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主体性道德教育论文
时间:2022-08-02 11:01:58
导语:儿童主体性道德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只注重社会的要求,过分强调德育为社会服务,而忽视个体的需要,将个体看成是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人们只是为了德育而德育,而基于儿童主体性的道德教育满足了儿童发展的需要。个体有各种发展的需要,人因教育而成为人,因德育而成为有道德的人,每个人都有道德的需要,个体的道德需要与现有道德之间的矛盾是道德发生、发展的动力。儿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个体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基本都是在儿童期形成的,儿童有获得发展、完善自己的道德需要。基于儿童主体性的道德教育根据儿童的道德需要,给予其充足的营养,重视和研究个体知、情、意、行有机统一培养儿童参与道德教育的主体精神,从儿童的需要和特点出发,不断调整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二)尊重儿童自由的天性
在现实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儿童被看做是成人的附属品,是等待成人去填充的容器,儿童要掌握什么样的道德规范、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怎样成为这样的人等完全由成人决定和设定,儿童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自由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特性,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是生而自由的,其自由的价值是其他价值实现的基础,他们应该不受干预的自由、健康地生活、学习。基于儿童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尊重儿童的天性,不以统一的道德模式去教育儿童,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圣人,不被动地接受抽象的、模糊的道德规范与准则,让儿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进行道德选择、判断,自由地体验道德、感受生活,自由地为自己和他人负责。
(三)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人们普遍认为道德是普遍适用、不可改变的,道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成熟、完善,成人的道德水平比儿童高,成人都是正确的,儿童要听从成人的话,要无条件地服从已存在的道德规范、标准,而不能对道德有新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儿童是成人之父,是历史的创造者,有巨大的创造潜力,他们不仅创造了自己,还创造了成人。基于儿童主体性的道德教育,让儿童与成人在平等的关系下共同作用于道德内容这一客体,对道德内容进行加工、构建,赋予道德新的内涵。在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成人只是给儿童提供道德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儿童质疑、判断,让儿童在道德体验和实践中获得超越成人和书本的道德认识,超越时代的认识实践的局限,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地去创造自己的道德世界,从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二、基于儿童主体性的道德教育的探究
(一)借童话故事,引领儿童道德对话
对话是人类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进步的有效途径,儿童在对话中是有能动性、主动性的主体,自己进行反思、建构。道德也应该采用对话的手段来教育儿童。但对话不仅仅是人与现实中的人通过言语、动作、眼神等进行交流、对话,形成思想上的碰撞和情感上的共鸣,对话还应包括人与文本、与故事中的人进行心灵的交流、碰撞,从而促进自我反思、进步。儿童都有一颗宝贵的童心,他们大多数都喜欢童话故事。童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载体。童话中的故事动听、吸引人,特别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儿童精神上最自然的食物。毫无疑问,童话是基于儿童主体性的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一方面,童话承载着儿童道德和价值观的传递。童话故事是关于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并且最终善战胜了恶,正义压倒了恶势力。童话以这种美好、理想的方式整体地构建着儿童的精神世界,揭示现实中存在的善与恶、美与丑,勾勒着儿童适应的社会的基本图景,引领儿童理解故事中所表达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在现实生活中要求自己、调节自己。
童话故事中的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小人鱼等优秀的形象、实例,不仅生动直观、引人入胜,而且能为儿童所理解接受。他们关心、帮助别人,富有同情心、责任感,容易让儿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出现良好的行为表现。另一方面,童话尊重儿童的主体性,让儿童有替代性经验。儿童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枯燥的道德规范对儿童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如果成人只是一味地灌输抽象的道德知识、规范给儿童,会引起儿童的反感。而与儿童心灵相契合的童话故事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有吸引人的情节,有生动的情境,使抽象的道德观念有了附着,成为浅显易懂的道理,这为儿童提供广泛的道德世界的替代性经验,让儿童通过想象、感悟,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故事情节之中,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感悟。成人要重视童话对儿童道德的影响,不要总是对儿童进行道德知识和规范的灌输,多让儿童阅读童话故事,用吸引人的力量来教育儿童,且成人最好以讲的形式让儿童听故事,因为讲故事的过程不仅是促进儿童更好地理解道德的过程,还是成人和儿童的对话交流的过程。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掌握的词汇量少,阅读能力有限,讲故事者的一个眼神、一种语气、一个动作让儿童更好地理解抽象、枯燥的道德规范与法则,促进了儿童与成人、儿童与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心灵的交流,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仁爱”“、尊重”、“诚信”等核心伦理知识。
(二)尊重儿童的天性,寓道德于游戏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儿童的天性与权利,能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能促进儿童的成长。游戏是基于儿童主体性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一方面,游戏能有效地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对儿童来说,游戏是一种乐趣,儿童在游戏时是快乐、幸福的。游戏吸引儿童的原因之一是,游戏给儿童丰富、快乐的情感体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靠灌输,而是靠儿童自身的体验、感悟,儿童在游戏中体验并享受着生活的愉悦。因此,游戏中快乐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此外,儿童的道德认知不是通过思辨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练习、实践形成的,并在实践中检验、内化其已获得的道德认知,使道德规范变成自觉的行为。而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活动,活动即实践,实践性是游戏的本质特征,游戏为儿童提供了道德品质内化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机会。
另一方面,游戏体现了儿童的主体性。游戏是儿童自发的活动,是儿童自主自愿参与的,非他人强制的。在游戏中儿童是自由的,儿童有权选择、决定与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玩多长时间等,儿童通过感觉、思维等去探索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其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和感受,儿童在游戏中体现并确认了自己,不断完善自我意识。此外,游戏的内容和规则其实是儿童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根据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探索、创建的,并且儿童在实际的体验中改进、完善游戏,让游戏更好的为其发展服务。
总之,游戏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道德教育要遵循儿童游戏的天性,将道德寓于游戏之中,让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知道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学会判断善恶、好坏等,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通过游戏体验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践行道德规范,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从而将道德内化成自身的素质。所以,成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游戏观,不要认为儿童游戏是在浪费时间、生命,是不想学习、不务正业。儿童游戏是在构建自己,在自主、能动、自由地构建着自己的德性。其次,成人不要阻止儿童游戏,让儿童充分的游戏,促进其充分的发展。最后,儿童在游戏中如果出现不道德的言行,成人要及时地加以制止并纠正,让其在正确、善的引导下构建、内化道德。
三、结语
儿童是独立的主体,道德的学习需要儿童主体性的参与,童话和游戏是基于儿童主体性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借助童话故事和游戏的形式对儿童(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儿童)进道德教育,可以有效地促使儿童将道德内化成自身素质的一部分,成为道德的主人,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
作者:任加艳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
- 上一篇: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 下一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