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研究8篇
时间:2022-08-08 02:45:07
导语:学校德育工作研究8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作为一所农村高中学校,德育工作有其特定的内容、特点和方法。当前影响农村高中德育工作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因素,指校园周边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二是人的因素,包括家长素质、德育队伍素质、重智轻德的价值倾向等因素。综合这些因素,我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化”德育工作理念。
一、德育工作体系化
针对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家校教育脱节的实际,我们努力完善德育工作网络,建立起“三线四级”德育体系。三线指家庭、学校、社会,其中以学校为主线;四级指以校务委员会、党支部为核心的校级德育领导小组,以德育处、团委、年级组为平台的中层处室,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以学生会为核心的学生干部。整个德育体系横向纵向分工明确,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一是建立家长学校,以高一新生家长为主要对象,重点开展家庭教育相关培训。同时,通过家访、电访、“校讯通”等途径进行家校教育双向反馈,充分发挥家长在德育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二是主动联系所在地社区,借助社区教育,让学生关注社会,思考未来,提高能力。三是主动联系公安、城管等部门,积极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良好的德育大环境。四是以团委为主要阵地,构建比较完善的学生自主管理网络,设立了学生值周制度,由值周班对在校学生的日常行为自主管理。通过多方面努力,营造起一个立体化、多层次、有机整合的德育体系。
二、德育队伍专业化
我校要求教师要有“四心”:对学生有爱心,工作要有耐心,时时留心,处处细心。从抓骨干到抓全员,根据工作的不同要求,充分发挥以班主任为主的骨干育人队伍,以中层干部为核心的中坚育人队伍,以全体教职员工组成的全员育人队伍的作用,形成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立体育人体系。我校特别重视德育科研,组织各层次人员就新时期农村高中德育的现状、问题、方向、方法等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投诸实践,进一步提高了育人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三、德育决策民主化
决策是校长的核心工作。但是校长对育人一线的状况缺乏及时、精确的把握。因此,我校在每周和行政例会上提出决策意向,通过讨论群策群力作决定;建立班主任晨会制度,除了总结、交流、布置等任务外,还及时向校长、主管校长及德育处反馈信息,参谋决策。
四、德育过程规范化
每周初由德育处安排,实行每天一名校级领导带班、两名中层领导值班的行政干部值班制,以督促、检查各项常规管理工作的落实。学校各项德育管理工作实行量化管理,坚持日检查、周汇总、月评估制度。由德育处各年级组、学生会各分管人员对各班迟到早退、宿舍卫生、宿舍纪律、环境卫生、教室卫生、教室纪律等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分,做到时时有检查,项项有评分,天天有公布,周周有评比。
五、德育评价多元化
德育评价是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评价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因此,我们采取了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德育评价方式。将德育评价的内容设置为:德育评价结果=德育理论学习+学生自主德育实践+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其中,学生自主德育实践评价占总分的40%,其它各项之和占总分的60%。其目的,主要是希望改变为了评价而评价,德育评价主体单一,被评价者——学生在德育评价过程中得不到应有尊重的弊端,力求做到教育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让学生通过参与评价和内心交流,主动检查自己的工作和成就,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吸取他人的经验,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自我。
作者:郭永清 单位:怀安县柴沟堡第一中学
第二篇:农村学校德育浅谈
学校德育究其本质而言是关乎学生本性的教育:思想意识的引导、道德品质的培养、言行举止的约束等,是社会规范的渗透:社会价值取向、法律法规的遵守、人际关系的和谐……德育是能让学生自立于社会、精彩其人生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农村学校要想方设法、与时俱进地实现德育的“四化”。
一、德育渠道多样化
坚守学校传统的德育模式。即充分发挥一个“主阵地”“四大支柱”的作用。“主阵地”就是班会课,这是通过检验,经久不衰的极具生命活力的德育主渠道。学校德育不仅不能削弱它,而且还要对它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强化和更新。要真正发挥其桥头堡的作用。“四大支柱”即学校党支部、学校团委、政教处、思品课。学校党支部要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导好方向,把好舵并真正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发挥德育工作的龙头作用。学校团委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为他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政教处负责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指导和督促,并对学生操行进行评价。思品课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和社会化的教育,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形成健康人格。广泛开辟崭新的德育渠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的确立,开辟了文艺繁荣的大好局面。德育工作中,广开渠道也不失为一条好的办法。具体而言,我们现在的影视业蓬勃发展,虽然良莠不齐,总还是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作品,如《亮剑》中的“亮剑精神”就深入人心,对学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因而我们可以经常组织或者指导学生有选择性的观看影视作品,寓德育于影视,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思想的洗礼;充分发挥德育基地的功能,已有的德育基地我们要固守,而且还要强化和深入,同时,要因地制宜,结合学生实际,开发适合学生的新的德育基地。只有这样,德育基地的教育作用才能具有永久的活力;内容丰富的讲座常态化。面对面的教育是效果最好的教育,活生生的教育是最具感染力的教育。因而我们把我们周围的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等尽可能地请到学校与学生近距离接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再回归生活;建立与当地“关工委”的联系。国家关工委组织的“中华魂”读书活动开展很好,很有意义,并且给学生提供一部分免费读物,实乃上善之举。与他们产生联系,能获得资源上诸多的帮助……
