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保推进工作研讨

时间:2022-05-16 05:45:00

导语:农村社保推进工作研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社保推进工作研讨

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67亿人,而其中1.05亿人是农村老年人,其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城市老年人口比重为7.97%,而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18.3%,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是城市的2.3倍,这就意味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负大部分由农村承担。因此,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已直接关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读及实施现状

(一)新农保制度解读

国务院于2009年9月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以下简称新农保。意见主要内容为: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自愿参加,依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新农保制度与老农保制度相比,在筹资结构和支付结构上都有了显著的创新。其一,老农保主要靠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储蓄,即使按最高档次即每月20元缴费,也很难起到养老作用。而新农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是政府直接对农民实行补贴,更强调了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问题上的主要责任;其二,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个人账户,按照个人账户余额给予支付,而新农保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额支付,地方政府对农民养老保险补贴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就是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提高了农民对于养老保险的支付意愿,有利于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二)新农保实施现状

2011年7月,第三批扩大新农保试点和首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截至2011年11月底,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试点总参保人数达3.02亿人,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7966万人,积累基金1346亿元。据有关报道称,截至2011年6月底,吉林省新农保参保人数为158万人,参保率为83.45%,符合条件领取养老金人数为38万人,发放率达到99.54%;截至2011年10月底,陕西省37个国家试点县(区),346.2万人参保,参保率79.9%,共有76.93万人领取了养老金;截止2011年8月底,湖北省已参保人数580万人,综合参保率达到94%,其中135万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按时足额领取了养老金待遇。可见,新农保试点工作已取得了一个良好的成绩,但其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有些地区宣传方式和力度不到位,很多农民对新农保的具体政策并不明晰,加之少数干部一知半解的宣传误导,农民认识不到新农保的好处,缴费积极性不高。而“60周岁以上老人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的规定导致部分60周岁以上老人无法享受新农保政策,在不少多子女家庭,由于意见不一,相互推诿,不愿缴纳保险金,老人就享受不到新农保政策。财政补贴方式和标准存在差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财政能力也存在差异,贫困地区地方财政支持的压力很大,导致基础养老金额度不高,筹资困难导致待遇水平不一,也很有可能导致新农保制度的吸引力下降。一些在城市工作的农村居民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享受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待遇,新农保还没有与其他保险政策做好衔接,也导致很多农民不愿参保。新农保保值增值能力较差,政策规定“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而至少近年来“一年期存款利率”常常是低于物价上涨指数的。

三、进一步完善新农保政策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新农保的法律法规

全面推动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体系的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立法问题,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笔者建议,我国应出台一部单独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要从保险对象、保险项目、保险给付、基金的管理与运营等方面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明确政府职责,加大宣传力度

在中国,农民是一个防御风险意识和能力较弱的群体,也是为我国经济建设付出最多而索取最少的群体,为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必须履行的公共职能。农保经办人员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代表,更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以优良的工作态度和持久的工作热情,让农民感受政府的惠民政策。另外,要加强宣传,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对新农保的政策、意义进行宣传,使符合条件的农民能自觉自愿地参保。

(三)实现新农保的保值增值

目前,新农保基金实行征、管分开,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劳动保障机构作为征收部门,对基金的去向没有处分权,而财政部门在基金的运营上,可能更多地首先要保证基金的安全,因为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养老钱,出于安全第一的考虑,专户里面的资金实际上目前基本处于定期存款和购买国债这样一个主要形式,但近年来,“一年期存款利率”常常是低于物价上涨指数的,这样保值增值的作用就并不明显。笔者认为,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财政部门可引入专业的投资人才,使基金能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也可考虑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办法”管理,委托国家法定的社保基金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和投资,以保证农民个人账户基金的安全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使新型农保基金不断积累,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支付的实力不断增强。

(四)加强新农保基金安全监督管理

新农保从保费的收缴、存储、移交到保险金的审核、发放,数据信息庞大,经手人员较多,而传统的操作模式很容易产生贪污挪用的风险,这就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建议各级监督部门能将基金管理纳入日常监督管理范围,对基金使用、投资运营进行规范并定期检查,同时加强财政、审计和社会监督。另外要加快信息网络化建设,把参保人信息纳入数据库,使监督管理更加现代化、信息化和规范化。

(五)健全经办机构网点,优化经办人员配置

据部分调查显示,现有农保机构和人员配置严重不足,办公场所条件简陋,硬件设施落后,工作人员数量有限,能力参差不齐。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孙江就指出,很多金融机构在乡镇都没有网点,金融服务无法延伸到农村。他建议国家统筹考虑,指定金融机构,增设在乡镇的网点,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实现新农保基金“通过金融机构直接收缴、发放”,保证新农保基层业务快速、稳定、高效运转。同时,笔者建议,在精简效能的原则之下,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聘代办员,并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提高代办员素质,来解决经办人员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