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价值与德育实效研究
时间:2022-04-21 02:50:55
导语:道德价值与德育实效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引言
人们关于自身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对于社会和人的意义的衡量。它对人们选择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每—个道德行为的选择,都出自一定的动机,抱着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作出这样或那样的道德选择,背后都隐蔽着一定的道德观念、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价值特别是道德行为是由其是否有益于社会的进步,是否能促进人类的精神文明和人类的进步发展来确定的。
二、道德概念分析
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道德”指“道”与“德”的关系。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因儒家以仁义为道德的重要内容,故也以仁义道德并称。我们可以把道德活动规定为:是一种特殊的人类主体性活动,是人类主体出于高级的精神需要和道德动机而进行的旨在达到自我———他人或社会完善的实践精神性活动。道德动力的源泉,就是“价值”与“完善”。再回到“知行不一”上,大学生不让座,那是他认为让座没有价值,没有利益;他也认为无助于他的“完善”。或许社会的经验告诉他,钻营、关系、金钱、送礼甚至行贿受贿更有“价值”,更能使他得到“完善”,这样一来,他还会有道德动力么?没有道德动力,他当然就“知行不一”。
三、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支撑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言行建立于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之中的。它不同于法律,但它和法律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它们具有内在的联系和功能互补的基础。法律是一种强制措施,与道德相对应,前者是依靠国家强制力量来保证执行的行为规范,是硬措施,后者则是一种自律行为,是软措施。具体说,道德是依照社会公众的舆论导向、长期形成的生活文化习惯、历史传统道德伦理,是受人们长期以来各种文化习俗交融熏染的内在因素。因此,硬性法律与软性道德是互相渗透、相互交融、互相补充、互相维护,是相辅相成的。
四、道德失效与其表现方面
人们在践行道德规范的同时会出现与道德准则偏差的行为,即道德失效。一种是在行为过程中出现的偏离原则,一种是思想上遵循道德规范,并不付诸于行动,简言之,是道德规范在实践中的失灵,也可称为道德失效。道德失效的种类可划为如下几类:(1)按道德规范行为主体形式可分为个体性道德失效、群体性道德失效和社会性道德失效。所谓个体性道德失效是个人不接受和遵循道德规范的行为;群体性道德失效或社会性道德失效是一个群体中的一部分或整个群体不按道德规范行事。(2)道德规范自身的横向划分为,规范行为的个体失效,规范行为部分失效及规范行为整个体系的失效。个人道德规范的失灵会逐步导致整个社会体系道德失效,个人行为影响群体行为蔓延至整个社会,使特定社会失去稳定的道德规范基石,这旺旺是社会道德失效的第一步。(3)道德失效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暂时性失效,长期失效和永久性失效。道德失效的表现方面:(1)道德规范的时间失效性。在社会变革及转型时,社会变迁导致人们道德遭到冲击,这是社会变革引起的道德失效。社会的变革必将造成人们思想领域的改变,造成原有的道德标准的冲击,这种变动有局部性和整体性,社会体制的转型势必造成人们及整个社会的道德颠覆。(2)道德规范失效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高而悬空”,对于人们的道德标准来说,每个群体都有一个接受道德标准的水平,过于高的道德标准往往不切合人们的实际觉悟,造成标准高高在上,人们望而却步的情况。这种现象会造成群体或社会的道德失效,这就是因为标准高,悬空,不切实际。(3)因“误读”而导致的道德规范失效。误读道德规范将导致非法的普及,道德规范出现错位现象。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被假设为“经济人”和“社会人”,作为“经纪人”人们要遵循社会经济领域的规范,作为“社会人”人们又要遵循社会道德领域的规范,当这两种规范交织,人们必然从中吸取一部分养分,而这种交融中的冲突部门就会被人以自己的方式解读,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读”,比如见义勇为行为在经济社会行为和道德社会行为中的认知就是截然不同的。五、面对道德失效,我们如何解决?解决道德失效问题,从两方面着手:一创建道德规范,二是进行道德控制。道德规范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自然产物,是理性思维条件下的一种社会道德体系,道德规范要实现失效性首先要具备真实、合理的实践基础,就是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要满足人们的实际接受水平,不超出大多数人的平均道德水平,是社会普遍可以接受的水平。道德规范的合理性是指道德理论要求符合人理性的客观需要,符合大多数人对社会道德标准的需求。道德的合理性是道德规范水平及程度及能满足正常社会伦理需求又能被大众广泛接受,这一标准又能够最大程度地服务于社会各领域,是人类社会合理、健康、长远发展的基石。道德规范的失效性增强空间很大,其中道德控制是有效途径之一,其方法包括道德规范影响及道德规范强制。从人类心理学角度来讲,良知是最有效的道德控制手段,良心深入人类内心,是深刻的人类史产物,它是自然人社会性的最突出特点,良知的控制性对道德规范提出了潜在的硬性规定,它如一个人的性格,是命运的方向盘。良知也有个人及群体良知、社会良知,个人良知的缺失影响到一个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就会导致社会良知缺失,也会导致社会道德规范失灵。良知和道德影响对道德实效的贡献是有差异的。良知与道德实效成直接的正相关,其社会化程度直接决定道德实效的有无及大小。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课题,其实践效果直接影响和决定德育的时效性,而道德影响和道德实效之间只具有间接的正相关。不言而喻,道德实效的大小与道德影响的强弱成正比,但道德影响能否发生作用,在于它是否强大到能够触发良知机制。道德的良性发展扩展到社会领域,形成全社会的道德规范基础,对德育工作的普及和延展意义深远,德育中的道德与品德教育也要受制于道德规范的个体受益群及社会的广泛基础。因此,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强化道德影响而缩小,从而增加道德影响对道德实效的贡献份额。
本文作者:郭玉库工作单位:沈阳工学院
- 上一篇:中学德育管理以人为本思想研究
- 下一篇:中学德育工作方法研究3篇
精品范文
1道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