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创新策略
时间:2022-10-01 09:29:32
导语:农业保险创新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作者:周爱玲单位:廊坊师范学院经济学院
低碳经济是进入21世纪以后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新型模式,它的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在抗灾减灾、恢复生产和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供给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据统计,至2010年农业保险覆盖农户数达1.29亿户次,提供风险保障3794.5亿元,农业保险主要险种基本已经覆盖了我国所有省区,农业赔款近5年来以年均144%的速度增长,2010年农业保险赔款达100.7亿元,其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发展农业保险,强化其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保障功能,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对于实现国家农业产业化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其原因
首先,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偏低,地域发展不均衡。农业保险在我国至今没有实现全覆盖,其对于农村、农业强大的保障功能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特别是与我国蓬勃发展的商业保险相比,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明显偏低,不管是保险密度还是保险深度方面,农业保险与全国保险的差距非常明显,尤其是在保险密度方面的差距更大。在2010年全国保险密度已经达到106.02元/人的时候,而农业保险的保险密度仅仅为14.13元/人。此外,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区域性差距也非常大。
其次,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少,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从理论上来讲,农业总产值需要等值的农业保险来提供保障,事实上我国的农业总产值与农业保险费收入之间差距甚远。在2010年农业生产总值达到了40534亿元,这都需要购买农业保险,但当年的保费收入仅仅为135.68亿元。这一方面说明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总值不断提高,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潜力越来越大;同时也表明我国目前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从供给主体方面分析,我国的保险公司虽然很多,但是专门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只有4个,其业务覆盖范围仅仅包括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区域仍然由人保等商业保险公司来经营农险业务,其中人保占据市场总份额的50%以上。
由于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特点与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目标不一致,同时我国又尚未建立有关农业保险损失数据的积累,加上农业保险的高赔付性,使得商业保险公司内部缺乏对农业保险的服务支持和产品创新的动力。而在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业务中,除了传统的农险业务之外,还有普通的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等。在强大的竞争压力面前,难免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所以我国的农业保险从总量上来看虽然稳步增长,但是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来说,目前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保险市场的需求。
第三,农业保险产品保障较窄,赔付率较低。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产品都是传统的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目前中央财政补贴的保险产品只有14种,在承保范围上以自然灾害为主,而类似农药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泄露等这些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未列入保险责任范围之内;同时有关社会政治方面的风险也属于除外责任。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集团化发展的“大农户”会产生不同于以往传统分散农户的保险需求,而现有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根本不能满足这些“大农户”的需求。对于已经参加了农业保险的农户来说,并不代表着已经获得了足够的保障,农险的赔偿款相对于农民的损失来说,往往都是“杯水车薪”。农业保险的低赔付率,使得广大的被保险人并不能真正享受到雪中送炭的保险赔付。
面对这种状况,大部分保险公司表现出来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商业化运作的保险公司经济上独立核算,农业保险的业务风险大,加上我国农险的低覆盖高赔付,使得保险公司经营成本很高,同时由于农业保险风险的特殊性,部分险种没有再保险公司愿意接受分保,这就大大降低了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我国参保险种主要集中在有中央补贴的农险品种中,个别高效、高产值的保险品种不能推广,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导致农险保费收入很少;另外,由于我国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机构的缺失,极大地制约了农业保险精算、承保、理赔等各环节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处理理赔中出现的纠纷,对于推广农业保险形成技术性障碍,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农业保险防灾防损基金,加剧了理赔难的境况。
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农业保险的策略
首先,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在发展农业保险的过程中,政府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中央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非常关键。长期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对于农业保险补贴力度很大,同时在优惠政策上也一直坚持向农业保险倾斜,但是由于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性很大,特别是部分农业保险发达的地区,其发展水平与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密不可分。
其次,进行营销创新,提高服务水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农业保险作为一项新的服务于三农的公共事业,必须采取低碳的发展策略,积极利用快捷有效的电子手段及其他渠道发展农村业务,提高农业保险服务农业的水平,研究针对农村市场的新型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
第一,重视在农村地区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以风险管理工作为切入点,宣传防灾防损工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鼓励保险公司与气象、农业、防疫等部门的合作,积极开展防灾防损工作,通过气象预报、人工降雨、动物防疫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防灾防损增值型服务,一方面切实提高了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的各项工作。
第二,利用现有的资源,在农村地区广泛发展保险完善农业保险中介体系。积极运用村干部等农村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宣传,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保险知识的培训,争取把这些人员培养成为保险公司的人。在完善农业保险中介制度的基础上,形成投保、核保、承保、理赔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体系。第三,积极发展网络销售,培养农业保险网销专员服务农业保险。在有条件的乡村培养农业保险的网络服务人员,同时充分利用农业保险信息平台,加强农业保险档案电子化管理,积极推进保单标准化和通俗化,简化承保理赔手续,以便民为基本出发点,有效利用农民已经具有的银行卡等电子支付手段,实现网上支付保费和保险赔偿等各项资金。第四,在着重开展对大型农户的营销的同时,不能忽视农村散户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积极开展小额农业保险的产品服务工作,形成以大型农户为主、小型农户.为辅、散户为补充的多种保障对象的保险服务体系。
第三,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保险保障。开发新型保险产品,并增加保险保障责任范围,具体来说可以因地制宜,先采用试点的方式,利用当地已有的资源和优势,开设部分地方特色的险种,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生产在气候、环境等因素不断变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新型风险,不断拓宽农业保险产品保障范围,增加一部分类似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风险保障,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农业经营环境。同时,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必须要有效利用农业生产、气象、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数据积累并运用精算理论合理计算保险费率,同时加强业内合作,积极运用再保险的方式有效化解农业巨灾风险。
第四,培养新型农业保险人才。目前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人员中,既懂保险有掌握农业知识的人寥寥无几,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农业保险更是需要新型人才以适应新时期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的需求。而对于新型农业保险人才的培养,可以在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采取以下几种模式:第一,在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增设农业保险专业,培养大量农业保险专业毕业生,以有效缓解人才不足以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矛盾;第二,成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学校。这需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第三,培训现有人员。可以是针对保险公司内部具备保险知识的员工培训农业知识,或者对现有的掌握农业知识的员工培训保险知识,以充分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满足市场对低碳农业保险人才的需求。
- 上一篇:县级农业保险发展困难及策略
- 下一篇:引进外资农险的探讨
精品范文
10农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