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9-25 03:51:01
导语: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知行合一观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上相契合,在借鉴过程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应注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结合,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立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层面,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坚定的道德意志和规范的道德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传统文化;知行合一
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是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观念,发展道德判断,培养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1]262,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诸内容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及其结构关系中具有重点地位。青年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2]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既是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的时代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在认知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提高道德践履能力,成长为知行合一的实干家的必要前提。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借鉴传统文化知行合一观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种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延续下来的习惯和民俗,其中隐含着道德和价值的层面,也体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3]145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首先提出的教育理念,“知”与“行”分别指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即个体具有的道德知识、道德判断,及在此支配下形成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表现。知行合一思想强调人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高度统一,对后世的道德教育影响深远。(一)知行合一观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可用资源和有效的方法指导“作为人类精神活动创造的成果,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包括具有超越时代的文化基因和文化价值。”[4]5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和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精神追求。曾指出,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5],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开发其中所蕴含的丰厚道德教育资源给予了肯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行合一思想中所蕴含的道德教育内容和价值,既是其能够发挥育人功能、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可用资源和方法指导的关键前提,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充分挖掘、学习借鉴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将其中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和价值融入到教育过程中,有利于推动教育内容的进一步丰富优化和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间的统一。同时,强调道德践行、知行统一的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还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导,在其指导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通过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体悟、践行以往形成的道德认知,锤炼自身的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有利于他们在实际践行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和强有力的道德支撑。(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表明反对“西方文化优越论”的坚决态度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6]40。知行合一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后依然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价值,值得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学习和借鉴。在大学生道德教育借鉴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的过程中,既结合了时代背景与受教育者特点对其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吸收和采纳,又对其中不符合时代要求和育人规律的内容进行排斥和剔除,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的实现也是建立在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和丰富内涵的基础之上,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抵御“西方文化优越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无形侵害。“西方文化优越论”作为“西方中心论”在文化领域的表现,是指西方国家借助其经济、科技、军事等力量强势推行西方的价值理念和文化观念的文化渗透行为,意图在文化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强烈冲击我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状况,大学生道德教育借鉴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既是提升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又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资源和内在价值,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举措。(三)实现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统一,提升其道德境界和道德践行能力作为检验大学生道德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实现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间的统一,提升其道德境界和道德践行能力,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对青年学生成长而言,‘德’主要体现在理想信念与价值养成两个方面。”[7]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踏踏实实修好品德”[8]。知行合一强调坚持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统一,强调青年学生将已有的道德知识、道德标准与自身所经历的社会发展实际相联系,在认知的基础上理解、认同、接受道德知识和道德标准,进而内化为自身的信仰追求和行为准则,实现道德境界和道德践行能力的提升。同时,立德作为树人的前提条件,其最终的价值目标又指向树人这一百年基业,致力于对受教育者的造就和培养。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在这一培养过程中,道德素质无疑是影响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成效不仅要体现在受教育者拥有了正确的道德认知,更体现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对道德认知和道德规范的践行,体现为他们从实践层面上实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间的转化,从而在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基础上,成长为具有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完美道德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知行合一观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契合性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丰厚的文化土壤。”[10]而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行合一思想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上的契合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借鉴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铺设了合理性前提。(一)“致良知”的教育目标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教育目标相契合知行合一思想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在批判地继承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等人的知与行关系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思想观点,强调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理解、深化道德认知,这与我国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知行统一的内在要求紧密契合。作为知行合一思想的精华所在,“致良知”思想是王守仁在晚年提出的道德教育目标。在他的话语体系中,“良知”是一种包括圣人和常人在内的一切人所具有的道德判断标准,“致良知”指的是人能够摆脱内心的私欲和邪念后达到的道德境界,是千百年来广大仁人志士为学的目的,也是道德教育的目标。然而,王守仁认为“致良知”这一目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实现,而是“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11]43。也就是说,只有圣人才能摆脱内心的私欲和邪念,恢复内心的本然之知,真正达到“良知”的道德境界,而常人是无法做到的,这也正是他们之间的差别所在。而且“致良知”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它要求受教育者必须要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同时,实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间的相互促进和高度统一,也是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给广大青年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点希望,并强调青年学生要将学到的东西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2]。其中“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一方面深刻地揭示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即道德认知的产生发展是践行道德行为的前提基础,而道德行为是检验和完善道德认知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还体现了实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间转化和促进的重要意义,强调要将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理论付诸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以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推动对道德知识、道德规范的进一步深化。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这一相互促进并高度统一的辩证运动过程,既是道德教育过程的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取向与王守仁“致良知”的道德教育目标高度契合的表现之一。(二)“知而必行”的教育方式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强调实践育人的教育方式相契合为了解决道德层面知行脱节的问题,实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强调“知行不可分作两事”[11]1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1]4,认为道德行为不仅承担着道德认知的完成和检验,还担负着对道德认知的理解和深化。