一样、空间也都会发生变化,场地、灯光、音响、演员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却都要求演唱者们根据条件做出调整,要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最饱满的激情去展示给观众,稍一懈怠,合唱的音响就会出现偏差,就会使合唱作品的音乐形象大打折扣,致使演唱出现遗憾。所以,在所有演出的舞台上,几乎无一例外,无论是合唱比赛还是合唱音乐会,亦或是一个单位、一所学校、一个社区的演出,所有的合唱参与者都会思想高度集中,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呈献给观众最好的状态、最好的作品、最美的音响。因此,合唱团员都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都会互相帮助、相互支持,都期待着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演出非常成功,使所有演唱者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幸福感、以及合唱艺术带给我们的“和谐”、“崇高”的审美体验。事实上,一场完美的、高水平的合唱演出,能感染观众的情绪,并引起所有在场观众的共鸣,使之与音乐演出当中合唱团员们一样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感觉,这也是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之一。所有合唱的这些特点都会吸引你,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汗水。因此,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审美体验,都是一次德育过程。对合唱艺术的德育价值的认知还处在一个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和探索的阶段,德育有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之分,“隐性德育是通过职能引导、活动渗透和环境熏陶等多种方式,使德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道德”⑤,只有大家都改变了对合唱德育的认识,我们的学校才能更加重视合唱教学,进而使合唱教学发挥出它的德育价值,才能更进一步促进合唱教学德育价值的实施,并使之通过更加有效的路径和方法进行德育。

作者:马金萍 孙晓健 单位: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