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论文5篇
时间:2022-12-18 10:52:43
导语: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论文5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全媒体”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
一、“全媒体”概念解析
“全媒体”来源于英语“Omni-media”一词,出自美国一家名叫玛莎•斯图尔特的公司。该公司通过整合旗下平面媒体、广播、互联网站等多种媒体,以“全媒体”的形式传播旗下的家政服务和产品,取得了持续成功。迫于技术所限,“当时的‘全媒体’只停留在扩张阶段,只求拓展新的媒介形态,而没有注重‘全媒体’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信息逐渐获得了大量的数字化表达,媒介融合成为传播业的新常态。尼古拉斯•尼葛罗庞蒂在《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一书中用“比特”的存在来解释数字化社会的构成,把媒介的融合视为“比特”的混合。托马斯•鲍德温等人在《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一书中认为宽带技术的发展使电信、电视、广播、计算机等行业汇流在一起,形成“整合宽带系统”“。电子数码科技的发展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产生聚合,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形态,由融合产生的新传播技术和功能大于原先各部分的总和。”詹金斯在对比了新旧媒体之后认为“媒介融合代表了一种文化变迁”,不同媒介间的内容在交流,受众在寻找娱乐体验中在各种媒介之间自由转换。总之,传播渠道的发展使得“全媒体”的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全媒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传媒业的经营和管理形态,传播中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我国“,全媒体”经历了从应用策略到理论探索的发展历程。“全媒体”概念的兴起来自传媒界的实践。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新的媒介形态不断出现,传统的媒介形态并未消亡,彼此间相互竞争和整合,产生了全媒体兴起的局面。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以“多种新媒体”形式转播奥运会,包括网站、手机电视、公交电视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在节目转播上尝试广播频率、门户网站、有限数字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平面媒体的融合。“多媒体整合是对单媒体技术与资源的一种重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结合。它不仅有助于内容的丰富与深化,也有助于吸引电子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受众。”“全媒体”条件下的媒介融合突破了技术局限,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愈发需要在理论上获得概括的表达。“全媒体”的研究吸引了传播、新闻、政治等多学科的关注。从理论的发展来看“,全媒体”由“跨媒体”“、多媒体”概念衍生而来,是媒介融合的产物。概言之“,全媒体”指的是运用多种媒介表现手段,展示传播内容,并利用不同媒介形态进行传播的形态和策略。
二、全媒体时代的特征
“全媒体”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全”字当中。从传播载体来看,“全媒体”囊括了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平面媒体等传播媒介中的多种形态,涵盖了现有传播技术所能提供的几乎所有种类。从传播内容上看,“全媒体”将文字、声音、影像、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综合。与传统媒体相比,“全媒体”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具有单一媒体无法比拟的多样性。媒介的融合使受众能更及时、多角度地获得信息,给受众带来更多听觉、视觉体验。“全媒体”在实践当中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传播时空的改变。媒介的融合使传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压缩和拓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通过信息的传播,人们可以跨时间、跨区域地进行交流。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硬件和网络服务技术的快速发展,集短信、彩信、互动式语音应答、手机网络、拍照、摄像等多媒体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终端,在“全媒体”时代里同时实现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页、电子邮件、实时语音、实时影像传递等功能。人们可以携带智能终端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当中,不再受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在传播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凸显出媒介融合的优势。信息传播变得更为快捷、方便,人类实现了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与资讯的梦想。二是传播网络的扁平化。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采集、生产和传播,均可以通过网络平行地传递。身处在这张传播网络上的每个个体,都拥有充分表达的机会。“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趋势必将越来越显著。在这种变化中,用户对于信息传受的控制权不断加大,每个人都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网络。”在这种趋势里,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开放,互动性也大大增强。与传统媒体“灌输———接受”形成的单向级差传播模式不同,“全媒体”的传播遵循多向的扁平化原则。人人均有传播的权力,信息的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个体在传播中的角色也变得微妙起来。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自媒体将自己的意见公之于众,个体建立起与公共空间的联系,通过获得其他受众的关注与评论实现自身在传播网络中的价值。三是服务的个性化。“用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是‘全媒体’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全媒体’技术归根结底是服务于用户,这是它与传统传播方式的根本区别。”“以用户为中心”的倡导得益于技术赋予了实现多样化需求的可能。“终端的便捷化、差异化需要传媒产业不仅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还要满足个性化的要求”。个性化定制服务的价值无疑超过传统媒介所提供的无差别、大批量生产方式下的价值。“向下挖掘,专注于自己所在地域、社区的社会需求,以这部分的用户群或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为半径,整合各种相关的资讯,形成量身定制的服务,无疑是今日传媒业追求稀缺性的一种有空间、可操作的切实选择。”人们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检索自己需要的内容,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专业或需要,定制、选择个性化的服务,从一些特定的内容模块自由选择信息的接收时间、内容、地点以及媒介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并且通过增值服务技术,个性化需求在“全媒体”中能够更加明晰和准确量化。
