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2-01-27 02:35:36

导语: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摘要:本课题对当前哈尔滨市农业保险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分析了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并结合哈尔滨市实际,从农业保险的供给、需求和外部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强化管理和创新,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供给体系;加强宣传和服务,不断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加强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政府在农业保险方面的统筹能力等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快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发展;建议;哈尔滨市

哈尔滨是农业大市,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其危害程度呈不断加大趋势,危害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低温、干旱和洪涝。事实表明,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的困扰日益上升,影响着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应对农业灾害的根本措施。农业保险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政策。发展农业保险,对于减轻农业灾害损失,转移分散农业风险,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农业经营主体切身利益,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哈尔滨市农业保险的基本情况

为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哈尔滨市这个农业大市的实施情况,近日笔者对哈尔滨市的阿城、宾县等部分县(市)开展了专题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本市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不足30%,农业保险作用初步显现,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认知程度有所增强。哈尔滨市现有耕地面积3000多万亩,2014年农业种植业作物保险面积约77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7.6%,远低于全省62%的平均水平。2014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1.4亿元,比上年减少33.3%。养殖业承保能繁母猪1.4万头、奶牛1.75万头。目前,国家对黑龙江省15个品种享受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全省对指定的4种种植业和2种养殖业农业保险险种享受保费补贴。种植业主要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种作物保险,养殖业主要是对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其它养殖业、林业、烟叶等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品种都没有开展有政策性补贴的保险业务。近年来哈尔滨市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虽有所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同样不容小视。在农业保险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覆盖面低、收费难、赔付标准低和理赔难等诸多问题。

二、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2013年3月,我国《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明确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规范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2014年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转制”的发展总体思路和要求。在全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农业保险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2014年黑龙江省专门制定并印发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改革方案》,提出要构建新型农业保险体系。随着哈尔滨市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壮大,为了规避农业规模生产的风险,会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哈尔滨市建设现代农业,农业保险需同步发展。

三、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保险供给方面

目前本市农民能参与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参保保险品种太少,主要集中在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种植农作物和奶牛、能繁母猪两个养殖品种上,还有很多农业生产活动还没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且保障额度太低,不能解决受灾后农户的根本问题,影响了农户投保积极性。农业灾害定损难,理赔难度较大,容易产生理赔纠纷;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和再保险市场尚不完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转移机制缺位。

(二)农业保险需求方面

大部分农户没有风险防范意识,有侥幸心理,因而很多农户不愿意参投农业保险。农民作为投保人并不能全面衡量所签合同的每个细节,投保农民合同意识不强,农户相对信息弱势,因而在发生理赔纠纷时处于理赔劣势,影响农户投保积极性。农业灾害损失中的道德风险因素难以分辨,很容易出现造假、滥报和虚报等情况;农户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是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原因。

(三)农业保险外部环境方面

农业保险在本市还相对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进一步确定农业保险的发展思路,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实施意见。同时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监管不够,哈尔滨市级财政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农业保险补贴资金,无法在农业保险工作上做到对上对下的有效衔接。

四、加快推进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业灾害时有发生,发展农业这一弱势产业,建设哈尔滨市现代农业,亟须系上农业保险这条“保险带”。

(一)强化管理和创新,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供给体系

1.加强创新,不断研究探索农业保险新产品

农业保险公司要改进经营方式,转变经营作风,加强创新,以增加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要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特点和农业风险保障需求,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需要,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量身定做一揽子保险服务产品,不断扩大承保覆盖面。

2.加强培训,完善农业保险公司的人才队伍建设

农险业务人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要在服务理念和服务形式上也要不断创新,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创新服务理念和形式,提升服务能力,以符合“三农”工作发展的需要。

3.夯实基础,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村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服务网络,强化基层服务网点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保险基层服务网络是农业保险事业发展的基础。信息化建设是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二)加强宣传和服务,不断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意识

加强农业政策性保险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使这项工作家喻户晓。同时也要教育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能骗保犯罪,增强农民的风险意识和合同意识。

2.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动机和能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随着农业生产者的实际收入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者的风险意识和参保意识会不断提高,农业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就会不断提高。

3.强化服务,增加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

保险公司要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特别是通过满意的投保服务和理赔服务,使农户信任农业保险、愿意参加农业保险,从而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实际需求。

(三)加强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政府在农业保险方面的统筹能力

1.统一领导,增加政府部门综合协调与决策能力

强化农业保险的社会职能,加强研究,顶层设计农业保险体系;要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提高政府在农业保险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

2.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保障农业保险市场的有序运行

政府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是保障和促进农业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要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处罚实施,切实规范农业保险经营行为,切实保护广大农户的合法权益,引入竞争机制,实施市场化运作,不断完善政府对保险市场的监管。

3.增加政策资金支持,强化市政府在农业保险方面的话语权与主导权

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农业保险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市级财政的农业保险补贴可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对贫困的产粮大县(市)追加农业保险补贴资金;二是增加市级财政农业保险补贴品种试点范围,扩大保险品种覆盖面;三是增加市本级财政农业保险补贴力度,逐步取消农民缴费;四是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建立有效的再保险机制。

4.创新农业保险合作模式,完善哈尔滨农业保险服务体系

哈尔滨市应该借鉴国内其他城市,搭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成立市农业发展平台公司,并在此基础上独资或和有资质、有实力的战略合作者合作组建哈尔滨农商银行或农业担保公司,并适时合作成立哈尔滨市的农业保险公司,尝试建立哈尔滨市现代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构建完善的哈尔滨市创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梦婷,潘飞.管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先行[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7):19-21.

[2]张小芹.国内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3):29-32.

[3]王敏俊.我国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分析与路径选择:一个新构想[J].农业经济问题,2007(7):64-68.

[4]袁连升,范静.我国农业保险研究文献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22753-22768.

[5]李柃燕,胡胜德.政策性农业保险需求实证研究———基于黑龙江省的调查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1(4):204-206.

[6]陈文辉.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改革路径[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12-8.

作者:李军 李侠 单位:哈尔滨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