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语境下的农业保险论文

时间:2022-10-06 11:23:10

导语:本土语境下的农业保险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本土语境下的农业保险论文

一、农业保险合作社概念阐释

(一)内涵

1.农业保险合作社归根结底是一种组织形式。

农业保险的实施形式有许多种,具体来说,比如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协会风险互助保险、商业保险公司、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等。合作社只是其中的一个组织形式而已。它与“农业保险”这一概念以及其所指称的客观对象有着本质的不同。

2.作为农业保险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实现形式

农业保险合作社在适用对象、适用地域、适用条件、成员关系、责任承担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3.既然农业保险合作社体现的是经济思想与管理思想的辩证统一

那么,从农业保险的角度来看,农业保险合作社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从农村管理的角度来看,农业保险合作社又是农民群体实现自我管理的自治组织。

(二)特征

作为农业保险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实现形式,农业保险合作社在适用对象、适用地域、适用条件、成员关系、责任承担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构成了农业保险合作社的特征。

1.适用地域的特殊性。

农业保险合作社一般只适用于农村地区,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以乡、镇、县、市、省为单位,共同构成农业保险合作社的整个运作体系和层级架构。

2.合作社成员的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保人员以农民为主体。在中国,农民群体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劳动方式的群体。通俗地讲,就是长期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二是参保人员既是保险人,又是被保险人;他们既以集体的形式按照合同规定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又以个体的形式按照合同规定享受获取保险金的权利。

3.不以盈利为目的。

这是农业保险合作社与其他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的本质区别之一。农业保险合作社的成立、运作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是以互助、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目的的,它的根本目的应该回归于农业保险的目的,即预防和分担农业风险,保障农村和农民的合法利益。

4.组织管理结构和业务范围的灵活性与简单性。

农业保险合作社是“农民自愿集股或集资设立起来的自治组织”,鉴于此,它在组织管理结构和业务范围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简单性。在组织管理结构方面,合作社的成立不要求有注册资本,也不要求必须要向保险公司那样成立一个董事会,合作社成员只需缴纳一定的股本便可加入合作社,在投保时缴纳保费,而且,每一个成员都有权参与合作社日常管理事务;在业务范围方面,合作社可根据自身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确定保险范围和险种,相比保险公司而言,比较单一。

5.法律责任的连带性。

既然是一个自治组织,且成员都是以自愿入伙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那么,合作社对外在承担法律责任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连带性责任。不过,这种连带性责任并非是绝对的。倘若农业保险合作社能够从一个“合伙组织”转化为法律上的“法人”的话,那么它极有可能会具有独立的法律责任,可以独立参与各项民事活动。

二、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设计理念

“制度”本身暗含着规则的普遍性和强制性。换句话说,一种行为规则一旦演变成为“制度”,那么,一方面,从静态的角度看,它具备了法律意义上的普遍性和强制性。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角度看,它便开始作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基于此,当一项制度开始承担它改造社会的重任之前,我们必须要对这一制度本身的设计理念、设计目的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后果作一具体的评估。农业保险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式同样如此。当它被建构成农村社会的一项具体的制度时,它不仅具备了法律意义上的普遍性和强制性,而且还必须要作用于农业保险的实践活动。我们也需要对其进行一个有价值的评估。

(一)设计目的

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得农业保险这项保障措施能够在农村地区生根发芽,更好的得到贯彻实施,切实实现保障农民权益、分担农业风险、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的长远目标。

(二)设计理念

这一制度在设计之初,应该考虑到了农村社会客观存在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了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的双重性。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只需缴纳一定的股本就可以成为会员,并且有权参与合作社日常管理事务,在责任和利益方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一方面可以降低政府行政管理的成本以及分担农业风险的负担,符合制度设计经济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降低小农阶级的分散性、自私性带来的道德风险,让农民们抱成一团,逐渐变得有组织和有纪律,这对于农村和农民阶层城镇化的转化也是有推动作用的。

