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建议
时间:2022-03-14 03:05:06
导语: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要摘:民营企业是我国最具有经济活跃性的法人经济实体,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涉及行业范围广、地理分布范围广、经营种类多。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民营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致使近年来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整体发展态势上有所恶化。在这种背景下,文章立足于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现实状况,分析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解决完善措施,以期有效地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一、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民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民营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的过程中,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致使最终的实际收益和预期的目标相差甚远,给民营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民营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全过程性。民营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可能保证任何意外都不发生,因此在整个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财务风险都是潜伏存在的;第二,客观存在性。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种特性导致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存在的,同时也不可以被消除,企业只能通过内部手段进行调整来防范风险,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第三,收益与损失并存。尽管财务风险会给民营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但是正因如此,才会不断地激励民营企业改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民营企业资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二、现阶段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现实状况
(一)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在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采用独资、合伙及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进行融资经营,经营管理模式大多采用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主要特征是“家族成员”和“亲缘关系”,实行集权化式的专制决策管理,而家族成员财务管理知识存在局限性,但数量又较大时,进行企业战略决策时,极易丧失决策的民主性,而偏向亲缘关系,容易导致民营企业战略错误。同时,家族成员集权式的不断发展,导致企业上下各个环节都受到家族成员的限制,不利于民营企业进行有效的内部管理,致使民营企业缺少规范、制度化的监管机制。(二)财务会计结构及制度不健全。由于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的落后,导致民营企业的财务会计结构失衡,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许多民营企业往往忽略了财务会计制度的现实作用,再进行内部管理时随意性极大,财务工作的执行、监督、考核等重要环节缺少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其次,部分民营企业更缺少在会计结构上的设置,一些小型民营企业甚至没有设置会计岗位,只在纳税或是其他特殊情况时,再进行不规范的会计核算工作,还有一些民营企业为了缩减人工成本,将多项财务工作由一个人负责,严重影响工作质量、效率,并不能提供精确的民营企业财务信息状况,增加了民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三)财务管理理念落后。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在我国民营企业中运用已久,其制定的经营目标和职责影响深远,大部分企业管理者现今仍固守传统的财务管理思维,还认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范围仅限于制作财务报表、应付相关部门账务审查等。由于民营企业的领导层出现一些被忽视的不足之处,对财务管理整体工作重视程度低,导致其他部门也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严重影响对财务管理工作进程。同时,对于现代风险导向下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缺乏正确的认识,现代风险防御意识薄弱且落后,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缺乏对财务人员有效的监控。由于民营企业的会计结构不完善,在招纳人才时的标准和引进后的管理都存在较大的漏洞,导致民营企业的会计人才水平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在会计专业层面上,一些人员只经过简单的培训,专业知识和相关工作经验有限,缺少敏锐的经济判断能力、创新精神,缺乏充分的实践工作经验和灵活的工作能力,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多元化需求和内部会计制度的完善工作,导致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失真、财务决策水平偏低。在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层面上,一些会计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对于会计工作不够精细、认真,风险防范意识淡薄,这也增加了会计工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为民营企业约束机制不合理,对财务人员缺乏企业制度的有力监管,财务人员在重要岗位时间长了,在疏于监控和管理的环境,为了自身的利益同采购、销售联合乃至于和供应商客户沆瀣一气,给企业带来的危害不可估量。财务人员退出机制不当,可能导致商业和财务机密的泄露、法律诉讼或企业声誉受损。
三、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民营企业要顺应时展潮流,必须先从转变管理模式开始做起,要真正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要在充分发挥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状况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同时,民营企业还要提高家族成员的财务管理水平,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杜绝越权行事、贪污受贿,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财务的监管。(二)完善会计机构设置和制度设置。在进行民营企业的会计机构的设置时,应该要考虑会计工作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特性,因此不但要分配具有执业资格的高水平会计人员,更要将会计机构独立于、凌驾于其他职能部门之上,才能保障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保障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才能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此外,还要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杜绝企业内部的不良现象,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大大降低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置时,避免领导层的决策风险,加强民营企业的内部整体构建,可以实行领导责任制度,细节划分和彻底明确领导职责、实行量化考核制度。(三)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民营企业管理层需要强化和更新自身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意识,提高对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现代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与大力宣传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使企业全体员工都可以充分认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民营企业加强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四)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会计人员是民营企业进行会计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人员既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自律性,严格履行法律制度展开会计工作。对于已在岗的会计人员,民营企业必须要从两方面提升其综合素质:一方面,以提高在岗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胜任能力为重点的专业教育及岗位培训,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培训使会计人员具有用内部审计思维处理实务问题的能力、沟通以及表达能力、掌握会计相关法律的能力,以适应民营企业的会计工作需要。另一方面,通过职业道德讲座、宣传片等形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风险防范意识。(五)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财务人员有效的监控。为了最大化降低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民营企业需要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和财务预警系统,提前做好各类防范措施,把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还应当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民营企业可以从内部控制制度的角度应该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监督机制和风险问责机制,而从日常管理角度,则需要做好充分的预防和管控工作,在财务预警信号的帮助下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加强对财务人员有效的的监督力度,建立和完善财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与绩效挂钩的薪酬制度,切实做到薪酬安排与财务人员贡献相协调。制定财务人员定期轮岗制度,形成财务岗位有序持续流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员工退出机制(辞职、解除合同、退休等),与退出财务人员依法约定保守商业机密和竞业限制期限,确保商业秘密和财物的安全。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下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因此,当今民营企业要想生存乃至发展到一定规模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变得更加困难。鉴于此,民营企业只有真正做到对财务风险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才能有效地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张慧德.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探讨———对部分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的调查[J].湖北财税,2000(14).
[2]陈挚.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刍议[J].山西财税,2002(01).
[3]洪德裕.浅谈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J].甘肃农业,2003(08).
作者:刘慧玲 单位:四川省高宇集团有限公司
- 上一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及策略
- 下一篇:上市公司财务预警适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