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探析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
时间:2022-07-15 09:35:00
导语:独家原创:探析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研究背景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出现后,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它为缓和西方国家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原有的以现收现付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70年代以来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原有体系难以为继,也不适应经济发展状况,越来越高的社会福利开支成为各国政府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上海社保基金腐败大案到浙江金华用社保基金炒股案,从河南淮阳用社保基金换轿车和修建办公楼案到黑龙江阿城市把社保基金借给企业作流动资金案,从地方社保机构工作人员用社保基金炒股案到广州市十点一八亿元基金流失案,近几年社保基金领域涌现的一个又一个大案,充分说明我国目前的社保基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基金运作不透明,法律约束力差,难以保障基金安全无恙。截至“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接到挤占挪用基金举报案件高达%件。此类腐败案件频频发生,除了腐败分子无视国家法律,以身试法以外,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是值的思考的。因此探索完善现有社保基金的管理模式,杜绝此类社保基金案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和百姓养老保障的要求。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转变,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有了一定的结余,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截止2006年底,全国企业累计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436亿元,全国千万元以上的欠费企业177户,累计欠费45亿元。如何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深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关键之一。因此,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与增值是确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标。但我国目前“政事合一”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与这一目标相距甚远。这种“政事合一”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筹集标准不统一且筹集方式缺乏法律保障;支付办法不统一且支付标准过高;投资主体及投资渠道单一且基金保值增值性差;基金管理效率低下且挤占挪用现象十分严重;法制建设滞后且缺乏有效的制衡监督体系。由于社会保障基金是对民生直接相关的问题,所以研究社会保障基金财务管理非常重要。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监管问题在我国社会保障研究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只是在社会保障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研究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而对于基金监管的研究则更是刚刚起步。因此,社会保险基金形成后,一直处于分散、无序的管理状态,导致其经常被挤占、挪用、浪费,专款难专用,降低了社会保障的效率。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现状已经表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日常监管不力,存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法制建设滞后,过分依靠行政监管系统,社会监督缺位,中、长期预警监督缺损比较严重,基金投资监管机制很不健全等问题。目前除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以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专业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实施具体有效的管理和检查。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西方发达国家有一百多年的社会保险发展历史,对于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很多。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方面,主要是运用“三权分立”理论,强调分权和制衡思想,把管理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职能分开,强调监督的独立性,同时有比较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险法律,如《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基金法》和《基金监管法》等,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目前国内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还没有全面论述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文献专著。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研究散见于论述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方面的书籍中,如郑功成编写的《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2000年)、齐海鹏等编写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2002年)、刘钧编写的《运行与监管—中国社会保障资金问题分析》(2003年)、苏涛编写的《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研究—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探索》(2004年)等,都是在研究社会保障运行和管理的同时,涉及到了社会保障资金的监控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编委会编写的《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2005年),该书分析了现行社会保障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国际比较,对如何构建和完善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机制进行了专门探讨,对当前的社会保障监督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该书只是论述了财政部门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缺乏对广义的监督体系的整体把握。其他的有关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研究散见于有关报纸杂志,这些论文大都从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的角度出发来阐述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做法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作用等。
吴春明(2006)提出我国现行社会保障资金在筹集上主要由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自行制定具体筹资办法和比例。这种筹资方式在实际执行中,不仅不同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的规定不一致,即使同一地区不同类型企业的缴费标准往往也不相同,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负担水平悬殊,不仅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而且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客观上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筹资方式在实践中的另一弊端是筹资的方法、制度多数是以部门、行业规章的形式出现,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在筹资过程中,往往刚性不足,再加上征收力量不足,手段软化,拖欠、不缴或少缴统筹金的现象比较普遍
社保基金是我国的第一大专项资金,与国家财政的联系极为密切,因为社会保障事业是政府的基本职能,财政承担着社会保障事业的最终责任。如果发生支付危机,最终兜底的必然是国家财政。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也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政治上和经济上都需要社会的稳定作为发展的后盾。而社会保障基金,顾名思义,其担任的职责是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安全,它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物质基础。我国社保基金设立时间短,体制不够成熟,在现收现付制和部分基金制之间孰优孰劣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刚刚建立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严重。
三、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
一绪论。首先提出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界定有关概念,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并分析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二中国现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分析。首先描述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如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监督系统难以形成合力、预算监督乏力、效益监督不足以及监督的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对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介绍和评价。作为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物质基础和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基金在实践中是先收后支的,客观上表现为消费性的社会后备基金,但绝不能因此简单地把社会保障基金归为消费基金。与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基金不同,完全积累制或部分积累制社会保障基金因货币的时间效应所产生的资金流,在实现参保人收入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纵向转移、直接提高参保人福利的同时,也成为社会再生产中的积累基金。由此出发,只有具有积累性质的社会保障资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基金。
