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时间:2022-08-16 04:28:53
导语:浅析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养老保险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而企业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部分。涉及面广,资金规模大,收支平衡周期长,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如何进一步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是保证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课题。现就企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浅析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一、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况
我国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初是由国家对其进行统一收缴和发放,但这种方式还是沿袭了计划经济的模式,由于市场条件下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这也就脱离了企业的具体情况,成为统一而刻板的制度,虽然能保障广大职工的利益,但对于企业而言却是好坏不一,所以这种与经济发展不合拍的制度必然要进行改革。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是确立统账结合的基本制度,探索了基本保险和补充保险相结合的体系;二是扩大企业养老制度的覆盖范围,实现了从国有企业职工向多种所有制职工的扩展;三是确保企业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维护了广大离退休人员的权益;四是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初步形成了国家、企业和个人多元筹资的机制;五是解决条块分割矛盾,将行业统筹移交地方,逐步推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为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企业养老基金缺口严重,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由于“老中新”制度的不统一,如“老人”所需的养老金和“中人”所需的过渡性养老金并没有积累,因此他们退休后所享受的养老保险费用,很大比例是来源于那些正在工作岗位上的职工为自己缴纳的保险费挪用至退休职工费用的发放上,随着供养的退休人员基数增大,目前社会统筹基金不足以支付同期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不得不动用个人账户资金,导致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长此以往,必将给未来企业养老基金的支付带来严重隐患。2.企业养老基金保值增值手段单一现行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部分累积制,但目前我国并未从立法上保证基本养老基金运营手段的多样化。长期以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通过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获取利息收入的方式来实现基金的保值和增值的。但实践证明,这种单一的投资方式很难获取高额的利息收入,难以达到保值的目的,更不用说增值了。3.企业养老金计发办法还存在诸多缺陷一是将单位缴费部分全部划入社会统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缩小了个人账户的规模,而计发办法中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计算分母变大了,这一小一大,对个人养老金水平影响很大。二是企业养老金替代率过低。企业养老金替代率是退休职工领取的企业养老金占其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企业养老金替代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了企业养老保险金同劳动者退休前收入的相互联系,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水平,在客观上还体现了退休职工与在职职工的收入差距,并影响企业养老保险的财务收支状况。适度的养老金替代率要依据许多因素而定,包括国家养老保险改革的目标、养老金给付的指数调节、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等等。从世界范围看,养老金替代率一般在65%左右。从我国现行企业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养老金替代率分析看,定位较低,在工资水平保持稳定,不升不降的理想状态下,缴费年限35年的男职工企业养老金替代率是59.2%,其中基础养老金替代率35%,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24.2%;缴费年限30年的女职工企业养老金替代率是44.8%,其中基础养老金替代率30%,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14.8%。如果考虑工资增长等因素,养老金替代率将会下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个人账户由于工资上涨其养老金替代率下降。4.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差距有扩大趋势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员工的退休金都由国家财政负担,退休金水平以退休前工资为基础,以工龄长短为计发依据,而企业职工按照一定比例由个人和单位共同缴费,个人缴费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作为计发养老金的依据。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确定。从2000年到2005年,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金年平均增长13.07%和11.48%,同期企业退休职工的收入年平均增长仅有6.92%。2008年,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为1080元,事业单位月人均养老金是企业退休职工的1.8倍,机关公务员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则是企业的2.1倍。
三、对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
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保持政策连续性,处理好过渡性问题;二是坚持保障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兼顾公平和效率,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互动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三是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保障多数人利益。1.做实企业养老保险中的个人账户做实个人账户是实现制度转换的前提,也是划清政府和职工个人责任的关键。明确“老人”原待遇不变,不建个人账户;“中人”建账之后和“新人”按规定建立个人账户并做实。做实个人账户,可一步做实也可分步做实。一步做实操作简便,可尽快实现部分积累和制度转换,但当期基金缺口增大,中央和部分地区财政支付压力增大。2.做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和筹资渠道一是让保险基金在安全的基础上产生增值效应,将其投入到保值增值的运营中去。养老保险基金在投资时要留足周转金,以保证现金及时变现。由于养老保险基金具有数额大、存储期较长的特点,适合于投资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国家应对此出台一些有利的政策,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能投资那些安全性好、收益率高的项目,如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且由国家指定的专门金融机构对其行为进行监督。二是要积极开辟社会性筹资渠道,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彩票事业的筹资作用,发动全社会为企业养老事业发展贡献力量。3.做强企业年金制度我国虽然确定了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的个人储蓄养老多层次体系,但由于政策不配套,税收优惠不到位,企业年金发展缓慢,退休人员主要依靠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偏低,生活质量不高,政府压力较大。据了解,从1998年开始国家对养老金的财政补贴增加,2011年达到2000多亿元。要减轻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财务负担和政府的财政负担,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一是建议国家通过人大立法的形式,将企业年金制度化、法律化,明确达到什么标准的企业,将其作为强制性的法付诸实施。二是国家应采取更加积极的税收激励政策,包括减免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部分营业税或者增值税等办法,鼓励企业加快建立企业年金,以提高其覆盖率,加强企业年金的支柱作用。三是国家工会组织应大力提倡职工通过职工大会监督企业为他们建立企业年金。4.做妥企业养老金计发办法,提高企业养老金待遇水平,缩小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差距缩小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差距不是要降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待于国家出台整体协调政策。笔者认为一是从现有企业养老制度上看,企业养老金计发办法对今后企业养老金水平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即使以后待遇调整,也是建立在计发金额基础之上。所以应当把单位缴费部分按一定比例划入个账户,增加个人缴费的积极性,这方面住房公积金作出了很强的示范作用。二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职工待遇调整机制,要合理选择基本养老金调整参数。既要与社会平均工资相联系,也要与物价指数相关联,这样更能保障退休人员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三是按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确定基本企业养老金调整水平和最低保障水平。
四、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作为社会保险机构,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坚持覆盖广泛、水平适当、结构合理、基金平衡的原则,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加强管理,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实现老有所养。第二,作为企业,要以人为本,按照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为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杜绝拒不缴交或打折扣缴交的现象。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凝聚力,忠诚的员工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大的企业收益,为构建和谐企业劳资关系夯实基础。第三,作为职工,要树立企业养老意识,把企业养老保险当成是一种尊严,在企业为职工足额缴纳养老保险的同时,也要感恩企业,提升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罗庆福 单位:福建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卢英兰.积极应对挑战确保老有所养-对现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J].民生•论坛,2012(2):19
[2]程艳梅.浅谈完善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和对策[J].企业导报,2012(5):27
[3]王彩云.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和建议[J].科学之友,2012(5)
- 上一篇:现代农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思考
-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