三、”全媒体”条件下青少年道德思想出现的变化
康德将道德比作宇宙星空,是值得敬畏和探索的东西。道德“最集中地揭示人的社会性本质、最深刻地标记着每一社会的人文精神,最充分地折射每一时代人的生存方式与意义的话语。”⑥在经济社会巨大变革下的“全媒体”时代里,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人的身体、欲动、心灵和精神的内在构造本身的转变;不仅是人的实际生存的转变,更是人的生存标尺的转变。”青少年处在道德形成的前期阶段,“全媒体”条件下的信息传播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养成造成直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第一,道德约束缺失。“全媒体”环境下创作什么、发送给谁、何时发送,已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受外力的强制规约。这些个性化、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使信息传播摆脱了现实社会中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社会道德约束力。在扁平化的传播网络中,人们在信息传播中能够摆脱专业的媒体组织而掌握信息的话语权。这样一来,信息的权威性逐渐分散,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化趋势,形成一个嘈杂的道德场域。在这其中,不乏有人肆意传播非道德和虚假信息。“体现在为追求经济利益或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不择手段制造事件,伦理道德被商业利益所替换并覆盖。”“全媒体”造就了高度自由的空间及便捷的条件,但也使青少年接触到负面信息的几率大大增加,抑制青少年健全道德人格的形成。第二,价值判断模糊。“全媒体”条件下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更强、覆盖范围更广,打破了原有国家间存在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隔阂,实现不同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交融。以网络为例,“道德标准不再仅仅是同一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正确与错误、善良与邪恶、高尚与普通的评价关系,而是在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大量陌生的人之间间接的交往关系。”交流必然蕴含矛盾,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主流与支流、先进与落后、吸收与排斥等一系列关系“。全媒体”条件下,主流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在价值判断上存在差异,成为自媒体的个体与其他受众之间存在着观点的矛盾,国外媒体与国内媒体之间也存在矛盾。对于青少年而言,多元化的价值标准极易模糊价值判断,甚至在青少年中出现“带有标新立异色彩的叛逆和异类思想与行为,反而得到某种或明或暗的鼓励。”第三,情感冷漠。“全媒体”为青少年带来跨时空、跨地域、即时性获取信息的美好生活体验,使青少年更容易依赖手机短信、即时通信软件、论坛等媒体工具来进行交际。人与机器的接触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的机会却变少。在网络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交流。”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与他人面对面对话时,不会单凭语言进行信息交换,往往通过对方的动作、表情、声音的抑扬顿挫、着装修饰等揣摩对方的为人和态度,并在交流沟通的同时也将情感传达给对方,使对方的情感趋同。”人际传播能够传递情感给他人“,全媒体”提供的便捷性隔离了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流的通道。青少年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尤高,沉迷于“全媒体”创造的虚拟世界当中,导致在现实生活中的抽离。表现为对现实生活中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以及正义感和道德感的缺失。第四,意识极端化。“全媒体”是一个提倡解放个性、张扬自我的时代。“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催生了极端个人主义倾向。进入数字化生活时代以来,技术哲学反思了技术理性至上对人文精神的侵蚀。“网络背景下人的异化具有多种形式,一是极化(polarization),指网络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两极分化,使其性质相对于原来增益社会的传播出发点产生偏离。二是虚实难辨和人处于受柔性控制的处境。”“群体与社会自我隔离、人的从众心理、对权威的服从、社会流瀑效应、群体思维的特征等社会心理因素都是群体走向极端的推手。”在“全媒体”条件下,网络的“极化”作用更强。传播手段的丰富扩大了信息接受面,全时空、跨地域的传播形态挤占了受众的思考,人们更易被导入极端的偏向。青少年阅历浅,缺乏深刻的思考能力,在频繁的网络互动中受到极端思想的影响更大。诸如“微博直播自杀”、“网上”、“暴力人肉搜索”等极端行为层出不穷。
四、“全媒体”条件下青少年道德教育路径思考
“道德教育指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人们(亦可称道德上的先觉),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对其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接受的道德教育往往能够影响其一生的行为选择。因此,道德养成的好坏取决于青少年时代接受的何种道德教育。在“全媒体”时代里,媒介形态出现了高度的融合趋势,应当看到,“全媒体”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全媒体”的开放性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全媒体”的即时性能够使信息快速地从教育者到达青少年。此外“,全媒体”包含的个性化和互动化特征,能够丰富青少年的选择,更新学习方式。概言之,“全媒体”条件下信息传播形式和时空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弥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缝隙。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真空,例如假期、放学时间等。“目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存在脱节现象。一是三者之间存在教育理念分歧。二是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沟通盲点。三是社会教育乏力。”“全媒体”存在全时空传播,信息穿透能力强等特征。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缝隙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造成漏洞。弥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缝隙需要延伸学校教育的范围。学校要充分发挥好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形成“高势位”的教育形态,掌握“全媒体”时代里道德教育的主动权。利用媒体传播当中的新技术,结合传统平台的权威性和虚拟平台的便捷性,创新道德教育的全新平台,让德育信息在学校之外也能覆盖到学生当中。如利用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媒体灵活、快捷等特点,向学生推送道德行为规范,掌握道德思想话语权。制作具有时代性、趣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视频、动画等,把乏味的传统文字教育转化成富含感染力的多媒体教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德育融入日常生活当中。