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时间:2022-05-26 03:41:54

导语:社会交往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交往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首先,沉溺于虚拟交往可以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虚拟交往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人的虚拟本能,虚拟就等于承认现实中不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东西的意义和真实性。面对网络上不停涌现的新社区、新网友,人并不甘于长久地局限于固定的网络空间中,于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网友越来越多,可交情却越来越浅。这种沉溺与匆忙共存的交往所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现实人际关系的弱化。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身份和角色对交往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就变得微乎其微。不仅“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并且对自己进行一定的伪装已经成了虚拟交往主体的必备技能。在虚拟社区中陌生人之间的接触,各种谎言、欺骗和不负责任的消息几乎成了虚拟交往中的一种常态。过度沉溺于虚拟世界会脱离于现实生活,执著于虚拟交往的人也许因某一方面的共同兴趣形成网络族,却与近在咫尺的亲友之间产生了鸿沟,造成了现实人际关系的冷漠和心灵的隔阂。其次,虚拟交往容易造成人们道德失范。人类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由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道德标准组成的主体行为规范。在现实的交往行为中人们都要遵从诚实、守信、真诚等潜在规则并遵循相应的交往礼仪和道德规范,否则不仅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更难以在现实交往中获得成功。但在网络交往中,不同的民族宗教国家地区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频繁而清晰的呈现在世人面前,各种层次的或腐朽落后的道德意识、或先进的道德规范并存于网上,为人们的选择提供了各种可能,但却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网络犯罪是网络道德失范的极端表现,它具有高智能性、极大的隐蔽性和极强的社会危害性,同时,由于规范网络行为的网络法规还很不完善,一个日常生活中循规蹈矩的人在虚拟交往中是否有必要继续遵守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原则,就没有了监督和约束,人们在思想上更不会加以重视。第三,虚拟交往有可能破坏人们思想的稳定性。网络互动与交往的虚拟性,逐步改变了人们的交往和工作方式,增大了人们思想的波动性。在接受信息方面,人们面对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许多人来不及理性思考或判断,就已经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同时,人们的思想长期浸渍在杂乱的信息当中,人们的兴趣点和注意力会被信息的新奇特所吸引,如果这些信息是不道德或不科学的,那势必侵蚀人们的思想和意识。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人们思想的稳定性,甚至使人们的政治意识、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淡化。

交往全球化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提高了人们的文化品位,西方文化中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民族观念、科学观念以及解放思想、尊重个性等观念突破了东方传统文化的框架,而东方传统文化在西方世界散发出的魅力,则体现为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在交往全球化的浪潮中,人们形成了维护人类共同利益、追求人类共同道德价值、促进人类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全球意识。但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的不确定性或不稳定因素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与融合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政治单极化与多极化的冲突,引起了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首先,交往全球化使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复杂化。全球化促进了个人与整个世界的互动关系。个体已经开始跨越群体的中介,直接地和整个世界的人们发生着联系。特别在网络世界中,个体的能力、个体的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个体对群体的影响力增强、局部事件对社会整体的影响力增强。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中也包含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问题,个体的行为使群体遭受的危害加大,并且难以预知。而且,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中,个人发展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增强了,人们的命运似乎“很不稳定”,似乎有瞬息万变之感,也容易使人迷失自我。其次,西方意识形态的扩张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全球化进程中,西方社会凭借其在社会物质层面、国际制度层面和思想文化层面的强势地位,在推进资本扩张的同时,也加强了文化的扩张和意识形态的渗透。随着全球化交往的深入,一些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理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在不知不觉中侵入我们的大脑,正在无声地消解和融化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基础,改变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动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西方自由化浪潮正蔓延全球,其中最具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想更是无孔不入。它通过“非意识形态化”的伪装,推行政治全球化,排斥其他意识形态。其主要形式就是鼓励人们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煽动人们追求现实当中的绝对自由和反政府、无政府的情绪,引发人们发泄对社会政治、民主和法制的不满,进而反对现实的政治制度。这些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第三,全球化交往引发人际交往的不真实感和不安全感。经济全球化时代也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人们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世界,其负面结果则是人生活在一个广阔无边“全球社会”中,人们只是借助于抽象的数字、符号建立起各种社会联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与这个现实世界的真实联系,导致人的抽象化。而且,信息的变动性,人际交往的间接性也将使人们体验到新事物的强烈易逝性和瞬间性,从而进一步衍生为对人和社会的不真实感和不安全感,历史感随之淡漠或消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化,情感逐步淡漠。

