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阶段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及选择
时间:2022-07-09 04:37:46
导语:成长阶段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及选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对于保持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批批中小企业在经历创业之初的生死考验之后,在步入成长阶段时逐渐开始加强对财务战略的运用。本文旨在帮助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能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财务战略。
关键词:成长阶段;中小企业;财务战略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企业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成长阶段无疑是整个周期中最波澜壮阔的一段,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在这个阶段企业总体战略已初具雏形,并深刻影响着以后的各个阶段。财务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一部分,选择合适的财务战略有助于减少甚至规避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助力企业平稳高速发展。
(一)企业财务战略的本质
企业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总体战略的一部分,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对企业的资本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和使用。在客观分析内外部环境对企业资金运营流动状况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的运营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谋划,并确保有效执行的过程。企业财务战略的本质其实是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减少甚至规避企业财务风险,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
(二)企业财务战略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运营过程中会遇到的最重要的两个风险,一个是经营风险,另一个就是财务风险。两者始终贯穿于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企业财务战略首先是为了应对企业财务风险而存在的,特别是中小企业,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经营风险本身就很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财务战略很难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特点
(一)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认知
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对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对目标市场以及目标客户的选择越来越清晰,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打产品,并且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这段时期企业发展迅速,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市场知名度不断上升,企业准备加大市场开发和市场渗透力度,试图取得更好的成果。市场本身是有周期性的,即使在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也不太可能克服市场周期性的客观规律,逆市场而行。因此,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保有对市场的洞察力,顺势而为,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企业发展目标。
(二)缺乏必要的财务风险意识
对于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而言,往往财务风险认识不足,财务战略基本没有或形同虚设。由于这段时期企业发展迅猛,资金需求不断加大,为了发展企业似乎不计成本地想从各个方面获得资金,以换取更高的增长率。但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企,此时反倒成了企业财务风险最大的阶段。因为速度掩盖了一切矛盾,这时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严重影响。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应该尽早建立财务风险意识,提升财务战略位置,使之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战略及企业总体战略服务。
三、成长阶段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
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以扩张型的财务战略为主,一般表现为迅速扩大投资规模,往往将绝大部分甚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进行外部筹资,更多是利用负债筹资。这时由于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也使得公司的资产报酬率下降,现金流出量不断增多,企业负债增加。
(一)投资战略选择
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在投资战略的选择上应该较少地选择间接投资,这是因为间接投资往往投资规模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不确定性因素过多,无法取得稳定的现金流。而是应以直接投资为主,将精力和资源放在主营产品上,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在投资的方向上主要选择以提高规模效益的投资战略或者提高技术进步效益的投资战略。1.提高规模效益的投资战略通过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来实现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提升,从而促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提升企业效益。当然,并不是企业规模越大,经济效益就越高,因为还存在市场饱和度的问题。如果企业的生产规模超过了一定程度,即超过市场经济的饱和度,就会造成生产的货物出现大规模积压,甚至引发市场经济崩盘,导致企业濒临破产。因此,企业在选择提高规模效益的投资战略时,应该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充分预估市场的容量及发展阶段,在市场饱和度内展开生产销售活动,保证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而不是盲目扩大规模。2.提高技术效益的投资战略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是指在创造、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的基础上,生产社会产品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会带来一定时期内生产总量的增加。技术进步是推动生产力的关键,加大技术进步的投资也就提升了生产力,生产力的提升必然会带来总成本的降低,从而增加企业效益。另外,技术进步也能提升现有产品质量,给客户更好的体验感,还可能生产出新产品,在刺激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需求的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变革以及工艺改进等,提高产品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往往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无论何时企业都应该重视对技术进步效益的投资。想要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应该始终保持一定水平的研发支出,根据企业的自身能力主动调节投资规模,在保证发展的前提下,跟随甚至引领市场。
