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思考
时间:2022-05-22 03:27:02
导语: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高校承担着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教师则是承担培养高素质人才任务的主力军,故而高校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高校的办学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教育工作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党的更是明确提出“要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优先发展教育”。2018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做出了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部署,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新时代高校师德的内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的师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但人们对师德的内涵界定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教育界和学术界对师德内涵的界定大概分为三种:一是认为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二是认为师德即为教师道德的简称;三是认为师德是教师专业道德或教师专业伦理。2014年教师节期间,提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既是对师德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对全体教师提出的应有职业追求。所以,如果我们仅仅将师德归结于普通的职业道德、教师道德、专业伦理,显然是无法达到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新时代高校师德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高校教师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校教师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神圣使命,只有自身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才能以身作则,才能做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才能在课堂上传播真理、弘扬正能量。教师只有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时刻坚守道德底线,才能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二)高校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只有精通自己所教课程和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才能带领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才能在专业学习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三)高校教师应具有博大的仁爱之心。新时代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自我意识都比较强。在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关爱自己的学生,懂得理解、尊重、宽容学生,要容忍学生偶尔的“小错误”,要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才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意义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决定了要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指出: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就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而要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则是关键。(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高尚的师德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标志,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要旗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因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1]。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探索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路径,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需要。(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党的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校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力军,教师只有自身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因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关键条件。
三、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交融给高校师德建设带来冲击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大量涌进中国,对高校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不少教师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这就给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带来严峻挑战。(二)部分高校教师敬业意识淡薄,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师德意识的缺失,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最大问题。部分高校教师认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从而放松自己学习政治理论的要求。有的高校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职业认同感降低,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高校师德培训、考评、监督与管理机制不健全首先,高校师德培训机制不够完善。在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中虽然安排了师德教育,但在后续的教师培养中,针对师德的培训安排并不多。其次,缺乏科学的师德考评体系。在高校的各类考核中,对教学、科研的考核都有详细的量化指标,而在师德考核体系中,却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体系,不能科学、公平地评价一个教师的师德水平。高校对师德的考核也往往流于形式,由于师德考核对教师缺乏约束力,也使得教师放松了对自己的师德修为。
四、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
(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校师德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其中包括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建设要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新时代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内涵与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教师道德规范来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加强师德自我修养,努力培养和造就“四有”好老师。(二)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党的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45高校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的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指出:传道者自己要明道、信道。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才能正确认识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才能给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要不断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好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强化高校师德建设。要努力提高高校教师认真履行教学职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开展教师课程思政教育,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引导教师明确所授课程应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挖掘其所授课程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发挥其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三)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为此,在师德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师德建设保驾护航,推动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常态化、制度化。1完善高校师德培训制度要将师德教育贯穿高校教师培训全过程。在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中要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重点加强新教师爱岗敬业、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高校要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开展师德师风先进事迹宣讲,组织教师参加网络师德师风课程培训。2建立健全科学的高校师德考核机制要依据《教师法》《高校教师师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校师德考核标准,将高校师德考核指标细化、量化,增强师德考核的可操作性。同时,要将高校师德考核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并将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尤其要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3完善高校师德建设监督机制要积极构建高校教师、学生和领导、督导组等多方参与的师德建设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等在师德建设和监督中的作用。要畅通渠道,广泛听取高校师生员工对师德建设的意见;要及时受理投诉、掌握师德建设动态,对师德存在的问题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都将师德建设作为提高教师素质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新时代要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引导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此造就一批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专业精湛的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
作者:郑家娜 单位:莆田学院
- 上一篇:数字化环境电子档案管理研究
- 下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