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讨7篇

时间:2022-06-17 03:48:01

导语: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讨7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讨7篇

第一篇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在校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中国人。

中国传统文化是包括哲学、教育、史学、经济、文学、艺术、宗教、科技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具有超越历史阶段的绵延特性。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和体现,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风貌和气质,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展现出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特质和人文价值。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这些优秀的道德理论和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坚持传统精神教育引导在校学生增强其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培养学生包容,宽容之美德;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而自强不息。

2.加强社会公德修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许多国家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及品德教育都非常重视。英国教育部颁发的道德教育大纲中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授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信用、尊重别人权利、爱惜他人财物的良好品质。在我国,党中央一直非常重视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道德教育,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制定《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多数青年学生在观念上都能够认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卫生,尊重他人,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等公德意识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具体践行上,学生的公德意识水平却表现偏低。在一些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如大庭广众之下,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虽然这些不文明行为仅是一部分人所为,但是却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造成了消极的影响。而社会公德则是一种公共服务行为规范,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这种不文明行为也影响了学生公德意识水平的提高。鉴于此,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首先要提高认识。如果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这些基础的文明行为都做不到,那将是教育的悲衰。因此,学校必须意识到,公德教育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而人才的素质又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是会做人。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其次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素养源于良好的习惯,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育人,而优良的育人环境和优良的校风校纪的形成,一方面要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必须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作保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养成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内容和形式相统一,才能形成自觉的文明风尚和文明习惯。在日常管理服务中,我们要强调环境对育人成才的影响,在大力加强养成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管理,这样好的文明行为将得到巩固。强调管理也是一种教育,并不是片面强调管理,而是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教育管理,尤其是注重加强“养成”教育。教育是为了提高自觉性,而管理则是使这种自觉性形成习惯,使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只有形成文明的习惯,社会公德才能形成。实践证明,公德教育应以社会常规教育为起点,进行养成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公共道德。这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做人最基本的条件,决定着大学生能否以一个文明人的姿态步入社会。

3.加强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帮助在校大学生充实现代科学知识。

一方面,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开展社团活动、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引导学生辨别真伪。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一些学生希望通过网络来听到更多方面的声音,并自信能够对信息真伪作出判断。不少学生把网络作为在校园中发表言论、交流感情的最主要场所,从网络开始流行的一些词汇现在已成了不少学生的口头禅。网络正在极大地改变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要加大经费投入,尽量改善教学、实验设备和更新补允图书资料,大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设施建设,使学生尽早使用先进设备进行学习,尽早接触先进科学技术,并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是加强高职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与社会融入的重要载体,因此,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的人文景点、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参加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特别是校、企联合的实践活动,其作用不可低估。学生深入企业,可以培养学生责任心、主人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忠诚之心、感恩之心、合作之心,体验知识转化为成果的成功之心,学会先做人,后做事。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习和借鉴试点高校的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式,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完善,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逐步引向深入。

4.加强心理素养培育,增强面对社会环境的应对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最终要面向社会,进入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心理素养的高低对能否成为合格的有用之才至关重要,因此要加以正确引导。一是要着重加强对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的教育和指导。社会对大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工作中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多途径地指导和训练学生学会独立探索、规划自己的职业,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和课余生活;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抵制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中的负面诱惑、消极影响,做自我的主人,指导他们在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刻意培养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二是要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诊断。现在的90后,个性成长差异太大,城乡之别、文化背景差异、价值观、不良的竞争心理、不同的生活态度、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上下铺的相处之道等等常常困扰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高等教育大众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在知识、能力与心理素质方面对他们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成长、发展的环境更具有竞争性、挑战性。所以学生经受着成长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和环境的压力。这三重压力构成了对个人心理健康最严峻的考验。此时,他们尤其需要心理疏导和帮助,但多数人主动求助的意识较弱。因此,我们应加大宣传的,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个人求助的积极性,学校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建立起健康的沟通平台,把学生从孤独、自我状态中解放出来,杜绝复旦大学的悲剧在我院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人才质量,已成为高职学校面临的迫切任务。为此,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成为经世之才,实现学院的培养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彭利辉工作单位:保险职业学院

第二篇

一、变之实然: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态的现状

多元文化时代的悄然来临,不仅带来了应接不暇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也带来了价值相对主义的评判标准,令原本有些脆弱的民族大学生道德价值生态充满变数。显而易见,“变”已经成为每一位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态中的标识特征,这也正是他们遭遇前所未有之困境的现实写照。

(一)心理体验之变

毋庸置疑,多元文化已经给每位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念系统造成了剧烈冲击,民族大学生自然也不例外,甚至所受影响更大。价值相对主义的评判标准使他们对以往秉持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怀疑、困惑与悖离,并最终使他们的心理体验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给道德教育带来新的认知阻力。民族大学生活跃在自身的民族文化价值体系与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之间,对两种文化共同秉持的价值观念,比如真、善、美、公平、良知、幸福等的理解、认同与悦纳,是在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寻求两种文化间的平衡点实属不易。然而,多元文化价值观和价值相对主义的出现,打破了难得的平衡,致使民族大学生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认知产生阻抗情绪,对道德教育过程中传递的道德价值取向表示怀疑与排斥,对传统道德行为规范逐渐不认同,继而在情绪中出现焦躁、低落、不安与冲动化倾向,增加了人格中的不稳定因素。因为对道德价值认知的混沌不清,缺乏明晰的价值观念的支持,所以其行为内在道德约束便出现连续缺失,行为失范并不鲜见。继而还容易引发道德意志的弱化,使其无力支持道德行为,导致追求高尚道德价值的需要与动机乏力等一系列问题。由此看来,构成民族大学生心理体验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需要、动机等元素,在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发生了显著变化,给后续的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变数。