同时,知行合一思想在强调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其核心和精髓更在于对道德实践的提倡,认为道德教育如果只是停留在认知层次显然是无法实现“致良知”的目标和境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使受教育者深化头脑中的道德认知,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即提倡通过道德教育不仅要在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道德认知,还要在实践过程中践行已形成的道德认知,强调“知而必行”,“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11]3,突出道德实践在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王守仁还以品尝食物和走路对知行合一、知而必行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比喻,认为“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11]36,再次表明了“知而必行”的教育方法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作为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重要媒介。党和国家注重发挥实践在“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方面的功能,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曾指出,“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充分肯定了社会实践对拓展大学生眼界、丰富大学生生活的重要作用,殷切教导青年学生“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12]。作为促进其知行合一和全面发展的途径,社会实践为处于人生关键阶段的大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是他们学以致用、施展才华的重要平台。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理论认识水平,进一步理解和认可课堂上学习到的道德知识,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更好地实现其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三)“因人而施”的教育理念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相契合王守仁提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践行“因人而施”的教育理念,十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提出“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11]196他还将受教育者形象地比喻为树的萌芽,将道德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的行为比喻为给树的萌芽灌溉浇水的做法,提出“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11]84,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充分体现出了对受教育者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的尊重,这也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我国十分重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曾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场合多次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指出在前进道路上要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3]。大学生道德教育最终的目标指向也是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对受教育者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的尊重。这一辩证关系不仅是“因人而施”理念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教育理念相契合性的突出表现,同时还是这一理念给予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启示。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受教育者知而不行、知行相悖等知行脱节问题,出现一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诚信缺失等现象,这无疑对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在应对这些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大学生道德教育依然要坚持“因人而施”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并辅之以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不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借鉴知行合一观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大学生道德教育借鉴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可以从大学生的知、意、行等方面来具体着手,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其形成坚定的道德意志,并引导其在行动上践行社会公德,切实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一)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中时刻都不能模糊的根本问题予以回答,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9],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十分完整而严密的逻辑体系,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还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肩负着国家和民族希望的青年学生在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必修课的学习。同时大学生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引导受教育者理解认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关系及道德原则规范以提高其道德认知的过程中,也需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结合,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价值实现方式的同时,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和理解。一是要在教育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用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充分讲透这一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大学生自觉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不断加深对这一理论思想体系及科学内涵的认识,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上深化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二是要开展好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9]。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升青年学生对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重要意义和神圣使命的认知和理解,使大学生的德行和心智在潜移默化间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和影响,提升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践行力。(二)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在实践中促进大学生形成坚定的道德意志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它的特殊性就存在于实践性。”[14]23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依赖于社会实践这一连接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识与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桥梁。“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面向社会,通过受教育者参与社会实践,自主体验、自我教育,从而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15]243所以,致力于引导大学生实现从道德精神、道德认知到相应行为习惯这一转化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也需要在正确认识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遵循其思想行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使其获得丰富的思想品德行为经验,在培养其道德意志的同时,完成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既要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载体,创设更为多样的社会实践机会,又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一是要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到如爱心志愿者服务、知识宣讲、社区服务、社会公益等各类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完善自身的道德认知,引导受教育者将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及其道德认知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使其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按照社会要求实现思想和行为的统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认同感。二是要鼓励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关爱弱势群体、坚持诚实守信,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践行道德规范,防止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知行脱节、表里不一等情况的出现,帮助他们在实现理想、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模式,完成自身道德修养和道德践行能力的提升,为形成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三)立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层面,引导大学生在行动上践行社会公德习曾多次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16]7“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并多次强调“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立德具体要求和最终落脚点之于新时代育人、化人的根本意义。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也应该立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层面,引导身为新时代奋斗者的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公德,并在持续不断重复行为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真正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一是要在大学生充分理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其形成良好的、稳定的道德品行。“明大德”作为“成大业”的首要前提,对青年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大学生要始终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守公德”强调大学生要有理想、有担当,甘于奉献、扶危济贫、学会感恩、助人;“严私德”强调大学生要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身、崇德向善,学会勤俭谦让、自省自律,追求自身品格的完善。二是要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平时将道德认知外化为实际行动,坚持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应在受教育者已有的价值认知的基础上,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使其内心充分体悟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道德践行能力的提高和道德品格的完善,从而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李井琦 单位:辽宁大学
- 上一篇:建筑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研究
- 下一篇:作者如何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