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探究

时间:2022-02-14 08:08:07

导语: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探究

摘要: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大学计算机教学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承担起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任务。计算机技术属于国家经济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其具有双重性———便利性与威胁性,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至关重要。从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道德教育方法入手,探讨了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大学教育;计算机教学;计算机技术;道德教育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各行各业。与此同时,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我国各类高校中普遍开设并经历了多次改革。大学计算机教学为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3]。然而,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大学计算机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从计算机教学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①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得当前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一些不良信息的出现可能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②信息技术飞速更新,大学生通过学校计算机教学所习得的知识相对不足,毕业后难以满足社会和工作岗位需求。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总和[4]。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不仅要教好计算机相关课程,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应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宗旨,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服务。

1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1社会需求

作为国家经济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计算机技术已同人类社会、经济及文化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具有双重特性,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灾难。社会需要德智体健全的人来从事计算机相关事业,其中德育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上利用网络进行诈骗,以及制造网络病毒的人通常存在道德品质方面的缺陷。道德品质关乎社会安危,道德教育问题应受到高度关注。

1.2学校需求

高校道德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对德育的新要求,开展高校道德素质教育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新机遇、新挑战[5]。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涌入大学校园,一些大学生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容易陷入某种误区。因而,学校有必要针对社会上或者校园内的不良习气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培养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有真正价值的人。

1.3个人需求

凡建立功业,必以立品德为始基。目前,职场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单位招聘通常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为首要条件。因而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必需的科学知识,而且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

2大学计算机教学中道德教育渗透策略

2.1用计算机科学发展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境界

我国计算机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计算机发展的历史离不开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奉献。这一发展史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计算机科学发展史,可以说是一代代科学家奋斗的历史,他们在我国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努力钻研,为国家的科研工作作出了极大贡献,这些大量感人的事迹就是计算机教学中极好的道德教育教材。譬如:华罗庚教授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组建并领导了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成为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虽然我国计算机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比如处理器芯片、操作系统、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依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当前环境下,仍然需要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专业知识讲解与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相结合,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将我国与其它发达国家进行比较,了解我国计算机发展的不足,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拼搏、赶超世界强国的信念和决心。

2.2用计算机实验教学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件事情往往需要若干人团结协作才能完成。计算机课程实验部分正好是教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切入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授单处理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该课程学习是计算机专业后续硬件课程和系统软件设计课程的学习基础。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可安排相关实验课程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一个简单中央处理机设计”的教学为例,来培养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在实验课堂讲授环节注重知识点基本概念和主要内涵的讲解。由于该部分内容在相关教学课程已提及,因此将实验课的知识点重点放在复习和巩固CPU的基本组成、CPU中主要寄存器和操作控制器和时序产生器原理讲解上,着力引导学生从各种实例出发去理解和思考实现一个简单CPU所具备的功能。在具体实验部分,由于CPU内部相对比较复杂,即使完成一个简单的CPU设计,也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因而需要学生的团结合作,一起完成任务。教师在布置任务时,为了启发大家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最开始并没有告诉学生是小组合作完成,而是问“运用计算机原理课程的知识,在两周内设计一个可以执行简单加法指令的CPU,你们有问题吗?”,在发现学生并不是很有信心的情况下,提议学生们可以按组来完成任务,一个组人数不超过5人,大家马上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信心。学生自发形成多个组,每个组选举一个学生担任组长,负责整个系统功能设计和最终成果展示。在组长的沟通协调下,一个大的CPU设计任务划分为多个小模块设计任务,各组员很快落实了各自任务。比如,有的负责控制器模块设计,有的负责加法执行单元设计,有的负责寄存器设计、总线设计和时序产生器设计等。组长与组员间也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协调,组员间通过大量讨论,反复修改和测试,整个CPU设计任务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经过两周辛苦工作,每个小组都取得了较好成绩,80%的小组完成了能执行一条加法指令的CPU设计;个别小组还完成了能执行一条乘法指令的CPU设计,超额完成了实验任务。为了培养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安排学生在实验报告部分汇报自己的心得体会。实验教学中发现,学生们一致反映是团队合作让他们完成了单个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在团队沟通合作中从其他人身上学到了很多自己不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动手技能。

2.3计算机教师做好表率培养社会责任感

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培育的主阵地,教师是道德教育的主力军。计算机课程作为学生获得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计算机教师在道德教育上就应做好行为示范。首先,教师自己应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了解有关计算机的法律和道德问题,对于新出现的法律法规第一时间向学生传达;其次,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遇到困难及时给予帮助。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在指导学生时,不能对学生放任自由,应认真耐心听取每一个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及时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让教学服务德育,转化为学习的行为和道德情操;最后,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大学生能敏锐观察到教师的一言一行,生动形象的榜样比抽象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因此,教师应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结语

当前,计算机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学计算机教学渗透德育教育非常必要。对社会而言,能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对学校而言,可净化校园、提升教学质量;对个人而言,可催人奋进、提升素养。作为一名大学计算机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德育融合计算机课堂的技巧和方法,选择好的教学案例,提高德育实效,为我国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何水兵 李翔宇 许先斌 单位:武汉大学

参考文献:

[1]战德臣,聂兰顺.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J].中国大学教育,2013(2):12-13.

[2]宿琼.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深化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J].黑龙江科学,2013(4)188.

[3]钟秉林.大学人才培养要研究新问题[J].中国大学教育,2013(7):21-25.

[4]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郭娟,梁时英,杨丹子.论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促进道德素质教育[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