二、德育内容有效化
传统内容,要固守坚持,它们是净化学生灵魂的家园。如,民族精神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革命传统的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教育、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交往礼仪以及珍爱生命远离的教育、保护环境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要坚守,不能放弃。关注社会,引“源头活水”,它们是学生现实生活的土壤。焦点访谈、社会关注、热点透视等电视栏目惹人喜欢就是因为所涉及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因而我们的德育内容也可这样,时政评论、人物访谈、现象透视、身边小事、家长里短等都可进入我们的学习视野,都可为我所用。用演讲,辩论访谈等形式,让学生明辨是非,取其精华。我们的教育不能只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更要他们关注我们身边事,这样他们才会对学习的内容有亲切感,有亲近欲,就有参与的热情,这是教师言传身教所达不到的效果。与时俱进,吸纳正能量,它们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这是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张纪清的颂奖词。“没有路,他花一年的时间为孩子们砍出一条路;没有书,他用两匹白马驮回孩子们的书。徐德光,20年做这些密林深处孩子的引路人,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也用自己的美丽情怀感染着自己的学生,让这个大山深处的教学点教师后继有人”。这是对最美乡村教师徐德光的赞美。“感动中国”“最美某某”是社会正能量,是学生成长的“心灵鸡汤”,让学生感动,把这些作为德育的内容是可行的,它们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石。
三、德育队伍专业化
现行教育制度下农村学校没有专职的德育人员,但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要实施专业化的德育。学校如何去完成这样的任务呢?首先,多措并举,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专业培训制度化。学校德育人员特别是班主任,每学年上岗前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训,大到对班主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小到对一个经典案例的分析。扎实有效的培训让每位教师做好上岗的专业准备;师徒结对,携手共进。从学校领导和班主任队伍中挑选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年轻班主任的导师,并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在工作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加强校本培训,确保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建立班主任例会制度,为班主任搭建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其次,开阔视野,提高专业化水平。走出去,请进来,培训导航。采取走出去的方法,组织相关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既能开阔视野,又可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请进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外请专家、优秀班主任等到校进行培训,给出明确方向、进行细致指导,以提高自身专业化的水平。最后,健全制度,建设专业化队伍。学校建立健全相互联系、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德育人员工作机制,确保德育队伍建设的长效性。发挥评价激励作用。加大德育工作考评的权重,实行定量、定性分析,把每位德育工作者的工作实绩,作为评选优秀班主任、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确保德育队伍的积极性。提高待遇。学校开源节流,创造条件,尽一切可能不断提高德育人员的待遇,要留得住人才,确保德育队伍的稳定性。
四、德育形式人文化
德育的形式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辅助手段,是德育的终极作用得以发挥的有效途径。因而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形式要尽量合理,尽量人文化。具体来说:其一,不标新立异,学生广泛接受。学生是德育工作的对象和主体,因而德育的形式一定要是绝大多数学生乐于接受和认可的,这样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大家接受的才是最好的。俗话说,众口难调。我们的德育就要敢于“调众口”。如果我们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偏爱来选择,搞所谓的创新,然后强加给学生,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其二,活动为载体,学生热情参与。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寓教于乐,让每个学生快乐健康是我们的追求。除了组织开展每周的主题班会和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去。如,“经典美文朗诵”“读书展示”“中华魂演讲”等活动,效果都很好。我校以“团结共进,励志拼搏”为主题的拔河、跳绳、迎面抱球接力等一系列有特色的活动,不仅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学生增强了团队意识,还丰富了学校人文教育的内容。其三,润物细无声,无声胜过有声。德育需要环境熏陶,德育要生活化。德育工作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品德修养、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等都可以影响到学生。如,我校的校名———夏明翰中学,就能激发学生去触摸那段历史,增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又如,一个不起眼的班训,它不仅可以陪伴学生度过三年时光,更犹如一座导航灯塔,为学子指明前进的航向,对学生为人处世、把握人生方向、设计理想未来,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引导作用。概言之,“四化”丰富了农村学校德育的内涵,增添了农村学校德育的活力,“四化”提升农村学校德育的软实力,让农村学校德育之花灿烂绽放!