交往功利化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思想与物质利益紧密相关,思想的变动反应了物质利益关系的变动,物质关系的变动也决定了思想的内容。纵观当今社会变迁,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对于人类的社会交往影响颇深,但公平竞争背后的原动力乃是理性的功利主义原则。我们在肯定市场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功利原则对人们社会生活领域的影响。由于财富分配趋同到贫富悬殊的程度使人们物质交往基础大为不同。这就导致人们在扩大交往和联系范围的同时,造成了利己性的物化社会关系的扩散,这种利己的物化关系是支配人、控制人和统治人的强大力量。造成这种关系的最大影响就是普遍的价值冲突,这种冲突激荡着人们的思想,导致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迷茫以及价值行为的冲突。首先,人们对精神价值的追求被烙上物质的印记。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加大了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似乎为了商品而生活。来自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盛行,它鼓励人们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为了挣钱而拼搏。“我思故我在”变成了“我消费故我在”,生活的意义被遮蔽,奢侈与虚荣之心占据了人们的整个心灵。人性的丰富内涵、思想精髓以及精神价值消融在对物质的片面追求之中,遗忘了人自我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超越,完全将人性的整体性“片面物质化”,把人实体化、简单化、功利化。人们在忙于满足物欲之时,强烈的孤独感、虚无感、荒谬感也悄然而至,造成信仰危机。其次,人们的利益观随着物质交往的加深而异化。“‘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1](P81)一方面,单纯的交往功利化凸显。一些人的利益观受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影响,形成了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利益观,甚至抱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落后观念处世;一些人唯物质利益是从,见钱办事、见钱眼开,成为拜金主义的奴隶;一些人公饱私囊、损公肥私、贪污腐化,道德滑坡严重。另一方面,利益观念的评判标准也日趋多样。在对待公与私的问题上,一味强调大公无私是不现实的,因为不同的人,其思想观念是有层次差别的,精神激励在一定时期、一定人的身上是有效的。但长期来看,单纯强调以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公共利益的评判标准有失偏颇。第三,市场功利原则渗透到教育领域。市场导向和功利主义思维渗透到教育领域,打破了大学校园的“象牙塔”地位。市场原则不仅被运用到校际、校内之间的科研、经费、人才、师资、资源等的竞争上,而且被广泛当作价值原则贯穿到学科设置、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上。形式主义、浮躁之风、学术腐败日益盛行,师生关系出现异化,精神激励日益失效,物质激励觉得理所当然。一定程度上,教育显得很“沉不住气”,越来越追求“短平快”的效益模式。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表面上很重视,实际上却往往沦为例行公事。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交往的变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偏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辩由来已久,目前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本位”思想政治教育,另一种是促进个人自身完善、提升个人生存价值的“个人本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的需要、规范,主张教育应促使个人的社会化。任何社会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延续和繁荣,都需要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及发展做出一定的规范,使他们对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产生根本上的认同。但它过分强调了“社会化”的成分,将个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隔离开来,主张社会化不是个性化统一的社会化,而是非个性化的社会化。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忽视了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个人。而“个人本位”论则强调个人的需要、兴趣,主张教育应促使人的个性化。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有赖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它主要强调个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发展,就是要使人获得和强化人内在的思想品德,使人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人的自我提高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人不断获得思想品质自我超越和创新的能力,反对社会对个人的束缚,强调个人自由权利的至高无上。然而它却将人视为脱离了社会实践的、抽象化的人,忽视了社会对人发展的条件性。这两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论,都有各自合理的一面,但在个人与社会、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都弱化了人的交往性。人和社会的关系中,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人通过自身的受动与能动的有机结合,增进人与人的交往、人与社会的双向互动。交往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双向互动搭建了“桥梁”。人既需要社会化,也需要个性化,既必须社会化,也必然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要设定为以普遍交往为基础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和培养人成为思想品德自我发展的主体,使人能够适应与超越社会环境,真正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失随着交往方式的日趋多样、交往范围的全球化不断进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以及差异性日益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其他国家民众的交往更加频繁,网络的逐渐普及使人们的交往无国界之分,个人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这些交往新特征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学习和借鉴带来更多机遇,但也带来很多问题,如个人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以政治理论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实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教育内容不能满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的需要。在社会发展中,如果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出现,符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规律和心理预期,那么针对这个要求的教育内容就要及时创造出来,但是教育内容的形成与创造具有滞后性,远不能满足教育者的需求。同时,目前关于交往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生硬,学理性较强,不够通俗易懂,受教育者依靠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很难理解和消化这些教育内容。相反有些内容又过于简单,或者内容千篇一律无效重复,也满足不了受教育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由于自身的知识经验储备、理论水平、思维方式、认识能力等自身素质的差异,还不能完全认同与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关于社会交往的相关理论与内容。同时,受教育者因为教育者采取的教育内容存在错误,或者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质认知存在偏差,也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三)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偏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在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适度引导。这种引导不仅体现在施教过程中,也体现在教育目标定位与个人价值取向上。在施教过程中,我们倡导的是双向互动教育,但在以往的教育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单向”的教育引导模式,如上级教育下级、干部教育群众、老师教育学生等,虽然教育者相对于受教育者,在经验阅历、认知层次、理性把握上占有优势,但这种引导方式往往被教育者自身的“放任”所破坏,如一些领导干部一面讲廉洁奉公,一面贪污腐化;一些长辈教育晚辈要诚实守信,一面又做着违法乱纪的事情;一些教师一面要求学生奋斗进取,一面又在不务正业等等。这些缺乏自律的表现造成的“言行不一”,极大地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使人们道德观弱化、是非观模糊。同时我们的道德教育长期存在着以政府等职能部门为主导的“政治教育”引导模式,虽然政府等职能部门对于道德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强化作用,但是道德观的确立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更多的是依靠家庭和学校的潜移默化,是人们个体内化和自愿实践的过程。如果我们将道德要求与政治要求相提并论,将思想政治教育变成“政治教育”,那么势必将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与厌倦情绪,也降低了“政治”的层次,抹杀了道德的地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再者,从“道德层次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引导人们接受教育的时候,要根据受教育者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和道德认知水平的不同,来区分教育引导的层次,如我们对党员干部要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人们公仆,要讲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原则,要讲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率先垂范、无私奉献,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理想教育层次;同时对于普通大众要讲公民道德规范、讲职业道德、讲家庭美德、讲“八荣八耻”、讲核心价值观,就是要通过基本的、具体的、现实的教育内容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但是现实当中的一些“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爱国主义、大学讲文明礼貌”、“领导干部讲尊老爱幼、讲伦理道德”等怪现象,确实凸显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出现了问题。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落后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交往对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性,不能从交往活动层面科学把握人的社会本质及其发展,把教育理解为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就被扭曲了。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现实关系与相互尊重、互为依托的理想状态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既影响了受教育者的发展与进步,也影响了教育者的职业观念与价值取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尽如意,使得本应充满人性魅力、促进人的精神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弱化甚至失效。虽然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比改革开放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改进,但是一些地方还运用灌输式的方法和“一本讲义、一张口”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和方法的说教味比较浓,同时一些机关、企业和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采用命令式的方式,这种方式单一且“粗暴”,对于知识层次和认知能力较低的受教育者也许是管用的,但是随着人际交往的加深,思想意识、消费观念、工作环境、学习条件、工作方式都有了较大变化,人们追求真理、展现自我、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增强,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变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一方面是教育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通过自身的积累和变革,经历了其独立的发展历史阶段,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会因为个别教育者的特性而转移,有时甚至超越了教育者能力所及的范围。另一方面,有些教育方法并不符合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规律。由于受教育者年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有差异,我们的教育者要有针对性地选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因为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思想意识的发展规律,是选择教育方法的一个前提,在考虑用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将教育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时,要特别注意他们的情绪差异。但是在我们的教育实践当中,往往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导致受教育者无法接教育者所传导的教育内容,最终导致教育活动只见形式、不见效果。同时,一些教育手段比较单一和陈旧导致受教育者很容易厌倦思想政治教育。比如,现今科技发达、信息传播渠道广泛,受教育者的接收速度很快,有时对于教育者要传授的信息,受教育者已经提前掌握或掌握速度比教育者还快,如果我们还采取过去那种读报纸、开会等方式,显然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在社会交往视角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

