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时间:2022-01-05 02:37:00
导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现代人群习惯划分为“80”、“90”、“00”后。这种划分客观上是由现代生产力急剧膨胀而导致人们思想、生活方式迅速变化造成的,这种划分也在某种层面暗示了一个社会问题,即现在有相当大学生、年轻人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以大学生作为分析对象,被社会公认存在下列不足:第一,自私严重,不知感恩。笔者最近听闻某高校大学生在生活中训斥其父母言语中多有不恭敬词语;又闻在清明节祭祖时,某大学生嫌弃祭祖费事对其父母说:以后你们死了,将你们的骨灰撒在马路上就省事了。其父母面露不满,但并未作声。第二,缺乏社会理想、信念。社会存在的某些功利主义现象与家庭的溺爱两大毒瘤使相当多的幼儿园孩子就懂得给老师行贿,当然自小就不崇尚公平的精神,对劳动者的漠视等等也就顺理成章了,更谈不上树立社会理想和信念。为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就是让学生明确社会关系的本质,并科学的定位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综上,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包含比较复杂的思想、人文等知识,需要教师与学生深入进行思想、情感方面的交流,所以“互动式”教学方法非常适合本课程。“互动式”教学要由“讨论式”和“案例式”联合支撑,“案例式”与“讨论式”应该有机结合,实现“案例讨论”式教学。现代大学生已经对善与恶、美和丑基本知识与理论有了一个基本认识,比较缺失的就是“触景生情”、“知行统一”。在“案例讨论式”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案例应贴近于大学生实际。在笔者的学校中,某位教师在课程第一节课播放了一个本校学生盗窃的真实视频:大部分同学深受震撼,触景生情,无形之中把自己设想成了小偷或者失主,意识到了自己在生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所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案例教学中,以贴近大学生的案例尤其是身边案例作为最佳教学案例资源。第二,案例应贴近生活。案例应既有生活方面的又有学习方面的,更多的应选择生活方面的案例。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从某种层面上解决了生活问题也就解决了态度问题,那么大学生学习问题也就解决了。生活上的案例应多选择一些社会公德方面及家庭伦理方面的案例,而在这两方面的案例又当以家庭伦理为重。第三,案例亦应贴近于时代与自然。首先,思想道德有一个永远的主旋律,那就是“利他”问题。但不同时代“利他”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一方面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真正认可“利他”向上的道德理念,另一方面又需要明确时代特点,从而明确道德标准与具体责任。其次,案例也应贴近自然。人类社会的规律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把握自然有助于潜移默化了解人类的过去、今天和未来,从而自觉的发现自身在社会分工中扮演的职责,认同与信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第四,“案例式”教学应与“讨论式”教学有机融合。讨论的过程就是一个信念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讨论过程中群体智慧会交相呼应,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学习体验是相当深刻的,效果自然好;在讨论过程中,无形之中会形成一个分工,会潜移默化的定位学生在未来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和职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互动式”教学方法本质就是通过老师的“动”迸发出学生的“动”,即积极思考人生、道德等问题,这才能实现学生的教学主体性。
作者:赵楠 吴艳艳 单位:哈尔滨广厦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 上一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
- 下一篇:建设工程现场质量监督的要点探讨
精品范文
8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