三、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

(一)我国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合作社的发展仅仅在个别地方进行试点。1987年5月22日,我国第一个农业互助保险合作社在山西省太原市北郊区诞生了。1987年河北省冀县供销社与县保险公司联合,围绕着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在创办种、养、加工等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组织部分专业户,创办了保险合作社,从而使社会化服务扩展到了保险领域,使保险服务扩展到了农村。1988年5月,国际合作联盟来冀县参观考察时,对保险合作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天津静海县、山西太谷县、黑龙江尚志县等许多地方都出现过自发性的农业保险合作社,但是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和保险机构的管理技术服务而自生自灭。“1990年,河南省通过在该省新郑县试点,创建了农村互助统筹保险,该模式曾经在国内很多省市推广,走在了国内农业保险的前列。”然而,1998年后,和全国其他地区农业保险的萎缩一样,这一保险模式也逐渐萎缩。目前,黑龙江的农垦系统就在推行自我保险的模式。在黑龙江垦区开办14年农业互助保险的基础上,由垦区20万农户设立的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于2005年1月正式成立。系统范围内,由各个投保人来共同组建一个风险基金,进行互助保险,投保人既是被保险人,又承担了保险公司的出资股东的身份。实际上就是把这些投保的农民作为一个投资的主体,进行互助、自保,这实际上就是农业保险合作社的保险组织形式。上个世纪90年代,福建省尤溪县西滨乡建立了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减少了政府开支,而且的确发挥了分担农业风险的功能。

(二)国外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在国外农业保险中,尤其是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农业保险合作社都已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在德国、法国等一些国家,农业保险合作社甚至是这些国家经营农业保险的主要组织形式。

1.日本发展农业保险合作社的经验。

日本采用的是政府支持下的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一是国家政策性强,国家通过立法对主要关乎国计民生和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水稻、小麦、大麦)和饲养动物(牛、马、猪)实行法定保险,其他作物(蔬菜、水果、花卉等)和饲养动物实行自愿投保。二是直接经营农业保险的是民间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农业保险互助合作社和合作社联合会。合作社联合会接受农业保险合作社的再保险业务。三是政府对农业保险合作社联合会提供再保险,并对农民的农业保费和部分农业保险运作经费给予补贴。四是农业保险合作社是综合农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综合农协会员的农户,参与农业互助保险既是会员的一份权利,同时也是一份义务。因为作为农协会员,在粮食收购、农产品销售、农业信贷等方面都享有优惠的权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协会员加入互助保险是具有绝对强制性的。五是农业互助保险组织,不仅依赖于综合农协而存在,同时它也完全垄断了日本整个农业保险市场,农民投保范围不仅仅包括农作物和其他农业生产保险,也包括财产和人寿保险。在早期阶段,所有的农业保险项目均由农协独立垄断经营,其他商业保险机构是不允许进入农业市场的。

2.西欧发展农业保险合作社的经验。

西欧许多国家没有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农业保险主要由私营公司、部分保险相互会社或保险合作社经营,政府不直接参与农业保险的经营。投保为自愿行为,国家为了减轻参加农作物保险农民的保费负担,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和税收等政策优惠。宽松的政策使得保险合作社制度在西欧许多国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中,以法国农业保险合作社较为典型,而且具有一定的特色。法国将农业保险合作社定位为“民间性的农业保险合作基金组织”,也是农民按照自愿原则成立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功能的多样化,法国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承担着“互助救济、金融和生活福利”的多重功能;二是因为在法国,农业保险始终是非盈利性质的,所以农业保险合作社通过其他保险募集资金,然后以非农业保险资金来养农业保险;三是实行再保险制度,合作社还可以向官方或非官方保险公司申请再保险。

四、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发展历程评估

综上所述,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在中国本土社会和西方国家又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历程。从我国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农业保险合作社在我国并未实现全国范围的普及,甚至仅仅在个别地方试点而已。但是这一制度在日本和一些西欧国家又凸显出了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对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在东西方的发展历程作一客观的评估,而后再对其在中国本土语境下的发展空间作一客观的预测。

(一)国外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发展历程评估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农业保险合作社在国外有着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究其原因,这和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

1.地理优势。

这些国家的领土不像中国那么辽阔,人口少,地域面积小,便于组织和管理。尤其是日本和德国,皆多以山地、高原为主,例如,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耕地面积狭小;德国的地形较为多样化,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皆有,但是相对来说,耕地面积也很小。基于此,这些国家的农业人口相对较少,耕地分布也较为集中,便于组织和管理,这为农业保险合作社的推行提供有利的地域条件。

2.产业优势。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和机械化程度都较高。二战之后,日本、德国虽然饱受战争之苦,但是两者都有了快速、飞跃式的发展,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跻身于西方国家发展之列,德国走出了符合本民族特色的产业之路。日德的工业化发展有力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农业基础好,农业机械化已经基本普及。在这种产业结构下,在农村社会,无论是社会文化观念,还是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商业性和组织性,农民的保险意识和风险预防意识都大大提高。这些都为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的推行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3.政策优势。