作者:孙正珩 单位:湖北秭归县夏明翰中学
第三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探索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各级各类学校已经把德育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树立与确定的重要阶段,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心应该转移到适应学生发展的规律,把握新时代的机会,重视德育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效果。
一、中等职业学校中德育的现状
随着对德育的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内部设有相应的机构体系: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由党办和党总支负责全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班主任负责学生的德育工作;德育教研室利用和发挥德育课主渠道的作用,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德育课教学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时代感。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一)招生政策的放宽导致生源质量急剧下降
近些年来,职业院校面临高校扩招,社会认同与市场就业形势严峻以及生源大减的多重考验,使得其不得不取消招生门槛,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职校的生源,但学生文化基础差、思想观念杂、品行素质差、成长环境特殊以及自我认知迷茫等也给管理、教育教学带来了系列新的困难与问题。
(二)德育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脱节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不重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年龄特征等,没有针对性,而且形式老套,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表面上轰轰烈烈,内容上往往是空洞的“说教”,教师通常把《守则》《常规》等条目加以灌输,借助背诵过关考试的方法进行强制学习,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渐渐斩断了德育与学生生活的血肉联系,成为一种上交差而下不负责的“应景之作”。
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策略
(一)符合实际生活,抓住职业特征,更新教学内容
现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开设的德育课,经过长期的修改与调整开始建立了独立的学科系统内。但是有些教学内容仍然不够全面,也不符合新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相关教育人员应该考虑将德育知识与具体生活实践相结合,体现时代特征,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同时,教师在德育课堂上也应该遵循符合实际生活、抓住职业特征的教学原则,有选择地讲解教学内容,适当调整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推动学生全方位的进步。教育是一项造就人才的伟大工作。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能够有效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人格,进而充满自信的融入社会,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自身存在的价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是保证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质量的原则。
(三)开展社会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社会实践是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手段。德育课的展开需要符合当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特点,妥善处理知识学习与具体实践的关系,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以及知识与方法等关系,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适当提出时政观点,将我国社会建设工作与国际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阐述观点,探究实际,并作为实践工作的指导。教师应该确定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学生在很多功能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促进知识与领悟的和谐发展,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四、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存在,是培育“一专多能”人才的摇篮,是文化传播的圣地。加强德育工作成为培养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人才标榜,以德为先,过硬的思想品德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传统的德育教育偏重于“道德理论、道德知识”的灌输,缺少稳定性,逻辑性。新形势下,应该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德育工作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坚持以德为主,专业技术知识并进的育人模式,探索正确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方法,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德育的实效性,推动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白春和 单位:职业与成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J].职业技术教育,2005(9):32.
