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激励在中职学校德育的实践

时间:2022-11-09 03:34:56

导语:教育激励在中职学校德育的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激励在中职学校德育的实践

一直以来,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深受教育行业的推崇。而随着职业教育的全面推开,中职学校德育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了新的表现形式。它逐渐脱离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开始探索积极向上、科学高效的教育发展模式。从教育激励的功效上讲,在中职教育中推进激励措施融入激励思想能够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成果。同时,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以及提升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中职德育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中职教育在就业率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据统计,近五年来,全日制院校本科生的就业率在75%左右,而中职院校(包含职高、中专、技校)的毕业学生一次性的就业率已经突破了90%。从这组数据中不难看出,中职学校针对企业人才需求培养出的“职业人才”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中显示,全国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人数可以达到453.3万人,一次性就业人数达到了439.8万人,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

2教育激励在德育中的作用

顾名思义,教育激励指的是教师运用积极、正面的教学手法,强调对学生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从学校的教学特点上看,教育激励和激励教育一脉相承,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基础上的教育开拓,在德育教育中呈现如下作用。

2.1思想性

从宏观上说,中职教育激励在德育教学中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性。从心理角度上讲,中职学生在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更愿意做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以及获得一定成就感的事情。因此,从具体的思想上分析,教育激励又包含需要性、强化性、期望性三种思想特点。首先在需要性的理论分析上,中职学生心理发育已经成熟,所以他需要激励教育的推动能力,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和发展愿望。在得到奖励的同时,激励实践会形成完善的教学成果。所以在潜意识里,学生的优异的表现会呈现反复。同时,在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后,学生会期望自己得到下一阶段的肯定和认可。这种重复期望的特点会鼓励学生进一步开创自己的学习成绩。

2.2促进性

应该说,教育激励是德育教育的发展根基。在中职德育教学中,激励教育的运用外在教育对学生进行适度地刺激并采用激励、表演、引导等形式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接受学习任务的同时,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根本,进一步协调学生的发展思维,促进学生在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上的多项提高。

2.3开拓性

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形式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在教育激励的推进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自身教育形式上进行多项开拓,遵循相应的激励方法,针对不学生生发展不同的教育内容,从而采取积极的教学策略,对德育实践的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归纳。

3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常态化问题

3.1教育认识不足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所进行的医药卫生高职教育是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医药类专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于医药类学生而言,德育教育直接表现为道德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方面。但是,从笔者所进行的针对于德育教育的调查问卷中,经过100名医药类学生所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8%的中职学生认为,激励式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对激励策略的推进程度在问题。有22%的学生则认为,自己没有感受到高效的激励教育,难以满足自身对德育教育的兴趣。还有10%的学生认为,家长、教师都不关注激励教育,只是单纯拓展专业技能,没有完善的德育教学思路和教育计划。

3.2德育创新不够

在德育创新这一发展问题上,主要可以分为德育教育理论和实践技法的创新。调查问卷显示,有41%的学生认为,德育教师未存在创新机制,自己没有感受到“有新意”的教学思维。有28%的学生则认为,当前德育教育的创新性较浅,所从事的学习活动、教育形式过于单调。还有31%的学生认为,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存在较大问题,不管是在课上教育还是课后活动中,都难以让学生产生认同。可见,在医药卫生中职学生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具体形式并没有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3.3深化改革不强

在中职院校中,激励教育在德育课程的推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发展问题直接作用在医药卫生的专业定位上,也造成了医药卫生中职学校德育定位失衡、软硬件设施不足、德育成效微弱等问题。在笔者针对50名医药专家、教师所进行的调查过程中,有58.3%的专家认为,在医药卫生专业教育中应该进行强有力的深化改革,其内容要包括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有40%的调查人认为,当前中职学校中医药卫生专业层次不统一,形式内容不规范,教育措施过于单一。

3.4职业教育不深

当前形势下,即使是在医药专业的行业内部,依然存在医患关系、执业条件、医疗技术等各项问题,因此在德育教育的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形成德育实践负面影响的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较浅,实践机会较少,训练场地不足以及师资力量较弱等方面。针对于当前职业学生的专业诉求和发展需要,广大德育教师要将职业教育融入激励式德育教育的发展始终。

4强化教育激励在德育实践中的若干措施

4.1立足实际提升职业激励

激励教育的推行,对于广大职业学生来说,首先表现为对学生优秀品格、学习能力的认可和培养。因此,在德育教育模式中,教师要采用欣赏的眼光,充分肯定学生的自身能力。例如,在医药专业的德育教育实践中,教师要立足与学生的专业情况,实行“医教一体”的德育教学形式,改变德育教育单纯存在于课堂理论的发展现状。同时,利用学校教室组建设计医疗集训平台,利用学院CI、MRI、数字化X线等各项教学师资,形成一个“模拟”的医疗场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排练舞台剧、情景剧的形式,实行“医患角色互换”、“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医药专业的严谨性和专业性,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专业技术。促使学生在对自己产生信心的同时更加理智和正确的看待自己遇到的困难,实现自我审视和自我欣赏。

4.2深化改革加强创新激励

在德育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德育教师要通过各项教学策略加强创新激励对学生的作用。例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中主张的德能,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一对一”式的德育教育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电子计算机教学等新型教育形式,不断完善学生课堂训练、实验教学、模拟训练、见习、实习等方面的教育实践能力。也可以采取学分制的深化改革模式,定时定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测试,使他们能够扬长避短,增进自己的职业修养。同时,根据相关的岗位要求设置德育内容,增加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平衡性。从而改变医药卫生专业性不足、深化改革不强的发展现状。

4.3促进教学培养性格激励

俗话说:“医者父母心”。因此,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德育问题,学生的性格直接影响到医疗进程、医患感受等诸多方面。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医疗市场,德育教师要通过观看“医疗记录片”,开展“德育演讲”“抗挫折教育演讲”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和教育,使学生在医疗课程的进行过程中抱有正确的思维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健全、乐观、坚强的思想性格,从而使学生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够保持健康的医者心态,用自己积极的态度感染病人,为他们分担痛苦减轻烦恼。4.4融入合作提高团队激励从整体上看,团队激励是一项卓有成效的发展策略。通过在班级内部建立小组学习的模式,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交流,能够通过“学术交流”的合作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对医疗卫生教育的了解程度。一方面,通过建立教师奖励、三好学生奖励、优秀学院学生奖金等经济激励模式,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将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发展到最佳状态。德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到医院实践,参观制药公司,了解当前医药发展水平,开阔自己眼界,实现医疗资源互通和教育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德育教师要协助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鼓励学生不断丰富自我涵养。以“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管理形式,使德育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到对学生临床能力的考评中来,确保团队激励措施更加科学完善。

5总结

当今时代的用人需求是对“复合型人才”的全面落实。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中职德育教育的发展内容也在逐渐充实,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水平。在德育教学实践中,激励教育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励教育模式在迎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发展挑战。因此,广大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将中职德育课程的改革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部分进行综合,从而摸索出一套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策略。要将德育教育作为学校的发展核心,充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自主创造能力,使职业教育事业能够迎来新的发展局面。

作者:王琼 单位:湛江中医学校

参考文献:

[1]蔡荔.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课的探析[J].中国职工教育,2014,(10):13.

[2]肖品.对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职业,2011,(10):92.

[3]瞿园园.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4,(3):96-97.

[4]邵鸣.职业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医药卫生职业教育为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9(5):114-115.

[5]李占文,李海澈.医药卫生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人文教育之管见[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8):18-19.

[6]王光文.对卫生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