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思考
时间:2022-08-27 03:03:10
导语: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于企业来说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着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比较小、历史时间短、经验不足、基础薄弱等原因,相比其他大型企业抵抗风险能力更加薄弱,要想防范风险、立足市场、摆脱破产,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极其重要的,不管是对企业自身还是利益相关者,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财务风险机制建设,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对于中小企业以及相关利益者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构建针对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
一、相关研究文献总结
1.国外文献。财务风险的预警研究在国外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出现了战略风险管理、基于风险价值的资产评估、对待风险的个体差异等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非量化分析和量化分析,其中又以量化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单变量分析方法和多变量分析方法。国外关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成果主要有:Fitzpatrikc(1932)开展的一元判定研究是最早使用统计方法进行财务风险预警的成果。选用19家企业作为样本,利用单个财务比率来将样本划分成两组,分别是破产企业和非破产企业,研究表明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是最有判断能力的两项财务指标(Fitzpatrikc,1932)。1966年WilliamBeaver在美国《会计评论》中提出了单变量模型。他选取了1954年~1964年间资产规模相同的79家正常经营和79家失败经营企业的30个财务比率进行研究对比(WilliamBeaver,1996),得出财务危机判别预测的比率依次为:债务保障率、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Altman最先开始了对多变量模型的研究,通过选取33家正常经营企业和破产的企业,对22个财务比率进行分析建立Z-SCORE模型,Z计分模型确定了企业破产的临界值。在此基础上,Altman对Z计分模型进行优化,提高了模型的精确性。2.国内文献。国内关于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直到1996年以后,才陆续兴起以企业财务数据为基础而建立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慢慢发展起来,而且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上市企业,很少有针对中小企业进行研究的。在Altman的Z计分模型基础上,王平、周首华、杨济华建立了新的预测模型———F计分模型。他们选取31家破产企业和31家非破产企业作为样本,并通过1990年以来4160家企业的数据进行检验,发现正确率高达70%。陈静采用单变量分析和多元判定分析的方法,选取沪市及深市1998年的27家ST公司为企业失败样本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单变量分析发现对企业财务失败预测能力依次为: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营运资本比率。卢贤义、吴世农首先运用剖面分析和单变量判定分析方法,选取多家企业作为样本,选用财务指标进行判定分析,构建LPM模型、Fisher二类线性判定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这三种模型均能较为准确的确认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杨淑娥、徐伟刚在借鉴外国学者Altman的Z分数模型基础上,在变量选取方面考虑到反映现金流量方面的比率指标和累计盈利能力的比率指标,形成了Y模型。
二、财务风险发生的预兆和识别
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时期,分别是潜伏期、累积期、恶化期和爆发期,每一个阶段的财务风险有不同的形成原因和表现。潜伏期的财务风险与企业所具体从事的行业密切相关,该行业的竞争激烈情况决定了企业所要面临的财务风险,两者成正相关关系。另外,产业的生命周期包括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过程,企业的财务风险随着每一个时期的过渡而逐渐增加。除此之外,国家的整个宏观产业政策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的话,该企业的财务风险比较小;如果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的话,那么该企业的财务风险要大很多。潜伏期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1)经营风险。企业缺失自身的主要业务,在业务发展上盲目扩展,不具有主要性原则,导致经营风险。(2)投资风险。企业的收益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投资,但如果企业资产投资无法取得预期收益,不能使得收入的增加或者是成本的减少,这就是风险,其中风险的大小取决于企业是否处在负债时期。(3)———融资风险。根据比较债务资本成本率和平均资本成本率,在平均资本收益率和债务资金本成本率(陈嘉莉,2007)相比较小时,企业则具有潜在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危机的预兆
企业财务危机的预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合理的资本结构。财务结构比例失调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外融资中的不同期限债务匹配比例失调.这将会引发以下难题:一是企业融资不畅,导致整体收益指标不理想;二是债务约束性条件相继满足,企业不得不腾出大量的流动性资金去履行对债务人的承诺,这可能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2)对外投资中不同期限的投资匹配比例失调,选择了投资回报率低的无盈利项目或是项目的投资风险与企业的风险忍受度不匹配。这就会导致企业的资产流动性下降,偿债能力无法保证。(3)生产运营状况不健康,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这就会导致企业整体的资金运用效率低,而且存货的长期囤积和债权的无法收回会导致企业之前所提取的准备金无法重回,因此蒙受巨大损失。(4)费用支出缺乏规范计划,主要是非经营性支出增长明显,导致企业无法积累资金用于再投资或是给股东分红。2.企业信用降低。在当今的资本市场上,企业的声誉是其对外融资的重要媒介,这不是在短期内能够被模仿和超越的而是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鉴证的企业宝贵财富。有了张明信片,企业才有能力把外部资金运用于企业的内部发展,从而不断开拓外部市场,促进自身做大做强。构建信誉需要的时间很久,但是如果企业稍不留神在产品质量或是售后服务或是回报股东以及债权人等方面做得不够到位,那企业的信誉就很可能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一旦信誉受损就很难再次恢复原状,企业的外部融资会受到很多约束,供应商和销售者很难再与该企业进行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会受到较大的威胁。3.竞争力减弱。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获利能力是衡量企业的总体竞争力的主要衡量标准。若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很畅销,销售范围不断扩大,而且自由现金流量较充裕,则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就较强,市场享誉度也较高。相反,如果市场不认可企业的产品,导致企业产品囤积较多,流动资金占用较大,连保障原有的市场份额都不能满足;或是企业用尽全身力气保住了原有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其产品处于退市期而导致盈利空间明显缩小,此时企业在同业竞争中肯定是处于弱势的。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指标滑坡较大,企业就无法实施原先的经营,投资,筹资方案、若此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就埋下了发生财务危机的伏笔。