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在班主任工作的案例
时间:2022-08-30 10:50:02
导语:家校合作在班主任工作的案例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文章以高职学校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案例为依据,从案例的内容简介、定性分析、解决思路、实施办法等出发,叙述了高职学校班主任解决学生日常问题的完整流程,并突出了家校合作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家校合作;高职学校;班主任工作
高职学校班主任的工作生涯中,会遇到学生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等,追踪这些问题的根源可能都会指向家庭问题。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经用37个案例证明家会伤人,但却又说家是港湾,爱是退路。在爱的港湾受到的伤害本应该在港湾中愈合,但现代社会没有给学生等待愈合的机会,学生在带着伤口奔跑的过程中,需要班主任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进行家校沟通,与家长相互配合,达成一致的目标,共育学生。
一、概念
其一,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互动所产生的教育影响,既包括长辈对子女的影响,也包括子女之间和子女对长辈的影响,本文所论家庭教育主要指长辈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其二,学校教育的内容很广泛,包括道德教育、知识教育等,高职学校教育主要突出的是专业技能教育。其三,家校合作的概念在国外通常包括家庭、学校、社区三者的合作伙伴关系,在适应中国传统汉语言文化的情况下,我国学术期刊中通常将这三者合并简称家校合作。本文所指家校合作是学校和家长带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双方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首先学校给予家长相关知识指导,其次家长配合学校引领同步支持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必须家庭和学校两个“教育者”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两者不仅要行动一致,也要信念一致。家校合作在学校工作中属于道德教育中比较容易忽视的一部分,但学校做好专业技能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前提是道德教育,家校合作渐渐受到重视。所以本文结合高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真实案例分析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二、家校合作现存问题
(一)单向互动
现在教师与家长都已有了家校合作的意识,双方在各自的位置上无私地奉献着,但是真正需要两者联系起来的时候,又似乎都被牵绊着不知所措。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是单向的,一方面教师会在需要家长帮助的时候联系家长,可往往得不到家长的及时回复;另一方面家长在需要教师协助的时候,往往也得不到教师的及时关注,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教师与家长之间,还需要联系两者的学校投入更多的关注。
(二)低效合作
常见的家校合作活动有家访、专家报告、网上家长学校、校园开放日、各种活动的观摩等,首先要肯定这些活动的存在,但要发展更有效的合作关系,需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多家长真正需要的和教师真正能接受的家校合作新形式。
(三)领域单一
目前家校合作有一定的滞后性,体现在大多时候学生出现了某些问题后家校才开始密切合作,此外,家校合作的探讨领域停留在学习、生活习惯这些看似重要的表面维度。现代学校的教育是综合的教育,家长对学校的介入应该是涉及学校各个方面的;家庭生活的内容也是全方位的,学校对家庭的指引也应该扩充更多内容。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张某某,女,18岁,就读高职三年级,由于仪容仪表问题被班主任关注。她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文身、染头发、说脏话、迟到等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班主任在新学期初班级常规检查中发现她把头发染成了黄色,经过多次悉心谈话不改,联系家长后发现其家庭关系复杂,父母早已离婚,张某某的抚养权归父亲所有,但是父亲工作繁忙对张某某几乎不管不问,母亲想要管教张某某但是不被其接受。母亲在与班主任诉说过程中频频流泪,表示自己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班主任这才恍然原来张某某的问题不仅在于学校更在于家庭。
(二)案例定性分析
该生来自一个混乱纠结的家庭系统,她8岁时父母离异,父母双方又都再婚,但她是父母唯一的孩子。她在父母冲突的婚姻关系及之后的离异关系中都处于支持父亲的位置。与父亲的结盟使得张某某与母亲的关系紧张。关系中的边界僵化和家庭冲突贯穿张某某的生活。班主任总结张某某问题的关键点有三个:(1)需逐步地理解父母的离异。(2)需关注自己,规划未来生活。(3)家校沟通计划制订与实施。