(一)变革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将社会交往理念和规范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维方式是思维活动进行的方式,它是一种逻辑起点,是思维结构和思维功能的统一。思维方式并不是具体规定人们如何去从事思维活动,不给人提供思维互动的固定程序和标准模式,也不提供具体的思维结构。它标志着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理性认识的方向和趋势,从总体上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活动,给出人们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的总方向,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和示范性。思维方式有着巨大的能动性,陈旧的、非科学的思维方式阻碍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科学的、先进的思维方式则能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思维变革将带来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的转变,能够实现从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到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站在交往角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从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升到一种新境界。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特定的交往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交往方式。通过交往,教育主体超越自我的界限,在不断的自我开放和更新中与他人和社会达到一种融合,从而在相互超越和升华的过程中达到沟通与理解,形成个体的思想及品德。通过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们实现自我发现、自我认知、自我实现及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其次,我们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人们之间的交往方便而快捷,社会的普遍交往已成为一种趋势,任何个人、组织、民族乃至国家都无法也不应该阻挡它。应从思维深处提高参与普遍交往的主动性,在普遍交往中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遇。具体讲,要树立正确的交往理念,在人和社会之间的交往中培育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意识。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中形成正确的社会交往理念,要构建合理的社会交往规范,把合理规范的社会交往模式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在交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规范社会交往行为。防止社会交往中的不利因素和负面影响侵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入手,解放思想,提升思维层次,克服固化的教育思维模式,从封闭思维走向开放思维,从灌输教育转向交往互动。