除了自身的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外,农业保险合作社之所以能在这些国家获得良好的发展效果,还与政府给予合作社政策上的优惠措施息息相关。在日本,国家以立法的形式规定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保险为法定保险,农业保险完全由那些直接经营农业保险的是民间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农业保险互助合作社和合作社联合会的承担,农民加入合作社是强制性的规定,但是国家会给合作社成员在粮食收购、农产品销售、农业信贷等方面非常优惠的权利。在欧盟国家,虽然实行入社自愿原则,但是政府还会在保费补贴和税收方面给予会员们足够的优惠,不仅分担农业风险,而且还分担一部分保费,这便变相的激励农民加入合作社。这些政策优势应该是推动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发展的必要支撑。

4.管理完善。

这些国家普遍性的实行了再保险制度,以弥补同一社区在分担风险方面的地域限制性。日本在这方面较为完善。农业保险合作社、保险联合会、政府之间形成了完善的再保险管理关系,即农业保险合作社对成员承担保险,保险联合会又对合作社承担再保险,政府又对保险联合会承担再保险,这种层级再保险管理模式有效的分担了农业风险,有利于农民和农业的发展。法国也是如此,不过再保险一般有政府或者保险公司承担。法国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以非农业保险资金供给农业保险,这又有效地弥补了农业保险资金匮乏这一不足。

(二)我国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发展历程评估

从我国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农业保险合作社在我国并未实现全国范围的普及,甚至仅仅在个别地方试点而已。即便这个制度在上世纪90年代的尤溪县西滨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明晓,西滨乡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为合作社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性条件。其一,该乡在土地种类分布方面,林地面积远超过耕地面积,耕地2423亩,林地284843亩,而且林地收入是该乡主要收入来源,基于此,该乡人均收入较高,经济基础较好;其二,农业保险合作社的建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22个乡,抽调了70多个核心村干部,让他们代替办事员,深入乡村和企事业单位宣传农业保险知识,宣传政府的合作社政策,取得了民心支持,这为合作社的顺利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其三,借助该乡较好的经济基础和较为发达的商品条件,合作社采取多渠道募集资金,为合作社发展奠定资金基础;其四,在险种设置方面,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重视实际调查,灵活性地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险种。尽管黑龙江阳光保险公司也被视为是农业保险合作社组织形式,但是,从本质上看,这一保险组织形式与我们在理论上界定的“农业保险合作社”概念还是有差距的,因为前者已经演化为具有盈利性的公司法人。基于此,我们可以对我国农业保险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作如下概括:

1.农业保险合作社的建立,仅仅是试点而已,并没有完全普及。究其原因:尤溪县西滨乡的例子证明,农业保险合作社的顺利发展是以良好的人文条件、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为依托的,换句话说,只有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现实条件,这项制度才会独立的发展起来。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中国农村地区在人文和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性,因此,中国农村在拥有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的条件上并非具有均等性。而这些都使得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失去了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展的空间。这也是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地域局限性的表现。

2.既然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是需要充分的人文和自然条件,而中国农村地区的人文和自然条件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断定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就只能停留在试点层面而已?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自然条件虽然无法改变,但是人文条件确实可以通过管理和组织改革得以完善的。纵观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它之所以显得苍白无力,原因不仅仅在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还在于我们在贯彻实施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时存在着以下管理和组织上的误区:

(1)农业保险意识的宣传工作不到位。

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成员之间的互相救济,分担农业风险。但是,由于缺乏沟通的具体途径,广大农民都没有真正理解这项制度,普遍认为保险就是“政府问自己要钱,就是掏自己的腰包分担别人的风险。”虽然这种观念与农民自身有很大关系,但是更与基层政府的宣传工作的不到位有着决定性关系。有的基层官员官本位思想非常严重,当上了“官”就觉得和老百姓身份地位不一样了,从而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本分工作,不知体察民情,更不知用老百姓可以接受的方式、可以听的懂的语言做政策宣传工作。这当然会阻碍一些较好的政策的实施和执行。

(2)缺乏必要的配套管理制度。

如前所述,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在中国农村会遭遇较为强大的文化观念的阻碍。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在理论上固然有其优点,但是单单依靠这一项制度来改变农村的农业保险现状、真正发挥农业保险的功能,让农民阶层心甘情愿的互助合作,这是不可能的。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在我国实施情况不太乐观,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必要的配套制度,比如政府支持与管理制度、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制度以及再保险制度、保险专业人才的供给制度,等。由于缺乏这些必要的管理制度,使得原本就有着薄弱的生存条件的农业合作社制度更是遭遇了有着强烈“不安全感”心结的农民阶层的抵制。

