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对青年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2-10-21 09:23:35
导语:雷锋精神对青年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雷锋精神对青年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取得,亟须回应时代诉求。探索“互联网+”背景下雷锋精神对青年学生道德教育的新路径,推动雷锋精神存在状态的朴实性,教育方式的灵活性、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是雷锋精神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表现,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型教育理念传播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雷锋精神;青年学生;道德教育;路径
半个世纪以前,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个人和以他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成为当时道德教育的主流代表。半个世纪以后,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时代背景下由于雷锋精神内在价值和道德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根本意义上的契合性,我们依然有必要明确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存在状态,探索雷锋精神对青年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路径,以雷锋精神来引导公民的价值选择,这对当今社会思想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互联网+”背景下雷锋精神存在状态朴实性
因时代条件限制,过去以雷锋为代表的道德楷模在单一的宣传方式下独撑道德天空,自上而下的说教更使扎根于现实生活的青年学生感到与榜样有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容易使青年学生的心里产生不相信自己力量的思想,产生自卑感,他们很容易觉得努力也白搭,反正理想也实现不了的道德怠惰心理。这反而会阻碍学生的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思想的传播,不利于青年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互联网+”的推广,信息传播大众化和便捷化,使这个时代有“万物万联,共通共享”“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1]的特点,这更是打通了过去闭塞的消息流通渠道。社会沟通方式的多维化有条件使青年可以自下而上的,有针对性的,自主的学习切合实际,可做参考的道德标准。这一客观的社会存在要求我们通过弘扬雷锋精神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在把握雷锋精神本质的基础上重新定义雷锋精神的存在状态。雷锋以及以他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绝不可以在以一种太过光鲜亮丽,有太多宣传效果的无法触及人物出现。现在网络背景,青年学生接触的道德典范数不胜数,只有更加具体和朴实的,适合他们成长阶段的道德形象才更容易被接纳和学习。而雷锋精神之所以能被一代代传颂其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其朴实性,所以,在新时代的感召下,我们对雷锋精神存在状态的定义应该更“接地气”。雷锋是青年的代表,是一名普通的战士,是共和国的一位普通公民,是普通百姓。《重读雷锋》一书中说,雷锋“做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其实,正是大量的人人都可以做的小事,而让普通人更清楚地辨明价值坐标,找到价值追求与价值实现的途径。[2]雷锋精神中这种微小的向善的力量就是现实生活中朴实的存在,并且这种存在由雷锋到白方礼老人再到感动中国的一个个普通个体的存在发扬光大,使社会公民,尤其是青年学生更能真实的感受到“不以善小而不为”正义所在。“理想生活和道德美的光辉榜样不应使人目眩,而应给人照亮前进的道路,把每个人自己生活中一切善的恶的东西都清清楚楚指出来。对道德美的赞赏能促使人们渴望看到自己身上的美,感到自己是道德完美的人。这是常常被人们忘记的教育规律。美本身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不需加以评论。[3]雷锋精神的朴实化不是对他道德力量的消解,而是对他本质的再现,更加有利于雷锋精神深入每一个青年学生的心灵,找到自己的道德诉求,在自身实际范围内得以实践。
二、“互联网+”背景下雷锋精神教育方式的灵活性
“互联网+”无疑是是一场技术革命,与特定时代的社会功力需要相关联。这一方面为公民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现代化生活,一方面也带来了大量的人文关怀诉求。雷锋精神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必须的道德补给。但“道德具有复杂的精神性”,“与人的情绪体验是有密切联系的”,特别是“作为个体现象的品德,其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制约”。[4]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个性心理品质层次的非智力因素“对德育工作起到启动和强化作用。”[5]这些个体素质的差异,决定直接的道德教育很难从根本上使学生产生精神共鸣,进而透彻理解以内化,保证正向的精神力量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导向作用。所以在传承雷锋精神的道德教育中要充分注入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在对教育对象的整体素质和普遍诉求有把握的基础上,从满足最低层次的人文关怀起,在提高青年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通过强化受教育者对雷锋精神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情感上的认可,并由此达到道德自律及对自身的肯定,从而促进雷锋精神内化为个体品德并具有相当稳定的持久性。“互联网+”为社会带来的两面效应需要将人文关怀融入到雷锋精神对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的活动中,更有利于使受众感受到道德行为带来强烈、正向的情感体验,利于雷锋精神的普及和长效作用,也有利于青年学生整体人文素质的提高,杜绝在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状况下精神空虚的现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千古谚语以及雷锋为人民服务后迷人的微笑都表明,道德实践对道德行为主体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也有益于保持道德行为的持久性。