4.企业盈利能力减弱。经济盈利指标是衡量一个企业的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的指标,它体现了企业除了投资,筹资活动的其他一切日常活动的成果。比如企业的经营业绩持续低迷,而各项开支却反而在连年攀升,则企业的净收益肯定不断减少,在扣除法定公积金和一些必要的其他支出后几乎所剩无几。若长期下去,企业可能有面临破产的风险。5.相关企业发展减缓。我国的资本市场尚未完善而且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取向不太健康,上市公司和其母公司之间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密切关系。而且企业与其长期供应商和销售商之间也存在利益链条。若关联公司或是供应商面临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而该公司却没有及时注意到,没有提前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那么当其关联方大厦倒塌的那一刻才幡然醒悟肯定是为时已晚。6.贷款和担保危机。从理论上而言,债务融资的成本是低于股权融资的。而且我国的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审批也较为严格,所以未上市的公司主要是选择债权融资这一外部筹资方式,因此当企业急需发展资金而又没有较多的留存收益时,银行借款仍然是经营管理者的首要选择。未来的事情是谁都无法预测的,当企业出现的财务风险是程度较轻的初期风险时,以前形成的良好的市场信誉会使得企业获益不菲,债权人愿意再给企业一个翻身的机会,此时在管理者与银行进行恰当的沟通并作出进一步妥协后,即将到期的银行借款还可以办理相关的延期支付的手续,企业暂时还能够获得发展资金来源。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银行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若企业不能尽快在市场上赢得发展机会,化被动为主动,那么首先出现的就是企业不能支付到期的贷款利息,之后便是企业不能满足银行原先答应的逾期还款的要求。这是很可能出现的,因为企业在续借了银行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时一系列的开支花费会占到较大的一部分,企业若没有持续经营的能力那么出现资金链断裂是不可避免的。当企业无法归还到期借款时就会想到违规担保从而使得其还有苟延残喘的机会。据统计情况来看,已有多家上市企业延期披露贷款和担保事项。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基本面较差的上市公司为了缓解其资金窘境的很多都采取了违规担保。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存在许多的漏洞,上市公司这样的垂死挣扎或许还能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那里蒙骗过关,虽然这是极为冒险的做法,但是一旦成功了就是皆大欢喜的。所谓的违规担保就是上市公司以向其他上市公司提供信用担保为交换条件,获得其他上市公司的信用担保,进而取得银行的信用担保贷款。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之所以禁止这一做法是因为其潜在的隐患很大,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科学的投资氛围的形成。
四、构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1.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组织构架企业为了应对风险,需要加强警惕,建立科学性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组织构架,一个健全的组织构架能够帮助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实现有效的作用。在构建时,首先应该着重关注成本效益原则,以保证合理的生产规模。企业应该明确岗位分工,职责分明,可分为检测控制系统、管理系统等,比如有特定的人员担任财务信息采集、分类和登记;专门的核算人员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主管部门执行监督工作,控制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制度也需要企业对特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学习,以便提高企业员工的危机感,加强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2.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制度选用合适的财务指标。(1)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与流动负债和负债总额的比率(李明,2009)。比率和企业偿债能力成正相关。(2)经营能力指标,此项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使用情况越好。(3)盈利能力指标,主要是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李明,2009),这些指标可以很好的反映企业的盈利水平。3.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议(1)企业管理层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一个企业的决策靠高层管理者,是否能够提前预知风险也靠管理层的危机意识,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遭受危机最后面临破产倒闭,不可忽视的原因都是他们的管理者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另外,企业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宣传来增加员工的危机意识,来确保各环节的顺利进行。(2)重视人才培养。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等原因,其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很多是通过购买第三方机构来实现,自己单位很少有员工精通甚至了解,当遇到问题也是委托外面人员来进行解决。这样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且也降低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专业的人才可以及时地帮助企业财务预警机制进行更新、维护,大大缩小了时间和成本。因此,为了预警机制能有效的执行,人才的培养是重要组成部分。(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目的是防范风险、有效实现监督管理。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是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内部环境是基础,通过改变企业治理结构,完善职权分工制度,履行社会职责,优化企业文化,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风险评估是企业评估潜在的危机,合理确定风险解决方案。实现内部监督,广泛接受各层员工的建议,提高风险应对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晶.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2,(1).102.
[2]李杰.刍议我国中小企业多变量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J].商业会计,2012,(08).
[3]别岚.谈如何构建完备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J].商业会计,2011,(9):59~60.
[4]周全保.企业财务危机管理探析[J].科学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1):13~17.
[5]吕长江,周首华.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99~109.
[6]蔡莉莉.浅谈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完善[J].财会研究,2010,(22).
作者:周丽萍 单位:浙江富银白银有限公司
- 上一篇: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控制的作用
- 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