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课外活动道德教育论文

时间:2022-01-27 05:23:41

导语:美国高校课外活动道德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美国高校课外活动道德教育论文

一、课外活动的重要类型及形式

课外活动作为承载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主要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政治参与类型、社会服务类型、行为养成类型、文化交融类型。

(一)政治参与类型政治参与类型的课外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技能,使其成为民主社会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合格公民,最终实现美国高校道德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和任务。美国学者AnneColby等人明确界定了政治参与的内涵,指出政治参与和其他公民参与是有区别的,其他公民参与如社区服务、有组织的公民活动、个人生活选择等,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指向。同时指出过去50年间,尽管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迅速增长,但学生的政治知识和政治参与却没有呈现加强和上升趋势(从2008年的选举数据中可以看出),美国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学生政治参与培养,具体包括政治知识和理解、民主参与技能、政治动机等[10]。美国高校通过有组织的社团活动和主题庆典仪式等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通过建立学生社团和俱乐部,聚集广泛的学生群体,组织课外活动,增强学生道德和公民意识。如斯坦福大学电影协会(StanfordFilmSociety),将关注人权、贫困等问题的影片引入校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有些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政治团体,与周边社区的政治组织或国内政党紧密联系,如乔治华盛顿大学名为“美国高校员”的学生团体,定期举行志愿活动、选举推动、主题演讲等。另外,学生自治组织(studentgovernment)和领导力组织等学生团体,对培养学生成为未来政治领袖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密苏里大学学生联合会与州议会紧密联系,每年假期赴州议会,向议员表达本科学生的利益诉求主题庆典仪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毕业典礼仪式。美国大学充分利用毕业典礼周对学生渗透道德和公民价值观。如斯坦福大学2012年的“最后一课”,邀请胡佛研究院高级学者、哈斯公共服务中心主任———LarryDiamond,以“为什么自由之风劲吹”为题,通过对近年世界范围内民主、人权大事件的介绍和评介,宣扬美国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此外,毕业典礼侧重建立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意在渗透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及政治认同意识。

(二)社会服务类型社会服务类型的课外活动旨在通过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实现道德教育,服务学习是美国大学生进行社会服务的主要组织形式。作为一种教学及学习策略,服务学习与过去百年来JohnDewy以及ErnestBoyer等高等教育改革倡导者所提出的“将公民责任植根于真实的情境中的学习和体验”这一理念相契合。服务学习贯穿于许多学科领域,将课程任务、讨论、反思融入到社区服务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之中。大量实践表明,服务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因而,服务学习一直得到美国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和提倡,成为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美服务学习中心(NationalService-learningClearinghouse)是指导全国服务学习的专门机构。高校中也设有专门协调学生参与服务学习计划的组织,如斯坦福大学哈斯公共服务中心(StanfordUniversitysHassCenterforPublicServices),将40多个服务学习组织及教职工创立的机构联系在一起,学生亲自参与政府服务、政策研究、领导力项目等。哈佛大学也设有由学生组织领导的、基于社区服务的非营利的公共服务组织———菲利普布鲁克斯协会(ThePhillipsBrooksHouseAssociation),包含86个服务学习项目,聘用全职工作人员予以协调,致力于波士顿及剑桥地区各级社区的改善、提升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公共服务领袖。美国各大学的服务学习项目丰富多彩。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先驱,哈佛大学自1636年成立以来就坚持和传承美国高等教育目标中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公民”这一使命。如哈佛校门上的标语所示:“为增长知识走进来,为服务同胞和社会走出去。”体现哈佛大学崇尚服务社会的精神,重视学生服务学习的体验。2009年学校了长达57页的服务学习报告,在教育和学业成绩、医疗与环境、保障型住房、公民生活和文化、就业机会等领域,探索服务学习的开展,尤其侧重研究各学院对于学生服务学习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操作。由学生组织成立的“哈佛广场流浪者之家”(HarvardSquareHomelessShelter),自1983年至2011年,是全美国唯一由学生组织的流浪人员收容所。一些学院设有专门负责服务学习部门,医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提出具有特色的服务学习研究和实践举措。同时,校内一些学术团体和机构也为服务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和资金保障,如哈佛大学中国基金会一直定期资助旨在促进中美两国学生交流的服务学习短期旅行。

(三)行为养成类型行为养成类的课外活动是以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在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公民身份构成首先是作为“道德人”存在,进而才能成为政治人、社会人、经济人。针对大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美国高校通过学前训练、宿舍活动等形式予以体现。入学前,大学通过向新生发放暑期通讯(summernewsletter),介绍学校对学生在学术和道德领域的培养预期。如哈佛大学的暑期通讯主要包括文明礼仪、应对竞争、自力更生、开放思维等内容。学前训练(orientationprogram)是多数美国大学采用的入学教育方式,为期几天或一周,便于学生适应校园生活,使学生了解学校对学生行为的期望,介绍校规校纪,借此机会宣传学校的价值观、个人发展意识、尊重差异的理念等。也有学校将学生的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融入到他们的学前训练之中,如杜克大学的学前训练周,通过为当地公立学校贫困儿童提供课业补习和指导,对学生进行移情训练,进而形成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亲社会行为,这是人际交往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人的终身发展都有意义。