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从存在问题与成因两个角度切入分析。
四完善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的建议。按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要求,借鉴国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提出完善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的建议。包括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系统、建立和完善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监督制度、开展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效益监督、加强社会保险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监督效率以及完善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的配套改革。
2.文章基本框架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3.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4.研究方法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的现状分析
1.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的现状分析
2.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的评价
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存在问题
2.原因分析
四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进一步思考
1.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
2.根据我国的国情具体实施
五结语
四、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了对比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国际社会较为成熟的社保基金运作和监管方法进行分析,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得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保基金的监管和运作模式。
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会计核算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提出构想。采用理论研究和社会保障基金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实际的案例阐明了社会保障基金在筹集、运用、营运以使资金能在安全的情况下增值保值的过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环节;社会保障基金拨付环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营运环节。
五、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一是运用委托理论分析了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监督的必要性:
二是根据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监督现状,提出应当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并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三是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提出应对社会保险基金开展效益性监督。
四是参考国外的优秀经验,以供我国之参考。
六、参考文献
1.中文
[1].《中国社会保障基金营运管理》宋晓梧孔泾源当前第:255页
[2].郑功成.社会保障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马杰,郑秉文.计划经济条件下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评价[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l)
[4].卢纯估.对社保基金管理的实践思考[J].中国劳动,2005(3)
[5].姜小丽.社保基金管理环节监督之我见[J].山东劳动保障,2005(4)
[6].史柏年:《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7].李连友:《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金丽馥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9].李耀:《养老保险基金—形成机制、管理模式、投资运用》,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10].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245-271
[11].周莹俊.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国外经验与启示[J].上海金融,2003,(5).
[12].郑秉文.社保基金投资证券市场小心走弯路困.中国证券报,2005(7).
[13].洛仑兹.格利茨(唐旭译).金融工程学阿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5].刘晓梅.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保障.日本:汐文社出版社,2002,94
[16].胡云超.英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2
[17].李江.中资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中发展的对策.保险研究,2003,(10)
[18].赵锡军.论证券监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0
[19].邓大松,刘昌平.论政府的养老基金监管职责.中国行政管理,2003,(10)
[20].郑红霞,苏莹荣.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浅议.中国社会保障,2005,(4)
[21].李绍光.养老金制度与资本市场.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58
[22].聂晶:聚焦国外社保基金监管,中国财经报,2007-1-17
[23].刘蜜.国外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比较分析及经验借鉴.珠江经济,2006,(8)
[24].刘畅辉.国外社保基金如何监管.党员文摘,2007,(2)
[25].刘诚.社会保障法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191
[26].贾俊玲.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初探,经济法研究(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71-372
[27].余卫明.社会保障法学.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55
[28].彭高建.中国养老保险责任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7
[29].樊启荣.社会保障法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512-513
[30].刘学民.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31].俞传尧.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0.
[32].董克用,王燕.养老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3].窦玉沛.重构中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4].侯文若.社会保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5].王德文.完善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的思路和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6].周晓丹.人大应加强对社保基金管理工作的监督[J].人大研究,2004(7)
[37].陈东升:《中国寿险业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8].《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编委会.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2.英文
[1].JohnsonSA,TianYS.Thevalueandincentiveeffectsofnon-traditionalexecutivestockoptionplan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0,57:3-34.
[2].MeirKohn.FinancialInstitutionandMarkets.McGraw-Hill,Inc,1994.
[3].TirezDirk.NasdaqBenefitsfromEuropeanFramework.InternationalFinancial.1997.
[4].VolkerTreichel.FinancialSustainabilityandReformoptionsfortheAlbanianPensionFund.IMF/WP/01/47.
[5].Davis,E.Philip.PensionFunds,RetirementIncomeSecurityandCapitalMarkets:AninternationalPerspective.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
[6].OECDFinanceeassetofInstitutionalinvestors,InstitutionalInvestorsDatabase’,2004
[7].Sowell,Thomas.whattrustfund?.Forbes,Vo163,Apr19,1999.142-145.
[8].Koretz,Gene.SocialSecurityIsMoreSecure.BusinessWeek,Jun26,2000.32-34.
[9].Aaron,HenryJ,Reischauer,RobertD.ShouldweretireSocialSecurityGradingthereform
[10].plans.BrookingsReview,Vo17,Winter1999.6-11.
[11].Krebsbach,Karen.LatinAmerica’spensionbandwagon.GlobalFinance,Bo13,Jan1999.31-33.
[12].Feldstein,Martin5.privatizingSoeialSeeurity[M」.ChieagoUniversityPress,1998.
[13].Dr.MichaelaGrimm.TheChinesewelfareSystem-StillunderConstrution[J].Eeonomy&Markets,2005(3)
[14].JohnDixon.SocialSecurityinGlobalPerspective[M].Praeger/Greenwood,1999
- 上一篇:商业空间动态设计分析论文
- 下一篇:室内设计趋势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