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财务分析论文

时间:2022-05-28 04:02:38

导语:制造型企业财务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制造型企业财务分析论文

摘要:对于业务全面且复杂的制造型企业财务分析能够有效促进科学的经营决策。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首先阐述了财务分析的内容、方法和重点,并且说明了制造型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的作用。之后分析了制造型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财务分析的表面性、分析语言过于专业性、管理层对财务工作的不重视、财务分析应该多部门联动配合四个方面对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针对本文提出的制造型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财务分析能够为制造型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分析;制造型企业;经营决策

一、财务分析相关理论概述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财务分析一般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等内容,不同主体、不同行业、不同信息使用者,财务分析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梳理出适合的财务分析体系,有的放矢的进行财务分析和经营管控。(二)财务分析的方法。财务分析的方法很多,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上述分析法各有优劣,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及具体分析业务的内容,从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分析方法。例如,在进行成本分析的时候,可以选择比较分析法,对比历史成本、预算成本,从中找出差异并加以管控,同时,也可以选择比率分析法,分析成本中料工费分别的占比情况,分析异常原因并加以改善。(三)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财务分析?首先,财务分析可以从重要性等层面来验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其次,财务分析能够揭露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既有和潜在风险,以便管理层加以防范和管控;当然,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财务分析能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避免拍脑袋决策。

二、制造型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的作用

(一)验证财务数据准确性。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决定了财务分析的质量,反之,通过财务分析也可以验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两者相辅相成。特别是对于制造型企业,财务数据贯穿于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全链条里面,环环相扣,一个数据的差错有可能会导致一个重大的经营决策。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财务分析,去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透过原因的合理性与否反向验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不断反复的去提高财务数据和财务分析的质量。(二)指导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财务分析可以揭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而指导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通过成本分析,可以反映成本偏高的原因让管理层有针对性的加以改善;通过费用分析,可以减少日常经营管理中的浪费从而减少费用开支水平;通过营运资金分析,可以减少积压提高周转使得资金利用效率加快等等。(三)通过财务分析合理预测,指导未来业务和防范风险。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财务分析可以合理预测某项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营运数据和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为管理层对该项业务的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三、制造型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分析仅停留在数据层面,未深入业务。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目前仅停留在数据层面,未能深入到具体业务中去,分析颇有些纸上谈兵的感觉,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首先,管理层对财务分析不够重视,未能让财务人员参与到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去,使得财务人员未能获取更多的与经营有关的资料和数据,造成财务分析的表面性。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成本管控至关重要,成本有报价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成本等,而大部分情况下,财务人员能够获取的只有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报价成本未能有效获取,因此经常会存在销售人员报价毛利率与实际毛利率偏差较大却未能分析出有效原因的情况。其次,财务人员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未能跳脱财务数据的束缚,深入了解数据背后的业务和含义,与此同时,财务人员对业务的熟悉程度不够也是造成分析不够深入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生产制造环节,而很多财务人员对产品的构成、车间的管理都没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这也造就了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很难去揭示数据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二)分析语言太过于专业,管理层理解存在困难。由于财务专业名词较多,所以财务分析中往往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使得管理层理解存在困难,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首先,财务人员没有跳脱财务专业名词的束缚,对业务的了解不够,未能从业务的角度出发,用更加浅显易懂的语言去展示财务分析背后的含义。其次,管理层要具备基本的财务知识,才能更好的看懂、听懂和理解财务分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很多从事车间管理的人员是从基层提升的,未系统学习过财务知识,所以对财务专业名词会存在理解困难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相互加强学习和沟通,从而形成一份大家都能理解的财务分析报告。(三)管理层不重视财务工作。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制造型企业,往往重业务轻财务,财务部门在公司的地位较低使得很多重点业务未有参与的门槛。管理层对财务工作不重视,使得财务人员未有更好的平台深入参与到业务中去,因此,财务部门会存在明显的信息孤立和不对称,这使得财务分析未能及时准确的反映数据背后的业务实质,从而造就财务分析表面性以至于未能更好的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四)财务分析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提到财务分析,很多业务部门都会认为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业务部门无关,而现实,真的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企业的财务分析不是财务部门独立的工作职能,是企业各部门联合的一项系统性工作,以财务部门为主,协同其他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对日常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以及预计的结果等。特别是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财务数据覆盖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全链条,财务人员发现数据异常后需要业务部门配合去分析数据背后的具体原因,此外,业务部门为了更好的进行业务经营管理,应该提升主动分析的意识,及时发现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的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盈利能力、防范风险。