(二)道德教育环境之变

民族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环境是指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的物理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以及语言环境的总和,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然而,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出现打破了道德教育环境的原有生态关系,使其成为冲突、矛盾、脆弱和不稳定的结合体,使民族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缺乏一个稳定支持的外部环境,间接地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多元文化”的概念在20世纪50-60年代受到社会关注,它经常和多民族、多种族、反种族、反民族歧视等思潮密切相关,并认为:“一个国家由不同信念、行为方式、肤色、语言多样化的民族所组成的文化,其彼此间的关系应是相互支持且均等存在的”,[2]以致于“由具有单一文化的单一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的浪漫神化已经一去不复返地消失了。”[3]事实上,多元文化思潮萌生初期,确实打破了“文化一元论”或“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文化霸权态势,让多元民族文化得以彰显。然而,过度强调文化多元概念导致矫枉过正,不断强调民族文化自身的“主体性”也蜕变成了另一种文化极端。我国是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国家,多元的民族文化滋养了民族大学生多彩的精神世界,但同时更应看到多元文化背后的统一性与延续性问题,看到形式无法掩盖的价值本质。否则,放任多元文化蕴含的多元价值观和价值相对主义肆意发展,只能使道德教育环境更加脆弱,最终必然会破坏终极价值的权威性。而且一旦如此,那么面对林林总总的价值观,民族大学生极其容易茫然而无所适从,致使之前的道德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成为昙花一现并无疾而终。

(三)道德教育实效性之变

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并没有因为道德教育资源、路径、方法的丰富而变强,相反,增添了更多的不稳定性,充斥着变数。由于民族大学生心理体验、教育环境随着多元文化的浸润而发生相应改变,掣肘教育实效性的阻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毋庸置疑,多元文化是多元价值观的现实载体,也是文化帝国主义最隐蔽的表现形式,其道德虚无主义、物质主义、利己主义可能直接导致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精神没落和人格畸形,令他们深陷混沌并且不知何以自拔,所以,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著作《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就一语中的指出,在所谓的现代社会中,人被分解为各种零碎的“角色”而不是真正自由的个人,陷入难以摆脱的“文化矛盾”之中,成为文化之殇。当多元文化价值观全景式地展现在他们面前时,着实让当代民族大学生迷惑,他们“……已经看不到那种与社会对立的激烈情绪,而是以相同的兴趣爱好集合到一起,或是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游戏发泄,或是在自己的虚拟社区里持续狂欢。”[4]然而,作为道德价值观传承主力军的大学生,使他们无力洞悉多元文化价值观的隐性危险的正是文化帝国主义温柔绚丽的玄机,消解国民意识、主权意识和同化文化价值观才是其背后最隐秘的目的。正如伦理学家贝尔洛克指出,文化帝国主义的特质就是:“运用政治与经济权利,宣扬并普及外来文化的种种价值与习惯,牺牲的却是本土文化”。[5]如果说多元文化价值观让当代民族大学生产生困惑,那么,文化相对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则是让困惑加剧的无形推手。诞生于20世纪初的文化相对主义,虽然打破了强势文化中心论,倡导文化平等主义,力求文化宽容,但其秉持的相对主义评判标准却直接造成了价值逻辑混乱。“相对主义评判标准”实际上演化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无标准”,其摇身一变,从一种文化极端演化成另外一种文化极端。缺乏清晰文化价值与道德底线的相对主义态度,就像一个“好好先生”,让民族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时一叶障目,模糊了文化对象的既有目的,仅仅看到文化对象的表象元素,无法洞察多元文化的优劣,也无法对自身民族文化进行深刻剖析与反省,更不知西方文明中心论与东方文化优越论都是如出一辙的文化极端主义,都是对文化的深层戕害。大学生缺乏文化责任与道德价值标准的选择理念,其逻辑衍生必然是失准的行为模式。不少民族大学生迷恋绝对的自由精神,追求个人至上的有之;唯西方文化精神马首是瞻,不屑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之;摒弃应有的是非判断,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寻求超然个性张扬的有之;自私自利、缺乏公德、游戏人生的也有之。诸多行为背后,均有多元文化价值观与文化相对主义长期耳濡目染之嫌,尚需着力澄清。美国哲学家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的著名叩问———“谁的合理性”,把文化选择的价值难题推向极致。叩问至今还萦绕于耳,它不仅成了麦金太尔自己的伦理价值难题,也成了破解当代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困境的最大伦理难题。显然,面对多元文化与价值相对主义的困扰,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已经疲于应对。加之多年以来,我国在道德教育对象上缺乏差异性,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使用同样的道德教育内容,缺乏少数民族文化气息,教育形式单一乏味,认同度不高,使民族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实效性不甚理想,这已经成为我国道德教育生态中必须正视之“变”。

二、不变之应然: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实回应

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诸多之“变”已经成为存在的实然,当前,关键是如何通过分析、梳理和考证,发现存在不变之应然的可能性,以不变之应然关照变之实然,寻求突破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持续困境的理论预设与现实路径。

