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养老保险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1-27 03:17:21
导语:高校开展养老保险改革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校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的事业单位,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单位负担加重、资金从何而来、财务怎么管理、会计如何核算等一系列问题.加强对相关文件政策的学习和研究,结合高校实际,比照企业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逐步明确高校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应对办法.
关键词:高等学校;养老保险;养老金;制度改革;财务管理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一直没有参加.长期以来,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约为在职工资的80%-90%)的退休工资待遇,企业职工一直缴纳养老保险却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约为在职工资的40%-50%)的退休养老金[1],这种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不同的养老金“双轨制”加大了不同性质的单位职工之间退休待遇的差距,产生了不公平的潜在社会隐患,部分企业职工意见较大.为了解决养老保险“双轨制”下存在的尖锐矛盾和突出问题,逐步减轻财政支付的负担和压力,国务院在2015年1月推出了新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求全国机关事业单位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从制度规范方面与企业全面并轨,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1高校承担的各种社会保险
高校属于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的教育事业单位,所涉及的各种社会保险涵盖面较广,政策性很强,情况比较复杂,它关乎广大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和高等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因此,结合此次新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高校必须提前做好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和教职工养老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准备工作.新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以后,高等学校与其他事业单位一样,所承担的各种社会保险由原来的“四险一金”增改为“五险二金”,即新增了改革以前不需要机关事业单位承担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
2高校实施养老保险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缴费比率较高,高校负担加重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高校应承担的“五险二金”已经占到本单位工资总额的53%,其中此次改革新增的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缴费比例合计为28%,这无疑加重了高校社保缴费支出的负担.教职工个人新增其工资总额12%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费额度,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已经通过调整教职工基本工资标准予以解决.在目前高等学校实行“生均标准+专项补助”的“包干式”财政拨款模式下,各地财政仅对高校医疗保险费给予补助,其余各项社保缴费大多应由“生均提标”财政拨款安排解决.以云南省为例,财政能否对高校本身应承担工资总额28%的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费来源予以全额或部分补助,尚无明确的意见和资金统筹办法.
2.2缴费工资基数难以确定
在此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相关文件中已经明确,单位和个人所应承担的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缴费基数都是“工资总额”.但是,高等学校工资性人员经费的计发项目相对比较复杂,有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奖励性绩效、政府性奖励、未纳入绩效的劳务费等,如何界定高校“工资总额”的范畴,是确定计缴基数的前提.通过查阅相关社保政策文件,可以发现高校“工资总额”及个人“工资基数”的统计口径尚无明确界定,直接导致缴费基数难以确定,一些单位调整增加人员工资后应当缴纳的养老保险尚未得到妥善处理.
2.3参保人员范围界定不清,工作难以开展
目前,高等学校人员构成情况也比较复杂,有在职在岗编内人员、离退休人员、校办企业人员、聘用合同制人员、临时聘用人员等多种类型,人员范围的界定尚未完全清楚,对应任务就很难予以明确,相关工作就难以正常展开.另外,高校教职工养老保险改革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4年10月1日起已经开始实施,按照国务院要求各地在2015年6月底以前将增发工资补发到位后,同时从应发工资中已经代扣了职工个人应承担的养老保险缴费部分,但是由于各地尚未出台或公布具体实施办法,高校要做好哪些工作,怎么去做,都不甚清楚.
2.4职业年金缴费资金来源不明
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国家同时实行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与基本养老保险相似,职业年金也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应由单位承担工资总额的8%,二是应由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4%.职业年金的缴费工资基数与基本养老保险口径一致,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具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要求,而企业年金则由企业根据自身能力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就高校而言,在现行“生均标准”拨款体制下,单位与个人合计增加工资总额12%的缴费额度不是个小数,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缴费,所需资金怎么解决,目前还没有明确可靠的意见.
2.5是否延迟退休,意见分歧较大
在逐步取消养老金“双轨制”政策后,延迟退休是我国社保机构不得不面对和考虑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多年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成为低生育率国家,由于人员基数庞大,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5%,2020年将达到20%进入到严重的老龄化社会,不富先老、支大于收的现实状况将直接导致养老金收支出现巨大缺口.[2]然而,怎样延迟退休,男女职员如何区别对待,延迟到60岁、63岁还是65岁,各方意见分歧较大.尤其是一些艰苦行业的中低收入者,他们反对延迟退休的意见更大一些,甚至还盼望能够提前退休.
2.6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均早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颁布实施,因此两制度都没有考虑到高校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问题.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和并轨必将对高等学校的相关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产生较大影响,在缺少统一的会计核算规范的现实情况下,高校要全面做好养老金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比较困难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主要工作任务集中在单位人事和财会部门,养老保险资金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尤为重要,它是落实国家政策和反映教职工利益的综合体现,所以做好这项工作是近期高校财会人员面临的一个难题,必须认真学习研究,加以妥善解决.