其次,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仅次于学校的居留场所,“家庭不仅能满足家庭成员对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各种需求,还能满足成员的不同心理需求,”是道德教育的理想之地。“良好沟通与青少年的学业成就、自尊、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而与青少年的孤独、抑郁呈负相关。”但在实际情况中,存在父母与青少年的沟通缺乏、父母与学校沟通协调不畅等问题。青少年出现的情感冷漠,与长期疏远与家人的关系有很大联系。“已有研究表明,很多青少年感到与父母的沟通存在困难和问题。青少年与父母在一些问题上缺乏沟通,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存在明显分歧。”“全媒体”条件下,青少年的沟通交际更依赖于基于电子技术的媒介,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流变少。青少年在家中与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成为“全媒体”时代重要的“人与人”交流模式。父母应当重视在家庭教育中渗透人情伦理,避免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丢失人文精神,以消极冷漠的态度对待生活。此外,家长与学校之间应当建立沟通和联系,设立青少年道德“问题———反馈”互动机制。再次,形成社会教育合力。社会教育是一切社会文化组织对社会成员有目的地施加影响的活动。在“全媒体”时代形成青少年社会道德教育的合力需要社会成员的自律和政府机构的监管。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要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综合发挥作用。社会舆论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成员的自律指的是媒体内部要严格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社会主流思想,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少年。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教化青少年。政府的监管指的是政府应结合“全媒体”环境下道德约束缺失、价值判断多元化等新特点,建立健全媒体监督、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对网络环境、虚拟社区的监督和管理。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媒介环境中的话语权。
作者:刘君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第二篇: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家庭思想道德教育不足与偏差,对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来说,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较大,一些家庭因素往往能够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产生影响,如果家庭思想道德教育较好的话,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就相对较高。第二,部分学校对青少年的道德教学不够重视,且教育方法陈旧落后,有的学校认为学生在学校的目的是学习文化课知识与参加考试,认为道德教育不是主要课程,安排的课时较少,或者是由其他教师代课,学校没有专业的思想品德教师,导致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结构不完整。第三,受到社会不良气息和不良风气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很多传统道德观念被抛弃,而且新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不完善,面对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青少年往往难以抵挡诱惑,像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都不利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二、强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
1.建立真实的科学幸福观。对于青少年来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加强道德教育时,需要让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建立一个真实而科学的幸福观,让青少年快乐健康的成长,并是让他们追求享乐主义,也不应该是家长的追求目标,而是青少年的追求、爱好、选择与理解。应该让每个青少年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与情趣,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之感,感受到突破困境与成功对抗挫折的快乐,在能够承受的挫折范围之内,每天都去感受成功的喜悦与生活的新奇。同时,应该让青少年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中的花草树木,拥有一颗博爱的心,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幸福感,让真实而科学的幸福观成为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快乐生活的一种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掌握能够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事物,追求适当而合理的幸福,不能被享乐主义冲昏头脑,建立一个真实的科学幸福观。
2.赋予青少年一定的空间。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叛逆心理,心理情绪起伏较大,而且在学校生活中,学习任务繁重,还需要面对各种考试、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不少青少年都不堪重负,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因此,在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中,家长与教师需要赋予青少年一定的自由空间,对于家长来说,不能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帮助他们释放学习压力,享受美好的家庭生活;对于教师来说,纯粹的减少作业量并不是唯一途径,需要在教学方式和模式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善或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增添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课外作业的多样性,设计一些实践、调查和研究类型的作业,让青少年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通过缓解压力强化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3.全面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时,需要多方位、全面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包括家长、学校和社会,从各个方面都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仁爱和诚信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要让青少年把这种传统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让他们学习关爱他人和关注自己,承担历史使命与责任,这是培养青少年仁爱观的重要内容。同时,加强对青少年各个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劳动教育、荣辱教育、革命教育、集体教育和爱国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教育,通过磨练意志、培养品格,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操与理想信念。另外,家长、学校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在生活和学习中各个方面都渗入思想品德教育,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和谐、民主平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逐步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总结
