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生道德建设论文

时间:2022-12-16 03:45:38

导语:西藏大学生道德建设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西藏大学生道德建设论文

1德育课程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双并

众多学者认为我国的高校德育状况令人担忧。本次研究印证了过去的某些结论:第一,学生感到德育教育的内容严重脱离自己的生活实际,比较苦涩教条,教学案例没有时效性,很少关注他们内心的价值冲突,因而缺乏感召力;第二,以灌输式的方式传授德育内容,学生对教学方法不是很感兴趣,他们更倾向于调动主体性、互动式的方法;第三,更多注重外部行为的塑造而忽视了他们内心的情感的培养。另外,我们也感到不能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比如对网络的免疫力培养。总之,如果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简单化的形式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就很难让学生内化为自己的品质,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3]。针对以上问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在课程建设上创新。德育课程要尝试非专门化,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强调德育因素。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各种学科以及教师的人格中都蕴含着道德的因素,应该挖掘和提炼出每一门课程中的道德因素,作为渗透点,学校可从教学角度出发明确提出每门课程渗透德育的要求。另外,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也要重视;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和学校政策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比如网络课程建设。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包括:宿舍生活、学术活动、教育实习、民主的学校管理体制、健全的生活制度、校风学风班风的培养等。无论那种课程形式,都需要让内容贴近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重视联系社会实践,借助大学生的真切的经历和经验,完成德育的培育任务,防止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重视课程开发工作创新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要大力结合和利用网络传播途径,防止千篇一律的育人方式;第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这是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在完善制度,创新思路,拓展平台,取得成效上下功夫。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三培养问题,但解决问题不能停留在理论上,高校必须从经费、人员、制度上给予大力支持。要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做到有保障,真正落实辅导员的职称待遇、评优评奖等,具备条件的,鼓励脱产的业务进修和学位学习,特别是教育学、心理学等客乘的学习提高,相同条件下有照顾政策,从制度上保证工作的快乐促其快乐工作。按照合理够用的原则,给予尽可能多的名额。很多高校的辅导员人数感觉很少,仅仅有管理的角色,起不到辅导的作用,甚至还有些是兼职教师,精力根本不够。当然,也应该提倡自愿有偿兼职者,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辅导员应该以1:120左右的比例进行配备,相当于3个40人的班级。把相对稳定和合理流动结合起来,要考虑辅导员自身的发展,才能着眼于队伍持续的长远发展。重视辅导员的工作成果和社会形象,防止职业倦怠和心理落差。高校要经常组织和召开辅导员工作的研讨会、交流会、成效认证会等,集结集体智慧,群策群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要搭建辅导员积极参与的平台,多让辅导员贴近和了解学生,进而开展工作。在网络信息时代,要开发和使用有关软件,加强互动或反馈工作,使辅导员工作能够省时省力。

2网络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对大学生有正面的影响。网络上众多的及时快捷的信息,使大学生获取海量的信息,大学生可以通过对信息进行个性化的选择、设计与评判,逐渐形成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和人格特征。大学生通过参与网上讨论交流当今发生的重大事件,这种讨论人员不受年龄、资历等因素的限制而使每一个人平等的参与,从而使得大学生逐渐形成平等、开放的人格。网络的开放性,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开放的思想观念。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有很多负面的影响。网络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民族意识。网络的自主性、随意性等特点造成大学生思想上的混乱,这样助长了大学生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虚拟的网络生活毕竟不同于现实世界,如果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互联网上,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沉浸与陨落在互联网内容之中不能自拔,将会导致个人产生孤僻、冷漠及其它健康等问题[4]。针对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西藏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第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德育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不良网络文化对思想道德的侵蚀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培养他们的网络自律意识,规范网络行为,遵守网络道德,提高对各种信息的辨别力,自觉抵制网络垃圾信息的侵蚀;第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主要是由于课余时间太过枯燥无聊。学校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学术、体育比赛或娱乐活动来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举办多种主题的校园文艺晚会、诗歌朗诵会、辩论会、各类体育比赛、学术周等;第三,优化网络环境。高校还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大学生产生不利的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过滤,坚决杜绝有害信息进入校园。

3加强诚信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应把诚实守信作为重点,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从大学生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两课教学到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从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到校园的各项活动,都要渗透诚信教育的内容。要丰富诚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利用一切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和载体来经常开展活动。充分利用校广播、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舆论阵地来广泛宣传诚信问题,通过讨论会、辩论赛、报告会、知识竞赛、文化艺术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将学生的诚信教育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和宿舍管理工作中[5]。要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道德、学习以及学费交纳、款物借还、平时信誉度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记录到诚信档案中。这个诚信档案可有效地约束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对大学生的诚信品质起到监督作用[6]。加强各民族的同学团结和睦相处,相互的优点能发扬光大,缺点能牵制回避,是很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途径。比如:在宿舍、班级和其他活动安排上,将区内与区外学生插花子一起,让他们相互认识,让不同文化来源的同学之间进行深度交流、了解、沟通和融合。在民族团结教育的手段上,应该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身发展规律,把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考虑进来,立足实际,拓宽途径,丰富内容,一方面要重视相关课程发挥的主渠道作用,一方面也要避免假大空的言之无物的说教,方法上引导和教育要并重,要遵循一定策略,内容上不能离开实际生活,要主题鲜明和有针对性,效果上要触动学生情感,要分层次和有重点。

4把理想信念教育和其他教育结合起来

好的理想是一个向导,现阶段我们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是现实的,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有了好的理想,我们就有了克服困难和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西藏地区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农牧区生源学生,他们对国情了解、共同理想内涵的理解都不是很充分,所以教育不能停留在概念和口号上,要具体到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点滴,具体到如社会安定的利弊对照、人际和谐的现实意义、精神充实的良好价值等,把理想信念教育和其他教育结合起来,尽力做到学生在情感上认可与接受,对教育效果的预期既有挑战又有希望,像春起之苗,不求所长,但求所增。一步一步地帮助大学生担当应有的社会责任,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处理个人与集体、私与公、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把自己的追求和对国家的抱负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投身于时代洪流中,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作者:敬久旺单位:西藏大学农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