[2]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R].2004.
第四篇:学校德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人们通常所认知的德育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狭义上德育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指教育者有目的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过程从本质上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道德教育具有跨学科性,德育课不是某一固定科目所承载的,它渗透在各学科中,具有协同性的特点。在这种条件下,历史学科也承担了学生部分德育的内容,历史教师同时也是德育的工作者,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时,有意识地对其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施加影响,使学生受到历史人文精神的熏陶,可以培养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道德修养。本人从20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认为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体现在能够使学生萌发爱国主义情感,具备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树立法制观念。
一、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在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可以用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感化学生,落实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笔者在教授学生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时,这样介绍邓世昌的:生于富裕人家,少年时期,目睹清政府腐败,任帝国主义国家瓜分,掠夺中国土地、财富,逐渐萌发了反侵略的爱国思想,又亲眼看到外国兵舰在中国黄浦江上横冲直撞,胡作非为,他感到偌大的中国要有自己海军才能不受外人欺辱。一八九四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开始倾斜,炮弹也用光,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候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冲过去,要和日舰同归于尽。但不幸的是致远号被日舰的一颗鱼雷击中,导致沉没,二百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抛给他救生圈,他执意不接,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物,使他无法下沉,可他狠了狠心,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四十五岁。在介绍完邓世昌的英勇事迹后,同学们纷纷发言,表示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假如自己处于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历史教师在对历史人物讲解时,要尽量地将他们言论和英雄事迹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对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进行记忆和理解的同时能够从人物身上体会到一种悲壮的力量,以培养学生树立忧患意识,树立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
二、注重培养为科学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规定,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从心理学和成才的角度看,自信心,勇于探索,执着追求是成才的前提,丧失信心,缺乏执着追求则会在挫折、失败面前自暴自弃,萎缩不前。历史上每个成就事业的人无不经历了无数次的磨练甚至挫折,失败,但他们无一不乐于探究,百折不挠。最终战胜困难,创造奇迹,为人类做出了杰出贡献。历史课本这类事例俯拾即是。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面对反动派的血雨腥风,革命队伍中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以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反动派的屠刀所吓倒。抱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开创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再如发明大王爱迪生,他的发明不仅靠聪明才智,更多的是艰辛的科学实践。光收集资料就用了二百本笔记本,为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用过铜丝,白金丝等一千多种材料。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许许多多、方方面面丰富的资源激发学生知难而上,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追求真理的求知精神,从而萌动创新意识。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在全社会普法,全民学法守法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历史学作为法制资源丰富的学科,对于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引导作用。历史教师应依托历史课程的内容,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如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认清当时我国由于民主和法制不健全,横行,全国上下一片混乱。许多人遭到残酷迫害,有的甚至被迫害至死,国民经济也遭到严重破坏。从而让学生明确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于国于民都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又如:旧中国,资本主义列强疯狂向中国倾销鸦片,祸国殃民。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领导下曾创造了禁绝的奇迹,近些年来,受国际毒潮的影响,重新在我国泛滥,吸毒人数不断增加。吸毒人员中青少年占大多数。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了能把这一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了多种方法,课前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形成初步印象,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把鸦片战争后一些片段和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吸毒人员的片段(包括明星)结合起来,给学生以鲜明的对比,让他们感受到吸毒的危害,并自觉地抵制,远离。在我国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学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产生功效。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历史教师要因势利导,抓住学科特点,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并且结合时势,做到让学生学习史实的同时,达到相应德育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素质和全面发展,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和合格公民。
作者:傅红 单位:安徽省全椒三圣中学
參考文獻:
[1]刘勇.德育工作的功能构成初探[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2]王福友.我国中学历史教育视野下的德育研究——关于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思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3.