(一)民族大学生至善至美的道德追求不变

至善至美的道德求索是社会个体的道德本能,其与生俱来,也与人之为仁的生命终极价值关怀紧密相连。所以孔子也说,“人者为仁”,这是对人性的最高肯定。民族大学生作为社会个体,同样对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在实践过程中感悟自我价值,体验服务他人与社会的快乐,从而提升道德水准。正如黑格尔所言:“这就产生了新的意识形态、道德精神。”[6]诚然,当代的多元文化和价值相对主义直接冲击着我国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不仅昭示出多元文化价值观的诱惑、价值相对主义的鬼魅,而且更有民族大学生自我价值观选择与重塑的持续困境。面对困境,民族大学生没有逃避与沉沦,而是在终极价值上坚持道德理性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因为它超越了自身民族文化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无论是伊斯兰教、佛教还是道教、基督教,都认可并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而这正是引导民族大学生的价值方向。在方法上,他们勇敢地选择了文化理解与文化实践的途径,力求破解价值重塑的困境。所以,当代民族大学生更多地出现在为救助重病汉族同胞而慷慨解囊的光荣榜上;出现在解救汉族路人,与凶恶歹徒英勇搏斗而负伤的现场。一幕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7]的感人场面,出现在西部支教、“三支一扶”的洪流中;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出现在汶川、玉树的救灾现场;更出现在传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孔子学院。这些鲜活的事实证明,即使在多元文化时代的当下,我国的民族大学生也从未放弃对人性至善至美的道德追求,这是他们“仁性”的本真体现。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道德价值不变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一支奇葩,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它与其他各民族文化之间互相借鉴,与以儒家文化为基石的主流文化相互滋润,互融共生,成为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变的有力资源支持。在多元文化时代,少数民族文化的道德价值不但没有褪色,反而因为与主流文化的高度互融而得到了补充与加强。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信仰不同,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但无论何种信仰、何种文化,都对人性至善至美的价值属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以此感召本民族成员积极追寻。比如,在我国民族三大史诗《江格尔》《玛纳斯》《格萨尔王》中,就对英雄人物勇敢、忠贞、诚实、公正、平和的美德高度赞扬,并深得民族成员的认同,甚至以是江格尔、玛纳斯或者格萨尔王的后人深感荣耀;蒙古族草原小英雄龙梅和玉荣的故事,是蒙古族文化对集体主义的高度认可与弘扬,引发民众的强烈共鸣;抗战时期,回族英雄马本斋秉持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抗击日寇的感人故事,如今依旧催人奋进。再比如,仫佬族吟唱的《十劝人》歌、壮族口耳相传的《传扬歌》、侗族的《九十九条公款约》、苗族的《埋岩古规》、布依族的《乡规碑》《护村碑》等等,都明确要求民族成员严守尊老爱幼,吃苦耐劳,与人为善,互爱互助、诚实守信的道德价值标准,以此维护成员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其中蕴藏着深远的道德智慧。尽管少数民族文化的道德内容表现方式多样,有些以神话故事、舞蹈音乐表现,有些以宗教仪式、民风民俗表达,但无论载体形式如何,其中所隐含的价值精神是不变的。它与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主流文化所追寻的“真、善、美、礼、义、信”息息相通,如出一辙,都是对人性最高价值的肯定。这是在多元文化时代对民族大学生进行道德感召与教育的不竭的伦理资源。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教育方向不变

多元价值观强调淡化一元主体意识,消解国家主权和民族意识,宣扬多元主体的理论观点,使民族大学生在道德价值选择与建构过程中容易陷入困境,亟需强有力的价值观念的介入,以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叩问历史与反观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是恒久不变的道德教育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而各民族大学生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承载者、创新者和传播者,为此,针对各民族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由此可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教育的方向弥足轻重,它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党在新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轫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根植于民族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实践的文化成果。它由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实质是价值一元的统摄,对各民族大学生都有传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成为他们难以割舍的共同文化情结。面对纷繁多变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复制性和不可质疑性,是唯一能够统领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武器。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民族文化、宗教背景不同,但无论各自文化特质如何,都已经和其他民族文化、主流文化融为一体,形成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坚实的文化基石,利用其“统一性”的强大文化功能,熏陶出各民族文化精英“舍生取义”、“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气节,以及由此形成的高度统一的行为模式。从北大学生发起的“五•四运动”到“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再到当代各民族大学生志愿者热情服务的北京奥运会;从海外孔子学院受到追捧到汶川、玉树地震灾区的各民族的互助,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可见一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鼎故革新、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时代的内涵,并关照各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以期对各民族成员都具有普遍的示范和导向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中华民族全体成员高度认同,理应成为引导民族大学生参与蔚为大观的道德实践运动、进行道德教育的力求方向。

作者:朱海龙工作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第三篇

一、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意义

(一)能有效应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各种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人们的社会背景不同,经济利益不同,文化意识有别,导致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日益明显。在多元的道德价值世界中,各种道德观念相互激烈碰撞,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加上信息化社会使大众传媒迅猛发展,对价值多元的共存乃至价值多元化社会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扩大、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控制方式渐趋开放和宽容,带来了道德控制机制的弱化。现实社会存在多种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权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舆论监督和道德良心的混乱,使社会道德控制系统难以正常发挥其功能,带来了道德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道德标准由严厉转向宽容,道德评价由绝对走向相对,道德取向由一元走向多元等,给大学生创造了空前的道德生活空间,提供了众多的可供选择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也给予了充分的选择自由。为此,构建一个综合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突出社会主义价值标准,明确社会主义倡导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追求,引导大学生在不同的道德关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价值选择[2]。

(二)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

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是指大学生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与道德实践中所形成的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综合,它是大学生优良的内在道德品质和善良的外在道德行为的统一体,也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然而目前,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中,存在着政府道德制度设计的瑕疵、家庭道德教育功能的弱化、学校教育对道德人格的重视不够、大学生自身价值取向的变化、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等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因此,只有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把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放在社会支持系统内,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变化,并客观全面地分析其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三)促进建设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目标,其中包含着道德建设的目标。道德是国家发展的强大支撑,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道德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维系一个国家健康稳定运行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同样也需要道德的建设与发展。唯物史观告诉我们:道德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归根到底要受社会关系决定。大学生道德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是一个由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网络等组成的社会关系的综合体,而这个综合体的道德状况,影响和决定着大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如果这个支持系统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或者支持不给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难免会受影响。因此,为了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必须在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中,把大学生道德教育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使之成为我国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特征

(一)导向性

建立任何系统都有一定的宗旨和目标,而这一宗旨和目标都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性,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也不例外。其导向性特征是由道德本身的固有属性决定的,因为道德本身具有导向性。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系统的各种构成要素、系统信息的流动和系统的控制机制,按照道德导向功能形成一种合力,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也就是说,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所有目标指向都具有导向性。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中,都以如何保证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按照一定的价值指向行事为核心,在支持系统中,道德教育的信息交流、控制机制等都是通过引导、评价等方式,启迪大学生的道德觉悟,使大学生认清自己同现实世界的价值关系的方向,改变有悖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的行为方式。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导向性特征,体现在大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上,有明确的善恶、荣辱的价值追求,引导大学生扬善抑恶、趋荣避辱。

(二)针对性

建立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都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在大学生身上存在的与我们所主张的道德原则相背离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各种不道德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开始抬头和泛滥,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处事善恶好坏不分,荣辱是非不明,对真、善、美的肯定赞美不足,对假、恶、丑的抨击不够。甚至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人们做了正义性的牺牲奉献,却得不到社会赞美,而做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又得不到社会谴责的现象。有些大学生对此表现得冷漠或者持所谓宽容态度,其实是失去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原则判断的表现,是今天大学生道德领域面临的严重困境,是道德教育乏力的表现。为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支持系统就是针对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系统工程。

