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问题思考

时间:2022-11-25 09:04:49

导语: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问题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问题思考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师德素养,不仅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关系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的践行效果。因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性质和教育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师德在高校道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师德是教师精神面貌、思想觉悟以及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精神品质的总和,同时也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建设必须具备创新、独特的舆论氛围和长效机制,并且在对现当代辅导员师德建设的不断反思、超越和重构的基础上,实现其的观念、内容和机制创新。

一、辅导员师德建设目标体系

1.人格目标。人格是一个人的道德追求基础,如果没有人格作为基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就无从生根,学生管理工作也只不过是空洞的伦理说教。一个人的人格高低,直接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高校辅导员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有新时期社会主义公民应有的道德素质和人格水准,这是对高校辅导员师德素养的一个最基本要求。

2.职业标准目标。高校辅导员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主要职责包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党团和班级工作以及对学生的学业、纪律、心理、就业、交友等进行咨询指导。高校辅导员的言行举动将在青年大学生中产生深刻影响,因为他是学生最近的一个“影响源”。这使得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要比普通公民的道德标准高一个层次。“为人师表”不仅需要实践,更需要坚持,否则不但辅导员的威信会丧失,也会令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内容产生怀疑。

二、建构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1.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基础是加强辅导员师德教育。高校辅导员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了道德的良知,突破了社会公德的底线,对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危害将是难以估量的。因此,不仅要在辅导员队伍中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学习活动,将高校辅导员的师德要求内化为其自身的道德诉求,使其成为社会道德底线的维护者和坚守者,还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舆论,褒奖高尚师德,树立师德标兵,让高校辅导员学有榜样,行有示范,使高校辅导员对师德的追求,在教育和舆论的引导下,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精神追求和享受。

2.落实制度建设是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有力保障。制度建设贯穿高等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因此,要在不断探索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新思路、新举措的同时,逐步构建起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不仅要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还要与制度的贯彻落实相结合。在高校辅导员岗位管理中,强化辅导员的师德师风要求,全面考察其师德师风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职责分明,有章可循,便于执行、监督和考核,并将师高校辅导员的德表现作为其年度考核、薪酬定级、派出进修、评优奖励和职称晋升等的重要依据,使得高尚的师德行为逐步发展成为高校辅导员的理性追求。

三、当前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廉政文化建设问题。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知识分子羞于谋取物质利益的观念逐渐解体。取而代之的是让社会与个人更快发展的个人效能观念。只讲奉献、不讲物质利益也被认为是不合时宜和人情的,物质与精神同样重要。当前的高校辅导员也普遍认为,个人事业的发展与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或待遇应统一。作为高校的领导管理者,应当把辅导员的功利意识纳入到管理的工作内容中去,借助利益引擎来推动高校辅导员师德的进步。并通过设计特定的制度,建立恰当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实践高尚的师德行为成为辅导员的一种理性选择,积极调动各方面参与廉政文化建设,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影响面,建设有道德感的大学。

2.育人问题。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者,道德目的应当普遍存在于辅导员工作中,并居于主导地位。高校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往往不去关注、不去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使学生容易脱离实际,脱离政治,这不仅会打击思想上进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对被错误思想影响学生的放任。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建立班级文化,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理念贯穿于辅导员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在任课教师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发挥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道德渗透和影响。

作者:刘妍 单位: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黄敏.高校师德建设问题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

[2]王立斌.试论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意义、现状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

[3]周书勤.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

[4]邓名载,李兴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状况分析与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