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成本收益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11 08:45:00
导语:人民币国际成本收益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与亚洲经贸关系的加强,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人民币必然走向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双刃剑,为了降低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金融风险,最大程度获得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必须要权衡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收益。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同,应该采取分阶段的战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组合。
2000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决策层和国内外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大量流通,甚至在发达国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兑换,部分周边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这一新的经济现象成为经济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权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收益与成本,提出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政策建议和总体战略有重要意义。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进程,是指人民币如何从一种在国内经济中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逐渐发展为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1.中国视角
一种货币的国际化是由市场选择,而不是政府力量推动的结果。具体来说,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首先是由该国的经济基本面决定的:较大的经济规模和持续的增长趋势是建立交易者对该种货币的信心的经济基础;经济开放度较高、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能够获得交易者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国际交易者对该种货币的信心和需求,决定了该种货币必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促使该货币最终成为国际货币。中国大国经济特点的形成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国际经济交易参与者和普通公众对人民币的信心,从而增加了对人民币的需求。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普遍接受性也会大大提高,人民币将会成为国际通货。
2.亚洲视角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世界经济贸易关系,尤其是与亚洲经济的关系将会更加紧密,亚洲市场的整合速度加快。在一个市场中,一种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将大大减少贸易和资本流动中的交易成本,为该地区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提高交易的规模、效率和国家福利。中国与亚洲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将扩大亚洲市场的规模,并产生对共同价值标准的需求。人民币地位的提升将是一个必然结果,亚洲将会出现人民币替代其他货币的现象。
3.全球视角
从全球的视角来看,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亚洲市场的整合,人民币作为区域主导货币的成长将挑战这一不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不仅会改善全球货币结构,减少各发展中国家对美元的过度依赖,而且可以提高各发展中国家资源配置的效率。
总体来看,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是中国经济成长到新阶段的表现,是中国经济与亚洲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的结果。按照货币国际化的定义,这是货币国际化的一个主要特征,说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开始,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点。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将会逐步提高。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也将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不仅受到物质生产力的制约,而且还受到了国内制度环境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制约。
1.国内制度环境的约束
人民币的国际化涉及到人民币的可兑换、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国内金融体系改革。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结合起来,将有利于中国的金融稳定。如何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步放松对某些类型的外汇管制,不仅是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必然要求。信心和稳定性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有密切联系。
如果人民币走向充分的国际化,与其配套的必然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以便从根本上保障人民币资产的价值稳定,推动人民币资产成为可靠、安全的国际资产。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对国内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国内金融体系改革的进展决定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能走多远。可见,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需要与整体经济改革合拍。
2.外部经济发展机遇
