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时间:2022-04-02 09:13:30

导语: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摘要: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式下,中美贸易战、地缘经济冲突、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对企业的经营风险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改革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给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带来的风险变化,毫无疑问,在今后一段时期里,制定合理、科学的财务预警分析指标是企业预测财务状况、预知财务风险的关键措施,对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概括目前企业财务预警指标的特点,提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目前企业财务预警指标带来的问题,进而构建适应供给侧结构改性革视角下的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一、引言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围绕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推进改革,是增加基于需求的有效供给,增强基于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活力,增加基于改革的有效制度供给,最终实现生产。要努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主要任务是去除无效供给,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改造传统落后供给的同时还要强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新制度供给。结构性改革在我国,供应方面主要提供三个方面:一是元素的有效供给。从粗放型大投资向集约型储蓄转变,人力资本的升级改造、资本和资源的效率的提升、技术的更新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让新兴产业扛起创新发展的大旗。二是产品的有效供给。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有效、安全的中低端产品供给,更要有优质、高效的中高端产品供给。抓住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形式、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走一条精致、智慧、绿色、高端的道路。三是制度供给。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支撑、以新型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及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创新激励机制。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党的报告指出,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以供给方体制改革为主线,从质量、效率、力量等方面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体经济建设,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对企业经营风险防控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社会内外在稳增长、调结构的目标导向下,对企业财务预警指标的重视程度占据着核心地位,本文通过分析一般性财务预警指标的问题,提出在现阶段构建企业核心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防止财务危机。

二、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构成

(一)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的目标。在企业中实施风险预警管理系统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意识,以从各方面消除对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上拥有发展下去的能力,让其能在社会上立足脚跟,实现持续发展。通过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企业能够随时看到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失误,当企业财务方面出现问题时,能够准确把握问题之处,减轻企业不必要的财务损失。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能够保证企业的资金一直在安全区域内流通,帮助企业提高资金运动的效益性和持续性。实施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能够让企业领导人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将自己的精力投放在企业的前途。管理者在预警管理时,能够根据企业现在的管理基础,充分发挥企业在IT和ERP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提升现有的财务预警水平。(二)信息检测与传导机制。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关键的一个因素在于信息。各个企业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都是以对财务风险信息的统计分析为基础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捕捉到最原始的风险信息,才是对企业有用的信息,做出的相应评估、度量和决策对企业的发展才是有用的。因此,企业需要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设置信息监测体系。这一监测体系的设置能够灵活、快速、准确的收集到反映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财务信息,进而对收集到的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得出的结论轻而易举找到影响企业继续发展的各种问题。企业设置这一监测体系,属于有百益而无一害,随时监测企业财务风险的程度,当财务风险超出预期时,企业领导人即可马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住财务危机,以保证企业健康、正常的发展道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最基本的保证在于传导机制的确立,这一机制对企业有两方面的作用:首先能够将收集到的各种风险信息及时、准确的传给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待财务预警系统产生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指令时,又能够将其准确传到企业风险部门,来控制风险的管理工具实施。其次能够将预警系统管理后的效果和评价信息反馈到企业预警系统,这样能够帮助企业领导人发现风险预警系统中哪些地方存在缺陷,从而对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和管理工具进行恰当的调整。有效的传导机制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运行能力与结构,让企业在激烈的环境竞争中有较高的经营能力。(三)财务风险评估与分析机制。企业的生产生活都需要财务的支持,二财务预警系统首要的目的就是对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进行正确分类和评估,帮助领导人判断财务决策是否正确、市场与环境是否可行,这样就能将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中。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模型,但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效果差强人意。企业必须针对自身面临的财务风险和环境,根据企业财务预警目标和管理水平,运用合适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式,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对财务风险的结构分类、结果分析和发展趋势进行准确预知,立刻做出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指令。

