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强化思路

时间:2022-05-27 09:43:57

导语: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强化思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强化思路

一、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是幼儿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工作如同培植苗木,它关系到儿童终身的事业与幸福,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要办好幼儿教育,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实现幼儿教育的内涵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其中最核心的素质就是师德。幼儿教师的道德品行对幼儿有很强的熏染力,教师的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幼儿的道德品质和成才的质量。优良的师德也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灵魂和保证,幼儿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爱心、有事业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教育中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完成教育的使命,从而推动幼儿教育蓬勃健康地发展。

(二)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是改变当前幼儿教师师德现状的根本途径

师德是教师从业的基础根本和作为一名教师所必备的素质。然而,当前幼儿教师的师德却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幼儿教师师德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部分教师的事业心、进取意识薄弱,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很多教师仅仅把幼儿教育工作当做谋生的一种手段,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部分幼儿教师由于职业倦怠而缺乏爱心,面对幼儿的过错,态度粗暴、生硬,不能以平常心、宽容心对待,甚至讽刺、挖苦、体罚与变相体罚,给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还有部分教师由于受市场经济和拜金主义的影响,出现了信仰危机,在物欲面前丧失了自我,把追求名利当成了生活的主要目标,人生观和价值观趋于利己主义。

二、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师德建设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既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同时也包括教师德性的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群体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的德性则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内在精神品质,它既是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性凝聚而成的品质。

(一)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基本内容

首先,幼儿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幼儿。幼儿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幼儿是幼儿教育的灵魂。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将教师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精心地呵护和培育学生,引导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列•尼•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其次,幼儿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还必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幼儿教师忠于和献身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内在动力,是教师爱岗敬业和乐于奉献的原因所在,也是幼儿教师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再次,幼儿教师要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幼儿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对家长要以诚相待;尊重家长,虚心倾听家长意见,不挫伤家长的感情,不训斥家长;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教育孩子。不以任何理由向家长索要财物,以教谋私。最后,幼儿教师要行为示范,为人师表。幼儿的天性模仿性强,幼儿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幼儿教师应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和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二)幼儿教师德性完善的基本内容

教师德性是一种能使教师个人担负起其教师角色的特殊品质,是教师能充分实现其教育潜能的品质。因此,在师德建设中应该提高对教师个人德性的关注程度,充分调动教师建设自我道德,不断提升个人道德品性的积极性。首先,幼儿教师要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教师德性的核心是要具有人文关怀的素养。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是:以追求真善美与崇尚价值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怀和爱护,重视人的作用,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精神和人的主体性。人文关怀是对学生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关心所有儿童的全部精神需要,在对儿童进行认知、理智精神能力关怀的同时,更加关怀儿童的情感、道德等精神能力的发展。其次,幼儿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才能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因此,教师应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乐观的心态;要豁达、宽容、谦虚、幽默、坦诚、随和、情绪稳定;要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要有爱心、有耐心、认真、负责、诚实、勤奋、公正、廉洁;要有独立性、有主见、有坚强的意志。

三、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策略

导致幼儿教师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市场经济追求利益的社会大环境外,主要有国家政策方面的因素、幼儿园发展环境方面的因素以及教师的个人因素,如道德缺失、职业倦怠、心理扭曲、人文素质缺失等。因此,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不能仅从道德建设着眼,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一)制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升教师个人道德品质

国家应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制定统一的、切实可行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幼儿教师有章可循,有则可守。教师应了解和清楚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勇于承担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明确道德实践的方向。同时,教师也应努力将职业道德自觉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道德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只有经过道德实践的反复磨练,道德认识才能日益明确和深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坚定,道德情感才能日益丰富,道德体验才能日益深刻,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性,成为道德高尚的教师。教师职业道德是约束教师行为的外在因素,而教师的德性却是保障教师道德的内部因素。

(二)解决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导致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低、工作任务繁重、职业压力大等。因此,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为改变教师的职业倦怠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时,要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为幼儿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幼儿教师职业崇高,但社会地位不高,而且经济收入低,这是造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国家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幼儿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并向社会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肯定幼儿教师的价值,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教师,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认可度及教师的自我认可度,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大,也是导致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幼儿园管理者应严格控制班额,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不要给教师施加过多的压力,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宽松的工作环境,使教师能在工作中感受到乐趣。此外,在紧张工作之余,幼儿园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使教师的身心得到放松,情感得到增进,人心得到凝聚。

(三)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心理基础而形成发展的。心理健康是形成幼儿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条件,而良好职业道德也是幼儿教师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因此,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可以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全体教师定期进行培训讲座,帮助教师掌握一些正确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幼儿教师要重视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要注重对自我心理健康的保健,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接纳自我,强化对自我职业的认同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恰如其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主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还应主动地增强自我心理免疫力,及时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人格,适应社会挑战和工作要求。

(四)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因素组成的多方面的素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将这些素质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对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要通过对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塑造教师健全完美的人格,使其成为追求真善美、讲求社会责任与道德情操的人。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切忌内容太空,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并将人文性蕴含于饱满的内容之中,使幼儿教师能够真正得到启示,触动内心,唤醒人性,并最终形成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本文来自于《鞍山师范学院学报》杂志。《鞍山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胡晓芳工作单位:鞍山师范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