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作用研究

时间:2022-03-12 03:24:04

导语: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作用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作用研究

【摘要】本文在充分肯定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也分析了影响其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发挥师德示范引领作用提升的基本路径:以巩固与提升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为着力点来加强高校党委对师德建设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为重点来培育和宣传思政课教师师德先进个人进一步凸显示范引领作用;以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与铸魂育人为使命来凝聚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其他教师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就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他们承担着新时代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关键职责。而是否能够胜任这一关键职责,则前提在于思政课教师本身能否具有良好的师德,可否做到率先垂范。这是其一。其二,之所以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称之为思政课教师的“关键职责”,根本上在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所有高校教师中能够起到师德示范引领作用。就是说,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分析

1、对整个高校教师队伍师德水平的提升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强调教师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关键,并进一步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求”以及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这足以表明: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师德水平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处于关键性地位。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围绕新时代高校“培养什么样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2]的根本问题,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师德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一,强调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二,要求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必须“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其三,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教育目标。总之,新时代对高校立德树人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而作为担任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教师要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充分发挥关键性作用,其师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于整个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有着新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具有示范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与全面而自由发展发挥基础性功能。新时代对大学生在思想品德的塑造与自身全面而自由发展上,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已经表明,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和得以满足的同时,更多需要的是精神世界或意义世界的富足,而实际上外界对于他们的精神观照是较为有限和不足的。换句话说,大学生在普遍富裕起来后如何实现精神世界的进一步建构,确立起丰富和正确的价值观则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第一人,可以最直接地接触到大学生思想动态及快速地触碰到他们的灵魂深处,从而以科学的价值观对其原有的价值观予以引导和纠正。尽管做好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工作是极为艰难的,但是思政课教师如果做到言传与身教结合,能够率先垂范,将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有机结合,那么这样的艰巨使命同样是能够完成的。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发挥师德示范引领作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使命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应当确立准确的职业定位,要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关键性作用。摆正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定位,明确认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没有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使命要求与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有机融合。一是,为了获得课堂的“抬头率”,一味地采取课件展示、影视播放和话剧表演,虽然课堂气氛活泼生动,但在这个教学活动环节却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政治性理论性,难以将内蕴的思想阐释清楚,大学生依然难以确立起坚固的价值观,不注重理论的学习与讲授,对大学生的关心也没有形成一定的机制体系,仅仅呈现在课堂的表演上。二是,习惯于抽象的理论说教,不注重理论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予以结合,价值观教育的课堂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部分思政课教师高高在上进行说教的讲座,并以大学生不识货为借口来维护所谓的立场,并没有意识到自身使命担当的艰巨性和职业素养提升的紧迫性,所讲授的知识脱离了实际。2、个别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言传与身教方面未能达到有效无缝对接。个别高校思政课教师注重知识讲授,做到了以理服人,但是却难以做到身教。缺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道德信仰的业务能力,对“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认识不足。一是,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常常能够以缜密的逻辑分析和热情的授课态度感染学生,让学生信服,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但是,有个别思政课教师却没有做到率先垂范,作风修养上欠缺,说到底是因为这些教师并没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道德信仰,自律性不强。二是,一些思政课教师特别重视情感教育,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很关心,本身也十分重视以情感人和以情动人,然而对待家庭及周围人却表现出另一面,甚至认为尽力爱学生就是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对于家庭与朋友可以舍弃,显然是错误的情感教育观念。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发挥师德示范引领作用提升的基本路径

1、以巩固与提升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为着力点来加强高校党委对师德建设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高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意味着提升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是学校工作重要抓手之一,应当以加强高校党委对师德建设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其着力点在于,一是,校党委领导班子在设立思政课教师及教学工作的专门负责人基础上,围绕新时代师德建设需要,形成以思政课教师师德为引领的高校师德建设氛围,同时以制度性的要求对其予以保障,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机制体系。二是,由校党委动员组织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为主要构成的听证制度,专门制定思政课教师师德评价与考核机制,学习北京、上海等高校的师德建设及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的经验,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性、制度性、奖励性的制度措施。2、以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为重点来培育和宣传思政课教师师德先进个人进一步凸显示范引领作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新使命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提出了新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成为学习型教师,为此,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先进典范和榜样效应。高校要积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先进个人和集体的宣传与奖励,为其提供平台展示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要寻找和树立思政课教师典范,宣传其先进事迹和个人魅力。二是,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教育培训活动。高校应当围绕新时代师德建设的新需要,重点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加强师德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示范引领作用。3、以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与铸魂育人为使命来凝聚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其他教师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强调新时代高校要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进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其他教师应当同时肩负起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将立德树人与铸魂育人的新要求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其他专业课及实践教学共同融合,形成新时代的大思政格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铸造强大的精神动力。一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进一步加强自身师德素养。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宣传者,应当积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认真领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对理论的内在逻辑进行学理性阐释。二是,高校需要进一步为思政课教师与其他教师提供教学、科研等方面交流互动的机会和平台。高校应当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将师德师风作为系统性工程进行建设。要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校园氛围,充分地发挥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思政课教师可以深入非思政课堂,了解新时代各专业学生的思想动态,从他们精神世界发展的新需要着手,对自身师德予以有效的提升,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率先垂范。

【参考文献】

[1]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N].2019-3-19.

[2]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作者:黄婉薇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