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学术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时间:2022-12-21 09:18:20
导语:高等学校学术道德建设路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近一个时期来,在高校教师及学生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急功近利、浮躁浮夸、抄袭剽窃、伪造篡改、、考试舞弊等不良现象和不端行为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教书育人的学术风气,也造成了极其负面的社会影响……要坚决反对不良学风,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指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并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基本功能,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行为越来越突出,接连不断的抄袭、剽窃、造假事件被社会和媒体曝光,反映出我国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现状。中国科学院监察审计局李定从国际上对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点出发,指出:“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源泉,学术不端是原始创新的天敌,无论是伪造、篡改还是剽窃,都会有损基础研究的原创性,进而影响社会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助长了学术研究的不正之风,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公信力,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阻碍了学术的繁荣和科学的发展。因此,净化高等学校学术氛围、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积极构建学术道德建设体系是新常态下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让大学回归大学、让学术回归学术”的必然要求,在当下具有极其紧迫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学术诚信教育,提升学术道德意识
以哈佛大学为首的高等学府特别重视思想道德品质建设,强调“没有伟大的品质,就没有伟大的你,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学术不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很多高校师生缺乏对学术研究的清醒认识,不明确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以及学术失德的严重后果,导致当下学风浮躁,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呈上升之势。加强教育引导,促进师生对学术规范的正确认识,提升学术道德修养,是开展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应当予以高度重视。针对教师群体,要通过正向引导鼓励广大教师廉洁从教,树立学术道德示范引领作用,提升高校教师参与学术道德建设的积极性,激发教师捍卫学术道德的自觉性,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育人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学术诚信教育重在引导,贵在教师自律,主动将师德要求内化为学术规范的行为,积极营造教师乐学、善学、尊学的态度和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针对学生群体,学术诚信教育要从新生入学开始渗透,并贯穿大学四年始终。一方面,通过开展诸如学术诚信演讲比赛、学术承诺签名、“寻找身边的诚信典型”、诚信警示教育等活动,使学生明了学术诚信的内涵、意义以及大学生学术诚信的具体行为表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术道德和学术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传递学术活动的基本原则、路径方法和具体的规范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范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后期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培育科学诚信的研究态度和务实严谨的研究作风。
(二)健全学术道德规范,防范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道德规范是学术研究领域的根本准则,是学术研究和探求真理的基本保证。教育部先后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是学术道德建设的最高纲领,为学术道德规范指明了方向。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建立或完善学术道德规范,明确教师考核考评、职称评定、职务聘任等对教师学术道德的具体要求,制定教师违背学术道德承担的具体后果;明确学生参与考试考核、科技创新活动、学术创作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保障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有效发挥学术道德规范的威慑作用。在规范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高校要充分领会上级学术道德建设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高校具体工作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或建立或修订相关制度,以促进学术道德行为养成、学术不端行为认定、学术行为激励惩处的有效实施为根本目标。第二,学术规范的建设应明确,既有校级层面的规定,也要具体落实到二级学院的工作实际中;既要将学术规范的要求明确呈现,也要将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及相应的处理办法细化,并渗透在教风学风建设的方方面面。第三,学术规范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学术不端行为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及时补充或调整相应的规定,针对屡禁不止的问题,要在惩处规定和管理层面加强力度,促进各项规范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三)构建学术道德机构,提升学术监督力度
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呈上升之势,因为缺乏管理机构的有效监管,一些教师、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后并未付出沉重的代价,反而助长了学术不端的风气。学术道德监督机构要勇于承担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重任,重点加强学术道德监控机制的建设和运用,引领师生在制度约束和监督机制的引导下恪守学术研究的基本准则,开展好负责任的学术研究行为实践,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学术道德感践行净化学术环境、推进学术道德建设的使命。
1.二级学院应主动承担起学术道德建设职能
二级学院院长是学院学术不端问题的第一责任人。二级学院应建立学术委员会,全面负责学院师生教风、学风建设以及教学、科研成果的审核和推荐工作,将学术规范教育和学术成果的监督审核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涉及到教育教学成果申报、各类学术论文评比、审核科研成果并计算工作量等,学术委员会在提交学校前应把好审核关,确保报送作品的原创性和上报工作的严肃性。
2.学校教务处和科研处要层层审核、严格把关
在学校教务处、科研处负责的教学、科技、学术等项目或作品的申报和评审工作中,要首先运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严格比对、审核;对上报或评优的科研学术成果要采取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对论文中涉及到的实验数据、调研情况的过程材料严格审查,杜绝造假;要使用学术道德规范约束师生的学术科研行为,一旦发现学术不端行为,提交学术委员会后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3.强化高校学术委员会工作职责
按照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要将学术道德建设作为高校学术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风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承担起学术规范教育、学术道德行为监督和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取证工作。学术委员会一方面要负责制定学术规范相关政策和规范,在学术规范教育和科研诚信宣传方面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畅通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渠道,协调有关部门全面调查,遵循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原则,客观公正地评判和处理。
(四)完善奖励惩处机制,激励制约学术行为
原教育部周济部长强调“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要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做到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高校在正向激励学术道德规范行为的同时,也要重视学术不端行为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双向助推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影响效果。在学风建设方面,首先要重视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工作。首先,高校将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补充和有效运用作为学术诚信激励和约束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诚信开展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通过经常性的学风先进典型选树和表彰活动,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激励后进、教育引导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主动向先进学习,感召学生自觉树立科学诚实的学术态度,积极主动净化学术生态环境。此外,还要将学术不端行为与各类评奖评优挂钩,违反规定要受到相应的违纪处理,处理要依据学术规范制度严格执行,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公示,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和执行的严厉性。在教风建设方面,高校应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将师德建设放在高校教师培养的首要位置,建立健全教师学术道德激励和惩处机制。一方面,要注重师德激励,定期开展师德标兵评比活动,表彰教书育人中的先进典型,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彰显教师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师德考核体系,严格师德惩处,针对教师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申报评优制定详细的学术诚信审核环节,将教师学术道德行为与教师业绩考核、专业技术评定、职务晋升、评奖评优等挂钩,实行诚信一票否决制,层层把关,严厉杜绝教师学术不端行为。
作者:张昊 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 上一篇:构建交通运输行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研究
- 下一篇:有关小学生圣诞节的演讲稿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