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社会保险需求分析
时间:2022-07-12 04:34:48
导语:经济转型社会保险需求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社会保险概述
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了分担并预防失业、疾病、年老、死亡等无法规避的社会风险,为实现社会的安定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参与人员为多数社会成员,并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1]。社会保险能够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工作的群体提供收入和补偿,它是一种社会与经济相结合的制度。社会保险计划统一由政府举办,通过强制某一群体将收入的一部分当做社会保险税费的方式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并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能够从基金中获取相应数额的收入或补偿,它属于再分配制度,其目的是保证物质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社会的稳定性。通常来说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我国于2016年10月份印发了《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并且明确的提出要将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纳入缴费基数统计口径范围,形成合理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避免对低收入群体的制度性挤出。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直接体现,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性,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先决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人们对于保险的意识也提高了,对保险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对比国外的保险体系来说,我国的保险体系仍然存在很多的弊端,因此对于经济转型下的保险需求分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我国经济转型的结构特征
2.1人口结构转型特征
GDP增长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劳动参与率的增长率、劳动人口与总人口比例的增长率以及总人口的增长率四个方面。根据相关数据的研究统计可以发现,非农业的就业比例在总社会就业率比例中在不断的增加,也就是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在逐渐的减少。相关专家以此推测:城市化率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逐步上升,并会达到60%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人口转型结构会受到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总人口数增长率等因素的影响[2]。
2.2收入分配的调整
中国是以市场经济调节为主,政府干预调整为辅的发展方式,因此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资本的弹性表现与投资的回报是成正比的。我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资本弹性向下不断逆转。城市化进程要求收入分配要加大对人力资本投入的比重,市场和国家的分配政策要以人力为主,向人力资源投资方面倾斜,以达到收入的分级调整。
2.3城市化的特征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在不断的加快,国家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使得城市的就业率更高,就业岗位也越来越多,以较大的优势吸引了各地区的人员参与就业和创业,不仅促进了就业率的提升,同时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使得城市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3我国经济转型结构的风险
3.1收入结构的变动可能导致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变慢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区域性比较强,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为了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需要国家采取相关的政策手段来带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
3.2收入分配率向人力投资倾斜
一个企业收入的分配率只有在投资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大部分资本都用于人力的投资,势必会造成再生资本的本金额的减少,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到来严重的影响。严重者可能会造成资本再生的障碍,当资金严重短缺,会造成资不抵债或是无法给付工人的工资,造成企业倒闭。
3.3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生产率发展不平衡
经济结构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导致大量人工涌入城市找工作,这就有可能导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平衡现象。经济水平的提升由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链条中出现薄弱的环节,就会拉低整体的小流超,这就必然导致社会化将要面临的问题。
4经济转型下社会保险的弊端
根据经济转型特征分析和风险分析能够发现,国内目前各个行业方面的发展不均衡,目前我国保险体系的发展尚不够全面,保险工作的推广密度和推广深度都不够,并且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例如东部的保险密度就远远高于西部,发达地区的投保率要高于不发达地区。各类保险的普及程度也不同,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五类当中普遍比较重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地域不平衡的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化,因此需要实行区域经济阶梯转移,把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地区,实现协调发展[3]。
5经济转型社会保险需求分析
5.1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保险需求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增强了城镇的承载能力,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提升了经济发展的水平,但是也加大了对于保险的需求。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将人口转移到城镇当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更好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政府需要加大对于农村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积,将保险工作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当中[4]。
5.2网络普及对于保险的新挑战
营销方式需要符合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的转型必须要重视互联网的建设,所以保险业务的开展也要充分的结合互联网,将业务的传统渠道扩大,特别是对于比较小的保险公司,要充分的开展新的业务模式,增加自己的生存几率,改变小公司的收益低、留人难、渠道少的现状。互联网的推广速度快、受众人群多、管理方便、交易安全,因此能够将以往的潜在客户变为有实际需求的客户,扩大购买人群,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尤其是最近几年互联网保险的交易额已经达到千亿,未来会发展到万亿甚至更多。越来越多的网络企业同保险公司开展合作,积极筹备并建立保险公司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5]。
5.3拓展保险领域的新需求
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任何社会保险制度只有一个最基本的保障水平,既不能向美国、欧洲看齐,也不能向东南亚国家看齐,中国目前还建立不起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现在该转变陈旧观念。应明确健康投资人人有责,不能再完全依靠社会,社会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商业保险。目前除了传统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各类扩展的商业保险业务也开始不断的出现,例如支付宝与保险公司合作的财产损失险、体检中心和保险公司合作的健康险等。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二者相得益彰。商业保险业务范围越来越大,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专业性、提高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保险业的新目标。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提高,一些扩展出的保险满足了人们差异化、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减轻了家庭的沉重负担,提升生活品质。并且在中美战略经济发展中已经明确了将保险范围扩大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保险种类。
5.4国家实行新政提出的新需求
早在2013年我国就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来明确经济转型的方向,其中尤其强调了社会保险事业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持需求,强化了政府在保险体系当中的责任和义务,并逐渐加大对于社会保险资金的投入力度,给予新保险体系一定的经济政策支持,保证了经济转型与保险事业之间的协调性,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6]。
6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对经济转型的特征和风险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了经济转型对社会保险的新需求,相关人员在参考的时候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摸索新的方法,推动保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邱勇 单位:龙岩市社会保障卡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张丽.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保险需求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3):80.
[2]沈婷.经济转型时期保险需求分析[J].上海保险,2013(12):21~23+25.
[3]谷玉安.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4]邱添.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思辨: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12.
[5]侯远潮.经济转型中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6]刘高峰.保险需求及消费分析[D].郑州大学,2004.
- 上一篇:科技期刊内容拓展
- 下一篇: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论文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