三、企业财务预警指标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经营者对部分财务指标缺乏重视。在国有企业为主导的领域,由于企业管理者的任期以及考核体系的因素,常常忽略长远发展的指标,对于反映当期业绩的指标重点关注,对考核体系中的指标重点完成;在民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主要重视经营业务,财务主要定义为服务部门,重视经营业务的指标,对其他财务报表反映的指标一直缺乏重视。上述企业的管理者缺乏的管理意识,不仅表现在对财务预警指标缺乏信心和认识,还表现在缺乏对于财务会计相关的专业知识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不利于发现财务风险,不能及时提醒管理者的解决财务困境。(二)部分财务指标预警存在主观性,不能因时而异。由于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差别,各行业差距、经营期间的长短,并且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不高,缺乏全面性、战略性,以点代面。财务预警指标的一贯的套用传统比值,对企业的风险反映不及时、监督不力。比如:资产负债比率是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国际上一般公认60%,我国银行审贷一般在70%;流动比率,一般来说,国际标准值为200%,中国的优良率在150%左右。速动比率,国际认可的标准比率为100,我国的优良率约为90%。这些比率都存在主观性,在所处当时的环境和当期政策的变化会导致的财务和法律的风险,这些都会给企业未来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的隐患。(三)信息收集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企业基本不重视。信息的收集,包括国际行业形势变化,产业发展趋势,国内的行业对比,市场竞争状况,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数据以及历史财务资料等进行分析判断,主要依然由管理者依靠个人能力进行决策,没有专门的收集信息的部门,缺乏整体性和及时性,避免危机的产生是必须通过大量信息的分析,从各个财务指标反映出来。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隔绝危机的手段,到目前为止已然比较成熟。但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经济状况、企业文化,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因此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需要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考虑到我国企业的独特性,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置时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简便性原则。供给侧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去除企业中无效的机制,改造传统落后供给,提供新的机制体制。根据供给侧改革的这一目标分析,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很多模式预警指标多种多样,其涉及到企业的盈利、偿还债务、发展等方面,而且它的计算方法也是繁琐复杂,人们需要具备精深的数理统计能力才能够完成。企业可以选择预警指标体系少、计算方法简单的预警模式。进行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立,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找到影响企业运营之处。实际情况能够看出改变企业运营的因素并不多,而且有很多企业规模小、生产内容简单,对企业运营的改变更是微乎其微,因此有部分企业的预警指标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要反映本质即可。(2)灵敏性原则。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能够准确的反映出财务风险中的某一方面,即如果财务风险出现变动,就可以在预警指标中明显体现出来。借助于供给侧改革的力量,将企业的财务预警指标进一步优化,仔细研究预警指标与财务风险的相关程度,选取那些与财务风险程度关系大、先导性强的指标。(3)重要性原则。我国的经济转型改革为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生存带来很大压力,各方面都为企业财务带来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因为缺乏资金、无法偿还债务而消失。面对如此难以生存的市场环境,很多企业会选择借款维持自身的生存,但因无法如期偿还债务,使得企业的信誉度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投入的资金比例是流动资本比固定资本大。很多小型企业创立之初,企业领导者都会将目光放在流动资金方面,特别是货币资金的运用和控制,这是与大型企业关注固定资产不同之处。因此这就决定了大部分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需要特别关注相对流动性程度。其主要包括现金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短期偿还能力。(4)动态性原则。企业的发展要随势而变,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供给侧改革,势必为企业带来各种影响,财务预警指标也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而发展,整体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生存下去,提高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当国家进行供给侧改革时,如果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就需要吸收大量资金,为了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生存,财务预警指标反应企业的偿还债务能力。如果企业已经发展成熟,在市场上打出自己的知名度,获得更大的利润,就需要将财务预警指标改革到注重盈利类、资产运营类方面。如果企业正在走下坡路,就要重点关注财务结构类指标。(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分析,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来自于产权结构、企业规模、产业特征、内部供给结构,这些因素进一步反应在生产经营的财务指标上,为防止企业财务危机发生、扩大或再次发生,需要结合反映企业资金、劳动、技术、资源的四要素一并分析,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从产权结构划分为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国有参股企业,两者主要是在权益结构和考核激励评级体系由区分;从产业特征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目前净出口贸易由于中美贸易战的长期和艰巨性对经济长短期都有一定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滑,投资的边际效应在减弱,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短期稳增长,长期调结构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要把握产业的特征来拟定财务预警指标;从企业规模来划分产业集聚、产业分散,主要研究抵御风险能力以及产业在国际的竞争力带来的风险因素;从内部供给结构来划分,由供给的资金、劳动力、技术、资源来影响财务预警指标,因为这些资源要素要通过一定的配置方式,经过多个产业链生产的过程,产出市场需求的产品供市场消费,所以指标的选择不能侧重于短期利益,要侧重于中长期的经营,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通过划分以上四个层级的基础上,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权责分明的职能、信息记录的真实、完整、全面、及时,特别是从上到下要重视财务预警机制,其次要协调好上、中、下游的产业协同,建立数据的动态共享机制,进行不断的修正、补充预警的内容,最后在分析当前供给侧结构的特征后,对构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制定科学、直观的选择五类指标来反映经济的结构性问题防范现阶段的财务风险:(1)现金流量表。经营现金净流量增长率,它反映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增长幅度和增长速度,表明企业未来内部资金的增长状况及增长趋势;投资适当比率是指经营现金净流量与现金利息和股利之差额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之比,是衡量投资活动是否正常以及投资状况是否优良的指标;资产负债率。(2)研发能力。研究费用当期费用以及资本化的资金,当期申请专利数、研发资金投入占当期收入比,反映企业在提档升级所取得成绩和费用。(3)资源转换生产力。环境修复力,它反映企业在环境整治方面的投入和取得的成绩、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4)人员结构。人员年龄结构、高级技术人员比率,人均薪酬、人均产出。(5)商品竞争力。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国际竞争力,反映产品性能和产品是否过剩等。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通过构建上述五位一体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来保障企业资产高效运营,保证经营管理适应当前的改革形式,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提醒企业管理者在多方面关注风险点,采取对策防止财务危机,及时通过财务指标反映出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使其及时制订有效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企业低效率重复建设以及产能过剩等恶性竞争现象,切实提升管理者识别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使得诸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企业需要做好财务预警工作,对企业动态加强实时监测,有效预防财务风险发生。本文详细阐述了企业财务预警指标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企业经营者对部分财务指标缺乏重视,部分财务指标预警存在主观性,不能因时而异,信息收集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并结合实际,构建一套适应于企业发展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为企业更好地应对账务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晓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若干问题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1期。

[2]刘开瑞:《财务预警分析指标》,《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4期。

作者:李 琼 李 琼 单位:1.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湖北日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