第五篇: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实践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造就一个人的三个重要方面。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学校德育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现代德育的目标追求。以人为本,就是遵循民主、平等的原则,尊重、理解、关爱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学生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坚持“以认为本”进行德育创新,如今几乎成了每一所学校的重要育人理念。如何作好德育,各地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多年来,五一路小学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德育的惟一宗旨,提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健体,学会生活,以适应在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培养目标。学校就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其思想是“以认为本、突出个性”,以心理素质、心理发展、品德行为、劳动技能、实践活动及个性特长为内容,以“德、智、体、美、劳”为框架,科学的构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使孩子们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长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多年来,我们从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情感抓起,从培养小学生远大的志向抓起,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抓起,从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质抓起,着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努力培育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环保意识和进取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诚信观念,形成了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
近年来,家长学校、社区教育正在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家长的亲情感召、倾心关爱,往往使复杂的教育问题迎刃而解,家长的主动参与、出谋划策,往往为学校建设提供难以估量的教育资源。
三、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有专家认为:中国家庭教育目前存在一定偏向,很大程度上对孩子实行的是“一半的教育”。主要表现在家长只注重智力和知识的素质教育,而忽视了包括思想道德、优秀品格等另一部分的教育。表现为不关心孩子做人,导致孩子文明礼貌意识淡薄、思想道德品质不佳,养成孩子自私、狭隘、放任、不和群等不良毛病。对孩子过度的溺爱和保护,造成教育结构的残缺和教育力度的弱化。许多父母的“爱”不仅让孩子品行出现偏差,孩子整体素质也出现明显缺陷,特别突出地表现在实践能力及意志品格方面。过高期望和压力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孩子不愿与父母进行沟通,而沟通是了解孩子思想的唯一途径。许多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是长者,对孩子颐指气使,使家庭教育成为自己发号施令的舞台,因此导致了家庭教育中的三个问题:家庭教育缺少平等、真诚的氛围;滥用权威、忽视民主;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所以最终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
四、家长学校、家访、家校合作是我们提高教育艺术的途径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不仅需要人才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道德,这一切仅靠学校教育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靠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有机同统一,形成合力,才能使培养人才的目标更具亲和感,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积极体验生活、感受责任、服务于社会,从而促进学生的认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开办“家长学校”、不失时机的家访以及积极的家校合作,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了互动平台。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正确的人才观,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努力实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使家长更好的理解、支持教育和学校工作。同时,利用家长论坛、教师论坛、家庭教育论坛、家庭教育征文,家长进课堂等形式,展示家庭教育成果,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学校在“信任是前提,沟通是桥梁,理解是基石”的理念下,于1995年创办“家长学校”,每学年不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接受培训的家长达6万多人次,培训率98%以上。家长学校的规模也从小到大,活动内容及形式已由单一的授课到参观、展览、走访、开放日、电话书信咨询、评选表彰等。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效果。曾多次被甘肃省教育厅、省妇联命名为“家庭教育先进集体”、“优秀家长学校”、“优秀家长学校示范校”。打造一片蓝天,让祖国的花朵在蓝天下开得更加娇艳,是学校、家庭、全社会的责任,而“融于教育,享受工作”这应该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所能感受的最大的幸福。愿我们为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而努力。
