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现状及医疗保障制度分析

时间:2022-02-16 08:55:58

导语:精神疾病现状及医疗保障制度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精神疾病现状及医疗保障制度分析

【摘要】目的为探索复退军人精神疾病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各项保障措施有效落实。方法通过对全省113个县(市区)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情况及其分布状况的研究分析。结果复退军人精神疾病评定残疾者共计2045例,其中,精神分裂症1631例(79.76%)、情感性精神障碍219例(10.7%)、其他精神疾病195例(9.54%)农村患病数1661人(81.22%)、城市患病数384(18.78%)。结论建立全省复退军人精神疾病一体化防治网络,实行网格化管理,有效提高复退军人精神疾病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复退军人;精神疾病;医疗保障

精神疾病即精神障碍[1],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2]。患者往往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自杀等异常行为,给家人、朋友和照料者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造成家庭成员间、邻里间的冲突或引起婚姻破裂,导致正常生活中断,严重威胁身心健康,精神卫生日益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3]。为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稳定、全面、全程和有效的医疗保障,是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支持。

1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现状

1.1自2008年2月至7月,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按原民政厅党委要求,组成伤残评定小组,依据《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的相关规定,为在部队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的全省复退军人评定伤残等级并由专家组审核。见表1。1.22009年1月至2020年6月底期间,伤残评定小组主要针对2008年统一评残过程中未能提供在部队患精神疾病的档案、后期找到材料的复退军人,经原民政厅同意予以补评残,以及每年在部队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的退役士兵、转业士官等给予残情鉴定和经系统治疗后病情较前加重的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者予以重新评定,调整残疾等级。见表2。复退军人精神疾病评定残疾者共计2045例,其中,精神分裂症1631例(79.76%)、情感性精神障碍219例(10.7%)、其他精神疾病195例(9.54%);农村患病数1661人(81.22%),城市患病数384(18.78%)。由表1示:六级伤残470例、五级伤残759例、四级伤残202例、三级伤残21例、二级伤残3例,年龄为50.14±16.82,范围23-90岁。在评定残疾的总人数中,南通地区占比最高,为24.47%,其次是盐城地区,为13.06%。有992例复退军人因材料不全,不符合评残规定。表2示:十级伤残4例、八级伤残3例、六级伤残381例、五级伤残182例、四级伤残133例、三级伤残6例、二级伤残1例、带病回乡51例,年龄为33.92土10.11,范围20-87岁,其中,调整残疾等级者171例。在新增评定残疾的总人数中,盐城地区占比最高,为18.31%,其次是徐州地区,为15.25%。

2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者的收治情况

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是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直属的优抚医院,负责收治全省113个县(市区)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疾病患者,原省民政厅分配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者床位数367,至2020年6月30日,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者实际占用床位数254,床位使用率为69.21%。

3复退军人医疗保障现状的研判分析

3.1医疗就诊不重视

3.1.1认识不足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对精神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的相关知识缺乏,认为只要服药、照顾生活即可。有的放弃监护,关锁家中;有的放弃治疗,任其发展。3.1.2就诊不便在已评定等级的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者中,以农村户籍的患者居多,他们地处乡村,路途偏远,加之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就诊住院多有不便。3.1.3政策不通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者是特殊群体,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优惠政策,尤其是评定残疾等级后,可享受相应优抚待遇。部分监护人对政府的相关政策知晓率低,未送往优抚医院治疗。

3.2医疗资源不均衡

目前,全省优抚医院较少,省属的精神病院仅此一家。农村户籍患者偏多,基层缺少专业医生,患者一般只能到城市的专科医院就诊,受床位数限制,无法保证所有患者都能接受系统的住院治疗。

3.3医疗保障不健全

依据《关于复退精神病人评残后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民优字〔2008〕3号文件)规定:“1-6级残疾复退军人的治疗费用应由所属地民政部门按规定将其统一纳入当地职工医疗保障,享受相应的医疗待遇”,部分苏南、苏中、苏北县市区的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费用实现与属地医保结算,但仍有部分县市区的住院患者未能实现医保结算或个别患者未参保。因各地经济发展不同步,医保报销比例差距较大。

4复退军人医疗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

4.1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随着医学的发展,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将越来越显著[4],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宣传手册、咨询问答、专题讲座等,对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及其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精神疾病,科学对待精神病患者[5],提高其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应对能力[6],能辨别异常言行,掌握精神疾病的诱发因素和康复知识,明确精神疾病经过系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正常生活,重返社会、家庭的。

4.2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4.2.1建立复退军人档案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问询、数据共享等方式,对复退军人的生活条件、实际需求、医疗保障、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一人一档,装订成册,集中存放。4.2.2形成部门共管体制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为基础,政府、社会、个人共同承担,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者按属地政策参加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地方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帮助其缴费,中央和地方共同给予医疗补助,重点向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倾斜,可按各级财政下拨医疗资金情况,试行定额门诊补助、住院费个人承担部分全额补助及视特殊情况给予临时医疗补助,使重性精神病、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能及时住院治疗。4.2.3实施医疗保障细则可办理伤残军人医疗证,确定定点医院,伤残军人可优先挂号、就诊、住院。建立医疗档案,政府部门应支持、鼓励并引导医疗机构自愿减免有关医疗服务费用,对细则的执行有检查、有落实。

4.3健全医疗服务体系

4.3.1建立全省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在退役军人事务厅领导下,建立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复退军人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建立市、县(区)、街道(乡镇)三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城乡各级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和支持下,以本地区优抚系统精神病医院为中心,与各级基层卫生保健机构的初级医疗保健工作相结合,由各级基层医务人员、家庭、社区组织等共同关心和参与群防群治业务管理网络。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负责二级业务网络及其技术指导,对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者实行分级防治,对重点精神疾病档案开展定期随访[7],以掌握全省各类患者的动向,确保及时收治,让更多不能住院的患者得到相应的治疗和照顾,以减轻家庭、社会和政府的负担。4.3.2建立三级优抚医院服务网络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牵头,镇、村配合,在市属医院建立优抚医疗中心,各乡镇卫生院建立优抚医疗保健站,村建立优抚医疗保健室,形成以市属医院为骨干,乡镇保健站为依托,村保健室相配合的完整的优抚医疗一体化防治网络,实行网络化管理,实现大数据共享。优抚医疗中心定期组织专家深入乡镇卫生院为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义诊服务,帮助优抚医疗保健站、保健室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基层优抚医疗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复退军人优抚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应有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应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畅通的资金渠道,应有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医疗机构的配合,才能使医疗保障制度得以顺利建设,各项保障措施得以有效落实。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者分布在全省各个县市区,存在因病导致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立健全复退军人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复退军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以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创建平安中国、健康中国。

参考文献

[1]王文骁,精神疾病危害与防治[J].饮食与健康,2020(5):255-256

[2]冯卫玉、陶锋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与社区康复探索[J].临床合理用药,2017(12):176-177

[3]王勋彪、王志稳等,个案管理模式在社区精神卫生患者中应用的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8(6):845-848

[4]冯卫玉、陶锋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与社区康复探索[J].临床合理用药,2017(12):176-177

[5]韦翠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6):128-129

[6]马琴、周晓俊等,成都市社区在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现状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2018(15):37-40

[7]罗连英,医改下经济欠发达地区精神卫生有关问题现状及建议、对策与思考[J].中国保健营养,2017(1):370-371

作者:常家霞 严鹰 单位:江苏扬州五台山医院