(四)文化交融类型文化交融类型的课外活动旨在实现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能够互相认同,达成融合。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高校学生是由不同民族构成的。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地移民的不断涌入,少数民族、有色人种学生的比例有增无减,反对种族歧视、追求民主平等的呼声愈来愈烈,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成为美国现代教育的一种基本取向[11]。美国高校通过多种课外活动形式教育学生反抗种族主义、性别偏见,针对全球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如迈阿密大学的暑期通讯中要求学生提前了解迈阿密大学的历史和传统,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鼓励学生发现并欣赏民族、种族和文化差异。此外,大学宿舍成为渗透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如哈佛大学的院舍制度,本科生被分配在12个院舍中,定期举办茶会、聚会、体育运动及各种社交活动,促进多种族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范德堡大学的梅菲尔德住—学宿舍(MayfieldLiving-studyingLodges),十余名学生同住,常以道德和公民问题为议题组织讨论,包括多元文化历史、流浪者、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等。也有一些学校通过主题宿舍形式,教育本宿舍学生以及其他学生[6]21,如斯坦福大学多元文化主题宿舍(MulticultureThemeHouse)。美国社会及校园的种族多元和宗教多元化常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源,学生处理文化矛盾和冲突则被看作是学习的过程,而非造成疏远和怨恨的根源。

二、课外活动的主要特征及启示

美国高校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实施道德教育,对培养和形成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行为能力等都有较好的帮助和作用。正是因为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形式灵活多样、组织机构专业、评价体系完善,才能使课外活动成为美国高校实现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总结美国高校课外活动,会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生活性美国高校课外活动具有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性特征。受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的影响,美国高校课外活动注重解决学校和学生的现实问题。同时,将道德和公民价值观与学术、职业或个人兴趣融合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设置了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通过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实践环节,达到情感陶冶、价值澄明、观念树立的作用,生活性是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特征之一。此外,课外活动的实施还与社区相联系,旨在将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借此,也使大学生得到锻炼。

(二)组织性美国高校课外活动是有一定组织的,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和构建组织人员队伍来实施管理的,组织性是美国高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特征。活动也多以团体的形式组织开展。组织人员的构成主要来自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除此之外,很多学校设有专业教师对课外活动进行管理和指导,并聘请专家学者对课外活动进行系统研究,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三)评价性美国高校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是有评价的,这些评价结果是评定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在具体操作中,美国高校课外活动的评价与考核包括对项目的评价以及学生学习的评价。一些学校运用多维度的评价方式,除了论文、试卷考核等传统方式,还包括建立学生工作档案和对学生表现的实地观察。对于道德和公民发展的正式和具有系统性的评价则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许多专家学者也致力于开发相关的测量工具以评价道德和公民发展,从而对学生道德培养起到监控作用。通过上述特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高校通过课外活动实施道德教育的组织方式和开展形式具有价值性。当前,我国学界也开始关注国外高校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努力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关注美国高校以课外活动为载体进行道德教育的诸多成功做法,积极探索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和发展,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从现实性看,目前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如下启示:

1.对我国高校以课外活动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生活性、隐形性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重视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是学者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得国内外环境极其复杂,大学生思想意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对此,一些学者开始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对象的变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试图通过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实现其实效性。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设计、选择、原则的探索,提出了隐性载体、活动载体、实践载体等,其中通过课外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者们开始关注的重要内容。而美国高校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及效果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实现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公共意识的培育。同时,在开展课外活动中应摒弃形式主义,发挥课外活动隐性化、生活化、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两课”主渠道的重要补充,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对我国高校以课外活动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性、系统性、专业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高校应建立专门指导课外活动的部门,对课外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总体规划和精心设计。目前我国高校组织课外活动通常由团委、校及院系学生工作部门、学生会等负责组织和筹划,课外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随机性,缺乏整体部署。同时,课外活动的组织应汇聚多方力量,除学生干部、辅导员、政工干部外,还应聘请专家学者对课外活动进行研究和指导,注重理论对实践的引领,注重专家对活动的指导,建立一支既包括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工作管理者,又具有专业性研究人才的专家型、学者型队伍。

3.对我国高校以课外活动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课外活动的规范性、制度性、评估性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高校课外活动应注重考核和评价体系的构建。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仅以简单的加分奖励作为考核的最终结果,人为化因素影响很大,难以保证考评的公正性。课外活动的考评应设立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测量工具,通过考核大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合作精神、公共意识、协调能力、道德感知等方面的水平,使课外活动的设计更有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可以促使课外活动更加规范和有序,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作者:李潇君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