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查与对策

时间:2022-10-19 03:25:35

导语: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查与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查与对策

一、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国家的未来都将依靠中小学生去建设”[1]。为此,课题组进行了一次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为例,以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为取向,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为主线,分设22个选择题、2个主观题,采取抽样的调查方法,其中涉及中学6个教学班、高中4个教学班、小学10个教学班,共1,000人左右,问卷发放共2,000份,回收1,885份,回收率为94%,问卷有效率为90%。

(一)理想信念缺失。通过调查中小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学习目的和未来理想愿望等方面调查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感、理想信念。在调查“学校每周会举行升旗仪式”这一问题时,高中组有95%的学生选择“会”这一选项,初中组则占到88.7%,7.9%%的学生认为“不会”,而小学组则有78.6%选择“会”,有1.4%的学生选择“不会”。总的来说,在这一问题上,高中生显得较为理智些,学会用理性思维思考问题,而且他们的社会阅历相对初中生而言更为丰富,因而爱国主义情感较初中生可能更深些。在涉及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上,大多数中小学生较理想,当问到见到违纪现象,如何处理时,42.7%的学生选择“制止”,33.4%的学生持“自己不做,也不管别人如何做”的态度,6.1%的学生则坚持“自己也这样做”,会把垃圾捡起来,但不会制止的学生则占到14.3%。在谈到“你的理想”时,25.7%的学生选择了“希望成为高级知识分子”,12.9%的学生选择了“当老板”,体现了大多数学生未来较强的职场心态,选择成为“公务员、军人、医生、律师”的则占到28.1%,而选择成为“技术工人”的则不到15%,体现了大多数学生还是觉得这份工作比较辛苦,企求未来过上中等以上生活水平的心态。在回答“你的学习目的时”,16.2%的学生选择了“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希望“改变自己和家庭困难的处境”的则占到22%,基于从众心理,38.6%的学生选择了“将来有个好工作,过舒适生活”,而对这一问题认为“说不清楚”的学生有22.8%。由此可见,总体上绵阳市中小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是健康向上的,但纯粹追求物质享受而忽略精神追求的中小学生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目前仍有较多的中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此引起重视。

(二)心理素质偏低。不少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中小学生自身所处的环境因素有关。在回答“你感到最烦恼的事时”,24.5%的学生选择“迷茫,找不到方向”,因为“作业多,学习压力大”而感到烦恼的学生占到37.2%,说明随着社会发展,竞争加剧、社会对个人要求提高,对学生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其中,造成学生心理负担、产生烦等均与学习有关,这实际上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在学生身上的反映。社会的进步需要优秀的人才,对人才的这种强烈渴求迫使家长们以一种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相应地,学校也因此被迫走上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在回答“一旦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时,有35.7%的同学选择“看情节大小而定”,只有32.3%的学生选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选择“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则占到20.3%。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多数中小学生的压力是来自学习上的压力;二是中小学生对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普遍持不确定态度,缺乏理性判断。在问及“遇到不顺心或困惑之事时,你会怎么处理”时,选择“与父母或老师交流”的只有9.5%,这折射了校园生活的一个侧面,师生交流沟通有待改进和加强。选择“对同学或好朋友倾诉以寻求帮助”的有37.5%,35.3%的学生愿意“闷在心里,自我调节,自我解决”。由此可看出,当前大多数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偏低,在遇到问题或烦恼时,总是显得手足无措,对此学校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三)课堂教学被动性凸显。在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以及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小学生持积极的认可态度。比如,在回答“思想政治教育课上的课堂表现”时,61.7%的学生回答的是“认真听讲做笔记”,19.9%的学生选择“只听,不做笔记”,而选择“心不在焉,根本不听”的则占到10%。在“你认为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一问题中,认为“有必要”的占到42.3%,认为“不太必要”的则有9.2%,而只有5.6%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在问及“你对学校开展的政治类课程感兴趣”这一问题时,有27.3%的学生回答“感兴趣”,认为“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有37.3%,却仍有7.1%的学生持“厌恶反感”的态度。这说明在现阶段的中小学里,多数学生还是觉得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有一定的必要性,并且大部分学生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的态度,对于学校开展的政治类课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在谈到“学校每年假期安排校外实践活动”时,44.4%的学生选择“不会”,27%的学生选择“会”,27.5%的学生对此“不清楚”;在调查“学校每年安排的假期校外实践活动多吗”时,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从不安排”,认为学校安排假期校外实践活动达“3次及以上”的有20.3%,认为学校安排假期校外实践活动达2次的有18.5%,而有17%的学生选择“1次”。由此可知,目前绵阳市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仍处于被动的地位,多数学生没兴趣甚至不愿意参与到思想道德教育课堂教学中。

二、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目前,绵阳市中小学生虽然普遍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心理素质都较低,表现为在面对挫折、困难时,总是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手足无措。

(一)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建设氛围。在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的社会背景下,良好的社会风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体现。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净化社会风气,去除那些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风气,在全社会大力宣传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不断渗透,青少年必然要受到这种外来文化的冲击,进而受到西方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这无疑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各级政府、各所高校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注重提高中小学生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考的能力,积极教育学生要远离那些歪风邪气。在日常的教学中,学校也可通过开展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诸如主题班会、观看爱国影片等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从而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改革教育体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国的传统教育过程中,道德教育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2]。在研究领域中,专家学者们关于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的研究颇多,关于如何增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也并不少见。但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却很少。实际上,在强调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顺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很难想象,一个毫无社会责任感、自私自利、道德败坏的学生会为社会、为集体乃至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因此,将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与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结合起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遵循其中固有规律,从而改进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心理素质,成立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机构。调查中发现,学校教育中关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比较缺乏,甚至部分学校还未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偏低,致使他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和困难时,心理承受能力也就变得较差,因而往往选择躲避或者逃避的处理方式。据此,建议绵阳市教育主管部分制定相关政策,督促各中小学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积极在校内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建议由有关部门成立绵阳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疏导问题”[3]。

作者:阚言婷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肖虹.新时期中学生道德教育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R].2004

[3]汤俊文、周雪松等.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4]教育部编.教育系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白洁.中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生态的形成与实践探索[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6]汤俊文,周雪松,张慧.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