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传统对构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启示

时间:2022-12-28 09:44:08

导语:和谐传统对构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和谐传统对构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中国的传统文化所注重的是以人为本,而且“和”是其中的最高价值。以和为贵是人和人之间的首要研究对象,因为只有在处事待人上做到宽容,才能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倡导和谐的大同社会。孔子所倡导的理想人格是协和任何的人、能够以宽厚的态度处理事情,君子应当保持和谐而不结党营私、行为庄重而不与他人争执;孟子甚至说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论(《孟子•公孙丑下》);老子在《道德经》中不但为人们勾勒出一个与世无争、无欲无求的理想社会,而且更是提出了人要效法天道、实现和谐。

(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中国古代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和生实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的说法,认为“和”是生存所必须的基础,事物在不同的原因和组成成分之间能够互相的作用,而且还能在整体上体现出和谐。儒家的“有为而治”则注重的是民众,惠民、重民、乐民、爱民,只有对民众爱惜,广泛的施行仁爱制度,才能够最终赢得人心所向;而道家的“无为而治”则反对肆意扰乱民众的生活,在实践层面上要求统治阶级不要为所欲为地干涉,倡导让民众按其自然本性过日子,否则会让百姓无所适从,最终失去天下。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中国古代哲学家在思想上强调的是“天人合一”,特别注重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只有做到尊重和保护自然,人和自然最终才能实现和谐的共同发展。在人和社会之间关系方面的观点类似的是,我国古代儒家与道家的观点同样存在一定分歧。儒家注重“合二为一”和“致中和”的指导思想,道家则是注重“天人合一”,二者虽然在观点上不一样,但是“和合”在实际的本质是有所联通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相通的。人类在发展规则上不仅要尊重自然,而且更要效法天地和崇尚自然给人生在所作所为上找到最终的归依。

(四)个人身心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个人身心的和谐,即精神与身体、各器官运行、内在与外在、行为方式与价值预期之间做到有效的协调统一。儒家倡导的是“三省吾身”、自我的修养和时刻反省自己,从而达到和谐而又高尚的人生境界,认为普天下的人都应以“修身”为本,孔子在《论语》中更是对君子提出了“三戒”、“四绝”、“五美”、“九思”等行为标准。而道家则主张“冲气以为和”,让人们擦去世事纷争落在心灵上的俗尘,消除自我的固蔽,超脱于世俗偏隘的人伦关系,用开阔的心胸与无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事、物,从而达到个体身心的和谐。

(五)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和谐

在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共处,协和万邦。早在《周易•乾卦》里面就已经提出:“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也就是和谐相处、万邦团结的意思。而且孔子同样也在《论语•颜渊》里面提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点,在《论语•季世》中说道“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主张以文德来感化外邦,而非轻率的诉诸武力解决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中国和谐传统的德育价值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它旨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个人内部的身心关系,促进其和谐统一,进而构建理想的“大同社会”。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与社会道德的属性高度契合。“和谐”不仅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历史传统和基本属性,更是其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的根本价值取向。

(一)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和谐传统文化对于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如果没有一定的伦理道德作为支撑,社会就必然陷入纷乱之中。中华民族在自汉以后的的两千余年封建社会发展史上,凭借着聪明才智和顽强意志,最终在历史画卷上谱写出波澜壮阔的景象,以万里长城为代表的高超生产技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等成就,都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精神和物质文明。“三纲五常”遗留下来对于现代社会的积极方面仍然对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促进中国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传统伦理道德的长期推行和实践有力促进了中国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其价值本轮所体现的求真、求呈和求道对于中华名族的自强不息精神具有培育作用;其次,在传统的伦理中求美和求善以及讲道德的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的正人君子观念;第三,传统伦理推崇的是能够体现出“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善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培育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魂。

(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在“天人合一”和谐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很早就产生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如遵循自然规律进行劳作、广泛保护珍稀野生动物、适度开发自然资源等,还较早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颁布律令保护生态资源。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价值取向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直到今天。

(四)加强中华民族团结

较之重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一以贯之的重要内容,这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睦。例如在1993年的第三届“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国际讨论会纪要中提出了:“自秦以来和谐意识一直是中国社会进行高度统一的关键因素之一。”和谐的伦理精神能够彰显出强大的凝聚能力、生命能力和向心能力以及整合能力,对于人和人以及族和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效的调和,中华民族中多元一体格局由此被孕育出来,在发展中加快了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荣,是现代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提高大众的精神境界

与此同时,人文情愫中也体现出了和谐思想,在生命通感上体现出了“我、物、人、地、天”,同时在礼乐的伦理教化中做到修身养性,不断地完善和成就自我。修身在中国的传统伦理中备受人们关注,而且一直是以“自我”的角度开始,最终达到“仁”的境界。例如在《菜根谭》里面提出:“处世应以让一步为高,退步就是进步的张本;待人应以宽一分是福,利人即是实利的根基。”《论语•雍也》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古代所有的道德文章,“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全部都是用于来规劝世人的。

三、当代青年大学生目标的构建

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建设历史经验以及当代青年大学生德育现状分析,要加强和改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就必须认真审视并确定德育目标。所谓德育目标,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教育结果,也就是我们通过德育活动希望现代大学生所能达到的规格和质量。

(一)当代大学生德育目标体系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德育目标的设置严重偏离了大学生的品德发育水平和品德发育需要,缺乏层次感和系统性。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一味地灌输共产主义理想,甚至用共产党员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位大学生。德育目标是指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育,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方面达到总体水平和要求,是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在道德方面的具体化,应从根本上体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对现代大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纪、人格、心理等方面的要求,不能将大学生德育目标错误的定位。

(二)当代青年大学生德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根据“人—社会—自然”的传统和谐思想对现代大学生德育目标的启示,结合现代需要,现代大学生德育目标体系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公民德育、私德教育和生态德育。

1.公民德育

公民道德,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所有公民在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先进知识分子,更应当遵守公民行为准则。与之相适应,对大学生的公民德育活动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当代大学生知晓现代社会人和人以及人和社会之间应该在行为上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从而达到在“人和人以及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相”。

2.私德教育

没有个人的私德,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德。对于个人来说私德是立身之本,而公德是整个服务的社会之本,一旦个人在私德上有不良的行为,最终肯定会妨碍到公德,因此对于个人来说私德是非常重要的,公德是在私德的基础上开展的。私德教育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即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私德教育上的重视,对于公德的培养有着促进的作用,对于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以及行和知具有统一的作用。

3.生态德育

生态道德,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而生态德育则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对当代大学生施加系统的生态道德影响,让大学生分清楚在生态道德行为上的遵守是基本的原则,并且从人和自然在生态道德观点上的互相依存作为出发点,能够自觉地维护生态平衡,自觉地提高对自然环境的爱护以及生态系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觉悟。生态德育继承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是现代德育的最高价值,更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关乎到全人类的生存未来。

作者:杨前蓉 单位:阿坝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