(三)渗透性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还具有渗透性特征。它是指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道德教育场,这种教育场依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以大学生为本位,通过借助一定的载体,营造一定的氛围,采纳多种方法和手段去熏陶、感染大学生,使之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并内化社会所要弘扬的主流价值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并付诸日常言行之中[3]。

(四)系统性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个支持系统,从宏观上看,有政府的道德制度设计系统、社会的道德环境支持系统;从微观上看有个体的道德信仰支持系统、家庭的道德情感支持系统、学校的道德教育支持系统,以及连接各种支持系统媒介的道德监管支持系统。大学生道德教育,是政府、家庭、社会、学校、个体、监管等各系统共同作用的产物。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把影响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政府、家庭、社会、学校、个体、技术等系统支持源,既作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相对独立的影响源,又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使其相互整合,成为共同促进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到系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去。

三、构建多层面、多手段的社会支持系统,推动大学生道德教育

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包括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体、信息等各种系统在内的支持系统,这些支持系统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们共同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

(一)构建政府道德制度支持系统

所谓构建政府道德制度支持系统,就是政府利用掌握行政资源的优势,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进行有效的道德制度设计。政府虽然不直接具体组织实施大学生道德教育活动,但是应在宏观上,通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制度设计来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的道德制度设计对大学生道德品行的形成具有强大的塑造功能,政府主导的道德制度设计所建立的道德规范、惯例和程序会使大学生形成行为习惯乃至内化为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向,从而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方式具有根本性指导意义。政府通过制度设计,对严重违背道德的行为给以相应的惩处,以此来维护道德的底线;它通过政府行为,对出现的各种道德典型进行表彰,从而达到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主旋律,以引领大学生的道德选择[4]。

(二)构建社会道德环境支持系统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人又改造了环境。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也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环境中,有着不同类型的道德氛围,而这些造就了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差异。故构建社会道德环境支持系统,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道德环境支持系统,是指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活动及教育对象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的一切社会要素的总和[5]。构建社会道德环境支持系统就要优化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首先,只有全社会道德意识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才可能实现优化。其次,积极引导大学生把握时代性,探求社会环境的发展规律和特点,避免社会环境中负面因素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把握社会环境变化发展的规律,使自身道德修养不断适应环境和形势变化发展的要求,从而不断地提升。

(三)构建学校道德教育支持系统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承载着育人的功能和任务,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中起着主渠道作用。为此,要使学校的道德教育在支持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改变目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由于重智轻德的教育体制导致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在事实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边缘化现象比较严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存在着“泛政治化”现象,把道德规范体现的价值追求完全等同于政治目标、政治理想,把本来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等同于相对抽象的政治说教;教育手段的单一化,学校的道德教育方式存在重说教,轻实践,远离大学生生活实践的现象[6]。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学校教育支持系统,就是充分发挥学校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从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大学生道德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等方面形成一个系统,使学校的主渠道作用真正落到实处。

(四)构建家庭道德情感支持系统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重要单元,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中,由于家庭的特殊性,家庭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建立在一定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的教育,这种特殊的血缘情感在道德教育中,起着一种其他支持系统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此,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必然包括家庭教育的情感支持系统,这种以血缘情感为纽带的系统,在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系统里,大学生大多数虽然已经成人或接近成人了,可能不少大学生为了求学已经远离了自己的父母,但是他们的心灵永远是相通的。大学生都是在特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家庭的这种血缘情感对他们的影响仍然十分巨大。“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学堂。”[7]这种情感的道德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是最直接、最真诚、最能实现心灵沟通的教育,因此,如果家庭教育好的话,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而且,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是比较了解的,在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上更有针对性。虽然家庭道德教育缺少明晰、稳定的目的性,但是其生活性特性,使家庭教育有了更多微观的、细节性的情感性道德教育的目的。

(五)构建网络时代的道德监管支持系统

构建网络时代的道德监管支持系统,就是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通过网络立法、技术监控等手段净化网络环境,达到减少或杜绝网络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目的。现代社会是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化社会,网络化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开阔视野、扩大交流、更新知识的重要渠道,但同时,网络时代也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带来了挑战。网络道德的失范,危及现实社会的大学生道德,网络社会弱化了对大学生进行正面道德教育的社会控制机制,网络使大学生在道德意识方面的道德自觉性降低等[8]。为此要搞好大学生道德教育,就必须建立网络时代的道德监管支持系统。首先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利用网络立法的方式,对利用网络传播危害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相关行为通过法律的方式予以惩戒,给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9]。其次,从技术层面监管,主动掌握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与媒介,提高信息过滤技术,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

(六)构建个体道德信仰支持系统

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任何支持系统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大学生对道德的信仰。没有对崇高道德的信仰与敬畏,一切道德教育支持系统都形同虚设。因此,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离不开大学生个体的道德信仰支持系统,它是构建其他支持系统的基础。大学生要认同道德,才能将道德规范内化到自我的信念之中,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而实现大学生对道德的认同前提就是道德信仰的确立,道德信仰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基础。大学生道德信仰一旦形成,在其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选择以及社会道德生活方面,就会发挥强大的指导作用,具有多方面的功能。道德信仰敦促大学生追求他所确信的道德理想目标,促使大学生道德境界、人生价值观的提高[10]。而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个体信仰支持系统,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其他支持系统的作用,才能形成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坚定信念的信仰支持系统。

作者:王良青工作单位:天津职业大学社科部

第四篇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起源

20世纪是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世纪。但工业化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多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又使得20世纪成为世界环境大破坏的世纪。20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发生“八大公害事件”,震惊世界,从而使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基于此,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千百年来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特定关系,一些思想家逐步对人在自然界中应有的地位和角色进行深刻反思,在可持续发展思想萌芽的同时,生态道德教育逐渐向世人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1)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兴起。1949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成立了专门的教育委员会,这意味着人类已经开始注意到教育对环境保护所具有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西方环境伦理学兴起。由于西方把生态等同于环境,并没有专门论述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因此在西方所谓的生态道德教育源于这一时期兴起的环境伦理学(或称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道德研究,它作为环境道德的理论和实践,是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环境伦理学研究有了迅速发展,许多西方环境伦理学家或环境工作者提出用道德手段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坚持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等观点,从而真正地将道德关怀的对象从人扩展到自然物,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