总而言之,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是各个教育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家长与社会需要关注的重点。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从多个角度和方位出发,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素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吴新实 单位:安平中心学校四古中学
第三篇:青少年底线道德教育探析
一、底线道德教育哲学视域的可能
人本质上是二重性的存在。人的生活需要物质资料生产的事实决定了人不能与他人分离。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个体,人与社会相互依赖和联系。马克思对此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也就是说人是个体和社会存在物的混合体,需要个人、社会的二重利益。人的个体性决定个体需要和个体利益;人的社会性决定人的利益和需要组成了社会共同利益和需要。社会与个体利益的存在和发展原则上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在统一方面,个体利益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条件,社会利益如发生变化必然会导致个体利益实现条件发生改变;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体利益,社会利益的主要构成要素是社会个体利益。在对立方面,社会利益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的是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并非个人利益的简单累加。社会利益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特点,个体利益具有暂时性和局部性特点。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时很有可能会导致个体利益的减少,甚至会牺牲某些个体利益,这就决定了二者之间必然存在冲突和矛盾。底线道德就蕴含在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关系中。互利是底线道德行为的主要动因。底线道德作为普遍的道德规范,既可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又可以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促使权力、义务平衡和利益均衡。如欠债就要还钱,若欠债不还,就突破了底线道德的底限,不仅在良心上受到谴责,更要承担法律责任。人在社会中履行了义务,就有权利得到本应获得的利益回报,不论是对个体还是社会均可有获取正当权益的保证。底线道德的这种互惠性能够普遍约束人们的行为。因为只有在互惠互利的条件下,主体才会采取具体的行为,将动机落到具体行动上。当然,这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有些人可能是完全为了个人利益、有些人是崇高道德追求的体现。总而言之,人存在的二重性和需要、利益的二重性是底线道德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
二、青少年底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社会和谐的需要
“和谐”是中国传统儒学的内在追求。儒学认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存在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天道与人道实一以贯之。宇宙本根,乃人伦道德之根源;人伦道德,乃宇宙本根之流行发现。”从古至今,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流倡导,也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属性,主要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当下,“道德至善”环境下的社会“大和谐”是一种道德理想,但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还远远未达到“道德至善”的标准。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超越现实,要根据现有的道德情况。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竞争和合作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行为。人们常常与陌生人竞争和合作,如果缺少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合作往往会伴随着猜疑,竞争往往会变成摩擦,此时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就是空中楼阁。如果想在市场中建立正常的人际秩序,那就必须建立一个大家认可,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社会全体成员所承认和尊重的标准。底线道德就是这种标准之一。第二,社会生活和谐建设的需要。物质生活的富裕带来了人际关系的愈加复杂。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急切需要稳定的生活环境、有序的生活秩序和顺畅的人际关系,以保证人际交往的健康运行。但这种秩序并不能自动生成,需要每个社会个体自觉地创造和保持。底线道德产生的主要诱因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底线道德缺失,出现了许多本不应出现的现象,如邻里的陌生,朋友的虚假,秩序的混乱等。如果每个社会的个体都能遵守底线道德,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不应发生的矛盾才能避免,和谐的社会秩序亦能实现。
2.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必要条件。这种对社会的依赖要求个体认同和接受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就是底线道德,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社会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遵守程度。无论什么社会,都无法忍受随意践踏社会行为的人长期存在。如果一个人没有接受良好的底线道德教育,就不可能遵守底线道德规范,将不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缺少同事的合作、生活中缺少朋友的帮助。试想,此人如何能在社会中立足。实际上,人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认同和内化社会底线道德的过程,当行为符合底线道德,就会被其他成员接受,产生强烈的归属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形成良性循环;如违背社会底线道德要求,就会被其他成员抛弃,产生失落感,不能顺利地参与社会生活,形成恶性循环。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只有满足了低层次需求才会有高层次需求,人的需求是从低层次开始的。道德需求亦是如此,个人的道德建构往往起始于底线道德(道德初善),之后是一般的道德规范(道德再善),最后形成崇高的品质(道德至善)。底线道德是最低层次的道德,是人实现“道德至善”的出发点。如果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往往会适得其反,在实践中发生“异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发展中的青少年,拥有更多的梦想,向往高尚的道德情操,但这个境界不是短时期教育就能达到的,要从满足底线道德开始,从现实生活中践行“道德初善”开始,慢慢形成适应社会和适合自己的道德体系。