作者:孙建军 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五一路小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第六篇:学校德育管理的误区与对策
在教育教学中,有很多教师说,我从来都是先教会学生做人,然后再教会学生知识。这充分说明这些教师思想认识是正确的,能够意识到德育是育人之本。在现实教育中,学校德育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正常开展。因此,有必要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探讨。
一、当前德育工作的误区
一是德育课程只贴在墙上。学校德育课程有“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政治”等,这些课程中,中学的政治课开展较好,因为政治课是统考科目,从学校到家庭都比较重视,这种重视,并不是重“德育”而是重分数。挂在嘴边的是“政治考了多少分”,而不是“政治课要求我们怎么关心国家,贡献社会”。小学阶段的“思品”类课程有的只再现在课程表上,贴在墙上,担任这些学科的教师有的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精力和干劲明显不足,而有的学校的思品类课程是由“主课”老师兼任的。这些课程被冠以“副课”的名称,从开始就否定课程的重要性,有时被其他学科挤占。按课程表上课时,不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一节课完成四节课的内容,为别的学科让道。这样的思品课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吗?能起到“德育”效果吗?二是“班队会”走过场。目前课程标准规定,每周一节班队会。班队会是对学生教育的阵地,是对学生一周德育行为的总结,是对以后德育行为的激励和引航。班队会时间可自行安排。因为各个班安排的时间不同,学校德育管理部门检查起来有一定难度,而有的班主任对班队会不够重视,认为浪费时间,班队会走过场情况严重。班主任工作手册上面每周的班队会内容写得充实多彩,大做“表面文章”。三是重大节日、纪念日轻描淡写。“十一国庆节”“五一劳动节”“七一党的生日”“植树节”“学雷锋活动日”“环保纪念日”等,学生们大多不重视,或根本不知道。个别学校以安全为由,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时,只要求班主任在班里讲一讲,或者办张手抄报纪念一下,而实际的教育体验活动根本就不开展。以前的“清明节”,学校会拿出半天的时间,带领全体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共青团市委会组织“缅怀先烈,继往开来”的德育纪念活动,学生会受到教育。近几年,因交通问题、安全问题等,学校只选代表参加清明节纪念活动。德育重“点”不重“面”,这是德育工作的另一个误区。四是学校的德育监督与考核不到位。学校工作必须是布置、检查、总结相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重在弘扬先进事迹,树立学习榜样,所以要将德育工作连贯起来,做好活动前的动员与准备。并在活动中跟进,发现典型并及时指引方向,做好总结与表彰工作。材料归档也很有必要,不但能积累过程性材料,还能对下一个德育活动,或者今后的德育工作提供经验和指导。而目前有些学校,只限于工作布置,提出活动主题之后就没有了下文。还有些学校,布置工作之后,只要一些表格、计划、总结之类的过程材料,并不重视活动真的搞了没有,效果怎样,有哪些成绩和不足。学校考核中,只注重考核教师的师德情况,并不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
二、走出德育误区的策略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振兴祖国的重中之重。教育者要提高自身修养,多学习,常进步。把德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始终,备好基础课,做好渗透工作。同时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又能影响到同事。二是加强德育管理。虽然德育主要是学生的自身的体验和成长过程,但教师有引领和管理的职责,主要是要做到先铺设情境,再陈列事实,把学生带进情境之中。榜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这就需要教师勤于观察,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时,不但要管理内容,还要管理过程,重教育而轻形式。三是做好总结工作。德育活动的总结实际就是一个分享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的老师说,我们带着孩子们参加活动,整个过程做完,就起到了教育效果,活动就该结束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总结是对教育活动的回顾和整理,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优缺点,应该加强什么,摒弃什么。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懂得,这次活动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提升,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三、结束语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之首,教育者必须认清形势,放眼未来,研究德育工作方法,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德育管理,做好总结工作。目前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受高考的影响,有的教师重智育轻德育,这样做是不对的。必须认清形势,放眼未来,发现目前德育工作的问题以及改正的办法,认识到这些“误区”,在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走出这个“误区”,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再谱新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既是领路人,又是参与者。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给学生做好榜样,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作者:姜元栋 单位:山东省招远市龙馨学校
参考文献:
[1]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09(08).
