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防范
时间:2022-03-11 09:33:26
导语: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防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由于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各项体制和制度还不够完善,使得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多样化,很多原因可导致这些风险。因此,不断提高事业单位防控财务风险的能力,能够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消除国有资产浪费现象。本文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表现点入手,分析了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防范财务风险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
一、引言
企业的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而事业单位则是非营利为目的的,与之相比,事业单位有自己独特的不同之处,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表面上看似较小,但近几年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可能存在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而这些风险的长期存在会危机整个事业单位内部的日常经营和管理。因此,充分分析和探究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有利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效益。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表现点
(1)债务风险。部分事业单位不管投资充足与否,就盲目扩大相关经营发展,甚至负债经营,这样大大提高了资产负债率,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和经营管理,有限的自身偿债等特征,使得外部环境对事业单位的贷款管理缺乏有效监督,贷款帮助更是有限,导致单位债务风险问题日益突出,一旦单位遇到债务问题,其解决能力便捉襟见肘。(2)投资风险。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事业单位往往存在着缺乏科学分析和严谨判断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的现象,即便能够全面分析,其分析依据也存在大量不全面和不真实的情况,容易造成投资决策失误的结果,因而单位所投项目无法获得预期收益,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3)支付风险。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预算经费互相挤占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资金支付的矛盾不断加大,大量费用的产生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因为单位内部要经常发生挤占经费以弥补产生的资金缺口的现象,而为了单位的稳定发展又必须保证预算收支的平衡状态,这种巨大压力使得财务方面承担违规支付的风险日益增加。(4)管理风险。由于财务管理手段更新不及时,财务监督缺失,财务监管控制力不足,相关制度落实和约束力不够,直接导致了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不能为事业单位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虽然各项财务制度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但很多事业单位仍与当前先进的管理体系脱节,在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等方面落后于企业,对于财务的知识和核算水平等方面更新滞后,造成财务核算效率低下,管理漏洞频发。(5)职业道德风险。事业单位的职业道德风险不仅单指财务人员,还包括单位负责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这些人员可能因为法制观念的淡漠,职业道德的缺失,再加上利益的驱使,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弄虚作假、监守自盗,十八大以来有些人依然铤而走险进行这些违法犯罪活动,所以职业道德风险仍然要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风险点进行控制和防范。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1)事业单位内部对财务风险缺乏认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认为只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来调度和使用财政资金,就不会产生所谓的财务风险,即使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财务风险,有国家做后盾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发生,这一错误认识容易造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态度不正而产生大的财务风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淡薄在目前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2)事业单位各部门权责不清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态度不积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导致财务人员对于一定的既定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本单位的目标也难以确定,这就加大了事业单位分权管理的实施难度,难以对事业单位各部门的相关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精确的考核评价。因此,从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方面来讲,部门权责不明确,会导致无法合理规范单位预算执行,单位预算资金结构失调,资金使用无实际效果等相关风险和问题的产生。(3)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体系不规范。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趋于多样性,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变得相对复杂,由于单位内部缺乏合理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使得单位内部财务关系复杂,单位财务人员无法具体实施其应有的监督管理职能,财务职责履行不到位,就会在使得财务风险无法置于一定的控制范围内,大大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4)事业单位财务环境具有复杂性。随着经济发展脚步加快,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逐渐成为影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金融危机等外部原因也使得事业单位的资金供给短缺,资金的成本不断提高,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的严重打击和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四、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1)深化执行事业单位改革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财政财务管理体系。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以及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规避财务风险。(2)严格事业单位的贷款审批。事业单位的贷款具有其独特性,严格事业单位的贷款审批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别是用款计划,是重中之重,必须加以明确。建立公示制度,加强透明化管理。明确贷款审批程序和权限的相关制度。对于大规模大额度的贷款要建立事业单位贷款的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未经充分论证或者未经集体决策,不得擅自对外举借大额债务。(3)建立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科学的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对各种风险问题进行指标化和数量化,分析预警指标的预警值,并且定期进行更新和修正,要掌握并且加强挑选数据的科学性,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生产力,确保预警机制的及时有效性。(4)健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内部问责制度。问责制度中的问责主体、对象是必须首先明确的重点,而方式则是需要进行不断细化的方面,问责的相关情形必须进行明确的规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单位内部的财务相关资料真实有效性负有主要责任,因此,其也是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负责人,这样才能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的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内部问责制度。(5)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内部应急机制。事业单位遇到自身不能预知和进行有效控制的风险时,应急预案就会发会其重要作用,并且能够将风险发生程度和真是损失进行有效控制,使其制约在一定范围内,单位内部应该针对不同情形制定不同应急方案,并使之具有及时有效和可操作性。(6)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控制力。要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与岗位责任、职业道德、自身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加大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大对财务人员财务风险管理的培训力度,强化财务人员对各类财务风险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加强对各种财务风险的相关了解,充分熟悉日常工作中财务风险的表现点,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丹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其防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9).
2.刘玉库.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集体经济,2013(10).
作者:王树理 单位:天津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 上一篇:房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研究
- 下一篇:非正式组织在行政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