3高校实施养老保险改革的思路
3.1适当改变拨款方式,合理分担改革成本
受“生均标准”拨款包干方式和拨款总额的限制,高等学校很难每年都“挤出”资金来应对不断增加的各种社保缴费.社保缴费是单位的一项大额支出,假设某综合大学有教职工3800人,粗略估算,改革后每年该大学就需新增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费约8500万元,如果全靠“挤占”生均提标拨款来解决问题,显然是不行的,这势必严重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实,社保改革的初期投入是政府理应承担的改革成本,可采取适当转变拨款方式的做法,合理分担这项改革的成本.也就是说,高校养老保险缴费应由政府承担“大头”,达到70%-80%比较合理,可按新增专项拨款的方式予以补助,其余部分由单位自行筹资解决.云南省教育厅正积极起草相关文件,拟向省人民政府申请增加一定比例的生均提标拨款补助,专项用于高等学校应承担的养老金支付,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3.2结合高校工资实际,明确缴费工资基数
根据已经出台的文件规定和相关政策解释,我们认为应当结合高校工资构成的实际情况,明确高校工资总额的组成内容,以便准确计算缴费基数.高校教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是按本人“上年度”工资来计算的,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改革性补贴+政策内奖励性绩效+1个月基本工资).为了体现公平,其他改革性补贴、奖励性补贴等暂不纳入缴费基数.高校本单位工资总额的统计口径与职工个人工资基数一致,单位全部在职职工工资缴费基数之和即为单位工资总额.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加以特别注意的是:教职工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部分,不能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则应按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也就是实行“300%封顶、60%托底”的办法.[3]
3.3分类界定人员范围,比照企业开展工作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首先应分类界定高校各种人员是否纳入改革范围,其次再考虑如何执行缴费政策问题.结合高校实际,在职在编人员应当全部参加养老保险改革,离休人员工资仍由财政资金按原渠道拨款解决,不参加此次改革;2014年10月1日前已退休人员,保持现行待遇并参与今后增资调整;已转制为企业性质的校办产业、出版社等机构人员,执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高校聘用合同制等编外人员仍按原渠道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从日常管理工作看,企业养老金管理办法已经比较成熟,可比照企业的做法开展高校养老金日常管理工作.其流程可设计如下:由于社保工作量增加,建议高校在人事或财会部门专设1名社保管理人员,每年年初按照单位上年度教职工工资情况计算当年应缴费基数,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核准,分月将单位应缴和个人代扣的养老金缴费通过征收系统缴入社保机构指定的地税部门.社保管理员可按半年或一年时间周期到社保经办机构获取本单位职工个人养老保险账户明细情况数据,拷回学校存档保管,并据以分发或通知教职工本人知晓,同时可供核对参保数据和相关记录.这与现行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方式大体一致,只要各月计算缴纳清楚即可,高校无须核算到每一位教职工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明细账,个人账户累积金及其利息的登录管理是由社保经办机构来完成的.
3.4与基本养老金一致,应由财政拨款缴纳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除计缴比例不同外,其缴费基数与上述基本养老保险是一致的.职业年金的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部分均计入本人职业年金的个人账户中,在退休后按照该账户资金的累积数额分月由本人获得相应待遇.一方面,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实施职业年金办法是具有强制性的,执行时间(2014年10月1日起)与基本养老保险同步;另一方面,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又稍有不同,它是应由财政提前承担的未来退休职工的一种额外补充待遇,所以高校职业年金8%的单位部分理应全额由同级财政拨款解决.
3.5我国人口基数过大,暂不宜全面推行延退
从现实情况看,以逐步推进延迟退休的办法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是政府部门的必然选择,已经出台的具有处级职务和副高职称以上女同志延迟至60岁退休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存在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近年内尚不宜全面推行延迟退休的办法,应当认真听取艰苦行业中低收入职工的不同意见.在综合分析和全面考虑的基础上,可渐进式地在局部范围通过自愿申请的方式办理“少数延退”.另外,在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就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就业的压力相当巨大.一方面老同志延迟退休占着编制和岗位不让,另一方面年轻人难以入职就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也不宜过早全面推开延退做法.
3.6建立养老金会计核算规范,完善财务管理办法
从目前来看,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经正常全面推进,各地正在抓紧制定和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在具体的养老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出台以前,建议参照企业做法,按照下列方法试行处理养老保险改革的相关经济业务事项.4结束语2015年1月,国务院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文件,全面开启了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新局面,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全部纳入改革范畴,从而结束了与企业之间长期并存的养老保险“双轨制”,这将有利于更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高校应当早做谋划和准备,积极参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努力推进各项社保政策的顺利实施,为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廖佳.养老保险改革方案解读[N].京华时报,2014-12-24(003).
[2]关庆丰.养老金并轨改革副总理称延退分歧大[N].新京报,2014-12-29(002).
[3]人社厅.云南省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作者:耿成兴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 上一篇:社会养老保险的思考
- 下一篇: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现状问题及对策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