3.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实需要
学校通过教育引导青少年熟悉公共生活规则,发展智力,增强体力。但在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生活规则相互交织,往往造成青少年思想上的冲突和心灵上的困惑。杜威对此曾指出:“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化人格,是一项陶冶情操的工作,更是学校的职责。人的价值观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层次更加分明,价值观多元化明显,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导致青少年不能理性的判断,是非感、善恶感、荣辱感、公私感、义利观、得失观等方面模糊不清。这就要求学校要重点关注青少年的底线道德教育。如果道德教育目标过高,一味地追求“道德至善”,与青少年的需要严重不相适应,必然会导致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匮乏和“道德初善”的遗失,陷入道德困惑,这也是青少年道德品质不断下降和社会道德滑坡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当前社会急需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群的基础道德巩固道德防线,特别针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学校要及时改变道德教育理念,区分道德层次,实施具有普遍适应功能的底线道德教育。
三、青少年底线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是严重利己,诚信缺失。如今,社会诚信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发生,亦被称为“诚信危机”,在不断地腐蚀社会道德。“诚信危机”以成年人为主体,向青少年人群扩散,在青少年中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基础道德观念淡薄。有些青少年以双重方式对待诚信,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部分青年受到不良风气影响,认为当今人际关系复杂,最吃亏的是老实人,别人能骗我,我为什么不能骗别人,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乃立身之本,无信而不力。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诚信是青少年最基本的素养,也是在社会生存发展的道德基础,如失去,必将会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其次,失信行为频现。校园并非是世外桃源,社会中的各种失信现象也影响了青少年在校园的行为。如上课迟到旷课;考试作弊;轻诺失信、虚荣浮夸;犯错时编造谎言,隐瞒事实等。虽然很多青少年都知道诚信是为人之本,但在实际行动中却违背自己的信念,在校园中不断出现“诚信淡薄”、“失信泛滥”等令人担忧的现象。二是缺失正确的义利标准。在面对利与义的冲突时,青少年不能正确处理,极易出现偏差,导致义利观的扭曲和缺乏。在处理个人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关系时,部分青少年不知道如何处理,很多选择从众的方法,认为别人这么做我也这么做应该不会错,缺少道德判断能力。在处理金钱来源时,没有形成正确的金钱观,“贪欲”在作祟,形成拜金主义。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出现抢劫、偷盗、诈骗等行为。长久发展之下,会形成畸形错位的金钱观,在利益面前忘记公平正义和伦理道德要求,难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发展。青少年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关键形成期,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教育,内化义利观。三是缺乏关爱他人之心。在以往的青少年教育中,更多的是关注人与集体的关系,在人与人关系等方面则不足,导致很多青少年不能敬畏生命。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等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也从侧面反映出青少年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生活中不能善待和关爱他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阶段,在7到11岁时,会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但在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家长的娇生惯养下,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意识增强,往往只关注个人利益,为自己设计一个利益圈,对圈外的一切漠不关心,冷漠自私,缺乏应有的换位思考,很容易发生伤害他人的行为。其实,关注自我是人之常情,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要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常学“移情”之观,常思“换位”之考,在感恩中学会关心、关爱他人。
2.原因分析
一是家庭、学校片面追求道德理想。在青少年教育中,家庭和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造成青少年底线道德的遗失,家庭和学校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时最先接触的教育,是青少年品德品质形成的第一任老师。但在现代家庭,父母更多的是关注物质提供,对孩子的宠爱以简单地满足物质需要为主,忽视孩子的精神成长。即使出现一些小问题,也往往视而不见,甚至为孩子找理由。这种重物质的关怀导致青少年精神世界空虚,道德理性缺位。受到当前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家长注重智力培养,忽略德育诱导,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强调学习好才是好孩子,把文化学习提到高不可及的地位,将学习成绩看成是成才的标准,最终导致很多青少年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做,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其次,学校教育存在误区。历数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一直片面地追求“道德至善”,目标是培养“圣人”般的精英,要求青少年大公无私。青少年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将道德当成是令人仰止的高山,可望而不可达,道德行为“模糊化”。教育者只谈理想,不谈现实;只谈方向,不谈可能。学校的道德教育偏离社会现实和青少年的道德需求,导致青少年内心没有追求道德目标的动力,致使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陷入低效的状态。二是社会失范的影响。当前,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大量涌入我国,对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获得了话语霸权,是“关键词”。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利益最大化。在这个“规则”面前,人们坚守良知和恪守人格异常艰难,重利轻义的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利益关系等日益多样化,导致传统与现代文明交融,落后与先进文明混杂。在“利益至上”理念的影响下,部分青少年道德观念“异化”,要么以荣为耻,认为奋斗是“没能力”,爱他人是“逞能”等;要么以耻为荣,认为浪费是“荣耀”,损人利己是“有本事”等,道德观受到无情的摧残。