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群体对道德的影响
时间:2022-12-31 10:14:46
导语:新时期群体对道德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本文作者:柳德玉王希玉工作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非正式群体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地位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与他人共在是人的基本生存境遇,如何面对他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道德问题。”[1]30相对中学生而言,大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与他人互动的频率也日益增加。如何与他人相处是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一大因素。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学生普遍存在归属和尊重的需要。能否在与他人尤其是同辈群体交往过程中得到归属与尊重的满足,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与他人联合在一起、与他人相关连的需要,是人的迫切需要。这种需要是否满足决定着人的精神健全问题。”[1]60E•弗洛姆这一观点也进一步证实群体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骇人听闻的马加爵以及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铊中毒案中的投毒者皆因归属感的缺失或尊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心灵扭曲、道德良知缺失而走上犯罪道路。虽然这是极端的个案,但是大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道德践行能力、同情心和责任感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与他们以前缺乏同辈交往经历,没有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不无关系。“道德是精神性的东西,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关系性存在,离开了一定的关系,就无所谓‘道德存在’,无所谓‘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2]个体的道德成长源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生活中的群体密不可分。这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群体都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产生影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校园正式群体往往过于强调纪律性和规则,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难以满足不同个体多方面的需求,容易忽略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心理基础。同时,大学生正式群体的道德教育常常延续以往的灌输教育方式。其实,大学生在长期道德说教中易形成一定的逆反心理,对正面疏导怀有本能的排斥,而校园的功利与浮躁现象,冲击其原来并不牢固的道德规范,使他们产生心理失衡而失去践行道德准则的信念与毅力。归属与尊重的需要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需求。非正式群体能够照顾到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可以满足他们在正式群体中难以得到满足的兴趣、爱好、求知欲和好奇心。个体在非正式群体获得归属感与依靠感,实现一定程度的社会满足和心理满足,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避免因为心理问题而阻滞道德的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非正式群体都可以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其中,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可以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则会阻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因此,高校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中间型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这一事实,区别对待,正确处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纠正知性取向能将道德知识传授与生活情景性、生动性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道德体验与情感共鸣,真正做到化知识为德性。因此,要关注大学生的道德需求,提高他们的道德思辨能力和控制力。只有从大学生的生活空间里寻找道德生长点,才能促使道德之花绚丽绽放。
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正向作用
道德社会化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而成人成才的前提就是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是《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强调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非正式群体为大学生提供与他人充分合作和共同生活的机会,能够使大学生在群体内部自觉地认识人与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容易在平等的氛围中自觉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寻找到自己的坐标,获得情感的认同以及归属与尊重需要的满足。这种情感和需要的满足是十分重要的。可见,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他们的道德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正式群体要关心群体内成员的生活境遇和道德经验。道德社会化需要大学生对群体规范的认同,但是仅仅强调规范要求和纪律,忽略他们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的鲜活个体,尤其是脱离道德经验的说教容易导致他们形成逆反心理,很难获得他们对道德教育意义的认同。“意义本身,即思想的对象,通过那个刺激自身采取另一个体的态度对对象做出反应的个体,产生于经验之中。意义是既可以向他人表示,又可以在同一过程中向作出表示的个体本人表示的东西。”[3]因此,要重视大学生的道德经验,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要深入学生,了解其学习情况、人际交往、就业理想、生活困难等,真正将解决实际问题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学分制的大力推行,使得学生选修课程和上课时间各不相同,导致自然班级这一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和教育功能被大大削弱;但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正式群体的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多种活动,满足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需要和成长要求。二是要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引导。非正式群体能够满足个体的情感需要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能提供交流感情和施展才艺等诸多平台,满足其追求尊重和归属感的需要。因此,要积极支持、鼓励和指导非正式群体开展活动,发挥其正向功能,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如前所述,要充分发挥积极型非正式群体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促进作用;加强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克服其不利影响;加强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思想工作,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和心里疙瘩;同时加强正式群体的吸引力,帮助其找准位置。三是要发挥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导向作用。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如果做好核心人物的思想转变工作,转型这类群体也就事半功倍。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正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更要引导核心人物发挥好作用。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当中,只有与其真正交心,才能把准其思想脉搏,了解其成长需要和现实困难,才能找到这些核心人物的情感共鸣点,才能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 上一篇:道德重建的价值观透析
- 下一篇:高校法学的道德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