(2)有关生态伦理学方面的国际学术期刊的创立以及生态伦理学著作的发表。国际性学术期刊《生态伦理学》、《环境哲学》、《深生态学家》、《伦理学与动物》、《连接》等杂志,发表了大量生态伦理学文章,他们的研究重视自然规律对人类行为的内在制约关系,探讨怎样更好的在传统道德伦理的基础上加入环境道德理论,实现传统伦理向环境伦理的扩展,指出应把自然纳入道德的规范,人类对自然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等观点。具有代表性的生态伦理学著作,如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堪称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标尺和范例;[2]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成为生态世界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3]

(3)国际会议对环境道德教育问题的重视。1972年6月5日—16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首次提出“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1975年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了国际环境教研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也正式提出了环境道德教育问题。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制定重要报告《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报告指出,“关心地球是每个人的事情”,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我们的生活方式必须满足“两项要求”,其中一项要求就是“努力使一种道德标准——一种进行持续生活的道德标准得到广泛地传播和深刻地支持,并将其原则转化为行动”。1992年6月3日—14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采纳了著名的“里约宣言”,提出“面向可持续发展而重建教育”,“教育赋予公民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环境及道德方面的意识、价值观与态度”,从而将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出来。

2、国外关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

(1)欧洲各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发达国家都在大学设置了生态伦理学课程和相应的学位,并展开广泛深入的生态道德教育热潮。如日本于上世纪70年代逐渐在国内高校开展环境专业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环境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对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使他们提高生态道德素质。

(2)提出环境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指出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1989年英国《国家课程》强调,生态道德教育主要在于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所发生的各种自然过程,包括生态准则及也已存在的相互关系,认识到自己在关爱环境方面所负有的责任”。[4]英国伦敦大学英王学院院长卢卡斯教授在他的博士论文《环境与环境教育》中提出了著名的环境教育模式,即“卢卡斯模式”。他把环境教育归纳为“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以及“为了环境的教育”。该模式超越了知识本位的教育过程,强调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在现实环境中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或端正环境价值观,来实现保护或改善环境的教育。[5]

(3)国外学者注重理论的实际运用效果,强调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第比利斯宣言》强调“环境教育应密切教育过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围绕特定社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开展活动”。有些国家还颁布了环境教育法,使生态道德教育成为法定的教育。如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专门制定相关法律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生态实践。

3、国外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特点

国外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开启了该研究领域的先河,具有开创性和可借鉴性,他们的研究成果成为后来研究者的基石。可以看到的是,国外学者把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实践方面,重视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所以涉及的内容描述性和实证性居多。但是,他们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而是将其放在了生态伦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因此,国外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要么与生态伦理融合在一起,要么与环境教育联系在一起,不能清晰地展现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道德教育的学科特性。

二、国内研究现状

1、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

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从介绍西方环境伦理理论起步。1994年,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成立。与西方一样,中国环境伦理学的不同理论派别在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以及自然内在价值、自然权利等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但这些不同的理论派别都一致认为:人类道德的扩展是必要的,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这是人类道德的完善;环境伦理的道德目标是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这是符合人类包括子孙后代的利益的。2001年9月,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规定: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将保护环境作为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2002年3月,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理论奠基人陈寿朋教授在人代会上正式提出“生态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并提议参照国外的办法,在小学教育中加入环保与生态道德教育内容。2002年10月,由陈寿朋教授倡议并任主编的中国首部《生态道德教育读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央10号文件)中,首次正式将“生态道德”一词写入中央文件。2006年5月,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成立,促进会以“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促进生态法制建设,倡导生态社会责任,造就生态精神家园,引领绿色生态中华,建设中国生态文明”为宗旨,为建设生态中国、绿色中国、和谐中国而做出积极贡献。

2、国内关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

我国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在90年代中后期才逐步开始的,在我国的发展仅十来年的历史,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是经过我国学者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解析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是由中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鲁洁(1994)最早提出了德育的自然性功能,提出“自然道德”、“生态良心”的概念,认为人们总是把德育的功能局限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方面,而解决当代面临的生存危机需要人类的“善”的概念的扩展,提出“一种伦理理论如果不包括人与自然的规范就不算是完善的伦理”,因此要重视德育的自然性功能的发挥,以培养和塑造具有“完善伦理”的下一代。[6]罗聘(2006)认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易迅、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大学生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7]

(2)阐述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生态道德教育是将生态道德转化为人的自觉活动的主要方式。陈寿朋教授认为,我国生态危机的症结就是国民生态道德的缺失,实施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进行全民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道德建设的灵魂、核心,也是根本。他在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报告中指出,生态道德教育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人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8]朱家安(2006)认为生态道德教育能够引导个体形成新的生态世界观;[9]朱国芬、李俊奎(2009)认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自然价值、社会价值、个体价值、审美价值及实践价值。[10]

(3)明确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我国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重视和加强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生态道德体验教育及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等。李平(2010)认为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与高校德育的教育方式完全吻合,可以通过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引导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及法制教育为主题,把生态道德思想传递给学生。[11]叶穗冰(2010)认为生态道德教育需要从价值观和原则出发,主要包括生态知识教育、生态规范教育、生态意识教育及生态习惯养成教育,且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应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不同的课程中重点讲授不同的内容。[12]

(4)指出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实中,我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王世民、丰平(2003)认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缺乏指导思想的全局性、教学思路的前瞻性,大学生在生态问题上缺乏价值观的一致性;[13]高健(2009)认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缺失、高校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水平和效果有待提升。[14]

(5)提出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有效的实践途径。随着生态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实践途径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季海菊(2011)认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实现的基础是理论教育,实现的机制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联动形成的强大的合力机制,实现的平台是生态体验,实现的保障是国家层面和高校层面的一系列相关制度。[15]付玉凤(2009)认为应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生态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生态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生态道德教育在大学生社团活动中延伸以及在校园网络建设中扩展生态道德教育空间。[16]党曲楠(2011)认为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同时根据我国大学生的特色,对他们进行关于生态道德的理论教育,营造环境熏陶的作用并重视实践养成。[17]