(三)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1.主动约谈,找到问题关键教师主动与张某某沟通约定具体的谈话时间和地点,在与张某某的谈话过程中,认真倾听张某某的陈述和自我归因。原来张某某一直对父母的离异耿耿于怀,觉得是母亲抛弃了父亲,所以导致对母亲的偏见与矛盾心理,一方面张某某觉得母亲是关心自己的,但是另一方面张某某又觉得母亲非常自私,为了自己的感受抛弃了父亲和自己。教师通过耐心倾听的方式传递对她陈述的尊重,并表示出对她现有情绪的关心和重视,确立基本的信任关系后,张某某还讲述了自己非常希望得到爱与关心,所以自己很早就开始尝试与异性交往,希望从中得到家庭关系中缺失的爱,但是最近在异性交往中也遇到了困难,所以加重了自己的情绪波动和叛逆问题。2.敏锐观察,树立目标教师在倾听张某某自我陈述时敏锐地察觉张某某的内心,原来张某某在小学期间一直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于父母离异后没有人照看,经常一个人在家,感到害怕与孤独,所以开始结交一些社会上的朋友,但是在此期间她也一直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天资聪明的她在初中的时候开始跟不上学习节奏而成绩下滑,但是之后也无人关注,所以她就自暴自弃了,张某某也很痛苦于现在的状态。教师根据她陈述的内容、细节,及时引导其探索自我的方向,帮助张某某明确在家庭、学业、异性关系上的目标:①接受父母离异的事实;②理性认知异性关系与爱情;③认知与母亲的关系;④确定学习的目标。3.耐心疏导,建立长期咨询关系张某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冲突表现是长年累月形成的,对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次谈话就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教师要对其有耐心,建立长期咨访关系。首先,结合张某某的家庭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等多方面因素,了解和掌握张某某因家庭变故产生问题的过程,并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提炼、梳理辨别,引导张某某调适心态、建立自信、重塑自我。其次,助其修通异性交往过程中的阻塞:帮助张某某理解爱情的复杂性,回忆异性交往留下的美好与痛苦的回忆,对何为有意义的生活进行探讨。再次,助其改善与母亲的冲突关系。因为张某某不与母亲同住,平时与母亲见面交流的机会很少,教师可以在校园内创造张某某与母亲见面交流的机会,并且引导其互相倾听、增加互动来缓和关系。最后,助其找回学习信心,做一份生涯规划,与任课教师合作,分析张某某现阶段学习情况,根据实际制定短、中、长期目标。4.制订家校合作方案,逐步改善张某某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家庭,如果不处理好其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她可能仍然无法投入自己的生活中,当她醒悟的时候将后悔莫及。首先,必要时求助学校心理教育中心,用个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来修通父母离异给其带来的烦恼与痛苦:重新回顾父母离异;想象母亲与父亲的对话;带着回忆重新投入新生活;学习应对父母新对象的方式。其次,邀请父母参与家庭辅导,启发父母双方说出各自教育孩子的观点,促进开放的沟通,共同探讨三方都能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再次,制订家庭改变方案,建立长期家校合作关系。班主任在学校多关心与关注张某某,并就其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多与家长联系;确定固定的家访、电访、约访时间,协助家长管理好张某某,做到学校、家庭共同担负教育责任。
(四)总结
张某某在父母离异后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口,在成长的岁月中父母像是不断地在其伤口上撒盐。第一,亲情的缺失。父母离异后母亲离开了,张某某与父亲居住,但父亲常年工作繁忙经常留其一个人在家。第二,归属感缺失。张某某的抚养权虽归属于父亲,但是父亲对其关心不够并再婚,母亲又对其严于管教,不能及时表达关心而引起冲突,并且母亲也再婚。第三,尊重感缺失。青春期后,张某某自我意识发展,独立意识也增强,但在已破裂的家中,父母是做决定的人,且遇到问题从不会照顾张某某的感受,而是代替其做了“最好的”选择,张某某感受不到尊重。第四,成就感缺失。从初中开始张某某的成绩一落千丈,令教师和父母对其失去信心与耐心,张某某不仅缺失了努力下去的勇气,同时也失去了成就感。因此,要帮助张某某,必须进行家校合作,一步步引领这个家庭前进而不仅仅是让张某某独自承受这一切。
(五)经验与启示
1.关怀、信任和尊重作为一名班主任,主动营造关怀和信任的支持性氛围至关重要,来自教师的关怀和积极的情感可提高学生信任度,让学生看到希望或对改变有所期待。2.制订计划、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没有计划、目标的学生会觉得自己迟到、染发等行为都不是问题,培养目标的核心在于寻找方向,找到现有的问题并清晰地“看”到现状,努力发现自己的优势,针对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方向制定短、中、长期目标。3.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如果班主任只看到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一味地指责其错误的行为,那么学生可能会无动于衷并且不服教师的管教,班主任一定要深入其问题的核心而不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深入问题必经之路就是与家长保持沟通,学校和家庭共同陪伴学生成长,家校共育才能给学生更宽阔的未来之路。
参考文献:
[1]边玉芳,周欣然.家校互动不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39-44.
[2]朱永新.我国家校共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21,42(1):15-19.
作者:邓黎 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
-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发展对汽车维修的影响
- 下一篇:企业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