(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交往关系,将提升社会交往能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分为两个部分,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精神上的征服,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往,这种交往是以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的主体间交往关系。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双方(我和你)的对话和敞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2](P2-3)不能拘泥于“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要承认和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人们的主体意识的发展。如果交往的双方不能以自由、平等、自主的主体形象存在,那么主体关系就会在某种意义上降格为主客关系或物物关系,交往就会异化。同时交往深度不够,交往者往往不是自觉、自愿地进入交往,而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安排被动地进行交往。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缺乏真诚和亲密的人际关系做基础,实际是一种扭曲的交往。只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中的任何一方无法发挥主体作用,另一方的主体地位也得不到尊重和实现。只有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将其看作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尤其是使受教育者真实感受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合作、信任、包容的关系,感受到自身人格和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肯定,受教育者才能迸发出巨大的参与热情和积极进取的动力,教育者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需要我们以强化社会交往能力为突破口,将提升社会交往能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交往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交往思维和交往实践水平的高低。为了提高人们的社会交往水平,开展积极的自觉的交往活动,抑制消极的被动的交往行为,必须提高人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可以产生互补而彼此加强和发展个体能力,从而提高个体的交往效能。因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将他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多样性吸收到自身的发展之中,从而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共鸣,使个人内心世界得以开放和丰富,避免思想品德的狭隘和封闭。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需要教育者本身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能在与受教育者的交往与互动中“言传身教”,通过增强自身的交往技巧和水平,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需要将社会交往能力贯穿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与互动的每个环节,将这种能力教育也赋予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避免出现“对牛弹琴”和“耳旁风”的尴尬情景。

(三)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内涵,将社会交往教育列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不仅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而且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教育对象的思想情况而确定的,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教育对象的思想情况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应当是丰富多样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多年发展,总的来说,在内容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纪教育。虽然这些主要的教育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部分内容,但是随着时展和社会变迁,交往成为人们每天必须进行的日常活动和社会活动,人类社会在交往和不断重建交往的过程中,也不断遭遇各种交往困境。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这种意识和能力也是教育主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也是其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将社会交往教育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社会交往教育可以涵盖几个内容:交往意识教育、交往方式教育和交往能力教育。这些教育内容的设立应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内容要立足于现实,即立足于现实的人、现实的生活和现实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交往教育内容时,要从人们所处的物质条件出发,从人们所处的复杂社会关系出发,完全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同时作为教育内容,也要区别于日常的交流谈话,要避免脱离实际、单纯追求“高尚”或者回避现实、过于庸俗的取向,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高于生活,避免意识的超前性与社会的现实性相脱节。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只有学会交往、学会与他人和社会和谐共处,才能形成健全的思想政治素养。交往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必将提高人们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从而促进人的社会化。

(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社会交往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灌输为主要方法,原因在于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认识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只看作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而看不到受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的平等地位和积极作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只能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灌输。如果我们认识到只有受教育者实际参与的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目的,认识到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包括教育者引导的一面,也包括受教育者自我觉悟的一面,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个以交往和互动为特征的过程。交往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不同实践主体之间以客体为中介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本质上是不同主体之间现实的实践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这种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的延续与开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变革,其依据是世界性交往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生活空间虚拟化等人类生活的新变革。于是,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方式变革的理想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绝不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单向灌输过程,而应该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互动共进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决不能靠灌输的方式,而必须更多地运用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方式,让双方在交往互动过程中完成价值引导与品德构建。但要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互动,就必须建立以交往与互动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必须将社会交往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与学互动的方法体系。这种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注重教育者利用社会交往方法有效施教,又要注重在交往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这种方法体系包括理论教育和日常教育的互动方法。其中既有探索式的学习方法、研讨式的方法,也有民主讨论、辩论交流、谈心交心等具体形式。这些都是社会交往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运用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搭建现代化交往平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在网络教育中掌握主动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生活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人们不会愿意接受现成的结论,更不愿意接受灌输的理论,只有在以交往互动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指导下,充分运用双向交流、观念碰撞、思想启迪等教育方法,才能得到教育对象的欢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与实际参与者,应当以社会交往互动的方法论为指导,探索出更多有益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新方法。

作者:李亚单位:西安政治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