3、国内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特点

我国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着重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引进国外学者先进的研究成果,对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理论展开研究,同时结合我国自身需要,翻译并且出版了一大批国外的相关著作,如杨通进译《大自然的权利》,刘耳、叶平译《哲学走向荒野》;二是根据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具体实际,在理论层面上对如何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进行探讨。如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季海菊《高校生态德育论》;三是对社会生活中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关的具体行为做出价值判断。如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我国也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研究资料上,关于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多见于学术论文,相关的学术专著寥寥无几,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而即使有的,其内容和体系还比较分散,其中的有些观点和理论还没有达成共识,致使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无法形成一个系统的、清晰的体系;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仍然局限在从理论到理论的层次,缺乏实证调查,大多数研究只是从经验的角度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进行简单分析,没有十分充实的内容,致使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效结合。值得说明的是,国外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实践方面,更看重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这恰是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所缺乏的。

作者:张思竹工作单位: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五篇

一、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全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令人十分堪忧。我们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生态道德的理解和认识不深刻,主要表现在缺乏生态道德责任感,生态道德认识模糊;生态道德意识不强,生态知识欠缺;缺乏生态道德情感,对自然权利认识不足;缺乏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自律意识淡薄。

1.生态道德教育地位在高校没有得到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相对淡薄

大学生环境知识总体水平不高,而且具有局限性和不均衡性;环保参与意识不强,行动滞后;大学生过分依赖政府,对政府工作又缺乏了解。很多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环保观念,也能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但在行为上却不能从自己做起,也不愿从小事做起,更多同学对环境保护问题上所应承担的责任认识还不清楚,在知与行上差距很大。现今大学生生活方式上、行为习惯中、思维方式方法和价值观念取向等方面中与生态道德的要求不相协调,对于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生态道德行为的缺失逐渐成为影响校园和周边社会环境的一大问题。如用电严重浪费、校园内长流水、一次性用品的过度消耗,没有形成一种自我约束意识,对废旧物品也没有进行分类的习惯。在高校的校园总体建设中,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中也缺乏生态理念,这些都对学生的生态观念和认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尚不完整,生态道德教育资源缺乏

目前,各高校只推崇专业教育,忽视生态道德教育,用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解决生态问题,缺少了对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引导,也没有将生态教育列入高校教育的必修课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资源严重匮乏,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制约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师资严重缺乏。而且在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停留在生态道德教育知识的宣讲上,缺少了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也被忽视。因而很大程度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使得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成为空谈,致使教学效果难尽如人意,。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教育的规范教材严重缺乏,现有的教材,偏重于知识性和理论性,而在趣味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方面显然不足。

二、高校进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利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

1.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

社会主义生态道德观强调自然适应并满足人以及人适应自然的统一,强调人类的价值与利益和自然的价值与利益相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精神,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由于我国目前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缺少了对生态伦理学知识和生态科学知识的系统普及,才使大学生的生态情感的培养趋于表面化和形式化。没有对生态科学文明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真正了解,学生很难对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和环保的紧迫性产生足够的认识。这样就没有忧患意识,就很难对生态道德教育产生实效性。而生态科学知识、生态伦理学知识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强化对大学生生态科学、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使之树立生态世界观,并学会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具体化表现,也是解决大学生缺乏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科学知识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一切自然存在物都是按照生态学规律生存和发展的,进而了解到人人都有对其他生命存在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也就具备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依据。

2.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和荣辱观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生态情感过程中,生态意识得以强化有赖于生态道德教育中树立正确的生态世界观。生态道德情感是人们按照生态道德观点来处理生态道德关系以及评价生态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生态情感产生于两个方面:第一,生态情感是人类自然进化的必然产物,而地球又是万物之母,从而人们就会对大自然和地球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亲情。第二,人们面对大自然的美好景观而产生的生态情感,人在审美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对自然的敬爱之情进而产生一种敬畏和想要呵护自然的情感。因此,应当从生存与审美的角度去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情感,进而唤起他们热爱生态环境的良知,以/仁民爱物0的情怀去处理人与自然的美好关系。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得到极大地丰富。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其树立/八荣八耻0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开辟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在大学生中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使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创业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升华。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科技意识和资源意识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使大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我国政府提出的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的真正涵义,进而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的关系,才能进一步振奋中华民族精神面貌,使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也是新时期长远的、系统的教育工程体系。高校既是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基地,也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只有不断对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才能使教育活动的领域和渠道得以拓宽,进而使教育成果得以巩固,切实提升育人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师生广泛参与到生态道德教育中来,才能使生态道德教育充满生机,永葆活力,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三、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

在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要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达成共识。首先是更新教育理念,要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应在生态环境意识、生态环境道德、环境法治观、环境审美在内的生态教育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并使他们具备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技能,才能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中,要想使大学生们成为热爱自然、敬爱生命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就要使之树立正确的资源与生态环境意识。

1.在高校道德教育课程的建设中,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范畴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应将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其中,让生态道德教育在学校的主流课堂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既是全民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与长久发展。因此,现今非常迫切的是将生态道德教育列为高校公共必修课程。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导向、规范、约束、凝聚和激励等功能,因此通过它,可以潜移默化和更好地激发大学生们的环境忧患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建立健全其生态道德。最终目标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强烈生态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让学生认识到人人都有享受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的权利,改变过去忽视生态道德教育的状况,并使学生主动承担保护子孙后代延续和生存发展的责任。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更有效生态道德教育,应将生态道德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来专门研究。为保证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形成生态道德教育机制,并制订必要可行的保障制度。

2.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着力提高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生态意识,形成/生态道德教育合力0依照课程内容和专业的不同,专业课程可以和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相结合,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科学合理增加有关环保知识方面的相关内容。生态道德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和教师,生态道德教育的质量受他们直接影响。由于我国目前高校生态教育的师资力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生态道德教育的整体需要,各高校的教师大多缺少生态知识及教育方面的经验,有必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和进修的机会,高校应开辟生态道德教育师资培训渠道,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学术方面的研讨会、各个层次研讨班、出国进修学习等。另外,发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一步是努力完善好生态道德教育教材需要。