(二)融资战略选择
企业的融资战略应当适应企业总体战略,包括投资战略。因此,企业融资战略的选择不能只着眼于眼前利益,而是应该综合考虑企业当前及以后各阶段的情况,合理安排融资战略。依据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特点,融资方式主要是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等。显然,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仅靠内部融资是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这时就一定会选择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又分为向现有股东融资和新股东融资。对现有股东的融资一般按照现有股东的投票权比例进行融资,成功与否取决于现有股东对企业未来发展是否看好,以及现有股东的出资能力。现有股东融资相对容易,并且能够迅速解决。新股东的融资相对复杂,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与潜在投资人沟通,通过一定流程后完成融资,时间较长。如果控制不好股权出让的比例,容易引起控制权的变更,成本较高。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相比,融资成本较低,融资速度较快。股东也可以通过加杠杆来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不足之处在于当企业发展不符合预期,企业目标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经营风险骤增的同时,财务风险也会被放大,使企业走向经营失败。因此,必须控制好财务杠杆,即使企业经营平稳,也要为企业未来发展保证充足的借贷能力。
(三)分配战略选择
对于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可供选择的分配战略其实不多,因为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在高速发展的时候,可供分配股利的资金本身就不多甚至是欠缺的,这时可以考虑的分配战略多为剩余股利战略或者零股利战略。前者是指满足投资需求后还有剩余则发放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发放。后者则是干脆将剩余盈余全部投资到企业日后的发展中,通过企业未来的发展来获取更高的收益。这两种分配战略都需要现有股东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看好,并且能够接受在较长时间内低于自身预期的投资回报,愿意承担未来不确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市场和企业经营发展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改变分配战略,确保股东能够享有合理的投资回报。
(四)财务风险控制战略选择
1.企业投资风险控制企业经营在成长阶段就犹如一辆在赛道上急速行驶的赛车,财务风险控制战略就是这辆赛车里的刹车系统,需随时保持警惕,避免其冲出赛道。从本质上讲,企业筹集到的所有资金都是用于投资,要么投资于生产经营,要么投资于资本增值。而所有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因此,企业在做任何投资行为时,一定要对自身状况做好充分分析,利用对投资现金流的分析、评估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案评价体系,避免导致企业不必要的资金亏损,甚至资金链断掉的风险。特别是中小企业容易发生企业决策者独断专行的情况,在对未来盲目乐观时,过于激进的投资行为会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企业做出重大投资行为前,一定要做好企业内控管理,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群策群力谨慎而为。2.企业筹资风险控制企业筹资风险中,最大的风险就是筹资渠道单一。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过于依靠银行贷款和现有股东的持续投入。而且往往是在现有股东无法继续投入后,才想到银行贷款。这时往往已经很难再取得银行贷款了,一定要在企业经营较好的阶段提前做好资金规划。股权筹资也是一样不能等到企业现金流出现危机后再找新的投资人,那样付出的代价也将十分巨大。对于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来说,目前现有的筹资渠道虽然不多,但不能选择单一的融资方式,而是应该综合考虑资本成本和风险承受能力,对企业的资产状况、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市场环境等充分了解后,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最优资本结构。3.现金流的风险控制一些中小企业在成长阶段经营失败,并不是因为其在经营过程中盈利能力出现了问题,而是在于对现金流的风险控制出现了问题。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或者投资人撤资都有可能使企业突然死亡。因此,一定要做好资金控制,不能为了销售数据而忽略了回款,更不能一味追求高收益盲目扩大投资规模。相反一些前期亏损的企业,在有强大的现金流的支持下,例如拼多多,美团、京东等依靠高速的增长率、强有力的目标客户群体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利用互联网模式快速地形成自己特有的经营壁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余赞军.投资实践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研究[J].商情,2020(14):64.
[2]王航静、乔瑞中.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20(1):169-170.
[3]谭华.浅析技术成长型企业如何解决融资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7(2):143.
[4]刘芳.财务战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市场周刊,2019(19):78.
[5]张刚民.技术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J].中国市场,2013(28):32-33.
[6]张军委.企业如何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浅谈[J].财经界,2020(5):170-171.
作者:殷元松 单位:发烧友国际旅行社地(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 上一篇:现金流管理下企业财务战略优化对策
- 下一篇:新时期民营企业财务战略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