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文化中学校德育实施方略
时间:2022-11-09 03:18:32
导语:诗意文化中学校德育实施方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诗意德育的提出是现时代的一种教育理念,强调以诗意的方式来处理学生品德发展与教育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其特点表现在:凸显主体,走向生活,注重审美。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意德育往往具有感染性、形象性、丰富性品格。当前,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通过引领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和打造人文教育课堂等途径来进行。
关键词:诗意德育;文化品格;德育方略
一般说来,现代德育如果缺少审美的意境和趣味,使德育机械枯燥,就容易让学生感到教育的沉闷和压制。因此,要使德育真正成为尊重人、关注人的生命意义领域,必须变革以往德育单独化、浅层化等弊端。本文试图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让诗意德育成为创造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心灵发展。
一、什么是诗意德育
我国是诗的民族,历来以“诗”教子,以“诗”教生的传统。《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简言之,诗就是凡有情而美的东西便是诗。《诗经》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主要素材。最早提出诗意德育的并付诸实践的是孔子,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主张,他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文敦厚,诗教也。”把诗歌用于道德教化,使弟子养成温顺、柔和、敦笃、厚道等“思无邪”的品质。孔子曾不止一次要求学生运用诗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务社会。在西方,诗意德育思想最早源于古希腊雅典“三艺”(文法、修辞学、哲学)教育;尼采、维根特斯坦、海德格尔等诗化哲学家高度肯定“诗性”、“人诗意栖居”的价值;20世纪末美国以塞里格曼、谢尔顿等积极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质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特别是探讨积极情绪、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环境与美德的关系等。所谓诗意,是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们以美感的境界,如诗意生活、诗意人生、诗意课堂等。基于诗意文化中的德育具有诗一样的意蕴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它能显现德育魅力,提升学生审美道德境界,让学生在诗意文化的熏陶下进行习德活动。[1]由此可见,诗意德育是一种教育的新理念,强调以诗意的方式来处理教育中的问题。诗意德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凸显主体。在德育过程中肯定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保持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充满希冀与热情,怀抱诗意般的生活态度,使内心世界充盈愉悦。毋庸置疑,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德育是知性的灌输教育,即把学生的真实生活片面化为追求知识或应付考试的单一活动和规劝限制,导致德育对象主体地位的丧失和人性基础的匮乏,不善于培养道德价值选择的自主能力,这样的德育很难取得实效。
(二)走向生活。教育源于生活,为了生活,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曾主张用诗意的标准来要求学校,用诗的真善美去教化学生、教师,目的是让他们过着诗意一样的生活。德育作为对人类德性的一种培育活动,其功能是认同和实践社会既定的价值准则。德育走向生活,就是德育主体要立足于现实生活,将知与行有机统一。
(三)注重审美。诗意德育是美善和谐的一种德育样态,内涵深刻,形式优雅。要求学会用诗意的眼光审视世界、审视人生,让学生对现实社会保持一种鲜活的情感体验。一般说来,品德生成往往是“发乎情,止于礼义”。注重审美是指教育者通过艺术化的手段与手法,对德育过程进行艺术化加工,引领学生浸润在诗意般的道德情境中,焕发主体的力量,促进品德的发展。[2]
二、诗意德育的文化品格
何为文化?有学者把它最简单地理解为:“变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从词源上看,“文化”一词有化育的意味。教育文化学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是文化的别名”,“教育过程即是一种文化过程”。[2]教育精神与文化精神是内在关联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身的包括道德在内的特定文化“基因”,不同民族间有不同的德育要求和施教方略。中国的文化基因是由《周易》《尚书》《诗经》种下的,再由诸子百家、屈原、司马迁定格,一路简约宏正,温和有情,始终贯穿着君子风范。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思想,即天人合一、人际和谐、和而不同等,具有诗意和谐的文化品格。为此,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中国德育就呈现出中国气质和中国特色的诗意德育。诗意德育的文化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感染性。在公共生活、公共社群中,道德行为往往是通过环境熏陶和模仿习得的。“以诗育人”的诗意德育以实践特有的文化知识形态存在着,文化生态情境可以变成学生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有助于弘道扬德、净化心灵、启迪人生、规约行为,从而培养青少年学生积极的道德人格。这里,气场习尚的德育“场”所体现的精神气质对学生成长一定具有感染性的。例如,语文教学应是包含诗意情趣的,用诗意的方式学习古诗,指导学生读出诗意、品出诗意、写出诗意,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古代诗歌的形象美、情感美等特征。如果缺少文化的感染性,那么德育难以进入学生心田,产生感动,进而行动。
(二)形象性。培养中国人的德育必须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母体,选取中国独有的诗意般和谐文化以及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开展德育活动。我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当前,学校德育比较注重采取形象化手段增强学习材料的可读性、操作性和可接受性,摒弃空洞说教和机械训练的内容,这些做法某种程度上凸显诗意德育的特征。这种形象性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等方面。
(三)丰富性。文化中蕴含着诗意的德育资源是十分丰富,余光中说过:“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有诗意”。例如,当诵读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产生忧愤之心;当诵读白居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就会产生人道主义情怀;当诵读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就会产生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等等。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人们随处可见“经典上墙”,不经意间,那些以经典名言为主题的宣传字画、标语就会映入眼帘。
三、诗意德育的实践方略
诗意德育作为一种教育新理念,强调以诗意的方式来处理学生品德发展与教育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实践方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引领经典诵读活动。时下,许多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进课堂”活动,国学经典意涵与爱国、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融通一致性的。例如,亳州市中小学结合当地“老庄故里、三曹故乡”等历史文化背景,把“国学进课堂”活动作为德育的重要抓手,同时,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论语》等。[3]学校把“经典诵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学年不少于40课时,并对教师进行考核要求。有些小学把国学纳入学校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借助国学教育培养学生仁乐品德。在课后还给学生设置孝道、礼让等实践作业。
(二)加强书香校园建设。从德育知识的角度来看,知识一般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由此看出,诗化德育的实现不仅来自显性知识的认知,也取决于隐性知识的体悟。因此,建设书香校园就必须注意“隐性诗意”与“显性诗意”的融合,充分发挥校园环境隐性课程的育人功效。例如,意义深长的校标、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宣传栏、花圃草坪树木的诗意名牌等。同时,开展书香校园文化的诊断研究,发现校园文化现状与其理想状态的差距,为校园文化的变革提供指导。
(三)打造人文教育课堂。面对新媒体和信息化的今天,加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学生出现网络化碎片式阅读,文化知识与精神生活似乎被技术化路线所异化,去道德化、去生活化教育现象严重。为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设置情境、故事、游戏等开展人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道义感等,避免技术主义路线导致教育的片面性,迫切呼唤人文教育课堂的回归。学校德育要把对社会道德价值规范的学习、情感驱动和自觉行动结合起来。总之,诗意德育既是一种教育追求境界和时代诉求,也是提高德育艺术性与科学性的一种手段。如何依托传统诗意文化母体,建构与积极人格和谐发展的相匹配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有魅力的教育模式,以此来指导实践,仍需要学校进一步努力和研究。
作者:代影 韩传信 单位:安徽省蒙城县教育局 合肥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冯铁山:诗化德育的基本内涵与现代价值[J],教育评论,2006:04。
[2]俞路石:传统经典滋养童心[J],中国教育报,2015-04-29。
[3]王正忠:安徽亳州巧推“国学经典进课堂”[J]
- 上一篇: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探讨
- 下一篇:家庭道德教育困境下学校德育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