虽然这些社会失范现象只是个案,但如不加以重视,长此以往,必会造成青少年道德缺失化,主流的道德伦理被“拉下水”,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严重影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三是多元文化的冲击。多元文化是指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先进文化、糟粕文化等构成的交差并存的文化体系。多元文化社会的到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经济全球化促进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渗透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呈现多元化,特别是网络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各种文化很容易闯入人们的脑海。原有的道德价值共识日益消融,人们的价值观变得更加困惑,冲击了底线道德所涵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对于青少年的底线道德更是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青少年好奇心强,文化选择和是非判断能力弱,面对善与恶、崇高与庸俗、发扬与抛弃的判断和选择时不知所措,往往会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
四、青少年底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关怀
人是肉体与精神的有机结合体,其中身体是精神和心灵的基础,身心是人外在行为的内化。每个个体生命不仅属于自己,属于父母、亲朋好友,更属于社会。生活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但生活并不等同于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还包含各种使命。在中国传统哲学观中,往往忽视人的生活,过于关注人精神境界的提升。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则恰恰相反,过于专注生活而忽视生命,人生困惑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部分青少年往往因为爱情、工作等,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结束生命。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不能认清生命之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能“彩排”,更不能“回放”,要教育青少年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概念,挖掘优点,正视缺点,接受他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生活中,要珍惜生命,积极寻找生命的价值意义。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着强烈的独立愿望,但又因为自身的能力和经验所限,不得不对他人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在这个时期青少年会对自身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变化感到彷徨,常常思考“我是谁”,怎么才能得到长辈和亲人的认同,思维片面化和简单化。特别独生子女,因缺少交流不能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易引发各种问题。因此,教育者首先教育青少年要学会生存,善待生命;其次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存观”,看淡坎坷,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2.对他人尊重、诚实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内在的、构成性的关系存在。人的思想不仅与“同时态”的人联系,更与“历时态”的人关联。在社会中的个体渴望和需要与他人交往,有一种强烈的亲近行为。每个人都不能脱离他人而单独存在,都需要亲情、爱情、友情,需要他人或集体的认同和支持。如果不能满足简单的交往需求,人就会产生孤独感,甚至出现冷漠、抑郁和敌意行为,导致人格发生障碍。如何让青少年学会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相互尊重,这是底线道德教育的交往底线。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尊重是相互的,你不尊重别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轻视别人换来的是别人的轻视。尊重的基本行为是诚实守信。“诚,信也;信,诚也”,二者是相互辨证相通的。诚实守信是人社会实践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最普通的道德准则,更是当代社会的底线道德。要从青少年所处的环境出发,让他们明白诚实守信是自身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为人处世、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教育青少年要从小事做起,由他律变成自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3.对社会爱国、守法
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情感,是人们的义务和责任。爱国主义能够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等。近些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爱国主义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体系之中。在青少年教育中,要培养他们的爱国责任感,鼓励他们将爱国主义的感情和信念付诸于现实行动中,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要守法。法律是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与道德紧密联系,是道德的底线。但法律并不等同于道德,违反道德并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是非道德行为。法律反映了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体现了底线道德的内涵。因此,要加强青少年的法律修养,将遵纪守法作为青少年底线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在提高青少年法律素养的同时巩固基本道德素养,使青少年从内心深处认同道德,敬畏法律,自觉维护道德和法律的尊严。
五、青少年底线道德教育的路径
1.注重底线道德教育的生活性和实践性
道德的形成取决于人的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来源于人的生活实践。缺少生活实践,青少年的道德培养就会日渐枯竭。如果青少年的底线道德教育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简单地满足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最终道德教育只会半途而废。提高青少年底线道德教育,要改变以往的课堂灌输模式,采取多样化的开放教育,亲身体验社会复杂的道德情境,在具体的道德问题中践行道德。底线道德规范来自生活,是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青少年只有经过生活体验才能真正熟悉和践行底线道德。杜威对此曾指出:“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青少年的底线教育模式要针对问题和困惑设计各种从生活需要出发的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底线道德的理念传授,更要到生活世界中去体验。通过与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交流,掌握处理人与人的方法;通过参加集体活动,掌握处理人与社会的方法。以实践活动触动青少年的心灵,激起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促进道德要求的内化和底线道德的动态建构。