3.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道德教育必须讲究方法,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一方面,为了唤醒大学生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引导学生强化/地球村0意识。可以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意识、人文关怀素养教育、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哲理教育和生态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只有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生态环境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来拓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视野,并将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能够参与的各类活动中来。为使大学生生态教育能够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活动之中,只有坚持不懈,齐抓共管,增强实效,形成合力,来端正大学生价值取向,逐步渗透在每个家庭、社会、学校等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中来,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并能自觉地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应积极地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绿色教育的学习生活氛围,并注重校园的绿色文化和绿色环境建设。为让大学生树立/适度消费光荣,浪费资源可耻0的观念,应在校园内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生态消费、理性消费意识。为把生态道德教育逐渐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高校在管理上还要引导大学生处处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为让大学生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合谐统一,高校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多参加野外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地球日、世界环境月、爱鸟周等校内外开展的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各项活动中来。总之,在当今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情况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不但要从理论上树立起新的理念和观点,还要借助于学校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以及整个社会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来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以期获得问题的根本解决,并从实践中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作者:臧新辉工作单位: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六篇

一、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它已经从方方面面改变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成为传统道德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作为为信息传播媒介,网络可以帮助大学生以更加主动的心态接受道德教育,积极通过网络渠道实现道德教育的有效灌输,从而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综合而言,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拓展了道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过去,大学生道德教育往往受到课堂的限制,课堂之外的教育内容常常令教师束手无策、无法实施。网络的出现,不仅从空间上弥补了学校与社会的断裂,而且给予了学生全天候、随时随地的学习自由,使大学生可以不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接受教育。通过网络,政府、社会、家庭等各个层面都可以发挥出各自的教育优势,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形成教育合力,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一个全方位开放的良好育人环境。

(二)改进了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一直以来,大学生道德教育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传统教育方法,例如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等,这些以经典著作为指导的方法固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网络的到来,已经不足以满足当代高等教育的客观需求,网络技术的出现大大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形式和手段,网络传播的特性大大丰富了道德教育的方法,增强了教育的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了传播和利用的效率。[2]

(三)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常常是从报纸、书本、实例中寻找素材,信息传播的内容十分滞后,而网络在丰富其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优势则非常明显。它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面展现几乎所有的内容,信息的数量非常大;宽带技术的普及使得网络访问速度大大加快,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有关内容进行查询;网络便捷的信息、更新技术,使得教育对象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育内容的趣味性,使得教育的过程更加生动有趣。[3]

(四)促进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和影响网络的应用有助于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完善其知识结构,可以引领社会风气、思潮与舆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独立自由地参与讨论,访问相关站点,主动了解有用的信息资源,使大学生可以经过自身的实际情况、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促进独立意识的发展。同时,网络在志愿者服务、创业创新等方面应用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可以培养大胆尝试、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挑战

(一)网络的应用对道德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

传统模式下,教育者多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向受教育者进行思想灌输。随着当代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被动的接受教育者的灌输和安排,而是会将各种信息观点用自己的是非观、判断力加以分析,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再转化为行动,进而使得教育者的权威受到冲击。网络的主体性、虚拟性使得外界不易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势必造成道德教育对象道德责任意识的削弱和自由主义意识的泛滥。[4]

(二)网络的应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冲击

大学生求知欲比较强,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长期浸染到网络世界里,难以避免会受到多元化的网络信息的影响。目前,网络信息所具有的开放性、共享性、自由性的特点,导致大学生随时都会接触到五花八门的各类网站,这些网站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不乏有误导青年树立错误道德观的内容存在。[5]面对不同国家、民族、宗教或学术立场的网络信息,尚未建立健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很容易出现思想的混乱、迷茫和困惑,对传统教育形成的价值体系产生质疑、颠覆甚至坍塌。

(三)网络的应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

在网络的世界里,大学生以各种身份、角色进行交流,这种迥异于现实交流的人际关系,具有神秘性和安全性。由于大学生年龄、阅历和教育的不足,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很容易沉溺于虚拟世界里,尽情、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诉求,逃避学业、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从而获得内心的某种满足感。一些大学生对网络的迷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而且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引起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疏远,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

三、应对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冲击的对策

(一)深入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

目前,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有效开展相关工作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理论高度探索网络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特点、规律,目前存在或即将出现的问题,分析和探讨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构建一整套适应网络的道德教育体系。[6]只有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理论,才能对日常的思政工作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并最终实现思政工作的目标。

(二)完善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障

高校要从历史的、战略的角度看待网络环境下的道德教育工作,校党委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核心领导,从全校思政工作的布局中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把道德教育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个人,加大资金投入,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加强交流、联系,推动网络应用与道德教育工作的良性协调发展。学生处、校团委等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思政网站的管理力度,鼓励学生干部组织、社团等积极参与网站的建设与维护,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教育氛围。[7]

(三)加强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的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网络应用提供了丰富素材,也为思政工作输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高校要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及资源,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将两课的理论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网络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建设党建、团建、理论、学术、心理健康等不同主题的网站,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资源,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参与到网站的建设中来,起到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成才的教育效果。[8]

(四)提高广大政工队伍利用网络的技能

网络的普及对新时期的政工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够熟练利用网络是检验新时期高校政工人员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校应当建立一支具备良好信息素质的网络政工队伍。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政工队伍的信息素养和网络技术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网络的资源和工具开展道德教育,增强网络环境下思政工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作者:卢敏敏1师坚毅2工作单位: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山西农业大学后勤管理处

第七篇

一、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论文的时间分布与数量特点

1.时间分布特点。笔者2012年9月8日通过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对题名“职业道德教育”并含“高职”进行检索,检索到349篇论文,其中硕博士学位论文16篇,时间分布情况见表1(P1表示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P2表示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R表示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与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百分比),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但具有参考意义。