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人民币成为国际交易者认可的交易手段和储备资产,因此,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世界经济发展机遇。人民币目前在周边流通、甚至作为储备货币是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提高的体现,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关系加强的结果。这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19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未来,如果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市场需求萎缩,国际经济交易萎缩将会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萎缩,世界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将会减少。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将会受到沉重打击,甚至会出现退步。由于中国在亚洲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力量,人民币将首先在亚洲市场实现价值尺度、交易媒介和贮藏手段的功能。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将主要是依托亚洲市场,即亚洲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市场。中国将把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定位在亚洲,亚洲市场的一体化的提高,中国在亚洲市场的提供者的地位将给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需要运用目前在亚洲建立的经济基础,使人民币的国际化更加稳妥。
可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国内制度的支持。同时,成功的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利的外部增长环境,中国需要积极努力改善这一环境,充分利用世界经济发展机遇。假定内外环境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必然走向更高的阶段,成本收益的权衡将对中国政府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收益
本币国际化是双刃剑,既带来收益,也带来成本。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收益问题将会凸现出来。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将可能成为中国政府确定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参照。
(一)人民币国际化潜在收益
1.降低汇率风险,为区域贸易提供便利人民币被接受的范围越广,中国的商人、投资者和旅游者从事国际经济交易就越容易,越便利。因为用本币进行交易,汇率变动的风险将会减少,而且还会减少交易的成本。人民币就会成为该地区的共同语言,克服了因为不同语言而带来的交流的障碍和成本。
2.为国际收支赤字融资人民币可以为中国国际收支的赤字融资。如果亚洲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贸易顺差是通过接受人民币的流动性结算的,这样就能减少亚洲的贸易伙伴对美元的需求,加强中国对国际收支赤字的融资能力。
3.灵活性优势人民币的国际化将给中国带来灵活性优势(FlexibilityAdvantage)。如果外国的官方机构愿意购买以人民币定价的资产,作为本国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将有助于中国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赤字融资,减少了由于支付的约束给国内的经济目标和外部经济目标带来的冲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不能够因为这一优势而忽视国际收支赤字,延缓调节国际收支赤字的时机。
4.收入优势人民币国际化最主要的优势之一是收入优势(IncomeAdvantage),即中国可以用人民币购买更多的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并提供更多的外国援助。这一收入的大小取决于中国购买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多少。随着中国与亚洲市场的壮大,这一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5.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随着中国经济在亚洲地位的增强,亚洲市场整合程度的提高,人民币能够为亚洲国家提供普遍接受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将会帮助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解决汇率制度选择的难题。有亚洲市场的支持,人民币将会成为亚洲的共同语言,将极大地改进目前不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升人民币在未来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这一优势对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重要作用,它将增加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人民币的崛起将成为本世纪国际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事件。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
虽然人民币国际化会给中国带来很多潜在收益,但是同时也会给中国带来一定的成本,尤其是在国内制度不完善和外部经济发展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给中国带来的主要约束如下:
1.限制国内金融政策选择范围
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角色将削弱中国实行独立货币政策的能力,尤其是在国内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如果中国在上述环境下选择扩张的货币政策,中国利率水平的下降和信贷能力的增加有可能会导致居民和非居民持有的资产(可兑换的资产)从中国转向外国的金融中心,出现人民币资产转向外国货币资产。当然,如果人民币不是储备货币,人民币只是成为可兑换货币,上述情况也会发生,但是,如果外国官方机构在增加储备资产的时候仍然愿意持有人民币,那么资产从私人部门转向外国的规模会相对较小。因此,如果国内经济目标和国际经济目标的冲突发生,主要原因将是人民币是可兑换的货币,而且,中国国内的金融市场能够使居民和非居民的人民币资产转向外国货币资产。在人民币没有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情况下,这种转移是比较困难的。在国内金融市场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不可能走得太快,人民币资本账户的管制就变得非常重要。政府监管职能的发挥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任何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
2.约束人民币汇率政策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必然会限制或者阻止中国政府变动人民币与其他货币平价的想法,尤其是人民币的贬值策略。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角色可能会使中国货币当局更不愿意贬值人民币。首先,中国与外国官方机构之间考虑贬值的利润分配和其人民币资产损失方面的复杂性。其次,作为储备货币地位的人民币的贬值,和人民币不是储备货币地位的贬值相比,将更大程度上降低人民币的声誉。进一步说,如果人民币贬值,其他的货币也会相应贬值。
同时,人民币贬值也将损害在亚洲建立起来的人民币支付体系,导致储备资产的短缺。因此,以上的问题将使人民币成功贬值的可能性减小。
3.面临“特里芬两难”
