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评估
时间:2022-06-09 11:19:05
导语: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评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效果评估要有利于实现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实效性评估的目的。开展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实效性评估工作,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提高道德养成教育工作水平,科学地指导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实践,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评估标准和指标要有利于对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实效性做出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高校道德养成教育效果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效果的表现也具有多种形式,视角不同,评价结果也不同,确立正确的评估标准和指标极为重要。
全面性原则确立全面性原则的依据是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效果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从与教育者意图的关联来看有预期效果、实际效果;从时间过程来看有近期效果、远期效果;从效果范围看有对教育对象个体的效果、对小团体的效果、对社会组织的效果、对整个社会的效果;从效果的性质上看有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从效果的显现状况看有显性效果、潜在效果;从效果的层次来看有认知效果、态度效果、行为效果。因此,只有坚持全面性原则,认识效果的多样性特点,把多种效果形式综合起来考虑,才能得出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结论。否则就会出现夸大或否定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效果的倾向。
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评估指标要与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目标保持一致。若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没有明确的目标,效果评估就失去了一个参照的坐标。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有无效果,就要看实际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的要求,如果达到了就表明有效果,反之就没有效果或者效果很小。只有通过实际效果与目标要求的比较,才能发现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哪个环节存在问题,从而实现道德养成教育评估的诊断、调节功能。一致性原则要求评估指标必须反映教育目标,与目标的要求和方向保持一致,避免脱节或相悖现象。
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是由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效果形成特点决定的。对大学生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宏观效果都不可能立竿见影,高校道德养成教育效果的形成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效果的形成具有滞后性、累积性和长期性特点。这就决定了效果评估工作难以在短时间内一次性地完成,既有阶段性评估,又有终结性评估。动态性原则是对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实效性评估的经常性、长期性要求。
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实效性的评估标准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实效性评估标准是实效性评估的视角、准则。这正如体育比赛必须有比赛规则,规则就是裁判的评判标准,没有规则,比赛无法正常进行;裁判对规则理解不准,还会出现误判。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评价标准可以从科学性、价值性、可行性和便捷性等四个维度对养成教育的实效性进行评估。
科学性标准科学性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评估标准应具备真实性和本质性。柏拉图认为,要使教育具有有效性,教育内容必须具有真实性。也就是说,评估标准必须是客观真实、科学合理,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符合事物的内在本质。其次,评估标准应具备规律性和适应性。指出:“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因此,评估标准只有在符合教育环境、符合大学生的实际及其思想发展变化规律的情况下才会有教育效果。再次,评估标准应具备可接受性和流畅性。要使评估标准发挥其应有的效力,应注重评估标准的流畅,以及采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否则,评估标准就没有效力,或者说,效力发挥不明显。
价值性标准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不但要求道德养成教育符合事实及其发展规律,而且要求其结果所代表的价值观念能为其主流社会和阶级利益服务,与其价值标准相符,这就是道德养成教育的价值性标准。有了科学性标准,为什么还要制定价值性标准呢?主要是事实与价值是不一致的,是有差异的。另外,价值标准具有多元性和相对性。不同时代和不同的文化之间,道德标准存在较大的不同。比如,相同的教育方法,由不同的人实施,或者对不同的人实施,都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其本质原因在于人们价值标准和思维接纳习惯的差异性。
可行性标准可行性是指所设计、采用的评估在复杂的道德养成教育环境中具有发挥效力的适应性。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核心是教育实践的执行情况。如果在实践中不可行,显然就谈不上实效性了。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想完全实现既定实践目标有一定难度。而这种具有适应性特点的可行性标准不仅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而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由此看出,可行性标准不是多余的标准,它是科学性标准的重要基础,是衡量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实效性必不可少的标准。