2.数量特点。总体而言,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起步晚,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8年-2006年的起步和探索阶段。该阶段相关论文大约50篇,没有相关硕博士学位论文,1998-2004年之间,每年相关论文在7篇以下,不到当年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的10%,2005年、2006年相关论文数量分别增加11和17篇,分别占当年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的10.85%和10.97%。第二个阶段:2007年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该阶段相关论文299篇,硕博士学位论文16篇,每年相关论文均在40篇以上,占当年职业道德教育论文数的四分之一还多。可以说,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阶段基本上相适应。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起步的。1980年国家教委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一线人才的迫切需要,批准成立了金陵职大、无锡职大等13所职业大学。这被认为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生的标志。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后,我国高职院校蓬勃发展。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出台后,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取得更大发展。据统计,2011年全国共有普通和成人高校2762所,普通本科1129所,普通高职1280所。[1]

二、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1.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学者们普遍认为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是深化高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2.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仅有几篇文章有提到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如罗福周在《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2010)中提出“舆论环境和行为规范相结合,全员参与教育即全社会共同参与职业道德教育,解放思想、突出特色、创新形式”三个原则。[2]

3.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多数学者认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为基础的职业情感教育,以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以服务社会、甘于奉献为宗旨的职业精神教育,以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为基本要求的职业纪律教育,以善于合作、敢于创新为导向的职业理念教育。还有部分学者结合具体行业、具体专业论述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如李艳霞的《船舶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研究》(2012)、李维涅等的《药学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2011)、赵磊的《谈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2007)、多文兰、张燕的《高职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2011)等。

4.通过实证调查,研究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普遍认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学生职业道德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部分高职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认识不到位,“据调查,26%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在工作以后再培养也不迟。”[3]另一方面,“眼高手低、缺乏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以及缺乏诚信等表现都是大学生缺乏职业道德素养的反映。”[2]至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学者们更多的是从高职院校这一中观层面来分析,认为“高校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位和偏差,造成当前不少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的缺失和错位”。[4]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位和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重智轻德”思想严重,职业道德教育观念落后。多数院校“职业道德精神教育是一种认知性或一种近似道德灌输的知识性教育。”[5]二是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比较笼统模糊,没有针对行业特点制定可操作的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以致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脱节。三是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老师,大多是思想政治老师兼任,而思想政治老师对相关的行业职业道德了解甚少,使得职业道德教育只能流于表面。四是教育方法简单,着重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忽视在道德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五是职业道德教育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主要采取让大学生进行书面形式的考试或者撰写小论文,这种考评方式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能力的发展。

5.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对策

高职院校层面上的分析居多,个别学者从政府、学生个体层面进行分析。社会层面:第一,要积极发挥政府和社会舆论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导向作用,利用公共传媒制造社会舆论,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引导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第二,政府和社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创建公正社会伦理制度来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选择和确立公正的社会政治制度、深化社会劳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6]高职院校层面:第一,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明确教育目标,建立健全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第二,创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突出时代性和行业性。第三,课堂教学是职业道德教育主渠道,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提高职业道德课教学效果。如周志武老师坚持“解读→认知→熏陶→训练→形成→运用”的行动导向,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良好的互动中帮助学生解读与熏陶职业化素养的内涵。[7]第四,专业课教育教学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专业课教师积极探索所教学科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有目的有意识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第五,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加强大学生在实习岗位中情感体验,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第六,发挥网络作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祖伟老师提出“以丰富的教育形式、生动的教育内容让高职生做到文明上网、理性上网,使网络成为高职生职业道德精神教育的新阵地。”[8]第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学生层面:自我学习是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提高自己职业道德认识和形成职业道德品质最重要的修养方法;立志是陶冶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个人职业道德情感的修养方法;躬行是培养大学生自己职业道德意志的职业道德修养方法;自省是培养大学生个人职业道德认识、个人职业道德情感、个人职业道德意志的综合修养方法。[6]

6.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评价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朱海岳老师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从2个一级指标(公共职业道德和行业职业道德)和9个二级指标(爱国爱企自尊自强、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公私分明诚实善良、一视同仁不卑不亢、优质服务好学向上、克勤克俭宾客至上、热情大度清洁端庄、耐心细致文明礼貌、团结服从大局不忘)来构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由教师、企业同事和学生组成评价主体,评价结果采用百分制计分,评定等级分为A、B、C、D四级。[9]

三、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不足

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实证研究较多,理论研究力度和深度不够。实践性的经验研究具有操作性强的优点,但缺乏普遍指导意义。关于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目标、原则等理论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不够,基础理论研究尚不成体系,相关学术论著少。

2.外因的探讨较多,内因的探讨较少。现有研究对影响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外因的探讨较多,而对内因的探讨较少;对职业道德教育过程的教学规律探讨、分析较多,而对高职学生的心理规律研究、探索相对较少,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导致实效性不高。

3.关于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中外比较研究较少。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成熟,其职业道德教育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关于如何借鉴、吸收和转化国外职业道德教育经验,为我所用,形成特色鲜明的我国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研究不多,不够深入。

四、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趋势

关于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方兴未艾,今后研究的重点与走向预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视角进一步多元化。目前已有学者从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视觉对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分析。如马仁听的《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的思考》(2012)、王俊杰的《将晋升理论引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2007)、刘菊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社会学分析》(2010)、聂小明的《论法律思维方式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作用》(2012)等。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其实效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应吸收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

2.研究重点将着眼于如何发挥高职学生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职业道德教育是以职业道德为内容进行的培育过程,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把职业道德内化为自我需要,外化为自律行为,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高职大学生自认为是大学生中的“三等公民”,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相比,自信心普遍不强,学习动力不足,遇到问题易退缩逃避,对就业前景悲观,混日子、混文凭的消极心态更为明显。因此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发挥高职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今后研究的重点。

3.教育内容强调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恩格斯指出“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10]高职院校应将社会主义基本职业道德规范与具体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相结合,积极联合行业协会、企业开发职业道德教育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育。

4.教育方法趋于分众化、精细化。高职学生生源复杂,良莠不齐,道德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差异性大。要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除了要体现行业的针对性外,更应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坚持一般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分众性指导、精细化指导,坚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邱镛妃陈洪工作单位: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