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学校道德教育的取向

时间:2022-12-28 09:58:53

导语:小议学校道德教育的取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议学校道德教育的取向

本文作者:李菩菩傅新禾工作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对高校主知性道德教育的反思

(一)主知性道德教育中“人”的缺位,导致高校道德教育空白乏力1.“以本(书本)为本”的物本教学主知性道德教育的典型表现是教师“教书不育人”。一般高校育德教师都认为:道德的养成是学生在中小学时期的事情,大学主要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和教授技能。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高校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以本(书本)为本”的物本教育,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把握不到位。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学习。道德教育者缺乏足够的感情认知和投入,将道德教育变成空洞无物的说教,将道德规范从道德情感中剥离出来灌输给学生,更有甚者是“念书本”,完全忽略学生的心理感受。育德课经常性地表现为人云亦云的说教,或是是非非的判断,抑或该做不该做的命令。道德教育的重点没有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上,而是放在训练学生高超的记忆能力和答题技巧上,相对忽视了人的完整性。有一项相关的问卷调查,其中认为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教学实践与研究方面的占67%,自身素养提升方面的占21%,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与人相处的教育方面的占10%。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教师普遍重视教书而忽略育人。[3]现代高校道德教育的道德规范是知识化的,由语言符号粉饰的、一系列理性化的、外在的行为律令所组成。教条式的陈述和毫无生命力的条框完全遮蔽了道德教育应有的魅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导致的后果之一便是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层面的断裂,即学生“知书不达理”。2.“以务(任务)为本”的无本教学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似乎将整个社会群体的观念带入一种急功近利的氛围当中,一向被人们视为“清风浩然”的高校也被席卷而入。目前,许多高校出现专职教师在外兼职的现象,即教师“专职不专心”。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囊中饱,学生腹中饥”。当一种反常的现象被当作一种社会常态并且加以传播时,会产生两种可能:一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现象被人们从观念上接受,行为上也接受;另一种则是从道义上不被接受,行为上接受。当前高校经营之风属于第二种可能。除了当前教师绩效工资和升迁考核制度的弊端这些显性的原因之外,社会上功利主义的文化氛围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当下高校教师的素养和师德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高校教师不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高校师德建设本身就是教育和谐环境构建中重要的一环。由于各种原因,道德教育在高校中处于边缘化的地带,高校育德者的地位也处于尴尬之中。不少育德教师谋求各自的“发展捷径”,利用高校丰富的公共资源和灵活而充足的时间来谋求社会兼职。还有部分高校育德教师仅仅把教师当做一种谋生手段,对自己的工作只是消极应付,将教学任务硬性化、量化(每学期多少课时,学生考试及格率等),完全漠视教学任务背后指向的学生品德、行为意识等“软指标”。道德教育本是“以人为本”,而“以务为本”的教学却将道德教育之树连根拔起,使其成为虚设的飘渺之物。这虽然是道德教育中的极端个案,但也反映出高校道德教育体制的弊端和教师师德的另一个侧面,以及继续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二)主知性道德教育的负面效应主知性道德教育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它在提高学生道德认知,培养学生道德理性和思维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对道德教育领域曾有巨大影响,直到今天,在高校道德教育中仍占据主要地位。这种合理性在现代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有其不足,对其负面效应进行探微,不是要彻底摈弃它,而是要加以修正,从“主知”的片面性道德教育转换到“主德”的全面道德教育。1.主知性道德教育脱离学生心理需求,是高校育德工作低效的原因之一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修养和高尚的品德是道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教育任务。但是,道德教育者对高校学生的心理诉求以及心理发展特征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大学生心理的发育正趋向成熟而又尚未成熟,其心理发展水平可以概括为智力发展高峰、欲求发展高峰、善于创新高峰“三大高峰”,同时,其自我意识与自主意识显著增强。[4]对于心理成熟阶段的大学生来讲,他们的成人意识逐步增强,开始有自己的看法并渴求发表自己的意见,希望老师留给自己足够的发展空间。道德教育教师在教学中情感投入不深,形成教学中的恶性循环。学生觉得老师所教无用、单调、乏味,对教师所教内容反感,产生消极的课堂体验;同时,教师受到学生情绪感染,教课积极性下降,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成为空谈。道德教育本身应该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任务,是为塑造人、教化人而来的,脱离了情感的道德教育毫无魅力可言,显得苍白乏力,其实效可想而知。2.主知性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层面和实践层面,造成学习上的“断层”学生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知识性学习,二是技能型学习,三是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三个部分的学习解决的是学生不同层次的问题:知识性学习解决的是学生“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技能型学习解决的是学生“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的是学生“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主知性教学”方法,把学生品德的养成当成一种绝对性的知识进行传授灌输,解决的只是第一层面“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而没有解决最重要的“信不信”、“行不行”这一层面的问题,导致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断层,从而进入“学而不知、知而不信、信而不行、行而不坚”的怪圈。3.主知性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过于简约化,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道德不是科学,却用科学的思维关照自己;道德不是经济,却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工具;道德不是知识,在道德教育中却被置换成知识教育。道德本是最具有独特魅力的两个字眼,却总是用科学的、现实世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颠倒了“自我”和“他我”的关系。道德教育的过程强调“知情意信行”,主知性的道德教育过于关注“知”的层面。而道德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是主知性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层面仍然存在缺陷。道德认知能力首先表现为道德认识能力,除此以外,还包括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主知性道德教育简化了道德教育过程,将教师传授、学生品德养成的过程变成教师传授一步到位,走完了学生道德认知的第一步即止步。被动性的知识教学在今天已经越来越被学者们诟病和学生排斥。