高效性标准高效性标准是指有效降低教育评估步骤、环节的复杂性程度,从而提高效率。要保证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保证教育程序的每一个步骤有效以及整体步骤、程式的简洁、精干、高效,从而减少在每一步骤中出错的可能性以及减少整体教育过程在步骤衔接、环节转换过程中出错的机率。高效性标准要求我们在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实效性评估中要注重对教育形式的研究,尽量简化程序和步骤,提高教育的效率,从而保证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实效性评估的具体指标
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求所有对大学生的教育活动能促进其思想和行为向教育者要求的方向发展或转变,这也是道德养成教育的价值所在。因此,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评估的具体指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度注意度反映的是大学生对网络时代的道德养成教育信息和刺激的关注程度。注意是感觉、知觉、思维、想像、记忆等心理过程的开端,是认知的起点。如果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信息不能被大学生注意,那么道德养成教育效果就难以进一步产生。因此,尽管在注意阶段大学生还未接受教育内容,其思想态度和行为尚未发生任何变化,但注意却是教育效果产生的先决条件。相对于未被注意,注意也是一种效果,因此道德养成教育信息是否被注意,理应成为判断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效果的一个指标。注意度的评估指标主要是信息关注的数量和次数。
认知度认知度反映的就是网络时代大学生对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程度。道德养成教育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因此让大学生获取一定的道德价值信息是道德养成教育基本的、前提性的任务。获取道德知识是形成道德认知的前提条件,在这个意义上,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就表现为应尽可能地让大学生全面、准确地了解所传播的道德价值信息。至于大学生是否理解和确信、接受这些内容不属于认知范畴。认知的变化是教育效果递增的表现,反映的只是效果的量而不是质,因为认知的增加并不等于就能正确理解教育内容且符合教育者的意图。就正如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课考了90分,但不能说他接受了考试内容以及他的思想品德水平很高。认知度的评估指标主要是具体教育内容的知晓率、记忆率。
认同度认同度反映的是网络时代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确信和接受程度。大学生了解教育内容,并不意味就会确信和接受它,因为了解属于认识层面,而认同属于价值观层面。大学生在接受某一观点时总会受其预定立场和价值观的影响,一般都倾向于接受与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相符合的意见、思想,接受具有可信度的内容。只有被大学生认同了的思想才能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同样,要评估认同效果,也需根据教育内容,列出具体的评价要素,了解大学生的认同情况。认同度之所以成为评价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实效性的指标,是因为认同的动机不是对权威或情境压力的屈从,而是在态度和情感上的仰慕与趋同,是自觉遵从态度确立的开始。
内化度内化度反映的是网络时代大学生将外在的教育要求和价值观念转化为内在信念、态度、品质的程度。它是在认知和认同的基础上,随着对道德认知的概括化与系统化、对道德体验的逐步积累与深化,最终形成一种价值信念并以此作为自身道德行为的推动力。内化是道德养成教育取得成效的一个关键环节,每一次有效的教育活动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内化的过程。内化度作为区分教育有效或无效的分水岭体现了个体对道德原则与社会规范的接受水平,表明个体不仅接受了外在的要求,同时也把这种要求变成了自己的要求和信念,是稳定而自觉的规范行为产生的内因。
态度变化度态度变化度反映的是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的变化程度。态度不是行为本身,而是行为较稳定、较一贯的反应,态度一旦形成,又可能引起新的行为,态度是行为的准备、先导。大学生某种道德态度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道德需要,凡是能够满足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对象或现象一般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反之采取消极否定或拒绝的态度;道德认知与信念,越是坚定的信念或信仰,做出相应行为选择的意向性就越强;教育者的信任度,影响着大学生对道德养成教育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信任度主要取决于教育者品德态度的鲜明性和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态度作为行为的发动或准备状态,是反映能否由知转化为行的一个关键环节。大学生原有态度的改变、新态度的建立,是教育效果向深层次发展的标志。态度变化度的评估,就是看通过教育活动后,教育对象对某些问题的态度有无变化、变化有多大。
行为变化度行为变化度反映的是教育思想和观点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观点以后,再将道德养成教育认识成果外化的程度。行为是人的外部活动,人们的言行发展变化是思想发展的外在表现,行为是外显的,因此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行为效果是比较容易观察感知的。大学生行为的变化,是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效果的最高层次。评价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得失成败,最终要看能否引起大学生行为的积极变化和健康发展,而且应该是经常的、稳定的、一贯的行为表现。只有稳定一贯的、习惯化的行为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才是道德养成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行为变化度评估就是评估大学生行为变化的范围和程度。加强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是弘扬时代主旋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特点,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形势下,探讨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实效性的评估原则、标准和指标,必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唐德斌王孝红单位:内江师范学院
- 上一篇:强化理论对道德教育的启发
- 下一篇:加强道德内化实效性的思考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