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国际储备资产的责任是通过国际收支地位的削弱来实现的。如果一个国家需要增加其国际储备资产,那么它必须保持国际收支的顺差。如果美元等其他储备资产不能满足该国的需要,而且该国愿意持有更多的人民币,中国必须要通过收支赤字来提供人民币资产。中国越是通过赤字方式提供人民币资产,其国际收支的地位就会更加脆弱。但是,如果中国有持续的赤字,将使持有人民币流动性资产的国家不愿意持有更多的人民币资产。目前中国国际收支的地位是比较强大的,多年的双顺差和大量的储备使中国在为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人民币资产时并没有面临以上问题的冲突。在贸易方向上,中国对亚洲出现贸易逆差,但是对美国等贸易伙伴是顺差。但是,人民币实现充分国际化后,必然会面临以上冲突。美元是目前最充分国际化的货币,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借款者。为什么日元和欧元的国际化地位不如美元,因为日本和欧盟是净贷款者,而不是净借款者。中国现在也是一个净贷款者。因此,为了减少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以上问题的冲突及成本,中国需要密切关注中国贸易方向的变化、贸易结构的变化及国际收支的变化,加强对我国国际收支和其他贸易伙伴国国际收支变化的研究,跟踪研究人民币境外资产形式、流通方式和数量的变化。
可见,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同对应着不同的成本和收益。政府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做的是,加强制度建设,减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获取人民币国际化的稳定收益。政府可以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序采取相应措施,增加非居民持有人民币的意愿,保证中国金融稳定与安全,使人民币稳步发展为国际货币。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措施
对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能面临的成本与收益的分析为我们制定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步骤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降低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金融风险、最大程度获得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提供了理论依据。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同,应该采取分阶段的战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组合。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最初阶段,表现为由边境贸易和旅游消费带动的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主要收益是为周边贸易和人员流动提供便利,减少交易成本。由于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量相对于我国国内广义货币供给量的比例较小,所以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在该过程中我们获得的收益比较明显,成本约束较小。但是,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计价范围的扩大,人民币必将成为一般贸易中的计价货币和交易媒介,尤其在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量将会出现稳定的增加。贸易关系的加强,贸易量的扩大必然导致非居民持有的人民币数量和对人民币需求的大幅增加。因此,从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开始,中国政府需要做的和能做的是:
1.把人民币的流通纳入到正规金融服务体系把人民币的流通纳入到金融服务体系,可以减少人民币“体外”循环给交易者带来的风险,这样能够更准确地获得人民币境外供给和需求的重要信息,观察人民币境外流通的变化。
具体做法是,把以实质交易为基础的人民币的出境和回流纳入银行体系,削弱地下经济的力量,避免可能出现的大规模人民币出境和回流。
2.加强对人民币境外流通的综合管理需要国内海关、税务、经贸、银行、旅游、外汇及外交等部门通力合作,同时,积极与一些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签订有关人民币流通的合作协议。可以参照香港开办人民币业务的经验,在人民币流通比较广泛的国家和地区开办人民币个人消费业务。
3.与周边国家政府协商,允许中资企业到境外用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人民币能够作为投资货币是提供人民币流动性的重要渠道。虽然人民币在该阶段还没有实现可兑换,中资企业境外投资还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中资企业应该利用人民币在周边可接受的好机会,到东南亚进行直接投资。这需要中国调整目前境外投资的审批程序,鼓励企业用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
4.加强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统计和监测,打击洗钱等非法活动这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以后的一项长期任务,它对于我国国内货币政策的决策,提高金融管理的效力有重大意义。
5.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将会不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的扩大。所以,在该阶段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相当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并不是人民币汇率不动,而是在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基础上,避免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
在这一阶段,人民币的跨境流通主要还是实体经济推动的,而且不直接涉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兑换的问题,中国能够充分获得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优势,便利周边贸易,减少汇率的风险,稳定和提高人民币在境外的信誉,同时政策部门也积累了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管理经验。这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最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人民币可能出现在境外的累积,人民币在境外的沉淀量可能会大幅增加,人民币将成为非居民(包括企业、个人、外国官方机构)
资产。于是产生了对人民币投资收益的需求。因此,市场会产生对人民币的存款和贷款、投资人民币资产市场的强烈需求。那么,人民币国际化将进入和人民币借贷、资本项目相关的重要阶段。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二阶段
人民币成为境外借贷资产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二阶段。在境外累积的人民币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人民币借贷的需求必然产生。人民币在境外的借贷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人民币境外存量的扩大,对我国的货币供给量、国内价格水平、人民币利率和汇率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保证境外人民币市场的稳定和国内人民币供给需求的稳定?