(3)缺乏一定的规模效应。

有学者分析得比较到位,他们认为,在中国,“农业保险合作社规模不大,风险比较集中,往往整个合作社的保险范围处于同一个风险单位中,一次风险事故发生,必然全社遭灾,难以使风险在较大的空间上得到分散;同时,规模小也使得保险基金积累的速度和规模都受到限制,会造成保险补偿能力有限。”农业保险合作社的初衷就是为了分担农业风险,但是由于地域性限制和缺乏规模效应,整个合作社成员在风险承担方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必然适得其反,使得风险更加集中。基于此,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形同虚设。基于历史经验,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的良好实施的确可以为农民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制度本身有三个特点:一是要依赖于具体的、历史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二是要与其他密切相关的配套管理制度相辅相成;三是要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弥补自然因素对制度实施的不利影响。基于此,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的历史发展之所以不乐观,也就是在这三个方面做的不够完善,不够到位。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在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的过程中,注重这三个方面的工作,那么,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在中国农村社会还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五、我国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诸如思想、观念、文化等皆属于意识的范畴,它们要最终服务于其所依赖的社会存在。而且,属于意识范畴的东西“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因此,任何理论性的研究成果必须要严格遵循“产生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的逻辑思维规律和实践规律,既要立足于社会现实,又要服务于社会现实。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我们在纸面上所探讨的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终究属于意识的范畴,当它作用于农村社会实践层面时,必定会遭受来自不同地域的农村社会所具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考验。基于此,结合农业保险合作社的内涵与特征、发展历程与评估,立足于中国本土语境,我们可以对我国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的影响因素作一理论上的分析,这一分析的目的在于使得这一制度的践行者清楚认识贯彻实施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过程中所遇到的动力、阻力以及改进方案。

(一)动力因素分析

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得农业保险这项保障措施能够在农村地区生根发芽,更好地得到贯彻实施,切实实现保障农民权益、分担农业风险、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中国,这一制度在设计之初,应该考虑到了农村社会客观存在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了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的双重性。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只需缴纳一定的股本就可以成为会员,并且有权参与合作社日常管理事务,在责任和利益方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一方面可以降低政府行政管理的成本以及分担农业风险的负担,符合制度设计经济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降低小农阶级的分散性、自私性带来的道德风险,让农民们抱成一团,逐渐变得有组织和有纪律,这对于农村和农民阶层城镇化的转化也是有推动作用的,符合制度设计政治性的要求。整体观之,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实现了农村社会政治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双赢。这应该是建立农村保险合作社制度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

(二)阻碍因素分析

1.地域的限制性。

在制度设计上,以乡、镇、县等的农民群体为单位,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这虽然体现了一定的地缘优势,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地域上的限制性。因为,鉴于这些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高度趋同性,这会导致合作社成员以及与他们有着密切联系的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风险的高度同质性,使得合作社成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当然实现了“风险共担”的制度,但是,这也会使得农业保险变得毫无意义。

2.文化观念的限制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历史性。农民阶级所具有的文化观念是有其赖以依存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农民和农村遗留的一些文化观念是无法彻底改变的。正如有学者所言:“由于受经济、文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户历来被认为具有善分不善合的传统,其深层原因是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冲突以及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而且,这些局限性在中国当代转型期所存在的诸如贫富差距扩大化、官员腐败现象等诟病下又有了新的体现,农村的贫富差距业逐渐凸显,非正常的市场观念不断普及,家族势力、权力势力等之间也存在着非法利益的绑架关系,据此,攀比之风、为富不仁、金钱观等风气日益增长,并不断侵蚀着“公共空间”。这种氛围或者社会风气,一方面也会为合作社的存在以及功能的发挥带来阻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优势虽然会降低道德的逆向风险,但是这仅仅是合作社成立后理想的设计而已,至于农民会不会为了“共同分担农业风险”加入合作社,还是个模棱两可的问题。另一方面更会为农业保险合作社的管理和组织带来阻力,家族势力、权力势力等的勾结完全会使得“利益共享”的农业保险合作社存在被少数人控制并支配的风险。任何制度的实施都是存在着实践考验的风险的。但是,鉴于农村社会固有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合作社制度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度建设中不具有唯一性,因为它存在着一些阻力。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也是如此。

六、结语

“制度”本身暗含着规则的普遍性和强制性。换句话说,一种行为规则一旦演变成为“制度”,那么,一方面,从静态的角度看,它具备了法律意义上的普遍性和强制性。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角度看,它便开始作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农业保险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式同样如此。当它被建构成农村社会的一项具体的制度时,它不仅具备了法律意义上的普遍性和强制性,而且还必须要作用于农业保险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这一层面,如果将农业保险合作社制度置于中国当代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过程予以反思的话,它的确还会遭遇诸如自然地理环境、人文观念、政府管理等很多现实性问题。所以,对农村保险合作社制度的探讨还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作者:宫宏祥李娟单位: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