四、财务分析有效为制造型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策略

(一)财务分析要深入反映业务背后的实质。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覆盖了从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制造全链条,业务较为全面且复杂,因此,制造型企业的财务分析更要着重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财务分析最终是服务于业务的,要揭露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原因,从而推动业务改善和发展,因此,财务人员要多到一线学习,了解业务的本质,增加与业务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对业务的熟悉和了解,从而能够更好的从财务分析中揭露业务的薄弱环节提请管理层加以关注和改善。(二)财务分析报告要浅显易懂,能够满足大部分阅读者的语言习惯。财务人员在保持自己专业性的同时,要更多去了解各专业术语的来源以及业务背景,特别是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很多业务端特别是一线的管理人员,不尽然是学习过财务知识的,如果一味的用会计语言与其沟通,容易陷入各说各话沟通效率低下,因此,财务人员在了解业务的同时,要学会将会计语言转化成通俗易懂的业务语言,以便为更多人所接受和理解。当然,要将会计语言转化成业务语言,也要求财务人员对相关会计概念理解通透,把握各个术语及指标的实质,才能更好的完成语言的转化。此外,管理层要学习基础财务知识,方能更好的与财务人员进行联动,从财务分析中看出经营管理的改善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业务管理,提升管理效率。(三)管理层要加强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一个好的财务分析,要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这也就要求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到业务中去,从事前、事中到事后全方位渗透,方能完整的反映业务实质。然而现实中,很多管理层并不重视财务分析,或对财务分析的理解不够,未能创造更好的平台让财务人员参与业务中去,甚至某些业务还对财务设置保密门槛,比如说销售报价等,种种这些无疑大大限制了财务人员参与了解业务的积极性,从而未能更好的将财务分析做好服务于业务。因此,管理层要加强对财务分析的重视,提供更好的平台让财务人员参与到业务,服务于业务,协同为公司创造更好的价值。(四)其他业务部门要积极主动参与到财务分析中去。现实工作中,财务人员在进行分析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个瓶颈,大部分业务部门会认为财务分析那就是财务的工作,与自己无关,从而使得财务分析工作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展。事实上,财务分析工作是一项全方面多部门联合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各部门与财务部门配合去深挖数据背后的真相,从而提供更为准确客观的分析数据供管理层参考和决策。虽然说,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到业务中去,然而业务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仍旧是一线的业务人员,因此,论对业务的熟悉专业程度,仍旧要属一线业务人员。所以,在财务分析过程中,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原因,需要业务人员参与一起分析方能更为准确客观。与此同时,业务人员在分析的过程中,也是一个总结业务从而更加深层次了解业务的过程,并不是额外的工作,而是为了把业务做得更好的一个必要的过程。

五、结语

财务分析对于企业业务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业务全面且复杂的制造型企业来说,更应该利用财务分析去服务业务推动业务发展。财务人员要深入业务,用浅显易懂的业务语言进行财务分析,揭露数据背后的业务实质;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积极创造平台让财务人员参与到业务中去,从而促使财务部门能够联合其他业务部门更好地完成财务分析工作,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好的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吴丽萍.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J].商业会计,2018(9).

[2]张诗琪.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J].财务金融,2019(7).

[3]顾秀利.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J].商务必读,2018(4).

作者:郑晓容 单位: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