“互联网+”的时代背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供了突破传统意义的道德实践方式,也从虚拟角度扩大了道德实践场所,客观上为道德主体进行道德行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价值的存在,在二元论理论角度谈,本身也包含道德实践的要求。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发展诉求下,雷锋精神在发挥其对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作用时,不能忽略对青年学生实践方式的引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体现在实践基础上的,正是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使人成为了“能动的自然存在物”。[6]这种人的主体能动性首先包括主观能动性,即不一定要求付诸实践的意识或精神能动性。在“互联网+”背景下,高密度的信息传播使青年学生的这种主观能动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所以在对青年学生进行实践方式引导时,务必注重引导学生在观念层面对雷锋精神的认同,帮助学生在了解雷锋精神核心价值基础上对包括网络和现实不同境遇中,他人道德行为的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这样可以保证青年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不同程度地规范自己的道德标准,为道德实践提供前提性的准备。除此之外,人的主体能动性也包括实践能动性,即必须付诸实践才能实现。新的时代背景,对雷锋精神力量的发挥不能离开现实环境的实际行为,但也不可忽视网路实践场所的存在,“众筹”、“网络公益”等多种多样的网络公益需求都需要雷锋精神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必须思考具备更加灵活的方式,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互联网+雷锋精神”新路径的探索。“人类道德的存在价值和运作方式,决定了道德必须由外在规约过渡到内在自觉,惟其如此,道德才称之为道德。而道德内化的完成,仅仅停留于‘知’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笃信道德,把道德变为人的情感需求,才是真正的道德内化。道德情感不是为了功利而对道德要求的被动服从,而是对道德生活的深切感悟和体验。”[7]“互联网+”背景下雷锋精神教育方式灵活性的探索是实现雷锋精神内化的关键,是保障雷锋精神永久性的有限手段。
三、“互联网+”背景下雷锋精神教育内容层次性
柯尔伯格通过分析实验,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从道德认知发展的角度可以将道德判断的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基本的道德价值、终极价值在个体身上会因不同个体所处不同的道德发展阶段或水平而有不同的表现”。[8]青年学生因原生家庭的差异,地区环境的影响、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客观条件限制,其道德水平的提升路径有显著不同,这导致不同的青年有不同的道德水平提升诉求。在这样的问题道路指引下,雷锋精神在发挥其教育作用时,首先应该进行类型分析和归类,例如,城市青年学生更多的需要学习雷锋精神中勤俭节约,乐于分享的优秀品质,而农村青年应该涉猎雷锋精神中积极向上,勤奋刻苦,踏实的情操修养。这种类型的划分需要教育主题必须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必须在掌握真实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而“互联网+”的显著特点就是数据的采集和反馈,这既为雷锋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挑战。雷锋精神的教育主题必须利用现代化的数据媒介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对教育客体进行类型归类,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又会有的结果教育数据的产生,传统的教育方式无法对结果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导致教育活动容易产生断层,新媒体技术下,教育主体可以对结果数据进行收集和再分析,以此可以形成封闭的教育链条,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具体的运行图示如下: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提升道德水平,担负祖国重任必须具备的品格,在新媒体时代,对雷锋精神再次阐发,是时代的召唤,也是雷锋精神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国梦所必须的精神给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EB/OL].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7/04/c_1115815944_3.htm,2015-12-20.
[2]重读雷锋编委会.重读雷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3][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姜励群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4]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P39-40
[5]李景山.论受教育者非智力因素对德育实效性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P167
[7]李建华.道德情感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一种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P95-134)
作者:刘芸暄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上一篇: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 下一篇:德孝文化学校道德教育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