高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从“主知”到“主德”的回归路径

(一)道德教育观念上的转变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知善不一定行善,善知也不一定善行。”“知”和“行”是两个层面的问题。而高校道德教育对知识的看重和追求逐渐远离了苏格拉底所提出的“美德即知识”向度,走向另一个反面“知识即美德”,以致在道德知识越来越普及的时候,却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道德人格的迷失和人生价值的困惑。高校道德教育必须扭转主知性教学观念的价值取向,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引下,将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落实在人上,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教育人。道德教育的魅力和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品德,在涵养人性、秉承人性的前提下,唤醒学生内心的道德意识,让学生获得一种真情实感的生命调养和生活受用,而不是仅仅给他们勾画一幅道德的空中楼阁。就像“知识原本是人们用以生活的手段,生活本身才是目的。但是目的与手段却被颠倒……把目的和手段再颠倒过来,使教育回归人自身,回归人的生活,这才是教育的出路”。[5](二)道德教育内容和目标上的转变道德教育内容是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关系的体现和反映。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政治化、空洞化。道德既是人们对理想世界的一种把握方式,具有超越性;同时又是协调社会各种关系的重要工具,具有现实性。因此道德教育内容应注重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之既能引导人对美好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又能使人学会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道德问题。[6]高校要以“思想政治课”为切入点,有机沟通各类课程,挖掘课程中的情感性道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道德教育者要大量搜集实例和材料,用生动的现实事例分析、讲授人生道理,增强道德教育的趣味性、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善”和“美”。道德教育目标是主体在德性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发展和个人需要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精神追求,是对已然价值的传承与总结,对未然价值的构想和预测。道德教育目标凝结着人们对价值的预期。道德教育目标的提出是道德教育活动的起点,也是道德教育价值创造的起点。道德教育如果丧失了对目标的设定和选择,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目标的偏设将会导致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受挫,从而出现价值“偏位”。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目标在应然层面上过高、过大、过于口号化,而在实然层面上过于功利化。目标实然和应然层面失范和差距的背后是以大学生品德丧失和实效低下为代价的。高校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要注重大学生自身特点和社会要求,兼顾理想和现实;要具有超越性和现实性,一方面用生活经验把握现在,另一方面用信仰和理想憧憬未来。(三)道德教育方法上的改进人的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和练习形成的,传统的主知性道德教育恰恰忽视了这最重要的一点。道德教育的内容要讲实效性,方法同样要讲实效性,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道德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在于探讨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把道德教育的要求尽快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最主要方法是理论教育法,通常以“我说你听”、“我令你行”、“我写你记”的方式存在。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摒弃那种成人式的说教,把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是构成道德的三个主要内涵,育德者要转变仅仅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的做法,注重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层面架起一座桥梁,尽力克服“知行脱节”的问题。二是要建立师生沟通平台。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思想独立和自我价值追求,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高校道德教育教师必须与他们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关系,脱去“执教者”、“灌输者”身份的外衣,多采用经验交流、学术讨论、热点辩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分享人生体验和生活经验,让高校道德教育手段实现从传统的“我说你听”、“我令你行”、“我写你记”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以行导人”的转变。

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意在使人了解掌握科学、正确的知识,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而道德教育意在使人养成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其《教育论》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在离开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大学生面临着“成人”和“成才”两项人生课题,高校教育则面临着培养一代又一代学生成人和成才的重任。道德教育不能站在社会现实和科学技术的角度观望自身,而应该转变已有的“主知性”教学观念,真正回归自身,回归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