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的道德教育综述

时间:2022-12-30 10:13:35

导语:艺术美的道德教育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艺术美的道德教育综述

本文作者:冯雯妍周升普工作单位: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艺术的求美离不开道德价值的实现,倘若没有道德价值的基础,艺术就无法永恒。因此,在艺术作品中通常都体现着道德的善。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艺术中体现善并不意味着要将善作为艺术求美的目标。求美不是求善的工具或途径。倘若将善作为艺术求美的目标,那么这就违背了艺术求美的规律,歪曲了艺术的本质。不能将道德的说教作为艺术的目的。艺术在本质上是心灵性的,若将艺术所表现的内容“作为抽象的议论、干燥的感想、普泛的教条直接说出来的,而不只是间接地暗寓于具体的艺术形象之中的,那么,由于这种割裂,艺术作品之所以成为艺术作品的感性形象就要成为一种附赘悬瘤,明明白白摆在那里当作单纯的外壳和外形。这样艺术的本质就遭到了歪曲。”[4]63所以,不能将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割裂。艺术是求美的,美可以使人赏心悦目,产生愉悦的快感,让人在感受美的同时,享受这份愉悦。这是艺术求美的规律,亦是艺术不可放弃的宗旨。倘若将艺术的目的理解为道德的说教,艺术的“快感、娱乐、消遣就被看成本身无关重要的东西了,就要附庸于教益,在教益那里才能找到它们的存在理由了。这就等于说,艺术没有自己的定性,也没有自己的目的,只作为手段而服务于另一种东西,而它的概念也就要在这另一种东西里去找。在这种情形之下,艺术就变成用来达到教训目的的许多手段中的一个手段”。[4]63倘若将道德价值强加于艺术,使艺术表现出明显的道德说教的色彩,再美的艺术也会让人觉得乏味,甚至让人产生抵触的情绪,也就不觉为美了。艺术的目标是求美,这是毋庸置疑的。求善和求美并不能简单的直接挂起钩来,不能将求美和求善生搬硬套在一起。将艺术的目标定为道德的说教就是“把艺术看成没有自己的目的,使它降为一种……单纯的教训手段。”[4]63倘若将求美和求善强加在一起,既达不到艺术求美的目标,也使求善变得艰难。第三,美强调将小的个体融于大的宇宙,完美“小我”。人类生于天地之中,向往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很多艺术作品都会让人感受到宇宙的浩瀚,感受到自身与宇宙的合一状态。天地万物本属一体,人与宇宙自然不可分离。人置身宇宙,人的身心感受宇宙的和谐,通达宇宙的规律,生命的节奏与宇宙的节奏相呼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既是一种豁达的心境,又是生命和宇宙的通融。人若能将生命融入宇宙的和谐,便有了宽广的胸襟,精神世界也将丰富厚重。艺术的最高境界便是一种和谐,其根本和方向便是通向宇宙的和谐。让人在艺术作品中感悟生命的节奏,亦是要达到一种身心的和谐状态。艺术美直指宇宙。在这种境界中,人可以忘记“小我”,抛弃“小我”,将自己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从而完美“小我”,达到“小我”的超越,完善自己的人格。

道德教育是教人向善的教育,这个向善、求善的过程贯穿了人的一生。艺术的美和道德的善本身就是相通的,追求艺术的美和道德的善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倘若将追求艺术的美融入整个人生,追求一种艺术人生,那么这种人生一定是向善的。1.将艺术的美融入向善的教育———天人合一观“美之意识依于道德的心灵”[3]95,艺术的美需要道德的心灵去体会。道德的心灵就在于能否将主观的意识抛开,摒弃私欲,超越有用之目的。当人的心灵被私欲所占据时,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对象之于自己的意义所在,而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美。对象性的思维,占有式、研究式的眼光是发现不了美的。徐复观认为艺术的尽美与道德的尽善之所以能够融合的原因在于“乐的一般本质与仁的本质,本有其自然相通之处”[3]136。这里提到了“乐”,出于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关于孔子的这个思想,后人做了很多研究。多数认为它是人格修养的三个阶段。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熊十力认为这“是一个以艺术的作用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审美实践过程”[3]47。而这个审美实践过程的最终实现便在于最后的“成于乐”。关于“乐”,熊十力认为“乐”的本质便在“和”。徐复观说:“乐与仁的会同统一,即是艺术与道德。”[3]136他认为乐与仁在基础和最高境界都是相通的。艺术的美和道德的善是相通的,因此艺术求美与道德的求善并不冲突。笔者认为,乐和仁其根本和最高境界的相通之处便在于: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亦可理解为一种主客体的融合状态。很明显,若是把艺术所要表现的东西对象化,或是抱着科学研究的态度去琢磨,是很难发现美之所在的。这里需要的便是一种主客不分的思维,发现美需要这种思维。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便是体现这种思维。而仁的体悟,也需要这种思维方式。无论对人、对物,倘若将其当成客体,便不免要去将其与自身相对立,去研究它、计算它,也就很难将仁贯彻到底。因此,道德教育应该培养人的“天人合一”的态度。一味强调主客二分,很难真正达到善和美的统一。2.将艺术的美融入人生教育———艺术人生观艺术美通向心灵,直指人的生命深处。艺术是人心灵的活动。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出现是由于一种绝对的需要。正因为人们会思考,人们才会有这种绝对的需要。人会为自己而存在,关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艺术的需要是普遍的、绝对的,人生离不开艺术。梁漱溟认为,“那些意境甚高的文艺作品,感召高尚深微的心性,彻达人类生命深处,提高人们的精神品德。”[3]42实然,当欣赏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时,无论是一首诗歌,还是一座建筑,带给人心灵的震撼直指人的生命深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使你没有这样的亲身体验,也能从作者描绘的情景中,领略作者当时悠然自得的惬意,与作者的内心进行交流,感受那份舒心,仿佛生命之泉的流淌。由此可见,艺术作品带给人心灵的震撼是根本的、惊人的,是直抵心灵深处的。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开始感悟生命。因此,艺术美必然带来对一种艺术的人生的追求。人生的艺术化,即是提倡一种艺术的人生。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5]161由此可见,朱光潜先生强调艺术和人生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艺术以人生为基础,脱离人生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和内容的。人生的内容是艺术的素材。很多艺术作品的完成,均是艺术家通过对人生的观察与感悟而创作出来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艺术离不开人生。同时,人生也离不开艺术。没有艺术的人生是灰暗的、乏味的。人生中需要欣赏,需要感动。因此,道德教育应当培养人的一种艺术人生观,将人生作为一件艺术品来打造,抛弃生命中的瑕疵,抛去不道德的成分,使之完美,追求艺术人生。关于人生的艺术化,宗白华先生提出了艺术人生观思想,旨在通过艺术的人生观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先生强调从艺术形象中感悟人生的意义。艺术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境。艺术形象更大的作用在于其象征意义,在于其蕴含的某种人生哲理。通过形象的表达,让人在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明确人生的意义。综上可见,美对于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道德教育重视人格的培养,艺术的美与人格相呼应。比起枯燥的一味灌输和说理,艺术的形式更易于接受,因此,将艺术融入道德教育将会丰富道德教育,为偏理性的道德教育注入一股美的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