1.要求国内金融市场的建设有更大的进展
发展货币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发展债证券市场,扩大金融市场的规模,使国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参照系;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完善利率体系。那么,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起来了,境外的人民币的存款和贷款利率就可以参照国内的存款和贷款利率,使国内外的利率水平保持一致,增强了国内金融市场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存款和贷款机构的选择可以参照目前香港的经验。
2.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
人民币在境外的借贷,相当于欧洲货币业务,即人民币的离岸业务。因此,境外也发生了人民币的存款创造机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功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加强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还要加强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在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上,与香港的金融合作非常重要。同时,中国与亚洲的金融合作也进入到更高的阶段,各方合作的目标和内容越来越明朗。
如果在第一阶段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不能与人民币国际化后的市场需求相匹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要放慢,境外人民币的存款和贷款业务也不能贸然进行。而且,境外累积的人民币可能要经过地下经济获得收益,中国的金融稳定也可能受到很大的威胁,中国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实现国内的金融稳定。可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走向较高的阶段,中国宏观管理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了。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三阶段
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三阶段是人民币成为亚洲投资资产。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重要经验之一是以美元为主体运行的国际资本市场。这不仅可以给愿意持有美元的非居民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和投资环境(持有美元如同持有黄金一样),而且可以观察国际资本市场对美元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为国内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照。随着非居民持有的人民币数量的增加,中国必须要为人民币的持有者提供资产选择。当境外的人民币市场形成(人民币借贷)后,人民币将成为投资资产,是企业和居民投资资产组合的一部分。
出于投资和分散风险的需要,投资者要求调整资产组合。这样必然产生境外人民币投资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需要,人民币和其他货币可兑换,投资其他金融资产的需要。因此,为了促进非居民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建设以人民币为主体的国际(亚洲区域)金融市场就格外重要。在这一阶段,人民币的跨境流动将和人民资本账户交易和兑换发生重要联系,这一趋势将会加快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为了减少这一过程的风险,中国可以尝试允许境外人民币到境内进行直接投资,人民币在资本账户某些项目下的可兑换(可以首先尝试人民币和港币的可兑换)。如果人民币可兑换,在区域水平上,中国可以和亚洲国家合作筹划建设亚洲的债券市场,甚至可以借助香港这一窗口,尝试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在这一阶段人民币的经常账户交易和资本账户的交易共同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力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资本账户不是完全开放,而是对资本项目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提高资本管制的效率,加强对人民币资产跨境流动的监管将会减少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与国内经济目标的冲突,成为稳定获得人民币国际化收益的重要保障。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高级阶段
人民币国际化的高级阶段,是指人民币成为亚洲国家的主要储备资产,区域化的货币。
当人民币成为亚洲贸易和金融中的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后,人民币不仅成为个人和企业的储备资产,也将成为政府的干预资产,即,储备货币的组成部分。人民币的国际化达到了高级阶段,出现了质的飞跃。人民币在民间的支付能力和政府间的支付能力都显著增强,中国的政策选择有了更大的空间。但是,人民币成为亚洲储备货币也意味着中国政府在亚洲要承担更大的金融稳定的责任,中国要在关键时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中国的金融市场更加开放,人民币将自动成为一些国家货币的名义锚。在亚洲金融事务中,中国将有更大的发言权,更大的号召力,在亚洲市场的进一步整合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人民币在亚洲的地位将会更加稳固。
可以预见,中国经济的崛起将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开始预示着中国经济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增长前景和考验。中国需要在目前的赞誉和掌声中保持冷静,积极进行国内制度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减少金融风险,扩大中国的选择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何建雄、余熳宁、黄昊《关于广西、云南与越、缅、老经贸关系及人民币境外使用情况的考察报告》,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调查报告,第11-13页。
赵海宽《论人民币可能成为世界货币之一》,《西南金融》2002年第5期。
余永定、何帆、李婧《亚洲金融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际司课题区域金融合作调研项目,2001年。
李婧《解析人民币钉住美元制》,《管理世界》2002年第9期。
- 上一篇:人员聘用制度改革企划方案
- 下一篇: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