2.完善底线道德规章纠错制度
人们谈到道德时常常关注的是道德自律。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青少年的道德失范现象原因往往归结为青少年自身的道德修养。其实,道德自律并非适用所有人,本质上只是道德的个性化存在。底线道德制度主要强调底线道德的他律,通过道德的强制作用,提高道德认知,变他律为自律。青少年自控性差,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多,当主观与客观发生冲突时,可以借助底线道德制度进行评判。底线道德制度是底线道德实施的动力和保证,通过制度的他律,将底线道德真正内化为青少年的道德自觉。但规章制度并不能囊括青少年底线道德教育的所有需求,毕竟规章是强制性的,只能涉及到青少年的外在道德行为和表现形式,并未触及道德的内在精神和行为动机,也有失效的时候,因此要建立纠错机制,及时把握青少年的道德变化,对发现的道德问题按照底线道德标准及时纠正,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打牢“道德初善”的基础,在长期的制度规范和纠正中引导青少年提高道德修养。
3.丰富底线道德教育方式
在当前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很多人喜欢将“大公无私、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利人利己”等“打包”呈现在青少年眼前。其实,道德规范中的很多要求并非处于同一个层面。在实施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区分层次,可按照目标将道德规范分为基础的底线道德、更好的一般道德和完美的崇高道德,坚守底线道德的同时对不同的青少年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逐步引导青少年树立崇高的道德信仰,增强道德的实效性。道德实效性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难点。以往的青少年道德教育过于苍白,存在“假大空”的弊端。因此当下的底线道德教育应结合青少年实际,通过理性的思考,从道德底线着手,开展适当的德育活动,动态地建构底线道德品质,促使外在道德要求内化。道德无上限,但不能没有底线。虽然底线道德不能“拒绝”崇高,但实质上底线道德是最低下限,关注的是道德的工具价值。但正是对于工具价值的关注,才能促使青少年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道德教育只有将目光放低,目标放高,才能在平衡中找到合适的方法。
作者:刘博识 隋立双 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工作部 77231部队
第四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偏差和不足。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毋庸置疑,部分青少年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一个原因便是有关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中最普遍存在的四种问题是;第一是家庭氛围不好或者婚姻方面的变故,这些家庭问题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以致教育方面的失控。据调查,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失足青少年家里关系不和谐。第二是家长本身思想品德不端正,给青少年做了错误的示范。第三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不是溺爱孩子就是对他们期望值过高,使孩子心理扭曲。第四是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导致的家庭教育缺失,比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方法陈旧。大多数学校对于学生道德思想教育问题都非常轻视,觉得思想品德不是主要的课程,课时更是少的可怜,在一些农村中学中状况甚至更糟糕,授课老师多是退休教师或不专业的代课教师。学校对于思想道德教育还存在不重视心理疏导的问题,说教成了学校主要的教育方式。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思考自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需要及时的心理辅导,但是一些老师则使用高压政策来管制学生的行为,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总之,当前学校在心理健康方面作出的努力还非常不足。
(三)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信息的污染。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新时期,一些传统的观念已经被摒弃,但是新的社会道德规范却还没建立起来,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呈现在青少年面前,比如拜金、享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倾向。还有包含暴力色情等各种各样内容的书籍、音乐、电影等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
(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具体来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区范围内的教育没有进行很好的互联与沟通,没办法全方位的监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第二是供青少年使用的基层公共设施的缺失,如果能有更多的青少年博览馆、少年宫、图书馆等设施,可以想象会有更少的青少年在网吧等地消耗时光。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
(一)青少年日常道德行为引导教育途径。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建设的目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负责任的人才。加强日常行为规范引导是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行为规范作为教育基础,规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慢慢引导和培养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一步步将青少年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对于青少年日常道德行为引导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要让青少年以自己真切的感受得到启示和教育,这样才能更好的达成目的,让青少年将这些规范进行内化,而不是强迫他们执行。在实践中,青少年的体验工作应该按如下方式开展:
1、增加青少年的实践活动。一个正常人的行为习惯养成需要收到快乐和正向的反馈,青少年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也需要这样的体验。
2、增强活动的实践性。活动具有好的实践性,会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体验到自身的存在感,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影响,进而发展出同理心,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
(二)青少年校园文化活动教育途径。人的成长与他所处在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的文化和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所以学校要在这方面进行加强,摆脱陈旧的德育方式。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道德水平教育:
