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道德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
时间:2022-03-27 11:27:39
导语:公职人员道德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道德作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和反映。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规范、教育、引导的重要作用,对整个社会关系具有调节和平衡的重要功能。公职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道德素质的高低对公职人员个人行为规范的培育、对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对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塑造都至关重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道德;道德建设;公职人员;意义
1道德及其重要性
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一切社会现象,最终都要归结到对人的研究上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理想、信念、信仰等,而这一切都以道德为基础。古希腊的伊壁鸠鲁学派在对哲学问题进行分类时指出:伦理学是哲学的目的,物理学、逻辑学仅仅是哲学的手段。而伦理学就是致力于人类道德问题的研究,是道德思想观点的系统化、理论化。可见,道德问题对于人类自古就是一种很重要的东西,是一切哲学研究的根本。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状态及其本质问题的论述,对理解道德存在的价值及其必要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维度和依据。马克思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交互关系的角度探讨人,认为人虽然是自然存在物,但按其本性来说却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说:“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所以又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而道德就属于这种规定、使命、任务,其在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强化,为人们提供行为的准则和评价标准,用以调整人际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其既是人存在的方式,同时又为这种存在提供了某种担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道德乃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之一[1]。事实上,人类自从有了自我意识以后,就把自身与动物区别开来,就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他人或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调节这种关系,这时道德就产生了。所以说,人类的道德生活本质上就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认识和反映,是人人都有的一种自觉意识,马克思更把其高度概括为“人类精神的自律”。
2加强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2.1公职人员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府工作的成效。国家公职人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从某种程度上讲,其既是执政者,又是行事者。其代表着国家和政府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肩负着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物的职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与国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越来越突出,而这种竞争从根本上讲就是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能力与素质的竞争。所以说,公职人员如何行使公共权力、处理国家事务,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工作效率,关系到政府管理的有效性,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质量、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事关重大。这对公职人员无论在能力上还是道德素养上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拥有驾驭这个岗位的能力,要能够很好地执行相应的权责;另一方面,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操守作保证。在这个问题上,司马光有一番深刻而透彻的论述。其按照品德与能力的辩证关系将人分为四种:“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并指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因为“小人挟才以为恶,恶无不至矣。”“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2]。说明了德要胜于才的重要意义。也正因为如此,要非常重视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德”的建设,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育人观和用人观。道德可以分为家庭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个人品德四个方面。家庭道德、社会公德以及职业道德都是以个人品德的高低为基础,是个人品德在家庭、职场和社会活动中的具体的外在表现。职业道德作为职业范围内特殊的道德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可能并不总是与广义的道德相契合,但其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冲突,特别是关系到一些重大决策时,个人品德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着选择和决策的正确性。比如,同为地方领导,政绩观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决策和行为结果,而政绩观实则就是个人价值观在职业活动中的一个具体表现。作为一任领导,以百姓的利益为重还是以个人的前途为先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说到底更是一个品德修养或者道德操守的问题。所以说,个人品德是根本。一个人首先得有道德信仰,然后才能成为恪守职业道德的人。2.2公职人员道德素养的高低对塑造良好社会风气意义重大。公职人员作为“公众人物”,其思想面貌、政治倾向和日常行为具有极大的辐射作用,其道德水平自然地成为群众的楷模和标杆。事实上我国自古就有把官作为纯粹的道德主体的传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氏族首领都是道德的化身、正义的象征,是为民除害兴利的英雄,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发明草药等。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是德高望重的杰出人物。正是在这样一种民族传统、民族心理的作用下,中国老百姓对官的角色期待主要就表现在道德期待上。其往往从官吏的言行举止中感知社会的道德取向,并以此来评判或调整自己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观念,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以说,党和政府必须通过公职人员的行为实践为公众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人们树立追求崇高理想、具有各种美德、具有人情和人性、节俭等特征的道德人格。这对于构建整个社会的优序良俗、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成员的道德信心、提升政府公信力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并最终催生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发展。2.3现实现状要求必须加强公职人员的道德建设。道德无论以何种形态出现,总是属于主观性的东西,其背后的客观基础是利益。“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人们的物质利益有关”。也因此,人便有了私欲。在义、利的冲突中,一旦利欲占了上风,正如朱熹所言:人的道德良知(人天性中本自具有的道德本心)便“为私欲所蔽,(故)暗而不明”[3]。这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个体都无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也是公职人员道德方面出现问题的最根本原因。这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而做出的分析结论。从客观的社会历史角度来看,我国封建社会官本位思想的长期影响;清末民初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重器物层面的学习引进、忽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政党转变为执政党,因为革命的胜利,党内一些骄傲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开始滋长;改革开放社会进入转型期,在全球化、市场化、多元化浪潮的冲击下,许多主流价值被遮蔽和消解,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甚至也被杂乱无章的多元价值混淆,中华民族的很多优良传统受到冲击,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特点,例如趋利性、拜金性,以及市场经济运行原则,比如竞争性、交换性,被扩大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对公职人员从业理念和职业行为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而公职人员一旦道德缺失,自然就会在思想上、作风上体现出来,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就会屡屡出现,其结果是阻碍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又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败坏整个公职人员队伍的形象,削弱公职人员整体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影响政府公信力。如果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加强公职人员道德建设,树立以德为先的公职人员职业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今天则显得尤为重要。
3结语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非常讲究道德教化和传承的国家,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公职人员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需要,是实现社会风气好转的关键,又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尤其是一些重要部门或重要岗位,迫切需要有良知、有情怀、有担当的干部来挑起重担。所以,要始终把公职人员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马进,范立华,马成良,等.伦理学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4.
[2]司马光.资治通鉴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陈力祥.民本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作者:董松娥 单位:中共定西市安定区委党校
- 上一篇:高中生道德建设和法律规范分析
- 下一篇:农村转移人口道德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