第七篇: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整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课程中,教师需要将信息化教学方式与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相结合,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德育课程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文章将结合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与观点,希望能够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巧借信息技术,丰富德育教学的内容
德育课程包含着民族、经济、艺术以及法律等相关内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中,多采用着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德育知识的学习多表现出学习兴趣较差的问题,教师德育课程的讲解也多呈现出“事倍功半”的状态。信息化教学方式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对中职学生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德育教学中包含着大量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指导。例如,班主任在上《职业生涯规划》班会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展示一些名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学生一同分析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展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随时保持正确的思想理念,通过辩证的思维去思考事物,形成一定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体,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网络上的内容与德育教育课程相结合,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将网络上的一些言论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比如针对于我国“中国梦”的创设,每个网友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将一些网友的言论带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一同进行评论。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势必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再如,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中国的成就,比如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等等,通过直观的视频图像,使学生为祖国的发展而感到骄傲,并决心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而不断努力。同时,这种德育课程教育模式也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巧借信息技术,化解课堂教学的难点
兴趣是推动学生德育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德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巧妙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德育课程学习兴趣,化解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将微课等教育方式融入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借助一些优秀的微课教育视频,提升学生对各个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学习。微视频每个在10分钟左右,符合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通过慢放或者重放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知识的学习质量。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转变传统的德育课程教育方式,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传统德育课堂教学从单一的言传身教的方式变成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所讲知识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微视频教学的内容进行交流和探索,结合一些图文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与分析,提升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对各项职德育课程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巧借信息技术,丰富德育教学的内容;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巧借信息技术,化解课堂教学的难点等方式,将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活动相互整合,使学生能够随时保持正确的思想理念,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展现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实际价值,不断提升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张义新 单位: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叶宁.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德育课堂促师生互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职工教育,2014,16(21):94.
[2]李建兰.构建绿色网络文化下的校园德育工作体系———关于中职德育工作的初探[J].福建轻纺,2013,02(12):49-54.
[3]戴丽艳.提升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的对策———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02(24):64-67.
[4]刘志兵,黄榕.中职生道德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基于对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学生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3,S1(15):131-133.
第八篇:浅议学校德育工作
一个学校的领导者,要如何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不流于形式而落到实处?要如何才能打造出具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作为主抓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在多年的工作中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工作方法,现就师德的培育问题谈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加强学校师德建设,以德治校
中学教师是青少年的培养者,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作为教师,必须要树立“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的理念。首先应充分掌握自己的职业特点,进而积极、有效地承载起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让这个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要做到人人心中有德育,为人处事处处讲德育,才能真正地实现以德治校。
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文化环境
首先,丰富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它通过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隐形的教育,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它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外在形态体现。我校经常创设一些极富文化底蕴的校园物质文化,让师生共同参与,既体现了学校的理想和人文精神,又有利于传播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校园永远保持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其次,制定制度文化。为了保障学校德育工作有章、有序、有效地进行,我校还采取了一些有意识的手段来进行管理。依据教育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了各种德育规章制度及考核、奖惩等细则。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充分发扬团结民主精神,通过师生的充分解读和讨论,最终以条文的形式制订并下发至各组别、班级,进而使全校的德育工作顺利推行。
三、处理好学校与老师、学生、家长的关系
对于学生来说,他的成长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尊重家长,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更好地与家长沟通,我校建立了家长委员会,以每月的家长会为契机,指导家长一些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尽快转变一些粗暴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
四、共建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团队合作精神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积淀、凝聚和升华才能形成。学校尽全力整合教育资源,打破各科单干,各自为政的常规模式,使他们不再画地为牢,积极地欢迎其他科目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课内外也经常地交流与沟通。通过这几年的改革创新,教师在团队合作精神的指引下,使学校的教育目标得以顺利地实现,这不仅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利于教师个人专业技能的发展和职业幸福感的获得,更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作为主抓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十几年来,我的每一个今天都在匆忙中度过,而每一个今天的收获,都令我对每一个明天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期待。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为了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推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我力争把各项工作都做真、做细、做精。我深知自己身负增强德育工作的使命和责任,德育工作做得如何,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任务艰巨,意义重大。面对素质教育改革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我深知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把德育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我们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把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为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全体教师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做学生的表率,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师德建设成为我校一道永不褪色的明媚、靓丽风景线,让我们的整个校园永远盛开文明之花。
作者:刘兆红 闫伟 侯吉明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 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十三中学
- 上一篇: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讨10篇
- 下一篇:我国幼儿教学研究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