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05 11:17:42
导语:初中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虽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心理学理论已经越来越被学者们所认可,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对青少年的教育还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际教学当中还相对缺乏可操作性。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心理健康相关关系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出强化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教育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几年来,我国诸多学者对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展开研究,主要围绕着二者的关系定位,可行性结合等方面。程媛媛[1]通过在高校当中开展调研形成了以补充观、母子关系观、互补观来用以解释二者整合之间的关系。安晓斌、蔡明兰[2]一致认为两者共同支撑初衷生身心的发展,并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上对其交叉点进行理论分析。李丽娜[3]等人通过对三千万年少年进行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当中的重要一环,要坚持以人为本,对青少年给予人文关怀。欧洲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就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方面结合开展研究,并采用“美德袋”的模式将慷慨、节制、自尊、诚实、公正和中和打包在一起。同时,侧重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开展道德教育的研究。
2.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教育融合的制约条件
虽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心理学理论已经越来越被学者们所认可,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对青少年的教育还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际教学当中还相对缺乏可操作性。本文通过对相关关系因素进行回归,并提炼出以下四方面角度进行分析。2.1教育者角色影响。在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发现,93.6%的受访者表示在思想道德课程当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这对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而言,其心理特点的感情冲动和不稳定,自我意识增强,外部环境变化及主体成长交互影响相契合。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初中尚未开展心理健康健康教育课程培养,能够胜任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也是少之又少。同时,受访者还表示:一个人如果同时兼任思想道德老师和心理辅导师会产生角色冲突,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两者的平衡与和谐。因为在众多学生眼里,心理辅导老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可以无话不谈;而政治老师则多数是严肃认真,凛然正气的教师,其传授课程的方法也多数是灌输式,学生多为接受式态度。2.2教育者素质影响。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体系当中,思想品德教育又是副科,长久以来,很容易被学校和家长们忽视,因此导致相关富有经验的政治教师相对较少。与此同时,对心理学、心理教育基础理论的教师少之甚少,对心理教育当中所要求的“平等”、“保密”等理念缺乏理解。很多受访者表示,这些心理学当中的理论很多没有听说过,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自己平时的积累,相关的培训业也相对较少。很难在学生面前做到高屋建瓴的指导,对学生的引导也相对有限。2.3教育评价的影响。对课程的效果如何进行有效合理的评价,一直是困扰诸多教师的一道难题。在受访的一些教师当中,这种现象也较为集中。思想品德老师担任心理老师,如果沿用对政治老师的评价方式,利用考试成绩来评价老师的教学成果,无法准确的反映老师的教学能力。利用考试成绩来衡量老师的教学,会难免一些老师走上划重点、给范围、灌输的错误道路上。如此方式进行评价,只能导致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生硬的结合,而无法做到真正的融合,实现教育在开始设定的初衷。
3.强化思想品德教育之心理健康有效途径
3.1注重教育的多元化。心理素质是以个人生理条件和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外界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河发展结合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由此可知,学生的心理素质并非单一形式表现,而是整体形式表达。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分类当中,将情感、能力、态度等方面摆在突出位置当中,从而凸显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教师所确定的思想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要在包含认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的同时也包含行为和能力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增强可操作性。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可以将目标分为:认知、情感态度、行为习惯三大类,着重培养学生自我情绪认知和自我评价、情景化模拟体验,综合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3.2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首先要转变观念,结合时代特征。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充分尊重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完成课前制定的教学计划。要跳出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将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意识、积极态度、乐观向上的情绪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来。其次,要加强教师心理学理论功底,新形势下人民教师要注意掌握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以理论为主线,拓展业务能力,利用科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学生成长当中的心理问题,倡导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3实施全程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的评价重在个体差异评价,目的在于学生的人格培养,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而不是将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将康状况用一纸试卷来衡量。在具体操作当中,利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在诊断性评价当中,可以使用量表,如《学生欲望自我调查》、《自我评价量表》,了解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现状和水平,识别其能力、个性特点,从而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在形成性评价当中,对正在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定,对教育的活动进行诊断分析,即使做出反馈、调整。实践证明,科学恰当的形成性评价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取得效果的重要保障。3.3.1设立“心理素质笔记”,对学生日常训练活动进行记载,不但可以客观反映学生参与程度,还能如实反映其心理素质的发展。3.3.2对教师列出的活动和成果的重要方面,做出观察和评价项目标准。在教师讲授知识时,当学生出现特定的行为表现时,其行为与态度的表现就可以直观反映课堂教学的效果。3.3.3设施成长纪律,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和各种心理行为的表现,它是以学生自我纪录为主,教师、同伴和家长同时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自我纪录主要反映自我剖析的信息;同伴评价反映学生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信息;教师评价反映学生对集体态度、学习的意志品质等信息。
增强初中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实并非只是上述几方面所列举的内容,还需要家庭、社会等方面的配合与沟通,因此需要自上而下意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当中心理将康的重要性,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思考完善初中思想品德当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程媛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研究综述[J].镇江高专学报,2012,25(1):59-62.
[2]安晓斌,蔡明兰.中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2(4):122-123.
[3]李丽娜,陈晓美,罗红格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与思考[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3(2):279-280.
作者:孙秀芹 单位: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第二中学
- 上一篇:中小学师德建设问题及建议
- 下一篇:网络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