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学校中,主题教育活动是最主要的一种实践活动,由于学校学生基数大,开展这类活动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类主题活动通常包括爱国主义、感恩教育、集体主义等等。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育活动。班集体是一个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自己与别人拥有着紧密联系的集体,以班集体为单位开展教育能够更有效的让学生得到更真切的体验。一个班集体若拥有良好的班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建设将会事半功倍。
3、让社区也加入到德育建设中来,发展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边互联的教育模式。学校、家庭与社区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非常大,若是能够让三者在德育方面进行紧密的合作,就能全方位的监控学生的身心健康,让道德行为规范渗透在青少年生活的每个角落。
(三)青少年家庭教育途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中之重,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性。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着血缘做纽带,父母很容易接触到子女内心最深处,家庭的教育会对子女产生非常深厚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方式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家长利用某种教育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第二是利用家庭良好的氛围为子女做好榜样。让子女真切的感受到应该怎么做。因此,家庭教育对子女的道德水平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金碧霞 单位:宁波市海曙区卫生局
第五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易受网络诱惑
当今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网络无处不在,青少年拿手机者占大多数。虽然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但真正做到的很少。有些学生带手机并不是为了通话联系的方便,而是为了看一些庸俗小说和垃圾信息,或者玩游戏。青少年猎奇心理很强,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一些网吧经营者并未按国家要求规范经营,而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对青少年学生进网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部分学生沉湎于网络游戏,对学习的兴趣必然降低。
2.学生娇生惯养
就家庭而言,独生子女居多,许多孩子受到几位老人的关爱,无形中成了家庭的中心,很容易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心理。社会发展很快,孩子从来不缺吃少穿,很难理解节衣缩食是什么道理。还有部分家长认为自己曾经受了很多苦,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再受苦。岂知适当让孩子受一点苦,对他们的教育和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3.学校教育唯分数论
学校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主阵地,而当今的学校素质教育提倡多年,高考指挥棒并无多大改变。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唯分数论、唯成绩论,于是教师几乎把全部的心血花在课本知识的教授上,有意无意地淡化思想道德的培养。而学生更是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知识上,对思想道德教育较为突出的文史哲科目则冷之又冷。这一现象在全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
4.社会良莠杂陈
青少年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其身心可塑性最强,接受新鲜事物也最快,是培养高尚品德、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如今开放的社会良莠杂陈,许多人利令智昏,为钱而害人,而青少年学生的心灵较纯,模仿能力强,辨析能力差。一些人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将黑手有意伸向青少年学生,这不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培养。
二、解决策略
首先,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让更多的人羡慕教育者的行业。同时对教育工作者加强管理,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为搞好教育、培养学生打好基础。学校考核教师时,应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不唯分数论,既注重学生成绩的考核,也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等的考核。其次,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坚决取缔不良网站,查封学校周边的营业性网吧,让网络运作规范化,切实改变到处充斥游戏与性的网络现状。谁出问题,一查到底,甚至严惩不贷,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教师要教育学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美好和快乐、知识和娱乐的同时,也存在诱惑和陷阱,因此必须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勤于思考,把网络作为先进的工具,作为生活的一种补充,既不回避也不沉溺,恰当运用网络与网络交往,培养网络道德意识。再次,学校要建立较为科学且完备的管理制度。古人云,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学校应制定严明的校纪校规,严格要求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课是教育青少年的主阵地,不仅要开好思想品德教育课,还要千方百计开辟第二课堂,尽量多地举行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信心,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尊重与谅解、关爱与互助,如果学生课堂上有事做,课外活动也充实,那么他们就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最后,建立相应的家校互动平台与机制,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在家家长严格要求孩子,杜绝娇生惯养,经常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形成勤劳俭朴的品行;在学校教师严格管理,通过课堂教学,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优良的品格。家长言传身教,学校规范管理,家校共管,不留盲点,能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从而让学生健康成长。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教育不仅要守住我们的传统,突出仁、义、礼、孝等传统教育,更要放眼四海、博采众长、积极进取,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
作者:周铁中 单位:甘肃漳县一中
- 上一篇:物资总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 下一篇: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