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人学范式转换取向探究

时间:2022-05-26 03:39:19

导语:思政教育人学范式转换取向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思政教育人学范式转换取向探究

思想政治教育在当时排除了人们的私心杂念,统一了人们的思想,以最快捷有利的方式配合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和社会目的,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个人需求和长期发展。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大学生在生存、发展、享受等方面的要求逐渐增多,而抗战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延续了下来,没能及时进行调整,以至于难以被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所接受。旧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迫切的要求被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所取代。在任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功能都不会消失,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现有政权始终是其不变的使命。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我们需要兼顾好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如此,才能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得到人们的真心拥护和配合。马克思主义人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它不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兼顾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以全新的视角和高度来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科学合理地处理了社会需求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现代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断趋于多样化、人性化,这不是历史的倒退,相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自我否定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新趋势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体化、平等化

受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发扬。这种倾向追求集体利益的中心地位,集体利益绝对优先的单向度思维,为了实现集体利益,达到集体期望的目标,个人利益在一定范围内被弱化,甚至限制。这个情况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上,特别是反映在大学生身上,便是将大学生抽象化了,大学生被动的变成了“大写的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它统一了大学生的思想,凝聚了大学生的力量,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建设热情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能力,历史上还曾一度出现了大学生上山下乡,开发大西部等热潮,可见,大学生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开始充斥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独立意识显著增强,这个时候本应该及时的调整那种忽视,甚至限制大学生个体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可是,由于行动的滞后性,加上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功能理解的薄弱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成为了一门不能够全面反映大学生所思所想的、脱离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纯理论课。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哲学范式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马克思主义人学中是有“个人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必忌讳个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范式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大胆弘扬“小写的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体化,克服了社会哲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蜻蜓点水的尴尬。在现代社会中,只有人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对症下药,才能供人所需,救人所急,才能最终从小处着手,解决社会上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道德隐患,摆脱大而空洞的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平等性。这里所说的平等不是社会地位的平等,而是双方发言地位平等,只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够及时的搜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才能够对症下药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最终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生活化、灵活化

“工具理性是人们在改造和控制自然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文化理念,它追求的是人对于自然而言的中心地位、物质需求满足的绝对优先、效率至上的单向度思维。”[1]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拓展了人的认识能力、生存能力,给人类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但是,它在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过程中,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日益陷入工具理性崇拜、单纯知识崇拜的误区。例如,近年来,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频发,高校普遍采取的做法是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时数,“对症下药”、一板一眼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认为知识是万能的,希望通过课堂教学达到社会所期望的状态。风头一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便又被脱离生活实际的高深课程所充斥。例如:自然辩证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古典哲学的终结等。作者并不否认这些知识的伟大时代价值,但是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有所区分、有所侧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大部分理工科的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些高深的知识,也无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武器,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形式教育。

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和知识化、工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而言的,“它强调应充分认识到生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不可忽视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根基这一本体性的规定。”[2]要想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现实生命力和有效性,就要破除单纯的知识崇拜,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灵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渗透化、互动化以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及时、明显的社会影响,社会需要什么,思想政治教育便去抓什么,这种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以在政治课上集中讲授相关内容为主要形式,短时间内效果明显,但是,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和明显的灌输性。一方面只能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弥补,尽量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减少损失;另一方面,灌输忽略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等的需求,往往难以深入人心,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效果不理想。除了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最关键的是要改变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灌输为主要特征。列宁曾经在《怎么办》中解释了灌输的重要作用,不可否认,通过灌输,教师有效整合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的关系,完整准确地传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知识结构朝着有利于社会和集体利益的方向发展,这在一定时期内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同时,杜威曾经指出,思想道德从受本能冲动的支配到“服从最机械的标准”本身就代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发展过程,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由于历史的巨大惯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方法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消失。但是,灌输本身就蕴含着自我否定的因素。它内在的包含着强制性和封闭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被动的接受一些特定的准则和信条,排斥其他与其相左的准则和信条,期间伴随着对不顺从学生的惩罚和对顺从学生的奖励,大学生成了社会的“美德袋”,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演变成了垂直关系、单向传输关系,师生关系蜕变成了纯粹的主客体关系,或者说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教师的这种权威地位造成了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目的的实现,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忽略了大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兴趣,忽略了大学生个性品德的积极主动的可持续建构,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所以迫切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转型,由短时间的攻关转向循序渐进的日常渗透,由灌输走向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法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即合理,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其积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由于历史的巨大惯性,它还会继续向前发展。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法不能够单独成立,它必须在教师和学生互动合作的前提下,在渗透式教育方法的陪护下才能够成立。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需求的同时满足,真正体现“人是目的”,否则,它将很快被社会淘汰。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充斥大学生的生活,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大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哲学范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时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进行人学转换迫在眉睫。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化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把握时代的潮流,抓住发展的契机,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科学进行。希望社会各界可以共同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献计献策。

作者:董秀玲赵安民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