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学德育培养实践研究

时间:2022-11-15 10:43:54

导语:篮球教学德育培养实践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篮球教学德育培养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职业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性和专业性,并为社会中的各个岗位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更要注重人才的德育储备,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巩固中职学生的德育培养成效,是目前各学科教学中侧重研究的方向。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比其他学校更具备渗透德育培养,实践德育功能的优势。分析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如何渗透中职学生的德育培养实践中,实现体育与德育人才培养的双赢。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德育培养;渗透途径

2006年,教育部提出:要培养中职学生具备问题解决、与人合作、沟通等职业素养能力。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比其他学科更具备开放性与实操性,不仅教学生提升专业能力,而且在每个环节都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与人合作等综合素养能力。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是有很强的实效性的。

一、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内涵与德育培养目标一致

中职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规、哲学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的教育。其首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道德意识,中职体育教学的第一项内容也是教育学生要守纪守则。1.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从培养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开始。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明确体育教育目的,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使其在工作中具有强健体魄,还能让学生明确体育教学有利于德育品质的养成,如团结、顽强等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很大帮助。(2)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体育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要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学生才会热爱体育、热爱运动,不忽略体育学习,进而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美国对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非常有成效。《高等学术邮报》在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就算到了8年级,美国孩子花在运动上的时间也超过韩国孩子两倍。美国人在青年时期的身体素质与创新成就都远远超过中国同龄人。康有为说:“少年强,则中国强。”中职体育教学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具有直接参与性、动态性、社会性等特点。中职学校的体育教育的不仅仅是理论战术,正规教育必须涉及社交能力、社会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都可以通过运动来获得。2.端正的“三观”教育,从学校体育的挫折学习开始。中职学生比普高学生更早进入企业面对社会的选拔。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能更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如何以积极心态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躲避问题。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应该以爱国主义、团结友爱、集体精神以及诚信等道德品质的培养为主要内容,实现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3.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从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开始。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家庭存在不和谐的问题与日俱增。在子女进入到职业高中之后,因为他们在家里唯我独尊,进入到集体生活后会存在很多问题。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很多问题,甚至会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因此,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自身的意志力,提升抗挫折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为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力、集体精神等品质,要比其他学科更具优势,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充足。充足的资金是中职学校开展体育教育的关键。近年来,虽然各个中职学校已经建设了较大规模的运动场地,但是随着学校人数的不断增多,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在规划资金投入时,没有对体育教学场地的扩充加以重视,导致运动设备、运动场地等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很难顺利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另外,资金的短缺导致设备购买、维修等工作也无法按时进行,加大了中职学校体育教学难度。比如,广东某中职学校在开展篮球课程时,因为南方多雨学校却没有室内体育场馆,室外篮球场也远远没有达到要求,教学设备的缺失,教师无法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锻炼。2.教学任务与社会需求关联性缺失。对于中职学校教学而言,体育教学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与思想品德教育、智力教育等内容具有相同的作用。但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职业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格外注重锻炼成果,忽视了教学理念,导致教学任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严重缺失。除此之外,中职学校在设置课程、考核过程中,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违背,使课程变的枯燥乏味,忽略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3.课程内容及教学结构滞后。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一般需要四个学期,但是,目前一些学校仅开展三个学期甚至两个学期的课程,与教学标准不符。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课时不够的现象。对于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结构而言,一些学校只只开设了运动锻炼、课堂学习两项内容,不符合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另外,再加上设备短缺等因素,学生无法进行自主活动,从而导致出现学生运动知识缺乏、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不仅增加了教学难度,也加大了教师负担,影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中职学校体育课篮球教学中学生德育培养策略

1.通过篮球运动培养中职学生与人合作、沟通等德育内涵。每一项运动都应当是一个完整的实施过程。中职学校体育篮球教学也一样,可通过“热身-执行-调整-总结-放松”五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德育核心素养。例如,中职学校在进行篮球练习时,教师应该强调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从学生德育教育入手,重点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服从命令、统一动作,最重要的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实现学生德育观念的培养。在正式开展中职学校篮球课程训练时,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其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使其身体的各个部分活跃起来,为后期体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避免出现肌肉拉伤的现象。体育热身运动包括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徒手体操、队列练习等,其中还包含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小游戏。这个环节培养学生严谨客观的德育意识。而在“执行与调整”环节中,则培养学生学会什么是“健康的竞争关系”,学会与同伴齐心协力、向同一个目标努力;学会了什么是团队协作,明白了团队的力量与分工的重要性,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同伴的失误,甚至明白了如何与对手相处;学会了什么是目标设置,学会尊重和努力。实施完后还会要求学生开展身体拉伸放松。这对他们在未来获得成功至关重要。2.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争当德育“MVP”。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关键,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使学生正视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改变自身的畏难心理,坦然面对困难,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将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摆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直面面对,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最终获得胜利。比如,在某中职学校篮球教学过程中,在课的最后阶段加入“单挑”比赛,个个争当“MVP”的活动。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鼓励学生敢于向强者挑战,激发学生突破自我设限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客观接受直自身的不足,感受突破自己时的身体反应和心理感受,从而学会如何应对困难与挑战。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享受篮球”的运动意识,而且保持了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生活状态和坚强不屈的精神状态,正是中职学校篮球教学的核心,也是中职学校德育的核心。每一次篮球竞赛都是在培养卓越的领袖。3.在篮球常规教学内容中实现学生德育培养。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常规体育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为了使学生养成集体意识,在体育动作要领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按照标准练习,如果有一名学生做的不到位,全班学生都要重新做,采取连坐机制。因为班级与球队都是一个整体,并不是某个人的,集体荣誉需要所有人来维护,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4.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课外活动主要包括课外锻炼、竞赛以及训练等,与课内体育活动相比,其约束力比较宽松,大部分运动可以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开展。其形式可以是以班级、小组为单位,也可以几名学生组成小团体进行运动。因为课外体育活动具有组织形式灵活、活动内容丰富、活动项目有趣等特点,所以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可以赋予学生具体的任务,这样能够使其养成主人翁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公平竞争、集体拼搏等精神。比如,可以通过体育竞赛的举办来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从而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学校主动举办班际篮球比赛并形成传统特色,学生们主动报名参加比赛,女生自发的组建了啦啦队,而且在比赛中有同学受了伤,场下的同学会跑上去给予帮助,养成了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体育篮球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德育意识,一定要以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为主,磨练学生意志、锻炼学生耐力、培养学生思维,使其发展成为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施卫丹.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中学课程辅导,2017,(16):68.

[2]陈春丽.刍议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德育观念的养成[J].新课程学习,2012,(07):128.

[3]王艳蕊.论中职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成功,2012,(22):251.

[4]孙健.谈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0):26.

作者:钟兴寿 单位: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